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粮添加甜叶菊绿原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唐佳希 邱月琴 +6 位作者 叶国豪 叶秀峰 刘世龙 王丽 高开国 蒋宗勇 杨雪芬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0-260,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非常规饲粮中添加甜叶菊绿原酸(SCA)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48头初始体重为(95.50±3.90)kg的健康“杜×长×大”育肥猪,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非常规饲粮中添加甜叶菊绿原酸(SCA)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48头初始体重为(95.50±3.90)kg的健康“杜×长×大”育肥猪,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非常规基础饲粮,SCA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 mg/kg SCA。试验期31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SCA有提高育肥猪平均日增重(ADG)(P=0.063)和降低料重比(F/G)(P=0.093)的趋势。2)与对照组相比,SCA组宰前重(P=0.055)和眼肌面积(P=0.089)有提高趋势,背膘厚有降低趋势(P=0.057)。3)与对照组相比,SCA组背最长肌24 h黄度值显著降低(P<0.05),48 h黄度值有降低趋势(P=0.062),大理石纹评分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SCA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有提高趋势(P=0.065),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SCA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背最长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清T-SOD(P=0.061)、GSH-Px(P=0.072)以及肝脏T-SOD活性(P=0.087)均有提高趋势。6)对生长性能、胴体性状与血清免疫指标、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IgG含量与ADG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F/G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MDA含量与ADG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F/G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宰前重和眼肌面积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肝脏GSH-Px活性与宰前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肌肉品质与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MDA含量与肌肉24 h黄度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24 h黄度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大理石纹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T-SOD活性与大理石纹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CAT活性与24 h黄度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所述,在非常规饲粮中添加200 mg/kg SCA有改善育肥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趋势,并且能显著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肌肉大理石纹评分,改善肉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绿原酸 育肥猪 生长性能 肉品质 免疫功能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发酵棉籽粕和发酵干酒糟及其可溶物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田朝阳 刘世龙 +5 位作者 田敏 邱月琴 叶国豪 杨雪芬 朱晓萍 尚秀国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892,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发酵棉籽粕和发酵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替代豆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取64头体重[(59.45±2.00)kg]相近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发酵棉籽粕和发酵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替代豆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取64头体重[(59.45±2.00)kg]相近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公母各1头)。正对照组饲喂常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其粗蛋白质水平为13.50%;负对照组饲喂低蛋白质补充合成氨基酸的玉米-豆粕型饲粮,其粗蛋白质水平降低为11.55%;试验Ⅰ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以发酵棉籽粕或发酵DDGS部分替代负对照组饲粮中豆粕的饲粮,同时补充合成氨基酸,2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1.56%。试验猪体重达到110 kg时结束试验,并进行屠宰取样以及后续指标测定。结果表明:1)与未发酵棉籽粕相比,发酵棉籽粕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有所提高,游离棉酚含量大幅度降低;与未发酵DDGS相比,发酵DDGS粗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同时粗纤维含量有所降低。2)各组间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重、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对照组相比,负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平均背膘厚度显著提高(P<0.05)。3)各组间育肥猪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其他3组相比,试验Ⅰ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育肥猪背最长肌SOD和GSH-Px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其他3组相比,试验Ⅱ组背最长肌T-AOC显著降低(P<0.05)。4)各组间育肥猪背最长肌肉色、滴水损失、pH、剪切力和大理石纹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对照组比,负对照组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负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背最长肌肌苷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背最长肌二十烷二烯酸比例显著降低(P<0.05),负对照组和试验Ⅰ组背最长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比例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发酵棉籽粕和发酵DDGS部分替代豆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无负面影响,但可以提高肌肉肌苷酸含量,并改善肌肉脂肪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猪 低蛋白质饲粮 发酵棉籽粕 发酵DDGS 生长性能 抗氧化功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净能水平对6.0~25.0 kg断奶小母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营养成分沉积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3
