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低温煤焦油转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邱泽刚 李壮壮 李志勤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3-964,共12页
随着煤焦油深加工技术的发展,中低温煤焦油的综合利用受到关注。介绍了国内外中低温煤焦油利用的研究现状,对中低温煤焦油的分离、加氢改质利用,制燃料油、特种油品和高值化学品,煤焦油掺混加氢以及煤沥青利用的研发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随着煤焦油深加工技术的发展,中低温煤焦油的综合利用受到关注。介绍了国内外中低温煤焦油利用的研究现状,对中低温煤焦油的分离、加氢改质利用,制燃料油、特种油品和高值化学品,煤焦油掺混加氢以及煤沥青利用的研发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基于中低温煤焦油馏分的构成特性,提出了中低温煤焦油“分质分级转化利用”技术路线,充分利用其分子特征结构,研究高效催化剂使煤焦油定向转化为目标产品。这为煤焦油高效清洁利用提供了多元化、高值化和精细化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 分离 加氢改质 燃料油 特种油品 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PO-11分子筛择形催化萘甲基化反应 被引量:8
2
作者 温健 王桂云 +2 位作者 张晔 邱泽刚 赵亮富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7-491,共5页
以SAPO-11分子筛为催化剂,在常压、气相条件下,研究了萘与甲醇烷基化合成2,6-二甲基萘(2,6-DMN)的情况,并与HZSM-5,HB,HUSY分子筛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APO-11分子筛催化剂具有优异的2,6-DMN选择性,在350℃、0.1MPa、萘重时... 以SAPO-11分子筛为催化剂,在常压、气相条件下,研究了萘与甲醇烷基化合成2,6-二甲基萘(2,6-DMN)的情况,并与HZSM-5,HB,HUSY分子筛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APO-11分子筛催化剂具有优异的2,6-DMN选择性,在350℃、0.1MPa、萘重时空速0.24h^(-1)、n(萘):n(甲醇):n(1,3,5-三甲苯)=1:5:3.5的条件下,2,6-DMN的选择性和2,6-/2,7-DMN的摩尔比分别达到40.5%和1.96,远远大于热力学平衡值;同时,SAPO-11分子筛催化剂也显示出了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结合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道结构和酸性,对不同分子筛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进行了探讨和比较。结果表明,SAPO-11分子筛特殊的孔道结构和相对较弱的酸性,不仅能有效筛分DMN异构体,而且能抑制2,6-DMN发生异构化反应,提高了2,6-DMN的选择性和2,6-/2,7-DMN的摩尔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11分子筛 择形催化 甲基化 甲醇 2 6-二甲基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W?USY分子筛催化剂的煤焦油加氢裂化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增辉 石垒 +1 位作者 邱泽刚 赵亮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81,共6页
以高硅铝比USY分子筛为裂化活性组分、Ni和W为加氢活性组分,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USY分子筛含量的加氢裂化催化剂。使用NH3-TPD,BET,XRD,XPS,HR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中/低温煤焦油加氢精制后柴油馏分为原料,在固定床... 以高硅铝比USY分子筛为裂化活性组分、Ni和W为加氢活性组分,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USY分子筛含量的加氢裂化催化剂。使用NH3-TPD,BET,XRD,XPS,HR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中/低温煤焦油加氢精制后柴油馏分为原料,在固定床加氢装置上考察催化剂的加氢裂化性能。结果表明:含USY分子筛的Ni-W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煤焦油加氢裂化活性,其裂化活性主要源于USY分子筛的酸性;适宜USY分子筛含量(30%)的催化剂在产品油质量收率大于95%的前提下,可使原料油的密度(20℃)由0.899 0g/cm3降至0.848 5g/cm3,多环芳烃几乎裂解完全,C/H摩尔比由7.32降至6.89,50%馏出温度由304℃降至270℃,同时可使十六烷指数由40.0升至4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柴油馏分 USY分子筛 加氢裂化 镍钨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钨源及磷改性复合分子筛载体催化剂的煤焦油加氢裂化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增辉 邱泽刚 +1 位作者 赵亮富 李振荣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61,共7页
