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齐、鲁文化及其交融与整合
被引量:
13
1
作者
邱文山
《管子学刊》
2002年第3期45-50,96,共7页
山东号称齐鲁,齐鲁之称是源于先秦时期在海贷之问曾经孕育出两支优秀地域文化,即齐文化和鲁文化。齐文化以其务实性、尚变性、开放性、兼容性等鲜明特征著称于世;鲁文化则以其勤俭质朴、注重传统、恪守礼乐、重德尚恩的风格深刻影响了...
山东号称齐鲁,齐鲁之称是源于先秦时期在海贷之问曾经孕育出两支优秀地域文化,即齐文化和鲁文化。齐文化以其务实性、尚变性、开放性、兼容性等鲜明特征著称于世;鲁文化则以其勤俭质朴、注重传统、恪守礼乐、重德尚恩的风格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本文对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形成及主要特征,齐文化和鲁文化通过交汇融合并最终走向整合进行简要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文化
鲁文化
形成
交融
文化整合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齐文化的流变
被引量:
5
2
作者
邱文山
《管子学刊》
2003年第2期20-25,共6页
齐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中的齐文化是指狭义的齐文化,即先秦时期的齐文化。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整合之后的流变,表现为两种方向:其一,齐文化与秦汉时期的经学合流,形成了齐派经学;同时又与谶纬学说融合,形成了谶纬神学。齐派...
齐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中的齐文化是指狭义的齐文化,即先秦时期的齐文化。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整合之后的流变,表现为两种方向:其一,齐文化与秦汉时期的经学合流,形成了齐派经学;同时又与谶纬学说融合,形成了谶纬神学。齐派经学、谶纬神学可以说是齐文化的流变对封建上层社会的影响。其二,由方仙道演化而来的道教,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宗教。这可以说是齐文化的流变对封建下层社会的广泛影响。本文拟从齐文化与经学、谶纬、道教等方面来观照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整合之后的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文化
流变史
先秦时期
经学
谶纬学
谶纬神学
道教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齐地“方士文化”及其价值判断
被引量:
3
3
作者
邱文山
《管子学刊》
CSSCI
2012年第2期36-39,共4页
方仙道是在古老的"长生说"和海外仙境说的影响下形成的,以追求长生、得道成仙为目的的宗教形态。那些自称有长生术和神异术的人士,被称为"方士";他们所从事的长生术和神异术,被称为"方术"。春秋战国时期...
方仙道是在古老的"长生说"和海外仙境说的影响下形成的,以追求长生、得道成仙为目的的宗教形态。那些自称有长生术和神异术的人士,被称为"方士";他们所从事的长生术和神异术,被称为"方术"。春秋战国时期,在燕齐一带逐渐形成了以追求神仙不死为目的的方士集团,他们以此作为谋生手段。从战国中后期到汉武帝时,神仙家与帝王相互鼓动,掀起中国史上有名的入海求不死药的狂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地
方士文化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先秦地域文化的生成环境
被引量:
2
4
作者
邱文山
《管子学刊》
CSSCI
2005年第2期67-72,共6页
任何文化,其创生和流变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社会结构三维空间中进行的。本文将简要论述先秦地域文化赖以产生和发展所依附的地理环景、根植的经济土壤以及所依托的社会结构。
关键词
先秦地域文化
生成环境
地理环景
经济土壤
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管子》的“和合偕习”之治
被引量:
1
5
作者
邱文山
严光彬
《管子学刊》
CSSCI
2008年第3期8-11,共4页
《管子》号称"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其中不少思想具有超越时代性的特点。《管子.幼官》所提出的"和合偕习",旨在使民众在共同的道德、理想基础上和谐融合,形成深入民心的社会风尚,这样就能同心协力地为社会发展而努...
《管子》号称"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其中不少思想具有超越时代性的特点。《管子.幼官》所提出的"和合偕习",旨在使民众在共同的道德、理想基础上和谐融合,形成深入民心的社会风尚,这样就能同心协力地为社会发展而努力;达到了这种完全的地步,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使之动摇。其注重社会和谐的意向甚明。这些思想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和合偕习
基础
保障
基本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人生哲学
被引量:
2
6
作者
邱文山
《蒲松龄研究》
2005年第3期5-17,共13页
蒲松龄以卓越的聪慧学识和非凡的艺术才能为后人留下了一部色彩斑斓的《聊斋志异》。《聊斋志异》体现着鲜明广深的时代精神,具有超越时代、超越民族的艺术魅力。自《聊斋志异》问世以来,历代的学人对其进行了多角度思考、评论、研究。...
