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明参大田种植及加工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施尚泽 邱有荣 +4 位作者 董顺文 王军 徐笑非 贾群章 彭家禄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35-36,共2页
川明参既可补气养阴、益胃生津、润肺止咳,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又因营养丰富,人民在生活中常直接食用,具有极高的食用保健价值。因此,川明参是中药材、中药食两用的药材,深受消费者欢迎。但在生产上,川明参对栽培有着特殊的技术... 川明参既可补气养阴、益胃生津、润肺止咳,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又因营养丰富,人民在生活中常直接食用,具有极高的食用保健价值。因此,川明参是中药材、中药食两用的药材,深受消费者欢迎。但在生产上,川明参对栽培有着特殊的技术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要完成两个不同的生长周期,即苗床生长周期(约1年)和大田生长周期(约8个月),大田生长周期是苗床生长周期时间的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种植 川明参 技术 生长周期 加工 生产过程 药用价值 营养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白江川明参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施尚泽 董顺文 +3 位作者 邱有荣 王军 徐笑非 张家富 《四川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43-44,共2页
川明参属川产道地中药材,由于川明参具有多功能、多用途的作用,从而决定了它良好的市场前景。川明参在闪川省的成都、内江、资阳、达县、南充等市都有种植,主产区域在青白江、简阳、巴中等市区,产地中又以青白江云顶山和巴中渔溪一... 川明参属川产道地中药材,由于川明参具有多功能、多用途的作用,从而决定了它良好的市场前景。川明参在闪川省的成都、内江、资阳、达县、南充等市都有种植,主产区域在青白江、简阳、巴中等市区,产地中又以青白江云顶山和巴中渔溪一带栽培历史较长。而青白江云顶山一带生产的川明参,其特点是中心轴为菊花状(云顶山红星、红岩一带出产),成品粉质多,商品性好,质量优,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明参 生产 市场前景 栽培历史 中药材 多功能 主产区 云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云顶川明参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施尚泽 邱有荣 +5 位作者 董顺文 徐笑非 贾群章 彭家禄 张家富 黄常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7期21-22,共2页
川明参Peucedanun szechuanense T.F.Gao(MS)为伞型科多年生草本中药材,株高约50~100mm,全株无毛。根圆柱形,入土深,根皮粗糙,黄褐色,内部白色,最佳收获时期,一般在清明前采收。花为复伞花序,顶生;小花白色。双悬果卵状矩形,光滑具纵纹。
关键词 川明参 云顶 四川 多年生草本 收获时期 中药材 圆柱形 株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川明参壮苗种根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施尚泽 邱有荣 +4 位作者 董顺文 王军 徐笑非 张家富 黄常辉 《四川农业科技》 2009年第9期30-31,共2页
川明参是中药材中药食两用的药材之一。在医药上用途广泛,用于补气养阴、益胃生津、润肺止咳,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由于其营养丰富,在人们生活中常直接食用,具有极高的食用保健价值,很受消费者欢迎。但在栽培上,川明参有着特殊的... 川明参是中药材中药食两用的药材之一。在医药上用途广泛,用于补气养阴、益胃生津、润肺止咳,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由于其营养丰富,在人们生活中常直接食用,具有极高的食用保健价值,很受消费者欢迎。但在栽培上,川明参有着特殊的种植技术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要完成两个不同的生长周期,即苗床生长周期(约1年)和大田生长周期(约8个月),苗床生长周期比大田生长周期要长1/3的时间。因此,培育壮苗种根,加强苗床生长周期的管理,确保出好苗、出壮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育壮苗 种植技术 川明参 种根 生长周期 药食两用 药用价值 营养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稳产广适多抗棉花——川棉118
5
作者 董顺文 刘朝辉 +4 位作者 王军 熊鹰 何洪波 黄缨 邱有荣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棉花 高产稳产 品种审定委员会 多抗 四川省 育种栽培 经济作物 抗黄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明参种植关键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施尚泽 邱有荣 +6 位作者 董顺文 徐笑非 贾群章 彭家禄 张家富 黄常辉 黄志加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7期185-186,共2页
川明参是中药材中药食两用的药材之一,在医药上用途广泛,用于补气养阴、益胃生津、润肺止咳,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由于营养丰富,在人民生活中常直接食用,具有极高的食用保健价值,
关键词 川明参 技术 种植 药食两用 药用价值 营养丰富 人民生活 保健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份甘蓝型油菜自交系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林道哲 董顺文 +4 位作者 刘朝辉 王军 邱有荣 黄缨 李首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8493-8496,共4页
[目的]为改良甘蓝型油菜品种与杂种优势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RAPD标记技术,分析甘蓝型油菜自交系相互间亲缘关系远近,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材料的DNA指纹图谱。[结果]华东地区与西南地区的甘蓝型油菜自交系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分属在6... [目的]为改良甘蓝型油菜品种与杂种优势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RAPD标记技术,分析甘蓝型油菜自交系相互间亲缘关系远近,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材料的DNA指纹图谱。[结果]华东地区与西南地区的甘蓝型油菜自交系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分属在6个类别中,其中西南地区的材料在6大类中都有归属,个别自交系材料单独归属在一个大类,与同地区的其他材料的遗传距离较大。[结论]自交后代选系中可能包含亲本的某些优良基因,有助于引入特异种质资源和丰富的变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自交系 RAPD标记 遗传多态性 聚类分析 DNA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联合舰队 推进绿色证书培训工作 被引量:1
