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游憩者场所感知与环境行为对健康效益评估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朱晋立
林笑秋
+3 位作者
邵宏睿
李文枭
董建文
郑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4-643,共10页
【目的】场所依恋和环境行为是探究游憩者与环境交互所形成的结果,与景观知觉的构建紧密联系,对于探讨森林公园与游憩者健康影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游憩者场所感知与环境行为视角探讨森林公园健康效益的内在转化机制。【方法】以福...
【目的】场所依恋和环境行为是探究游憩者与环境交互所形成的结果,与景观知觉的构建紧密联系,对于探讨森林公园与游憩者健康影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游憩者场所感知与环境行为视角探讨森林公园健康效益的内在转化机制。【方法】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样地,结合游憩者“感知评价—情感响应—行为实践”视角,构建景观知觉、场所依恋、环境行为与健康效益评估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解析四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①自然属性感知、设施属性感知、文化属性感知、空间属性感知是构成景观知觉的主要因素,影响系数分别为0.777、0.696、0.743、0.755,景观知觉对场所依恋有显著影响,影响效应达74.4%;②景观知觉能显著影响环境行为水平,直接影响效应达39.8%,间接影响效应达44.3%,场所依恋是两者影响关系中的中介变量。③景观知觉对健康效益评估产生30.2%的直接影响效应,并通过场所依恋和环境行为的中介作用对健康效益评估产生50.9%的间接影响效应。【结论】通过结构关系模型检验分析,揭示了游憩者在森林公园中的健康恢复是“感知评价—情感响应—行为实践”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体系。后续可结合媒体大数据以及科学的人体健康测定器材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景观知觉
场所依恋
环境行为
健康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康养理念看闽南乡村人居环境发展
2
作者
暴伊逊
邵宏睿
+2 位作者
肖钰婷
叶子琪
吴小刚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12期25-27,共3页
乡村康养能够满足人们养生、养老需求,为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方向。乡村人居环境不仅是居民生活的实体空间,还影响着他们的健康行为与健康状况。尤其是近年来,以“健康”及“康养”为导向优化和村民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村落人...
乡村康养能够满足人们养生、养老需求,为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方向。乡村人居环境不仅是居民生活的实体空间,还影响着他们的健康行为与健康状况。尤其是近年来,以“健康”及“康养”为导向优化和村民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村落人居环境健康程度,促进公共健康水平成为研究重点。但目前来看,有关“康养”与“乡村康养”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待加强完善。乡村康养也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理论为基础,以福建省x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康养的视角来分析村内现存问题并提出问题导向的规划策略,制定精准规划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乡村康养群体的属性及需求,梳理乡村康养类型及构建康养景观,力求对于闽南特色的生态化康养环境产生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乡村康养
人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游憩者场所感知与环境行为对健康效益评估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朱晋立
林笑秋
邵宏睿
李文枭
董建文
郑宇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闽江学院美术学院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4-643,共10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J01836)。
文摘
【目的】场所依恋和环境行为是探究游憩者与环境交互所形成的结果,与景观知觉的构建紧密联系,对于探讨森林公园与游憩者健康影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游憩者场所感知与环境行为视角探讨森林公园健康效益的内在转化机制。【方法】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样地,结合游憩者“感知评价—情感响应—行为实践”视角,构建景观知觉、场所依恋、环境行为与健康效益评估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解析四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①自然属性感知、设施属性感知、文化属性感知、空间属性感知是构成景观知觉的主要因素,影响系数分别为0.777、0.696、0.743、0.755,景观知觉对场所依恋有显著影响,影响效应达74.4%;②景观知觉能显著影响环境行为水平,直接影响效应达39.8%,间接影响效应达44.3%,场所依恋是两者影响关系中的中介变量。③景观知觉对健康效益评估产生30.2%的直接影响效应,并通过场所依恋和环境行为的中介作用对健康效益评估产生50.9%的间接影响效应。【结论】通过结构关系模型检验分析,揭示了游憩者在森林公园中的健康恢复是“感知评价—情感响应—行为实践”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体系。后续可结合媒体大数据以及科学的人体健康测定器材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景观知觉
场所依恋
环境行为
健康效益
Keywords
forest parks
landscape perception
place attachment
environmental behavior
health benefit
分类号
S788.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康养理念看闽南乡村人居环境发展
2
作者
暴伊逊
邵宏睿
肖钰婷
叶子琪
吴小刚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12期25-27,共3页
文摘
乡村康养能够满足人们养生、养老需求,为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方向。乡村人居环境不仅是居民生活的实体空间,还影响着他们的健康行为与健康状况。尤其是近年来,以“健康”及“康养”为导向优化和村民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村落人居环境健康程度,促进公共健康水平成为研究重点。但目前来看,有关“康养”与“乡村康养”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待加强完善。乡村康养也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理论为基础,以福建省x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康养的视角来分析村内现存问题并提出问题导向的规划策略,制定精准规划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乡村康养群体的属性及需求,梳理乡村康养类型及构建康养景观,力求对于闽南特色的生态化康养环境产生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乡村
乡村康养
人居环境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游憩者场所感知与环境行为对健康效益评估的影响
朱晋立
林笑秋
邵宏睿
李文枭
董建文
郑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康养理念看闽南乡村人居环境发展
暴伊逊
邵宏睿
肖钰婷
叶子琪
吴小刚
《农村实用技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