蒲松龄以卓越的聪慧学识和非凡的艺术才能为后人留下了一部色彩斑斓的《聊斋志异》。《聊斋志异》体现着鲜明广深的时代精神,具有超越时代、超越民族的艺术魅力。自《聊斋志异》问世以来,历代的学人对其进行了多角度思考、评论、研究。本文是从哲学的角度,重点分析论述《聊斋志异》的人生哲学思想,主要观点有:第一、以淳朴、慷慨、正直、清静、智勇为基本特征的理想人格;第二、以“孝、悌”为核心的家庭伦理观;第三、与人为善的处世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人生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齐文化与中国古代民主精神
被引量:
2
7
作者
邱文山
《管子学刊》
2001年第2期53-56,共4页
齐文化中具有“以民为本”的思想传统 ,这一思想传统由开国之君姜太公发其端 ,经由管仲、晏婴等继承和发展 ,至稷下学宫进一步发扬光大。齐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不仅是齐国富强的指导思想之一 ,而且对中国古化民主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
齐文化中具有“以民为本”的思想传统 ,这一思想传统由开国之君姜太公发其端 ,经由管仲、晏婴等继承和发展 ,至稷下学宫进一步发扬光大。齐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不仅是齐国富强的指导思想之一 ,而且对中国古化民主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文化
民本思想
中国古代民主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齐文化的和谐价值观念
被引量:
1
8
作者
邱文山
《管子学刊》
CSSCI
2013年第2期48-51,73,共5页
先秦时期,齐国历时800年之久,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齐文化,既是时代变迁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又是推动时代变迁的重要力量。透过对齐文化中的和谐价值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可以得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齐文化中的天人和谐、君臣...
先秦时期,齐国历时800年之久,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齐文化,既是时代变迁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又是推动时代变迁的重要力量。透过对齐文化中的和谐价值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可以得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齐文化中的天人和谐、君臣和同、经济和谐、和合偕习、社会和谐等方面主张与要求,是齐文化和谐价值观念的核心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文化
和谐
价值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齐地先民东夷人的生命观念与生态环境保护
被引量:
1
9
作者
邱文山
《管子学刊》
CSSCI
2009年第2期39-42,共4页
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齐地先民东夷人形成了许多传统的观念,如崇拜观念、敬畏意识、仁爱精神、生命理念等,这些观念对东夷文明乃至中华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试从齐地先民东夷人的生命观念、齐地先民东夷人的生命观念与生态...
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齐地先民东夷人形成了许多传统的观念,如崇拜观念、敬畏意识、仁爱精神、生命理念等,这些观念对东夷文明乃至中华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试从齐地先民东夷人的生命观念、齐地先民东夷人的生命观念与生态环境保护及其对当今的启迪意义方面试做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地先民东夷人
生命观念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稷下争鸣与经学一统
10
作者
邱文山
《管子学刊》
CSSCI
2006年第1期20-25,共6页
稷下学宫中的百家争鸣是齐文化尊贤重士传统的产物,而经学则是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构起来的意识形态。两汉时期的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其中今文经学被汉王朝立为官学,设博士,置弟子员,优秀者可以依次入仕做官,经...
稷下学宫中的百家争鸣是齐文化尊贤重士传统的产物,而经学则是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构起来的意识形态。两汉时期的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其中今文经学被汉王朝立为官学,设博士,置弟子员,优秀者可以依次入仕做官,经学借着政治的力量得到广泛传播,直接将经文与现实政治相结合,讲阴阳灾异,讲微言大义,从而形成了学风活泼、议论合时的风格。经学在的形成过程中,无论是从经学大师的“参政”、“议政”,还是从经学的内容与学术特点来看,都与稷下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一统
稷下学
齐文化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心性"理论浅探
11
作者
邱文山
董永志
《管子学刊》
1999年第3期48-52,共5页
关键词
荀子
“心性”学说
“心”
《管子》
先秦时期
人性
孟子
庄子
精神文明建设
自然本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哲学中“道”的本体论属性
12
作者
邱文山
《管子学刊》
CSSCI
2014年第4期45-47,78,共4页
"道"以其超越性、无限性、自存性、创生性、终极性、临在性等本质属性,曾引发古今中外多少哲人的探索和思考,而这些属性也恰恰是对人类理性思维的挑战。对于宇宙本原与本体的"道",先秦诸子百家中如儒家、道家、墨...