作者 靳振豪 邱月琴 +4 位作者 吴善森 徐晓明 王丽 蒋宗勇 杨雪芬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58-2972,共1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净能水平对6.0~25.0 kg断奶小母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营养成分沉积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平均体重为(6.12±0.06) kg的杜×(长×大)21日龄断奶小母猪95头,在试验第1天...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净能水平对6.0~25.0 kg断奶小母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营养成分沉积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平均体重为(6.12±0.06) kg的杜×(长×大)21日龄断奶小母猪95头,在试验第1天随机挑取5头仔猪实施比较屠宰试验,其余90头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仔猪。试验分为5个阶段:6.0~7.5 kg、7.5~11.0 kg、11.0~15.0 kg、15.0~20.0 kg和20.0~25.0 kg,每个阶段设置6个饲粮净能水平。结果表明:1)随饲粮净能水平的提高,6.0~7.5 kg断奶小母猪平均日增重线性增加(P=0.036);7.5~11.0 kg断奶小母猪料重比线性降低(P=0.016),腹泻率线性增加(P=0.001);11.0~15.0 kg断奶小母猪腹泻率线性增加(P=0.021);15.0~20.0 kg断奶小母猪的平均日采食量线性降低(P=0.025);20.0~25.0 kg断奶小母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腹泻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6.0~25.0 kg断奶小母猪全期料重比线性降低(P=0.038),腹泻率线性提高(P=0.002),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变化不显著(P>0.05)。2)随着饲粮净能水平的提高,6.0~7.5 kg和7.5~11.0 kg断奶小母猪干物质、粗蛋白质(7.5~11.0 kg阶段除外)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线性增加(P<0.05);11.0~15.0 kg断奶小母猪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线性增加(P<0.05);15.0~20.0 kg断奶小母猪粗脂肪表观消化率线性增加(P<0.001);20.0~25.0 kg断奶小母猪干物质、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线性增加(P<0.05)。3)随着饲粮净能水平的提高,断奶小母猪体水分、体粗脂肪、体粗蛋白质、体粗灰分、体总能、体钙和体磷含量及其沉积速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4)随着饲粮净能水平的提高,断奶小母猪结肠罗氏菌属相对丰度线性降低(P=0.021),而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线性提高(P<0.05)。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断奶小母猪腹泻率与结肠罗氏菌属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P=0.008)。综上所述,随着饲粮净能水平的提高,6.0~25.0 kg断奶小母猪料重比降低,腹泻率提高,结肠有益菌罗氏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粮净能水平 断奶小母猪 生长性能 体成分 养分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醛内酯对PRRSV-呕吐毒素联合诱导仔猪肠道健康的影响
4
作者 侯静 崔琛彬 +7 位作者 吴静 卢麒 刘世龙 张贝贝 邱月琴 王丽 蒋宗勇 杨雪芬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1,共12页
为了探讨葡醛内酯(GLU)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呕吐毒素(PRRSV-DON)联合诱导仔猪肠道健康的影响,本试验取30头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DON组(饲喂含有2 mg/kg DON的基础日粮)和DON+GLU组(饲喂含有2 mg/kg DON... 为了探讨葡醛内酯(GLU)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呕吐毒素(PRRSV-DON)联合诱导仔猪肠道健康的影响,本试验取30头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DON组(饲喂含有2 mg/kg DON的基础日粮)和DON+GLU组(饲喂含有2 mg/kg DON和200 mg/kg GLU的基础日粮)。所有仔猪从第1天开始饲喂相应的日粮,第15天注射2.0 m L PRRSV(10~5 TCID_(50)/m L)。攻毒后每天记录仔猪粪便评分并计算平均腹泻率;攻毒3周后对所有仔猪进行取样,采用指示剂法测定仔猪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仔猪肠道形态结构并进行病理学评分;利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仔猪肠道黏膜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和闭锁蛋白-1(Claudin-1)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技术检测仔猪肠道黏膜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ZO-1、Occludin和Claudin-1的m RNA相对表达量;运用细菌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仔猪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在PRRSV感染后,与对照组相比较,DON组仔猪平均腹泻率显著升高(P<0.05);粗脂肪和能量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肠道损伤严重,空肠和回肠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P<0.05),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显著降低(P<0.05);空肠Occludin和Claudin-1的m 