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修复工程对排水沟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1
作者 王楚尤 邱小琮 +1 位作者 尹娟 倪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9,共10页
细菌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菌群落结构会随着环境因子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同时也对水环境有着反作用。为探究生态修复工程对排水沟水体和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21年8月(工程实施前)、2021年12月、2022年5月及2022年7月... 细菌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菌群落结构会随着环境因子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同时也对水环境有着反作用。为探究生态修复工程对排水沟水体和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21年8月(工程实施前)、2021年12月、2022年5月及2022年7月进行水体和沉积物样品采集调查,测定水体中8种理化因子(pH、电导率、盐度、总氮、COD_(Mn)、COD_(Cr)、总磷及F^(-))含量,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第五排水沟水体及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并探究其与水体理化因子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水体电导率、盐度、总氮、总磷、COD_(Mn)及COD_(Cr)显著降低,水质得到改善。水体细菌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群落丰度提高,均匀度提高,优势菌门、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存在显著变化,优势菌门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等相对丰度增加,Cyanobacteria相对丰度减少。沉积物细菌优势菌门在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前后无明显变化,为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和Desulfobacterota,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增加,Bacteroidetes、Desulfobacterota相对丰度减少。沉积物细菌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匀度高于水体,时空分布也存在较大差异。TP和F^(-)是水体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盐度、TP和COD_(Mn)是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排水沟 细菌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河河岸带土壤重金属源解析及污染风险评价
2
作者 付永亮 赵增锋 邱小琮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9-72,68,共5页
为探究清水河河岸带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污染状况,于2023年5月对清水河河岸带土壤32个样点中砷(As)、六价铬(Cr)、铅(Pb)、汞(Hg)4种重金属进行采样调查,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法、相关分析、聚类分析、APCS-MLR模型以及污染负荷指数(PLI)... 为探究清水河河岸带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污染状况,于2023年5月对清水河河岸带土壤32个样点中砷(As)、六价铬(Cr)、铅(Pb)、汞(Hg)4种重金属进行采样调查,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法、相关分析、聚类分析、APCS-MLR模型以及污染负荷指数(PLI)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对污染源进行解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清水河河岸带土壤重金属As、Pb元素含量均低于宁夏土壤背景值,Cr元素只在S6(苋麻河)和S9(折死沟)处出现超标现象,为影响土壤状况的风险元素,Hg元素为主要生态超标元素;As、Pb、Hg具有显著相关性和同源性,主要受农业发展、交通运输等人为源和燃料燃烧、酸性废水排放等未知源的影响,As元素还与地质因素有关,Cr元素除受成土母质影响外,还受工业生产的影响;清水河河岸带土壤均处于污染状态,最严重区域为S6(苋麻河)区,属于很强危害区域,最轻区域为S4(冬至河)区,属于轻微危害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 河岸带 土壤 重金属 污染状况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鲤生长及血清T_3、T_4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邱小琮 赵红雪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4,共3页
用牛磺酸作为饲料添加剂,以0.2%、0.4%、0.6%、0.8%的剂量将牛磺酸添加到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重(40.73±3.92)g的鲤60 d后,测定鱼体的相对增重率、饲料系数、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及甲状腺素(T4)的含量,结果表明... 用牛磺酸作为饲料添加剂,以0.2%、0.4%、0.6%、0.8%的剂量将牛磺酸添加到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重(40.73±3.92)g的鲤60 d后,测定鱼体的相对增重率、饲料系数、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及甲状腺素(T4)的含量,结果表明:牛磺酸显著地提高鲤的生长速度和血清甲状腺素的含量(P<0.05),极显著地提高鲤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含量(P<0.01),对饲料系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血清T3、T4含量的提高,是牛磺酸促进鱼体生长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生长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甲状腺素(T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沙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6