"道"以其超越性、无限性、自存性、创生性、终极性、临在性等本质属性,曾引发古今中外多少哲人的探索和思考,而这些属性也恰恰是对人类理性思维的挑战。对于宇宙本原与本体的"道",先秦诸子百家中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都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他们的代表人物或多或少都对这一本原问题有所涉及,先秦哲学中关于"道"的本体论思考,已经深入到对宇宙万物(现象界)之背后本原(本体界)的探索,其思考范围与深度已经远远超出了社会人生的界限。先秦哲学中关于"道"的本体论思考,将中国哲学带入了更为广阔与深邃的境域。这一思考仍然值得今人去承继,作更加深入细微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
本体论
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齐《易》学刍议
13
作者
邱文山
《管子学刊》
CSSCI
2011年第1期70-73,共4页
在经学发展过程中,齐经学的地位至关重要,这主要表现为齐人对儒经的传授、齐经学成为汉代经学的主流等方面。而齐《易》学是齐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在齐《易》学的渊源、齐《易》学的传承以及齐《易》学的主要特点与影响等方面试...
在经学发展过程中,齐经学的地位至关重要,这主要表现为齐人对儒经的传授、齐经学成为汉代经学的主流等方面。而齐《易》学是齐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在齐《易》学的渊源、齐《易》学的传承以及齐《易》学的主要特点与影响等方面试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易》学
传承
特点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齐文化与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
14
作者
邱文山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1期84-89,共6页
齐文化在汇入中国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之中后,以新的形式和形态继续向前发展。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整合之后的流变之一是与秦汉时期的经学合流,形成了齐派经学。本文就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的历史背景、汉代经学的今...
齐文化在汇入中国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之中后,以新的形式和形态继续向前发展。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整合之后的流变之一是与秦汉时期的经学合流,形成了齐派经学。本文就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的历史背景、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的概况以及齐文化对今古文之争的影响等方面试作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文化
汉代经学
今古文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Th17/Treg平衡与葡萄胎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
2
15
作者
郭赛群
张颖
+4 位作者
王丽峰
邱文山
温都苏
谭春燕
杨岚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Th17/Treg平衡与葡萄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葡萄胎患者60例(轻中重各20例),同时收集20例绒癌患者作为阳性对照,并且收集同龄段的20名健康女性作为阴性对照。对葡萄胎患者继续清宫并获得蜕膜组织,并集采外周血,采用流式细...
目的探讨Th17/Treg平衡与葡萄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葡萄胎患者60例(轻中重各20例),同时收集20例绒癌患者作为阳性对照,并且收集同龄段的20名健康女性作为阴性对照。对葡萄胎患者继续清宫并获得蜕膜组织,并集采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及蜕膜内Th17细胞及其胞内细胞因子IL-17、IL-23,及其功能因子RORγt的含量;同样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及其胞内功能因子IL-10、TGF-β1及Foxp3的百分含量。结果葡萄胎患者仅IL-23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Th17、IL-17及RORγt均显著低于正常人及绒癌患者(P<0.05)。绒癌患者Treg、IL-10、TGF-β及Foxp3均显著高于葡萄胎患者及正常人(P<0.05)。三组间的Th17/Treg平衡以葡萄胎患者最低,显著低于另外两组,三组间差异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严重程度加重,葡萄胎患者外周血及蜕膜内Treg数量递增,而Th17及Th17/Treg递减;外周血及蜕膜Treg均与病变程度分级呈显著正相关性;而Th17及Th17/Treg均与分级呈显著负相关性,其中相关程度最大为Th17/Treg平衡与重度的关系(以上所得r值的绝对值均大于0.7,P值均小于0.05)。结论外周血及蜕膜内Th17细胞减少、Treg增多,从而导致Th17/Treg比值变小从而向Treg倾斜,是葡萄胎的一个重要免疫学现象,并且与葡萄胎的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胎
Th17/Treg平衡
流式细胞术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中国古代早期文化的汇融与整合
被引量:
1
16
作者
邱文山
《管子学刊》
1998年第3期54-59,共6页
当代文化学理论认为:在文化的发展中,文化不仅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发生联系和作用以不断推进自身的发展,而且其自身内部亦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这也是形成文化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在文化自身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发展中,有...