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ZO-1、Occludin和回肠ZO-1、Occludin、Claudin-1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IL-1β、TNF-α和回肠IL-8、TNF-α的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粪便微生物的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与DON组相比较,DON+GLU组仔猪平均腹泻率有下降趋势(P>0.05);粗脂肪和能量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肠道轻度损伤,空肠和回肠病理学评分显著降低(P<0.05),V/C显著增加(P<0.05);空肠和回肠ZO-1、Occludin的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空肠和回肠Occludin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空肠IL-8、TNF-α和回肠IL-1β、IL-6、IL-8的m 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粪便微生物的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GLU可以缓解PRRSV-DON联合诱导引起的仔猪肠道屏障损伤、炎症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紊乱,表明GLU可作为新型营养调控手段来应对PRRSV-DON协同作用,为GLU应用于仔猪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醛内酯(GLU)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呕吐毒素(DON) 断奶仔猪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饲料对肥育猪脂肪代谢、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5
作者 王蕊 宁艳 +4 位作者 刘世龙 王丽 杨雪芬 邱月琴 蒋宗勇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0-2944,共1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饲料对肥育猪脂肪代谢、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影响。选取48头126日龄、初始体重为(98.76±1.27) kg的健康“杜×长×大”阉公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发酵饲料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饲料对肥育猪脂肪代谢、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影响。选取48头126日龄、初始体重为(98.76±1.27) kg的健康“杜×长×大”阉公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发酵饲料组饲喂发酵饲粮。试验期3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发酵饲料组的血浆甘油三酯(TG)和葡萄糖(GLU)含量及肝脏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背部皮下脂肪组织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DGAT1)、脂肪酸去饱和酶1(FADS1)、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和胰岛素诱导基因-1(Insig-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脂肪酸移位酶(CD36)、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过氧化物酶增殖子激活受体-γ(PPAR-γ)和胰岛素诱导基因-2(Insig-2)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发酵饲料组的结肠普雷沃氏菌属-9(Prevotella_9)和罗姆布茨菌(Romboutsi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结肠乙酸和戊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肠全顺-(6.9.12)-亚油酸、亚油酸、十二烷酸和辛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肠顺-9-棕榈油酸、花生四烯酸、胆酸、油酸、鹅去氧胆酸和甘氨酰脱氧胆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3)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肝脏TC含量与结肠Romboutsia相对丰度及花生四烯酸、鹅去氧胆酸、胆酸和油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肝脏LDL-C含量与结肠Prevotella_9相对丰度及花生四烯酸酸和油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浆TG含量与结肠Romboutsia相对丰度和油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发酵饲料可能通过降低肥育猪血浆TG和GLU含量及肝脏TC和LDL-C含量,抑制背部皮下脂肪组织和肝脏中脂肪酸及胆固醇合成相关酶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改变与脂肪沉积相关的结肠微生物组成及代谢产物含量,从而实现降低肥育猪背膘厚度和肝脏脂肪沉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饲料 肥育猪 脂肪代谢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邱月琴 马现永 +1 位作者 杨雪芬 王丽 《饲料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8-13,共6页
近年来,抗生素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禁用抗生素的呼声日益高涨使得养猪业不得不选择抗生素替代物。大量的试验科研和养猪生产实践表明,乳酸菌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替代抗生素成为猪饲粮添加剂。乳酸菌黏附到胃肠道表面,产生抗菌肽... 近年来,抗生素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禁用抗生素的呼声日益高涨使得养猪业不得不选择抗生素替代物。大量的试验科研和养猪生产实践表明,乳酸菌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替代抗生素成为猪饲粮添加剂。乳酸菌黏附到胃肠道表面,产生抗菌肽,与病原菌竞争肠上皮的结合位点或调节宿主免疫系统等方式进行调节肠道环境,抑制或消灭胃肠道中的病原菌,平衡肠道微生物群,增强肠道黏膜免疫和维持肠道屏障功能,从而有利于猪的健康发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新生仔猪、断奶仔猪、生长猪和母猪饲料添加乳酸菌的相关研究进展,讨论乳酸菌对各阶段猪生长发育等方面的作用,并介绍乳酸菌发挥作用的机制及乳酸菌应用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抗生素替代物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在细胞以及体内生物中成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邱月琴 蔡继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19,共4页