以ZSM-5、USY分子筛和Al2O3为载体,分别以偏钨酸铵和磷钨酸为钨源,采用共浸渍法制备NiW加氢裂化催化剂,并以磷为改性助剂进一步对不同钨源的催化剂进行改性。使用BET,NH3-TPD,Py-IR,XRD,XPS,HR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中低温煤... 以ZSM-5、USY分子筛和Al2O3为载体,分别以偏钨酸铵和磷钨酸为钨源,采用共浸渍法制备NiW加氢裂化催化剂,并以磷为改性助剂进一步对不同钨源的催化剂进行改性。使用BET,NH3-TPD,Py-IR,XRD,XPS,HR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中低温煤焦油加氢精制后柴油馏分为原料,在固定床上考察系列催化剂的加氢裂化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所制备的NiW加氢裂化催化剂对中低温煤焦油柴油馏分进行加氢改质,芳烃质量分数可降低约10百分点;与以偏钨酸铵为钨源的催化剂相比,以磷钨酸为钨源的催化剂上W和Ni硫化程度更高,因而加氢裂化活性更高,其加氢产物中总芳烃质量分数降低7.06百分点,总饱和烃质量分数提高7.10百分点;磷的加入可提高以偏钨酸铵为钨源催化剂的中强酸强度,提高B酸比例,并提高Ni和W硫化程度,进而提高其加氢裂化活性,其加氢产物中总芳烃质量分数降低7.90百分点,总饱和烃质量分数提高7.94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钨酸铵 磷钨酸 P改性 加氢裂化 煤焦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和层次分析法的硐室群施工风险评估
5
作者 宗志栓 张逸飞 +4 位作者 林作忠 陈晨 杨航 邱泽刚 申玉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7-185,共9页
地下硐室群施工风险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快速准确评判风险因素,预防施工安全事故,利用概率神经网络(PNN)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并研发硐室群施工风险评估软件。通过统计分析硐室群施工风险因素,设置工程地质、自然、设... 地下硐室群施工风险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快速准确评判风险因素,预防施工安全事故,利用概率神经网络(PNN)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并研发硐室群施工风险评估软件。通过统计分析硐室群施工风险因素,设置工程地质、自然、设计施工和管理4个一级风险因素,23个风险控制指标,建立针对硐室群施工的风险指标体系。收集典型样本数据后,基于PNN对施工风险等级进行评判,同时采用AHP定量分析风险因素权重,迅速捕捉风险点,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并优化施工方案。运用研发软件对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歇台子站硐室群施工进行风险评价,得到风险概率等级为Ⅳ,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监测和控制地下水、围岩等级和支护及时性等带来的影响,实例评价结果与现场情况相吻合,验证了该评估软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表明:针对硐室群施工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能有效预测风险级别,实时指导施工过程,确保地下硐室群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硐室群 概率神经网络 层次分析法 风险评价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层浅埋暗挖矩形大断面隧道施工力学响应特征
6
作者 吴康 申玉生 +3 位作者 易鹏豪 宗志栓 邱泽刚 陈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50,共6页
[目的]为探究在城市软土地层中安全有效地施工浅埋暗挖矩形大断面隧道的技术方法,以实现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控制。[方法]以某地铁区间隧道工程为例,提出4导洞开挖和“中导洞”先行6导洞两种开挖方案。利用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三维数值仿真模... [目的]为探究在城市软土地层中安全有效地施工浅埋暗挖矩形大断面隧道的技术方法,以实现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控制。[方法]以某地铁区间隧道工程为例,提出4导洞开挖和“中导洞”先行6导洞两种开挖方案。利用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三维数值仿真模型,模拟了隧道施工过程并详细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层竖向位移和初期支护内力变化。通过与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对比,验证了所提工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结果及结论]在导洞开挖阶段,隧道顶部和底部的地层竖向位移最为显著,且相邻导洞的开挖对位移影响有限。采用6导洞开挖方案,与4导洞开挖方案相比,底部最大位移值显著减少了21.5%,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底部的竖向位移速率也降低了6.1%。特别是在中导洞施工期间,地层竖向位移变化速率是侧导洞变化速率的1.2倍左右,这表明中导洞对地层的影响更为显著。6导洞开挖方案在控制施工期间地层变形和结构受力方面更为有效,特别是在中导洞施工阶段,需要特别关注并加强监控和支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隧道施工 软土地层 浅埋暗挖 矩形大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改性方式对Mo-Co/-γAl_2O_3煤焦油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胡乃方 崔海涛 +1 位作者 邱泽刚 赵亮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7-74,共8页