当代文化学理论认为:在文化的发展中,文化不仅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发生联系和作用以不断推进自身的发展,而且其自身内部亦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这也是形成文化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在文化自身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发展中,有一条起着支配作用的重要规律,这就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早期文化
法家思想
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
《吕氏春秋》
中国传统文化
统治思想
黄老之学
秦汉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周易》预测中的方法论思考
被引量:
1
17
作者
邱文山
《管子学刊》
1997年第1期72-74,共3页
《周易》预测中的方法论思考邱文山《周易》中的预测方法,经历代易学家的丰富和发展,已成为一个比较系统的体系,本文拟就其预测方法论方面发表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求正于方家。一、《周易》预测中的“观象取物”方法《周易》的思维方...
《周易》预测中的方法论思考邱文山《周易》中的预测方法,经历代易学家的丰富和发展,已成为一个比较系统的体系,本文拟就其预测方法论方面发表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求正于方家。一、《周易》预测中的“观象取物”方法《周易》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古典辩证思维的源头,它以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预测
方法论思考
整体思维
预测方法
《系辞》
阴阳五行
八卦
齐文化
阴阳鱼
自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诸家的人生哲学与传统的人生价值观
被引量:
1
18
作者
邱文山
《管子学刊》
1996年第1期37-43,73,共8页
先秦诸家的人生哲学与传统的人生价值观邱文山关于宇宙人生根本问题的解答是历代思想家们所追求的目标。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古代的思想家们都在探求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过自己的贡献。...
先秦诸家的人生哲学与传统的人生价值观邱文山关于宇宙人生根本问题的解答是历代思想家们所追求的目标。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古代的思想家们都在探求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过自己的贡献。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源头的先秦诸子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哲学
人生价值观
韩非子
孟子
《庄子·逍遥游》
墨子
孔子
人生境界
人生之道
人本主义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齐文化研究的又一新成果——读《齐文化概论》
19
作者
邱文山
《管子学刊》
1993年第4期78-,92,共2页
先秦时代,以山东半岛为中心,产生的以因地制宜、务实、尚变、开放、兼容为特点的齐文化,一度使齐国成为东方大国,八百年而不衰,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齐国的稷下学宫也成为当时的学术中心。齐文化,曾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
先秦时代,以山东半岛为中心,产生的以因地制宜、务实、尚变、开放、兼容为特点的齐文化,一度使齐国成为东方大国,八百年而不衰,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齐国的稷下学宫也成为当时的学术中心。齐文化,曾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往日的齐国古部,今天已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工业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文化
新成果
文化概论
传统文化
学术中心
齐国
重大影响
民族文化
山东半岛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尽展“春秋名相”之风采——《管仲评传》介评
20
作者
邱文山
《管子学刊》
2002年第1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管仲评传》
书评
“春秋名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鲁文化及其交融与整合
被引量:
13
1
作者
邱文山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出处
《管子学刊》
2002年第3期45-50,96,共7页
文摘
山东号称齐鲁,齐鲁之称是源于先秦时期在海贷之问曾经孕育出两支优秀地域文化,即齐文化和鲁文化。齐文化以其务实性、尚变性、开放性、兼容性等鲜明特征著称于世;鲁文化则以其勤俭质朴、注重传统、恪守礼乐、重德尚恩的风格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本文对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形成及主要特征,齐文化和鲁文化通过交汇融合并最终走向整合进行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
齐文化
鲁文化
形成
交融
文化整合
中国传统文化
分类号
K29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齐文化的流变
被引量:
5
2
作者
邱文山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管子学刊》
2003年第2期20-25,共6页
文摘
齐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中的齐文化是指狭义的齐文化,即先秦时期的齐文化。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整合之后的流变,表现为两种方向:其一,齐文化与秦汉时期的经学合流,形成了齐派经学;同时又与谶纬学说融合,形成了谶纬神学。齐派经学、谶纬神学可以说是齐文化的流变对封建上层社会的影响。其二,由方仙道演化而来的道教,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宗教。这可以说是齐文化的流变对封建下层社会的广泛影响。本文拟从齐文化与经学、谶纬、道教等方面来观照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整合之后的流变。
关键词
齐文化
流变史
先秦时期
经学
谶纬学
谶纬神学
道教
中国传统文化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齐地“方士文化”及其价值判断