量子点是一种荧光半导体纳米材料,与生物分子结合成一种高亮度而稳定的荧光探针应用于生物成像。通过生物成像可观察量子点标记分子与其靶标的相互作用,实时观测其在活细胞及活体中的运行轨迹,实现对细胞水平及在活体层次的研究。利用... 量子点是一种荧光半导体纳米材料,与生物分子结合成一种高亮度而稳定的荧光探针应用于生物成像。通过生物成像可观察量子点标记分子与其靶标的相互作用,实时观测其在活细胞及活体中的运行轨迹,实现对细胞水平及在活体层次的研究。利用这种生物成像技术还可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介绍了量子点的光学特性,重点综述了量子点在细胞、体内生物成像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荧光探针 生物成像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1日龄岭南黄羽肉仔鸡饲粮硒适宜供给量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龙 蒋守群 +5 位作者 郑春田 苟钟勇 陈芳 熊云霞 邱月琴 谢秀珍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41-1147,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硒添加水平对1~21日龄岭南黄羽肉仔鸡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以探讨快大型岭南黄羽肉仔鸡饲养前期的饲粮硒适宜供给量。选用1日龄健康、发育良好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公雏鸡1 20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5个组,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硒添加水平对1~21日龄岭南黄羽肉仔鸡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以探讨快大型岭南黄羽肉仔鸡饲养前期的饲粮硒适宜供给量。选用1日龄健康、发育良好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公雏鸡1 20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试验1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硒水平为0.039 mg/kg),试验2~5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075、0.150、0.225和0.300 mg/kg硒,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300 mg/kg硒显著降低1~21日龄岭南黄羽肉仔鸡的末重(P<0.05),显著提高料重比(P<0.05),且0.300 mg/kg硒添加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其他各水平硒添加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075和0.150 mg/kg硒显著提高21日龄岭南黄羽肉仔鸡的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饲粮添加0.225和0.300 mg/kg硒显著降低血浆丙二醛(MDA)含量(P<0.05)。各水平硒添加组的红细胞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075、0.150和0.225mg/kg硒显著提高21日龄岭南黄羽肉仔鸡的肝脏GSH-Px活性(P<0.05),0.075和0.150 mg/kg硒添加组的肝脏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300 mg/kg硒添加组(P<0.05)。综合考虑,为获得较好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1~21日龄岭南黄羽肉仔鸡饲粮硒适宜添加水平为0.075 mg/kg,基础饲粮中硒水平为0.039 mg/kg,则1~21日龄岭南黄羽肉仔鸡饲粮硒适宜供给量为0.114 mg/kg;以肝脏MDA含量为依据,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估测得到1~21日龄岭南黄羽肉仔鸡饲粮硒适宜供给量为0.13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黄羽肉仔鸡 供给量 生长性能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卵泡颗粒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罗茜 陈伟 +7 位作者 郑春田 林映才 王胜林 阮栋 王爽 夏伟光 邱月琴 熊云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81-2686,共6页
家禽卵巢中颗粒细胞在卵泡发育和闭锁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信号传递、营养供给以及离子平衡等。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自身也受到生殖激素和细胞因子的综合调节,其作用机制是当前研究热点。家禽卵泡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可作为研究繁殖... 家禽卵巢中颗粒细胞在卵泡发育和闭锁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信号传递、营养供给以及离子平衡等。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自身也受到生殖激素和细胞因子的综合调节,其作用机制是当前研究热点。家禽卵泡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可作为研究繁殖生理调节的理想细胞模型。本文对家禽卵泡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现状及颗粒细胞在卵泡生长发育和闭锁中的作用进行简要概述,并总结了原代颗粒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卵泡颗粒细胞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粉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佳希 邱月琴 +7 位作者 熊云霞 江祖杰 刘世龙 林时密 侯静 王丽 蒋宗勇 杨雪芬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281-4292,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栀子粉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34.71±3.49)kg的健康生长育肥猪(杜×长×大)144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栀子粉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34.71±3.49)kg的健康生长育肥猪(杜×长×大)144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未添加栀子粉的基础饲粮,其余3组分别饲喂添加0.4%、0.8%、1.2%栀子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96 d。结果表明:1)随着栀子粉添加水平的增加,生长育肥猪的末重呈线性和二次增加(P<0.05),平均日增重(ADG)呈线性增加(P<0.05),料重比(F/G)呈线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0.4%、0.8%和1.2%栀子粉组试验猪的末重、ADG均显著提高(P<0.05),0.8%和1.2%栀子粉组试验猪的F/G显著降低(P<0.05)。2)各组之间胴体性状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随着栀子粉添加水平的增加,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的24 h pH、45 min亮度值和黄度值呈线性升高(P<0.05),24 h滴水损失、48 h红度值和剪切力均呈线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1.2%栀子粉组试验猪背最长肌的45 min黄度值显著提高(P<0.05),0.4%、0.8%和1.2%栀子粉组试验猪背最长肌的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4)生长育肥猪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栀子粉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升高(P<0.05),且0.4%和1.2%栀子粉组血浆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T-AO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随栀子粉添加水平增加呈线性升高(P<0.05)。