在MoO_3,CoO,P_2O_5质量分数分别为13.50%,2.11%,4.16%的条件下,采用不同P改性方式制备了3种P改性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不同P改性方式对气化焦油馏分油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H_2-TPR)、高分辨率透射电... 在MoO_3,CoO,P_2O_5质量分数分别为13.50%,2.11%,4.16%的条件下,采用不同P改性方式制备了3种P改性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不同P改性方式对气化焦油馏分油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H_2-TPR)、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P改性方式对催化剂的孔结构、酸分布、活性组分还原性和硫化性等理化性质有不同影响,从而改变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预浸渍磷酸制备的催化剂对焦油馏分油表现出较佳的加氢脱硫活性,脱硫率达到96.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改性 煤焦油 加氢脱硫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深埋特大断面隧道变形特征及施工工法比选 被引量:2
8
作者 朱鹏霖 申玉生 +3 位作者 连正 吴康 宗志栓 邱泽刚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2-125,共4页
依托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歇台子站地下工程,借助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三维围岩-结构数值模型,分析了城市深埋特大断面(492.84 m2)隧道结构采用三种分部开挖法所引起的隧道围岩变形和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台阶法和交叉中隔墙法施工所产生的拱... 依托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歇台子站地下工程,借助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三维围岩-结构数值模型,分析了城市深埋特大断面(492.84 m2)隧道结构采用三种分部开挖法所引起的隧道围岩变形和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台阶法和交叉中隔墙法施工所产生的拱顶沉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所产生的拱顶沉降比其他两种方案小;台阶法与交叉中隔墙法仰拱隆起变化趋势稍有差异,但最终值接近,双侧壁导坑法所产生的仰拱隆起最小。实践中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后隧道围岩位移较小,整体结构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方案优化 数值模拟 特大断面 深埋隧道 变形特征 监控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断面竖井掘进机大直径锥形刀盘模态研究与优化
9
作者 吴康 宗志栓 +3 位作者 张庆军 肖清安 邱泽刚 李阁强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69-374,共6页
以前期研发的全断面竖井掘进机为对象,结合竖井垂直开挖的施工特点,充分考虑刀盘动力学特性,对大直径锥形刀盘进行模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刀盘结构优化,为大直径锥形刀盘结构优化设计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通过自由模态分析... 以前期研发的全断面竖井掘进机为对象,结合竖井垂直开挖的施工特点,充分考虑刀盘动力学特性,对大直径锥形刀盘进行模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刀盘结构优化,为大直径锥形刀盘结构优化设计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通过自由模态分析可以很好地验证刀盘各零部件连接的正确性;通过约束模态分析,发现刀盘在4阶振型,即固有频率为32.736 Hz和32.308 Hz时共振最严重;根据约束模态分析结果,对所设计的刀盘进行优化提升刚度,使同一阶振型下振动变形面积明显减少,变形区域主要集中在强度较高的上圈梁处,对保证刀盘整体结构强度、减少振动变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盘结构 力学分析 模态分析 共振现象 全断面竖井掘进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