被引量:
3
3
作者
邱文山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12年第2期36-39,共4页
文摘
方仙道是在古老的"长生说"和海外仙境说的影响下形成的,以追求长生、得道成仙为目的的宗教形态。那些自称有长生术和神异术的人士,被称为"方士";他们所从事的长生术和神异术,被称为"方术"。春秋战国时期,在燕齐一带逐渐形成了以追求神仙不死为目的的方士集团,他们以此作为谋生手段。从战国中后期到汉武帝时,神仙家与帝王相互鼓动,掀起中国史上有名的入海求不死药的狂潮。
关键词
齐地
方士文化
价值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先秦地域文化的生成环境
被引量:
2
4
作者
邱文山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05年第2期67-72,共6页
文摘
任何文化,其创生和流变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社会结构三维空间中进行的。本文将简要论述先秦地域文化赖以产生和发展所依附的地理环景、根植的经济土壤以及所依托的社会结构。
关键词
先秦地域文化
生成环境
地理环景
经济土壤
社会结构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管子》的“和合偕习”之治
被引量:
1
5
作者
邱文山
严光彬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淄博十一中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08年第3期8-11,共4页
文摘
《管子》号称"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其中不少思想具有超越时代性的特点。《管子.幼官》所提出的"和合偕习",旨在使民众在共同的道德、理想基础上和谐融合,形成深入民心的社会风尚,这样就能同心协力地为社会发展而努力;达到了这种完全的地步,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使之动摇。其注重社会和谐的意向甚明。这些思想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
《管子》
和合偕习
基础
保障
基本表现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人生哲学
被引量:
2
6
作者
邱文山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05年第3期5-17,共13页
文摘
蒲松龄以卓越的聪慧学识和非凡的艺术才能为后人留下了一部色彩斑斓的《聊斋志异》。《聊斋志异》体现着鲜明广深的时代精神,具有超越时代、超越民族的艺术魅力。自《聊斋志异》问世以来,历代的学人对其进行了多角度思考、评论、研究。本文是从哲学的角度,重点分析论述《聊斋志异》的人生哲学思想,主要观点有:第一、以淳朴、慷慨、正直、清静、智勇为基本特征的理想人格;第二、以“孝、悌”为核心的家庭伦理观;第三、与人为善的处世哲学。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人生哲学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文化与中国古代民主精神
被引量:
2
7
作者
邱文山
机构
淄博学院齐文化研究院
出处
《管子学刊》
2001年第2期53-56,共4页
文摘
齐文化中具有“以民为本”的思想传统 ,这一思想传统由开国之君姜太公发其端 ,经由管仲、晏婴等继承和发展 ,至稷下学宫进一步发扬光大。齐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不仅是齐国富强的指导思想之一 ,而且对中国古化民主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齐文化
民本思想
中国古代民主精神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齐文化的和谐价值观念
被引量:
1
8
作者
邱文山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13年第2期48-51,73,共5页
文摘
先秦时期,齐国历时800年之久,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齐文化,既是时代变迁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又是推动时代变迁的重要力量。透过对齐文化中的和谐价值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可以得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齐文化中的天人和谐、君臣和同、经济和谐、和合偕习、社会和谐等方面主张与要求,是齐文化和谐价值观念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
齐文化
和谐
价值观念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地先民东夷人的生命观念与生态环境保护
被引量:
1
9
作者
邱文山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09年第2期39-42,共4页
文摘
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齐地先民东夷人形成了许多传统的观念,如崇拜观念、敬畏意识、仁爱精神、生命理念等,这些观念对东夷文明乃至中华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试从齐地先民东夷人的生命观念、齐地先民东夷人的生命观念与生态环境保护及其对当今的启迪意义方面试做探讨。
关键词
齐地先民东夷人
生命观念
生态环境保护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稷下争鸣与经学一统
10
作者
邱文山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06年第1期20-25,共6页
文摘
稷下学宫中的百家争鸣是齐文化尊贤重士传统的产物,而经学则是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构起来的意识形态。两汉时期的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其中今文经学被汉王朝立为官学,设博士,置弟子员,优秀者可以依次入仕做官,经学借着政治的力量得到广泛传播,直接将经文与现实政治相结合,讲阴阳灾异,讲微言大义,从而形成了学风活泼、议论合时的风格。经学在的形成过程中,无论是从经学大师的“参政”、“议政”,还是从经学的内容与学术特点来看,都与稷下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
经学
一统
稷下学
齐文化
意识形态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心性"理论浅探
11
作者
邱文山
董永志
机构
淄博学院齐文化研究所
淄博市情报研究所
出处
《管子学刊》
1999年第3期48-52,共5页
关键词
荀子
“心性”学说
“心”
《管子》
先秦时期
人性
孟子
庄子
精神文明建设
自然本性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哲学中“道”的本体论属性
12
作者