8
作者 彭琼英 邱有荣 《四川农业科技》 2009年第8期55-55,共1页
成都市青白江区绿色证书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农广校从中央到农村基层的办学体系优势,整合农业、组织、科技、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资源,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形成了政府统筹、农业牵头、部门配... 成都市青白江区绿色证书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农广校从中央到农村基层的办学体系优势,整合农业、组织、科技、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资源,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形成了政府统筹、农业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绿色证书教育培训格局。通过5年的培训,为我区农村培训了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培训 绿色证书 农业产业化发展 科技文化素质 农村建设 舰队 精心组织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平原苦瓜网式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富光 邱有荣 +2 位作者 黄缨 瞿富云 徐笑非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3期33-33,共1页
从选择良种、选地整地、施足底肥、覆盖地膜、制作大棚、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成都平原苦瓜网式大棚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苦瓜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苦瓜 网式大棚 高产 栽培技术 四川成都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梨在青白江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10
作者 赵琼英 邱有荣 范贤乡 《西南园艺》 2005年第4期54-54,56,共2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要点 黄金梨 南方早熟梨 2005年 2001年 高标准建园 优质早熟梨 中梨1号 推动作用 梨品种 产业带 无公害 面积 翠冠 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玉米—夏蒜苗—秋蒜苗 粮经高效复合栽培技术
11
作者 彭家禄 贾群章 +3 位作者 李勇军 邱有荣 徐笑非 马琼辉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27-27,共1页
川西平原人多地少,一年四季气候分明。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地力,利用不同季节,种植最适合作物,在旱地达到最佳茬口衔接,从而使单位有效面积获得高产高效,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现总结出一套适宜成都平原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旱地种... 川西平原人多地少,一年四季气候分明。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地力,利用不同季节,种植最适合作物,在旱地达到最佳茬口衔接,从而使单位有效面积获得高产高效,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现总结出一套适宜成都平原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旱地种植的“马铃薯-玉米-夏季蒜苗-秋季蒜苗(或其它蔬菜)”粮经高效复合栽培模式。在青白江区弥牟镇狮子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栽培 马铃薯 蒜苗 玉米 技术 旱地种植 川西平原 一年四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蜜、玉雪甜瓜大棚栽培技术
12
作者 彭琼英 赵琼英 邱有荣 《四川农业科技》 2008年第8期43-43,共1页
甜瓜是人们喜爱的高档水果之一,其生育期短,外观漂亮,品质好、甜脆适口、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本中心于2008年从四川种都种业有限公司引进适宜成都地区种植的甜瓜优良品种进行大棚规模栽植,由于上市早、产品少、价格高... 甜瓜是人们喜爱的高档水果之一,其生育期短,外观漂亮,品质好、甜脆适口、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本中心于2008年从四川种都种业有限公司引进适宜成都地区种植的甜瓜优良品种进行大棚规模栽植,由于上市早、产品少、价格高、产量高(每亩产量在4000kg左右),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栽培技术 甜瓜 高档水果 营养丰富 优良品种 成都地区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靠科技 创新机制 全面夺取水稻丰收
13
作者 张发萍 邱有荣 《四川农业科技》 2008年第11期21-21,共1页
2008年,我区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依靠科技,主攻粮食单产,突出品种优化,品质提升,狠抓了水稻丰产示范工程的建设,实现了我区水稻单产和总产的全面提高,促进了农民增收。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水稻 机制 粮食单产 品种优化 示范工程 农民增收 丰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玉米—蒜苗粮经高效复合栽培技术
14
作者 彭家禄 贾群章 +3 位作者 李勇军 邱有荣 徐笑非 张道苹 《四川农业科技》 2009年第11期22-23,共2页
川西平原人多地少,一年四季气候分明。如何充分利用地力、利用不同季节种植最适合作物,在旱地达到最佳茬口衔接(粮经高效复合栽培模式),从而使单位有效面积获得高产高效,是该地区农业的老问题。
关键词 马铃薯 土豆 茄属 蒜苗 玉米 栽培技术 高效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