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烈度地震山区铁路减灾选线技术 被引量:15
1
作者 邱燕玲 姚令侃 +1 位作者 朱颖 魏永幸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2-980,共9页
为从源头上减轻高烈度地震山区的铁路灾害,针对选线设计中廊道方案选择和空间定线,从风险调控的理念,研究了减灾选线技术.采用断裂构造地貌理论,对活动断裂塑造的地貌格局和强震灾害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廊道方案选择原则.根据波... 为从源头上减轻高烈度地震山区的铁路灾害,针对选线设计中廊道方案选择和空间定线,从风险调控的理念,研究了减灾选线技术.采用断裂构造地貌理论,对活动断裂塑造的地貌格局和强震灾害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廊道方案选择原则.根据波动理论,对芦山、汶川地震等表现出的地震波传播的地形效应进行分析,提出了空间定线要点.研究结果表明:逆断层下盘挠曲盆地、正断层上盘断陷盆地、走滑断层断陷盆地和拉分盆地,均是铁路廊道方案可利用的地貌单元.确定大段落线路高程时,可不考虑高程放大效应;峡谷地形线路应避免布置在地震波入射方向一侧;近场区线路应选择在地震波传播的迎坡向,远场区在背坡向;应尽量避免设置小半径曲线,凸曲线应避免设置深路堑或高大支挡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选线设计 地震 山区 风险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路基挡墙震害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邱燕玲 姚令侃 秦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6-581,共6页
对汶川地震近场区213线马鞍石隧道至映秀30多km路段近20 km路基挡墙震害进行了调查,获得结论:在Ⅸ度地震烈度区,毁坏的挡墙只有零星分布,在Ⅹ度区也是局部现象;地震烈度、挡墙材料是对震害具控制性的因素;挡墙高度、线路走向也对震害有... 对汶川地震近场区213线马鞍石隧道至映秀30多km路段近20 km路基挡墙震害进行了调查,获得结论:在Ⅸ度地震烈度区,毁坏的挡墙只有零星分布,在Ⅹ度区也是局部现象;地震烈度、挡墙材料是对震害具控制性的因素;挡墙高度、线路走向也对震害有影响;岩基挡墙主要以倾斜变形为主,土基挡墙兼有滑移和倾斜两种变形模式;路堑墙竖向最大变形点平均位于墙高的50%左右。基于以上震害分析,结合数值模拟方法,提出了路基挡墙抗震设计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挡土墙 抗震设计 震害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震害机理的挡墙工点修复处治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邱燕玲 姚令侃 徐光兴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60-165,共6页
大震之后,对大量受损工程的震害快速评估以及科学合理修复措施的实施,也是减轻震灾的重要环节。在震害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震区典型路基挡墙变形工点及修复处治工程5个汛期的跟踪调查,提出针对不同变形模式的挡墙,制定处治方案的关键技... 大震之后,对大量受损工程的震害快速评估以及科学合理修复措施的实施,也是减轻震灾的重要环节。在震害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震区典型路基挡墙变形工点及修复处治工程5个汛期的跟踪调查,提出针对不同变形模式的挡墙,制定处治方案的关键技术。主要结论为:挡墙变形主要有倾斜和滑移两种变形模式。倾斜变形挡墙震后仍为承受土压力的挡土墙工点,采用横向加固措施可有效地控制变形发展,并能将挡墙整体稳定性和基底应力恢复到原设计标准。整体滑移变形挡墙变形量在某一临界值前,仍可认为是地震土压力作用效应,超过该临界值后,则应为滑坡作用效应,确定整体滑移工点转化为滑坡的快速判据成为制定处治方案的关键环节。为此基于Newmark理论,建立汶川地震位移回归模型,推导对应于转化为滑坡的临界状态挡墙位移量的计算方法,从而建立根据挡墙实测滑移变形量评估是否转化为滑坡工点的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墙 变形 震害机理 修复处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峡谷地形隔震效应及减灾选线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邱燕玲 姚令侃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共4页
在困难山区,峡谷是铁路、公路常利用的交通廊道,但峡谷往往也是震害集中的地段,目前有关峡谷地形对地震波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甚少。基于波动理论,分析得出峡谷切割深度越深,对Rayleigh波高频成分的屏蔽频率范围越广;峡谷越陡,对散射波... 在困难山区,峡谷是铁路、公路常利用的交通廊道,但峡谷往往也是震害集中的地段,目前有关峡谷地形对地震波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甚少。基于波动理论,分析得出峡谷切割深度越深,对Rayleigh波高频成分的屏蔽频率范围越广;峡谷越陡,对散射波的强度削减效应越显著;从而地震波的强度在峡谷两侧具有显著的差异,即在地震波入射一侧的振动强度大于另一侧。上述结论得到了芦山地震震害现象以及苏克拉峡谷地震记录仪观测资料的检验,可为减灾选线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谷 地形效应 选线设计 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患儿补锌治疗前后血锌水平检测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邱燕玲 张丽 赵红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7X期874-875,共2页