邱文山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14年第4期45-47,78,共4页
文摘
"道"以其超越性、无限性、自存性、创生性、终极性、临在性等本质属性,曾引发古今中外多少哲人的探索和思考,而这些属性也恰恰是对人类理性思维的挑战。对于宇宙本原与本体的"道",先秦诸子百家中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都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他们的代表人物或多或少都对这一本原问题有所涉及,先秦哲学中关于"道"的本体论思考,已经深入到对宇宙万物(现象界)之背后本原(本体界)的探索,其思考范围与深度已经远远超出了社会人生的界限。先秦哲学中关于"道"的本体论思考,将中国哲学带入了更为广阔与深邃的境域。这一思考仍然值得今人去承继,作更加深入细微的思考。
关键词
“道”
本体论
属性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易》学刍议
13
作者
邱文山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11年第1期70-73,共4页
基金
"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0008)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经学发展过程中,齐经学的地位至关重要,这主要表现为齐人对儒经的传授、齐经学成为汉代经学的主流等方面。而齐《易》学是齐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在齐《易》学的渊源、齐《易》学的传承以及齐《易》学的主要特点与影响等方面试作探讨。
关键词
齐《易》学
传承
特点与影响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文化与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
14
作者
邱文山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1期84-89,共6页
文摘
齐文化在汇入中国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之中后,以新的形式和形态继续向前发展。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整合之后的流变之一是与秦汉时期的经学合流,形成了齐派经学。本文就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的历史背景、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的概况以及齐文化对今古文之争的影响等方面试作论述。
关键词
齐文化
汉代经学
今古文之争
分类号
B222.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h17/Treg平衡与葡萄胎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
2
15
作者
郭赛群
张颖
王丽峰
邱文山
温都苏
谭春燕
杨岚
机构
广东医学院附属廉江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
出处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期26-28,共3页
基金
湛江市科技局课题(2012C3101059)
文摘
目的探讨Th17/Treg平衡与葡萄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葡萄胎患者60例(轻中重各20例),同时收集20例绒癌患者作为阳性对照,并且收集同龄段的20名健康女性作为阴性对照。对葡萄胎患者继续清宫并获得蜕膜组织,并集采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及蜕膜内Th17细胞及其胞内细胞因子IL-17、IL-23,及其功能因子RORγt的含量;同样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及其胞内功能因子IL-10、TGF-β1及Foxp3的百分含量。结果葡萄胎患者仅IL-23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Th17、IL-17及RORγt均显著低于正常人及绒癌患者(P<0.05)。绒癌患者Treg、IL-10、TGF-β及Foxp3均显著高于葡萄胎患者及正常人(P<0.05)。三组间的Th17/Treg平衡以葡萄胎患者最低,显著低于另外两组,三组间差异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严重程度加重,葡萄胎患者外周血及蜕膜内Treg数量递增,而Th17及Th17/Treg递减;外周血及蜕膜Treg均与病变程度分级呈显著正相关性;而Th17及Th17/Treg均与分级呈显著负相关性,其中相关程度最大为Th17/Treg平衡与重度的关系(以上所得r值的绝对值均大于0.7,P值均小于0.05)。结论外周血及蜕膜内Th17细胞减少、Treg增多,从而导致Th17/Treg比值变小从而向Treg倾斜,是葡萄胎的一个重要免疫学现象,并且与葡萄胎的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葡萄胎
Th17/Treg平衡
流式细胞术
相关性分析
Keywords
hydatidiform mole
the equilibrium of Th17/Treg
flow cytometry
corre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中国古代早期文化的汇融与整合
被引量:
1
16
作者
邱文山
机构
淄博师专齐文化研究所
出处
《管子学刊》
1998年第3期54-59,共6页
文摘
当代文化学理论认为:在文化的发展中,文化不仅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发生联系和作用以不断推进自身的发展,而且其自身内部亦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这也是形成文化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在文化自身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发展中,有一条起着支配作用的重要规律,这就是...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早期文化
法家思想
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
《吕氏春秋》
中国传统文化
统治思想
黄老之学
秦汉时期
分类号
G129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易》预测中的方法论思考
被引量:
1
17
作者
邱文山
机构
淄博师专齐文化研究所
出处
《管子学刊》
1997年第1期72-74,共3页
文摘
《周易》预测中的方法论思考邱文山《周易》中的预测方法,经历代易学家的丰富和发展,已成为一个比较系统的体系,本文拟就其预测方法论方面发表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求正于方家。一、《周易》预测中的“观象取物”方法《周易》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古典辩证思维的源头,它以物...