4
作者 邱小琮 赵红雪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6,共7页
于2008年4月-2009年1月对宁夏沙湖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种以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依据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密度,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多维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 于2008年4月-2009年1月对宁夏沙湖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种以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依据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密度,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多维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结果表明,沙湖浮游植物共有8门94属117种,种类构成比例为绿藻49.6%、硅藻21.6%、蓝藻16.0%和其它12.8%。春季优势种的种类较多,蓝、硅、绿藻均有,夏、秋季蓝藻占绝对优势,冬季以绿藻为主。浮游植物种类、密度、生物量和分布依季节而异,高峰期出现在7月,低谷期出现于1月。Margalef指数2.872~4.652,Shannon指数2.058~3.057,均匀度指数0.521~0.759,综合评价沙湖水体为中富营养水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春、夏、冬季聚为3类,秋季聚为2类,除春季外,MDS分析结果和聚类分析结果一致,支持和证实了聚类分析的结果,很好地揭示了沙湖各季节、各样点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季节变化 多样性指数 聚类分析 多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鲇对4种饲料原料的离体消化率和酶解能力 被引量:12
5
作者 邱小琮 赵红雪 +1 位作者 王远吉 白文贤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35,共5页
采用离体消化法,测定了离体状态下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278.6±26.7)g的胃、肠道及肝胰脏对鱼粉、豆粕、菜粕和棉粕等4种饲料原料的消化率和酶解速度。结果显示:离体状态下兰州鲇消化道各部位的消化能力和酶解能力依次为... 采用离体消化法,测定了离体状态下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278.6±26.7)g的胃、肠道及肝胰脏对鱼粉、豆粕、菜粕和棉粕等4种饲料原料的消化率和酶解速度。结果显示:离体状态下兰州鲇消化道各部位的消化能力和酶解能力依次为前肠、中肠、肝胰脏、后肠和胃。离体状态下,胃、肠道及肝胰脏对鱼粉的干物质和粗蛋白的消化率最高,其次为豆粕、菜粕和棉粕(P<0.05);对鱼粉的酶解速度最高,其次为豆粕、菜粕和棉粕。结果表明,兰州鲇前肠和中肠消化能力较强,饲料的消化主要集中在这两个部位;在离体状态下,鱼粉的蛋白易于被各部位酶解产生氨基酸,比其他3种饲料更易被兰州鲇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 饲料原料 离体消化率 酶解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农河湿地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6
作者 李思璇 陈彦云 邱小琮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22-126,共5页
为探明典农河湿地植物种类、群落组成、植被类型、多样性等特征,以典农河金凤段和永宁段为研究区域,分别设置60和55个调查样地,对样地内所有植物物种进行记录,测量其高度、盖度、多度和频度,并计算物种重要值、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 为探明典农河湿地植物种类、群落组成、植被类型、多样性等特征,以典农河金凤段和永宁段为研究区域,分别设置60和55个调查样地,对样地内所有植物物种进行记录,测量其高度、盖度、多度和频度,并计算物种重要值、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典农河金凤段分布有38科76属93种维管植物,主要有水葱群丛、芦苇群丛、稗草群丛、长苞香蒲群丛、水蓼群丛、小蓬草群丛、菖蒲群丛、野大豆群丛、荷花(系栽培植物)群丛、丝叶眼子菜群丛、狐尾藻群丛共11种植被类型。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0.08~1.30,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0.17~1.17;典农河永宁段分布有26科55属67种维管植物,主要有芦苇群丛、拂子茅群丛、长苞香蒲群丛、碱蓬群丛、罗布麻群丛、野大豆群丛、丝叶眼子菜群丛、狐尾藻群丛、角果藻群丛共9种植被类型,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0~0.97,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0~1.52。总体来看,典农河湿地植物种类较少、物种多样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群丛 典农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伊河水环境容量与水体自净能力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邱小琮 赵红雪 +1 位作者 尹娟 张维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0,共4页