目的:探讨腹泻患儿补锌治疗前后血清锌水平变化及补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腹泻患儿105例,随机分为补锌治疗组53例,常规治疗组52例,分别检测常规治疗组和补锌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锌水平。常规治疗组患儿给予蒙... 目的:探讨腹泻患儿补锌治疗前后血清锌水平变化及补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腹泻患儿105例,随机分为补锌治疗组53例,常规治疗组52例,分别检测常规治疗组和补锌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锌水平。常规治疗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剂、微生态治剂、补液及指导合理饮食等常规治疗;补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葡萄糖酸锌片20mg/d(6个月以下10mg/d),连续治疗14d。结果:腹泻患儿血锌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0.01);补锌治疗组疗效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补锌治疗组治疗后血锌水平明显提高(P<0.01)。结论:腹泻病患儿血清锌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在腹泻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锌治疗对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有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进藏高等级道路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34
6
作者 姚令侃 邱燕玲 魏永幸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9-734,共16页
随着国家"十二五"西部深度开发战略的实施,从青藏高原东缘进藏的高等级道路建设已开始分步启动,有关全线控制性问题与相应关键技术的研究急待开展.介绍了青藏高原东缘进藏交通廊道的概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横跨南北平行岭谷地... 随着国家"十二五"西部深度开发战略的实施,从青藏高原东缘进藏的高等级道路建设已开始分步启动,有关全线控制性问题与相应关键技术的研究急待开展.介绍了青藏高原东缘进藏交通廊道的概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横跨南北平行岭谷地形的选线设计、海洋性山谷冰川的长程威胁、过断层蠕滑变形带的线路工程设计等我国高等级道路兴建遇到的新问题.最后,以鲜水河方案为例,提出了个体工程布置采用简易工程减少工程损失,方案比选采用期望年换算工程运营费的地震风险调控程式;针对深切峡谷沿河线沟谷灾害链风险,建议采用沿河线走高位的风险绕避策略,从而建立了基于选线设计宏观决策层面的特大灾害风险调控策略框架,可供东缘进藏髙等级道路建设以及康定至林芝段的方案论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高等级道路 地形障碍 环境地质灾害 风险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变形影响的重力式挡墙地震土压力分布 被引量:14
7
作者 朱宏伟 姚令侃 +1 位作者 蒋良潍 邱燕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5-1044,共10页
利用汶川地震丰富的近场实震资料,分析总结了地震作用下挡墙的变形破坏模式,指出挡墙的变形模式与地基基础关系最为密切。位于岩质地基上的挡墙主要发生倾斜变形,位于土质地基上的挡墙则主要发生推移变形。在此基础上,基于温克勒地基模... 利用汶川地震丰富的近场实震资料,分析总结了地震作用下挡墙的变形破坏模式,指出挡墙的变形模式与地基基础关系最为密切。位于岩质地基上的挡墙主要发生倾斜变形,位于土质地基上的挡墙则主要发生推移变形。在此基础上,基于温克勒地基模型,将土体看做是一系列弹簧和理想刚塑性体的组合体,分析得到了不同变形模式下挡墙地震土压力及其合力作用点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变形模式下挡墙的地震土压力分布特征各异,除平移模式外,其余变形模式下挡墙地震土压力随深度都呈非线性分布;位于岩质地基上的挡墙发生变形后地震土压力的合力作用点要比土质地基上的挡墙高。通过开展位于岩质地基和土质地基上挡墙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对文中提出的挡墙地震土压力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发现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较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式挡墙 变形模式 地震土压力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高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绍华 李湘玲 +4 位作者 邱建武 刁诗光 刘玉华 蒋英 邱燕玲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3%高渗盐水(10%NaCl 0.6 mL+灭菌注射用水1.4 mL)联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喘息性疾病(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肺炎)住院患儿213例,按入... 目的:探讨3%高渗盐水(10%NaCl 0.6 mL+灭菌注射用水1.4 mL)联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喘息性疾病(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肺炎)住院患儿213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109例和对照组10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溶于3%高渗盐水2 mL雾化吸入,对照组则将上述药物溶于生理盐水2 mL雾化吸入,3次/天,疗程5~7 d。观察两组患儿入院后72 h临床严重性评分(CS)、咳嗽缓解时间、喘息缓解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治疗组入院后72 h CS低于对照组(P〈0.05),咳嗽及喘息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住院费用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溶于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祛痰效果明显,能较快改善各种常见小儿喘息性疾病的症状、体征,缩短住院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盐水 小儿 喘息性疾病 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学习型班集体,改变高职院校“混学”的现象
9
作者 邱燕玲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9年第6期15-16,共2页