关键词
《周易》预测
方法论思考
整体思维
预测方法
《系辞》
阴阳五行
八卦
齐文化
阴阳鱼
自然界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诸家的人生哲学与传统的人生价值观
被引量:
1
18
作者
邱文山
机构
淄博师专齐文化研究所
出处
《管子学刊》
1996年第1期37-43,73,共8页
文摘
先秦诸家的人生哲学与传统的人生价值观邱文山关于宇宙人生根本问题的解答是历代思想家们所追求的目标。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古代的思想家们都在探求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过自己的贡献。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源头的先秦诸子思想...
关键词
人生哲学
人生价值观
韩非子
孟子
《庄子·逍遥游》
墨子
孔子
人生境界
人生之道
人本主义倾向
分类号
B821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文化研究的又一新成果——读《齐文化概论》
19
作者
邱文山
出处
《管子学刊》
1993年第4期78-,92,共2页
文摘
先秦时代,以山东半岛为中心,产生的以因地制宜、务实、尚变、开放、兼容为特点的齐文化,一度使齐国成为东方大国,八百年而不衰,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齐国的稷下学宫也成为当时的学术中心。齐文化,曾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往日的齐国古部,今天已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工业城市。
关键词
齐文化
新成果
文化概论
传统文化
学术中心
齐国
重大影响
民族文化
山东半岛
文化研究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尽展“春秋名相”之风采——《管仲评传》介评
20
作者
邱文山
出处
《管子学刊》
2002年第1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管仲评传》
书评
“春秋名相”
分类号
K2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G236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齐、鲁文化及其交融与整合
邱文山
《管子学刊》
200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齐文化的流变
邱文山
《管子学刊》
200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先秦齐地“方士文化”及其价值判断
邱文山
《管子学刊》
CSSCI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论先秦地域文化的生成环境
邱文山
《管子学刊》
CSSCI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试论《管子》的“和合偕习”之治
邱文山
严光彬
《管子学刊》
CSSCI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人生哲学
邱文山
《蒲松龄研究》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齐文化与中国古代民主精神
邱文山
《管子学刊》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齐文化的和谐价值观念
邱文山
《管子学刊》
CSSCI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齐地先民东夷人的生命观念与生态环境保护
邱文山
《管子学刊》
CSSCI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稷下争鸣与经学一统
邱文山
《管子学刊》
CSSCI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先秦"心性"理论浅探
邱文山
董永志
《管子学刊》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先秦哲学中“道”的本体论属性
邱文山
《管子学刊》
CSSCI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齐《易》学刍议
邱文山
《管子学刊》
CSSCI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齐文化与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
邱文山
《管子学刊》
CSSCI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Th17/Treg平衡与葡萄胎严重程度的关系
郭赛群
张颖
王丽峰
邱文山
温都苏
谭春燕
杨岚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试论中国古代早期文化的汇融与整合
邱文山
《管子学刊》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周易》预测中的方法论思考
邱文山
《管子学刊》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先秦诸家的人生哲学与传统的人生价值观
邱文山
《管子学刊》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齐文化研究的又一新成果——读《齐文化概论》
邱文山
《管子学刊》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尽展“春秋名相”之风采——《管仲评传》介评
邱文山
《管子学刊》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