肌肉T-AOC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随栀子粉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升高(P<0.05),且0.8%和1.2%栀子粉组肌肉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与对照组相比,0.4%、0.8%、1.2%栀子粉组的毛利润分别提高了67.08、77.61和70.44元/头,其中0.8%栀子粉组的增重成本最低,毛利润最高。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0.8%栀子粉能改善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抗氧化能力,降低猪肉剪切力,且对肉色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粉 生长育肥猪 生长性能 肉品质 抗氧化能力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健康程度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体组成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晓明 邱月琴 +9 位作者 张贝贝 刘世龙 吴善森 顾方 靳振豪 卢麒 王丽 易宏波 杨雪芬 蒋宗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10-4924,共15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肠道健康程度对21~28日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体组成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1选取180头平均体重为(6.03±0.04)kg的21日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配到60个栏舍中(公母各占1/2)...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肠道健康程度对21~28日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体组成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1选取180头平均体重为(6.03±0.04)kg的21日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配到60个栏舍中(公母各占1/2),根据试验前7 d的腹泻率,进一步分为T1-T2组(腹泻率小于15%,共31栏)和T3-T4组(腹泻率大于15%,共29栏),并继续饲喂到仔猪平均体重达到25 kg,测定生长性能和血清免疫指标。试验2采用比较屠宰法,选取72头平均体重为(6.13±0.04)kg的21日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其中12头(公母各占1/2)作为初始屠宰组,以测定初始体成分含量;剩余60头随机分为20栏(公母各占1/2),根据7 d的腹泻率,随机选定6栏(公母各占1/2)腹泻率小于15%的仔猪(T1-T2组)和6栏(公母各占1/2)腹泻率大于15%的仔猪(T3-T4组),并在此基础上每栏挑选1头猪进行屠宰,以测定终末体成分含量,同时测定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结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含量及结肠菌群。试验1和试验2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结果表明:1)与T1-T2组相比,T3-T4组断奶仔猪21~28日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腹泻率显著提高(P<0.05);T3-T4组各养分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T1-T2组相比,T3-T4组断奶仔猪空体粗脂肪含量、粗脂肪沉积速率和总能均显著降低(P<0.05)。3)与T1-T2组相比,T3-T4组断奶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P=0.075)和肿瘤坏死因子-α(P=0.092)含量有升高趋势。4)与T1-T2组相比,T3-T4组断奶仔猪结肠内容物戊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异戊酸含量有提高趋势(P=0.071);T3-T4组断奶仔猪结肠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罕见小球菌属(Subdoligranulum)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5)在仔猪29日龄至25 kg阶段,T1-T2组和T3-T4组间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基于本研究的肠道健康程度等级划分体系,与腹泻率大于15%的仔猪相比,腹泻率小于15%的仔猪在21日龄断奶后的1周内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空体粗脂肪含量和粗脂肪沉积速率显著提高,免疫功能有所提高,炎症反应有所降低;同时,结肠有害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此外,断奶过渡期的肠道健康程度不会对仔猪生长至25 kg的生长性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健康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体组成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在断奶仔猪营养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熊云霞 邱月琴 +2 位作者 罗茜 田志梅 马现永 《广东饲料》 2016年第6期30-32,共3页
精氨酸对于幼龄仔猪是一种必需氨基酸,具有重要的生理代谢和营养作用。作为一种营养调节剂,无论是在日粮中添加精氨酸,还是添加精氨酸生素(AAA),N-氨甲酰谷氨酸(NCG),N-乙酰谷氨酸(NAG)调节内源性精氨酸的合成,都是提高仔猪体内精氨酸... 精氨酸对于幼龄仔猪是一种必需氨基酸,具有重要的生理代谢和营养作用。作为一种营养调节剂,无论是在日粮中添加精氨酸,还是添加精氨酸生素(AAA),N-氨甲酰谷氨酸(NCG),N-乙酰谷氨酸(NAG)调节内源性精氨酸的合成,都是提高仔猪体内精氨酸含量、促进断奶仔猪生长发育的有效措施。本文就精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抗氧化应激的影响等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精氨酸生素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肠道健康 抗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痢的防控
13
作者 罗茜 马现永 +2 位作者 甘师仪 邱月琴 熊云霞 《广东饲料》 2016年第6期49-50,共2页