爱伊河的补水水源主要为农田灌溉排水,水体逐渐呈现富营养化趋势。选取总氮、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及五日生化需氧量作为代表性水质指标,采用一维水质模型估算爱伊河水环境容量,同时分析计算爱伊河水体自净率及其与主要影响因素的... 爱伊河的补水水源主要为农田灌溉排水,水体逐渐呈现富营养化趋势。选取总氮、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及五日生化需氧量作为代表性水质指标,采用一维水质模型估算爱伊河水环境容量,同时分析计算爱伊河水体自净率及其与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爱伊河对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容量空间较大,对氨氮、总磷有一定的容量空间,对总氮的容量空间最小,甚至超出爱伊河的负载能力;生物净化在爱伊河水体自净中起主要作用,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主要由水生植物和异养细菌降解,总氮主要由异养细菌降解,氨氮主要由浮游植物降解;水温、溶解氧、p H值是影响爱伊河水体自净能力的主要水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容量 自净率 生物净化 爱伊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伊河水环境因子分析与水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邱小琮 赵红雪 +1 位作者 尹娟 张维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2-55,共4页
2012年3-11月,在对银川市爱伊河水环境因子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研究影响爱伊河水质的主要环境因子,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爱伊河的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造成爱伊河水环境污染的水环境因子分为4类,第1类是有机... 2012年3-11月,在对银川市爱伊河水环境因子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研究影响爱伊河水质的主要环境因子,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爱伊河的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造成爱伊河水环境污染的水环境因子分为4类,第1类是有机物引起的水体污染,包含的因子为透明度(SD)、悬浮物(SS)、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磷(TP);第2类是浮游藻类引起的水体污染,包含的因子为叶绿素a;第3类为氮营养盐引起的水体污染,包含的因子为总氮(TN)、氨氮(NH3-N);第4类为溶解盐类引起的水体污染,包含的因子为电导率(EC)。爱伊河水环境的主要因子依次为TP、EC、NH3-N、TN、CODMn、BOD5、SS、Chla、SD,氮、磷营养盐在爱伊河水体中起主导作用。爱伊河水质综合评价结果为Ⅴ类,总氮超标是造成爱伊河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伊河 主成分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伊河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邱小琮 赵红雪 尹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3-66,共4页
2012年3-11月,在对银川市爱伊河水环境因子调查的基础上,对爱伊河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爱伊河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构成为水质净化需水量加上蒸发渗漏需水量。爱伊河年需水总量为9 878.18万m3,年缺水总量4 366... 2012年3-11月,在对银川市爱伊河水环境因子调查的基础上,对爱伊河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爱伊河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构成为水质净化需水量加上蒸发渗漏需水量。爱伊河年需水总量为9 878.18万m3,年缺水总量4 366.48万m3,其中水质净化需水量为7 866.80万m3,占总需水量的79.64%。农田灌溉退水污染已成为影响爱伊河水质的主要污染源,进入爱伊河的污染物的量较多需要净化是造成总需水量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伊河 需水量 盈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湖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灰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邱小琮 赵红雪 孙晓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20266-20267,共2页
[目的]探讨环境因子对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灰关联方法对2007年11月~2008年9月的沙湖水样进行分析,研究了叶绿素a含量与水温、pH值、透明度、总氮、总磷、高锰酸钾指数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影响沙湖叶绿素a含量... [目的]探讨环境因子对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灰关联方法对2007年11月~2008年9月的沙湖水样进行分析,研究了叶绿素a含量与水温、pH值、透明度、总氮、总磷、高锰酸钾指数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影响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依次为水温、高锰酸盐指数、总氮、pH值、总磷和透明度。[结论]为沙湖的富营养化治理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湖 叶绿素A 环境因子 灰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鲫鱼消化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邱小琮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102,共2页
牛磺酸添加质量分数为0.2%、0.4%、0.6%、0.8%,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鲫鱼(45-52g)15d后,测定消化率。结果表明,牛磺酸极显著地提高鲫鱼的脂肪消化率(P〈0.01),显著地提高鲫鱼的总消化率和蛋白质消化率(P〈0.05)... 牛磺酸添加质量分数为0.2%、0.4%、0.6%、0.8%,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鲫鱼(45-52g)15d后,测定消化率。结果表明,牛磺酸极显著地提高鲫鱼的脂肪消化率(P〈0.01),显著地提高鲫鱼的总消化率和蛋白质消化率(P〈0.05),对碳水化合物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蛋白质、脂肪消化率的提高,是牛磺酸促进鱼体生长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鲫鱼 消化率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真菌添加剂对鲤生长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邱小琮 李爱华 +1 位作者 赵红雪 王远吉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3,共5页