在当今的高职院校中,不少大学生都出现了“混学”的现象。如何彻底打碎学生“混学”常态,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在高职院校中打造出一个个学习型的班集体。文章就学习型班集体的概念、打造学习型班集体的意义以及学习型班集体打造的途径进... 在当今的高职院校中,不少大学生都出现了“混学”的现象。如何彻底打碎学生“混学”常态,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在高职院校中打造出一个个学习型的班集体。文章就学习型班集体的概念、打造学习型班集体的意义以及学习型班集体打造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习型班集体 混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早期干预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及对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绍华 邱燕玲 +7 位作者 李湘玲 刁诗光 肖小兵 邱建武 谢国粦 曾雅丽 黄冬梅 张志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早期(神经系统受累期)患儿的效果及儿茶酚胺等指标的变化,为针对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儿茶酚胺水平的干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糖≥7.8 mmo... 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早期(神经系统受累期)患儿的效果及儿茶酚胺等指标的变化,为针对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儿茶酚胺水平的干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糖≥7.8 mmol/L)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地塞米松抗炎、甘露醇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能量,必要时加用呋塞米利尿、肌苷营养心肌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25%硫酸镁50~60 mg/(kg·d)。两组疗程均为5~7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2 h后采集静脉血检测白细胞(WBC)、血糖(BG)、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水平,记录两组患儿神经系统受累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均治愈。治疗72 h后,观察组DA、NSE、BG、WBC、CK-MB水平均降低,对照组仅NSE水平降低,且观察组NE、DA、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神经系统受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硫酸镁,能降低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儿茶酚胺水平,减少激素副作用,减少或防止患儿病情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儿茶酚胺 硫酸镁 神经系统受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碛湖溃决危险区铁路沿河线方案评价方法
11
作者 张聪 姚令侃 +2 位作者 黄艺丹 邱燕玲 谭礼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1-1318,1341,共9页
为建立青藏高原南缘冰碛湖溃决危险区铁路方案风险评价方法,首先,对青藏高原南缘74例冰碛湖溃决灾害实例溃决机制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冰碛湖溃决影响因素众多、关系复杂且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特点,利用多态贝叶斯网络建立了冰... 为建立青藏高原南缘冰碛湖溃决危险区铁路方案风险评价方法,首先,对青藏高原南缘74例冰碛湖溃决灾害实例溃决机制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冰碛湖溃决影响因素众多、关系复杂且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特点,利用多态贝叶斯网络建立了冰碛湖溃决概率预测模型;然后,以冰碛湖溃决危险区沿河线路工程为承灾体,综合冰碛湖溃决危险性评估与沿河线河谷地貌特征提出了各类风险区线路长度计算程式,建立了针对冰碛湖溃决危险性的铁路选线方案评价方法;最后,以中尼铁路跨喜马拉雅段的樟木、吉隆局部走向方案为例,说明评价方法的作业程式.研究结果表明:樟木方案在冰碛湖分布区的线路长度小于吉隆方案,从选线角度属于线路短直方案,但樟木方案各风险区段线路总长超出吉隆方案约45%;从冰碛湖溃决风险角度,吉隆方案优于樟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碛堰塞湖溃决 贝叶斯网络 中尼铁路 危险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基鉴定津巴布韦烟草叶面优势微生物群落
12
作者 邱燕玲 周瑢 +4 位作者 朱鑫权 徐艺雯 陶红 潘晓薇 欧阳璐斯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6,共6页
为更好地鉴定津巴布韦烟草叶面的优势微生物,以LB固体培养基为基础,通过分别添加浓度(体积分数)为0%、2.5%、5.0%、10.0%的烟草成分以模拟烟叶表面微生物生长环境,筛选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烟叶浓度,摸索合适的烟草培养基制备条件,分析不同... 为更好地鉴定津巴布韦烟草叶面的优势微生物,以LB固体培养基为基础,通过分别添加浓度(体积分数)为0%、2.5%、5.0%、10.0%的烟草成分以模拟烟叶表面微生物生长环境,筛选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烟叶浓度,摸索合适的烟草培养基制备条件,分析不同浓度烟叶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分离鉴定特有的微生物。结果表明,浓度为2.5%和5.0%的烟叶培养基在灭菌后调节pH至7.0时,可分离出更多的特有微生物群落。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津巴布韦烟叶表面微生物的群落分布情况,发现芽孢杆菌属(Bacillus)在浓度为0%、2.5%、5.0%的培养基中有很高的相对丰度,而添加烟草后培养基中土地芽孢杆菌属(Terribacillus)成为优势种。在2.5%和5.0%烟草培养基上相对丰度较高的属有鱼芽孢杆菌属(Piscibacillus)、双芽孢杆菌属(Amphibacillus)、Margalitia等。通过分离测序,鉴定出15种烟叶表面优势微生物,如芽孢杆菌属的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培养基 津巴布韦烟叶 宏基因组 优势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