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PD)是一种由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引起的常见传染病。鸡白痢沙门氏菌是一种短杆菌,属于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革兰氏染色呈阴性,无鞭毛,不形成荚膜和芽孢。该病菌对高... 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PD)是一种由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引起的常见传染病。鸡白痢沙门氏菌是一种短杆菌,属于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革兰氏染色呈阴性,无鞭毛,不形成荚膜和芽孢。该病菌对高温抵抗力差,对高锰酸钾、石炭酸、福尔马林等较为敏感。对低温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自然条件下在土壤中能存活14个月,鸡舍内能存活至第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病 鸡白痢沙门氏菌 肠杆菌科 兼性厌氧菌 短杆菌 沙门氏菌属 肉雏鸡 Salmonella 泌乳母猪 α-亚麻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对生长育肥猪脏器指数、肝功能和肾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唐佳希 邱月琴 +5 位作者 叶秀峰 王丽 高开国 肖静英 温晓鹿 杨雪芬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年第6期24-28,共5页
该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对生长育肥猪脏器指数、肝功能和肾功能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34.71±3.49)kg的健康生长育肥猪(杜×长×大)144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 该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对生长育肥猪脏器指数、肝功能和肾功能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34.71±3.49)kg的健康生长育肥猪(杜×长×大)144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 g/kg、8 g/kg、12 g/kg栀子,试验期96天。结果显示:各组间生长育肥猪的心脏指数、脾脏指数、肺脏指数、肾脏指数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8 g/kg和12 g/kg栀子组生长育肥猪的肝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栀子对生长育肥猪血浆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血浆尿素氮含量有升高的趋势(P=0.07)。结论:饲粮中添加栀子对生长育肥猪肝功能和肾功能的影响不显著,但是8 g/kg和12 g/kg的栀子提高了肝脏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生长育肥猪 脏器指数 肝功能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饲料对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邱月琴 杨雪芬 +1 位作者 王丽 蒋宗勇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5-27,共3页
微生物发酵能够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分解饲料中大分子营养物质、提供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物,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大量研究证明,微生物发酵饲料能够促进猪的生长、维护猪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肠道健康及降低腹泻率等作用。文章... 微生物发酵能够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分解饲料中大分子营养物质、提供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物,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大量研究证明,微生物发酵饲料能够促进猪的生长、维护猪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肠道健康及降低腹泻率等作用。文章就微生物发酵饲料对各阶段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饲料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消化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肠道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邱月琴 杨雪芬 +1 位作者 王丽 蒋宗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7,共6页
肠道微生物参与营养吸收、物质代谢、肠道免疫调节等重要的生理过程,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系。作为一种必需氨基酸,色氨酸及其微生物代谢产物包括吲哚和吲哚酸衍生物等在维持肠道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芳香烃受体(AhR)通过结合... 肠道微生物参与营养吸收、物质代谢、肠道免疫调节等重要的生理过程,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系。作为一种必需氨基酸,色氨酸及其微生物代谢产物包括吲哚和吲哚酸衍生物等在维持肠道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芳香烃受体(AhR)通过结合其配体(色氨酸微生物代谢产物)调节肠道免疫,有助于维持肠道免疫平衡。本综述主要阐述色氨酸微生物代谢产物发挥维持肠道免疫平衡、维护肠道健康作用的机制,以期为外源色氨酸预防或治疗肠道炎症反应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氨酸及其微生物代谢产物 肠道微生物 肠道免疫 芳香烃受体 白细胞介素-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酸调节动物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邱月琴 杨雪芬 +1 位作者 王丽 蒋宗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1-486,共6页
作为一种重要的维生素,烟酸在抑制肠道炎症反应及维持肠道健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烟酸可以直接结合烟酸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109A(GPR109A)发挥其生理作用,还能够以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形式参与细胞能量代谢。本... 作为一种重要的维生素,烟酸在抑制肠道炎症反应及维持肠道健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烟酸可以直接结合烟酸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109A(GPR109A)发挥其生理作用,还能够以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形式参与细胞能量代谢。本文主要阐述了烟酸维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机制,为维护断奶仔猪肠道健康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酸 G蛋白偶联受体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肠道黏膜屏障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4
18
作者 熊云霞 张亚辉 +6 位作者 李平 吴绮雯 邱月琴 易宏波 肖昊 蒋宗勇 王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47-759,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7.49±0.04)kg的21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72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公母各占1/2...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7.49±0.04)kg的21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72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CON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无抗饲粮(含9%豆粕),发酵豆粕组(FSBM组)饲喂使用自制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豆粕等量替代对照组饲粮中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4 d。准确记录试验仔猪初始体重、终末体重、腹泻及采食情况。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样品做苏木精-伊红染色,测定肠道绒毛高度及隐窝深度,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营养物质转运载体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采集盲肠内容物,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V3+V4区)分析肠道菌群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添加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豆粕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添加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豆粕显著提高空肠绒毛高度和十二指肠的绒隐比(P<0.05);3)添加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豆粕显著提高十二指肠中钠依赖性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SGLT1)和空肠SGLT1、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b 0,+AT)mRNA相对表达量(P<0.05),并显著上调回肠中小肽转运载体1(PepT1)、水通道蛋白1(AQP1)mRNA相对表达量(P<0.05);4)添加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豆粕有提高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的趋势,使梭菌目(Clostridiales)、梭菌纲(Clostridia)、毛螺旋菌科(Lachnospiraceae)、鼠杆菌科(Muribaculaceae)、翠杆菌属(Turicibacter)和黏膜乳杆菌(Lactobacillus mucosae)等得到富集。综上所述,利用自制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豆粕等量(9%)替代饲粮中豆粕,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形态和吸收功能,并有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豆粕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嫁接方法对核桃苗嫁接成活率和出圃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方立军 邱月琴 +4 位作者 王代全 郭赟 张照福 宋方翠 王其竹 《湖北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12-13,共2页
为探讨适宜保康县核桃苗木繁育方法,采用春季劈接和夏季留放水口露芽接、不留放水口露芽接、留放水口包芽接、不留放水口包芽接4种芽接方法进行嫁接,比较5种方法的成活率和出圃率,结果表明:在保康及附近区域,夏季采用芽接方法能有效地... 为探讨适宜保康县核桃苗木繁育方法,采用春季劈接和夏季留放水口露芽接、不留放水口露芽接、留放水口包芽接、不留放水口包芽接4种芽接方法进行嫁接,比较5种方法的成活率和出圃率,结果表明:在保康及附近区域,夏季采用芽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嫁接成活率和出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嫁接时期 嫁接方法 成活率 出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藤茶提取物对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熊云霞 王丽 +6 位作者 温晓鹿 胡友军 易宏波 邱月琴 杨雪芬 吴绮雯 蒋宗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30-1339,共10页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藤茶提取物对不同体重阶段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30 kg的三元杂交(杜×长×大)去势公猪90头,随机分成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植物精油复...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藤茶提取物对不同体重阶段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30 kg的三元杂交(杜×长×大)去势公猪90头,随机分成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植物精油复合物组(A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03%植物精油复合物)和藤茶提取物组(B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03%藤茶提取物),根据不同体重阶段(30~50、50~75、75~100 kg及100 kg~出栏)饲喂不同阶段的基础日粮,每次换料前及试验结束时称重采血,分析不同体重阶段添加0.03%藤茶提取物对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添加0.03%藤茶提取物显著提高了30~75 kg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P<0.05);显著降低了30~50 kg猪血清乳酸(LA)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50~75 kg猪血液胰岛素(INS)浓度(P<0.05),但对血糖(GLU)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提高了75~100 kg猪GLU浓度(P<0.05),INS浓度有升高趋势(P>0.05),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体重阶段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均有升高趋势(P>0.05)。B组猪血清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各体重阶段与CON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A组相比,添加0.03%藤茶提取物显著提高了30~100 kg猪的ADFI(P<0.05),显著降低了30~50 kg猪血清LA含量(P<0.05),且显著提高了50 kg以上体重阶段猪血清GSH-Px活力(P<0.05)。综合试验结果,添加0.03%藤茶提取物可促进30~75 kg猪生长代谢,在一定程度改善50~100 kg猪的血糖代谢,且添加藤茶提取物效果优于添加等量植物精油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提取物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