用黑曲、米曲、白地、酵母作为饲料添加剂,采用34正交设计,各以0.5%、1.5%、3.0%的剂量制成9组不同的复合真菌添加剂,添加到鲤(Cyprinus carpio)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鲤50d后,测定鲤的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 用黑曲、米曲、白地、酵母作为饲料添加剂,采用34正交设计,各以0.5%、1.5%、3.0%的剂量制成9组不同的复合真菌添加剂,添加到鲤(Cyprinus carpio)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鲤50d后,测定鲤的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结果表明,复合真菌添加剂可以明显地促进鲤的生长,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其中第9试验组(3.0%黑曲、3.0%米曲、1.5%白地、0.5%酵母)鲤的特定生长率最高(0.63%)、饲料系数最低(1.87)、饲料蛋白效率最高(1.45%),并且均极显著地优于对照组(P<0.01)。综合分析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等指标,鲤饲料中适宜的真菌添加剂组合为:1.5%黑曲、3.0%米曲、1.5%白地、0.5%酵母。饲料中添加复合真菌后,提高了鲤的消化能力,促进了鲤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了鲤的生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真菌添加剂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酶蛋白对异育银鲫生长和消化吸收的影响
13
作者 邱小琮 周洪琪 《科学养鱼》 2002年第8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酶蛋白 异育银鲫 生长 消化吸收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干流浮游动物与水环境因子关系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赵睿智 赵红雪 邱小琮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88,共8页
研究浮游动物群落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黑河流域水体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恢复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2015年4、7和12月监测黑河干流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与水环境因子,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浮游动物群落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黑河流域水体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恢复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2015年4、7和12月监测黑河干流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与水环境因子,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河干流共鉴定浮游动物62种,其中轮虫8科21属44种,枝角类5科9属13种,桡足类2科4属5种。浮游动物种类以轮虫等小型个体为主,其密度、生物量及种群分布受到水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各断面水环境因子的差异是浮游动物数量变动及分布情况不同的主要原因。上游浮游动物数量变动受水体叶绿素a和溶氧影响,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决定浮游动物的分布;中游浮游动物数量变动受叶绿素a和透明度制约,其分布与pH、溶氧、电导率、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密切相关;影响下游浮游动物密度的主要因子是叶绿素a、溶氧、总磷和电导率,生物量则与叶绿素a、总氮和电导率相关,总磷和溶氧共同决定下游浮游动物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密度 生物量 多元分析 水环境因子 黑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A、牛磺酸及枸杞子水浸液对青鱼将抗缺氧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魏智清 杨涓 +2 位作者 邱小琮 马强 贾志丽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共3页
G ABA质量分数0.5%溶液对青鱼将抗缺氧能力有极显著改善,0.65%溶液对青鱼将抗缺氧能力有显著改善。牛磺酸质量分数0.5%、0.7%溶液对青鱼将抗缺氧有显著改善,0.9%、1.05%、1.25%溶液对青鱼将抗缺氧有极显著改善。适当剂量枸杞子的第1次和... G ABA质量分数0.5%溶液对青鱼将抗缺氧能力有极显著改善,0.65%溶液对青鱼将抗缺氧能力有显著改善。牛磺酸质量分数0.5%、0.7%溶液对青鱼将抗缺氧有显著改善,0.9%、1.05%、1.25%溶液对青鱼将抗缺氧有极显著改善。适当剂量枸杞子的第1次和第2次热水浸出液明显提高了青鱼将的耐缺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牛磺酸 枸杞子 抗缺氧 青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湖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晓雪 邱小琮 赵红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19-2221,2224,共4页
于2009年7和8月对宝湖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优势种组成以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宝湖浮游植物共有7门33属44种,构成比例为绿藻36.4%,蓝藻36.4%,硅藻11.4%,其他15.8%,其中蓝藻优势种最多,有5种。Margalef... 于2009年7和8月对宝湖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优势种组成以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宝湖浮游植物共有7门33属44种,构成比例为绿藻36.4%,蓝藻36.4%,硅藻11.4%,其他15.8%,其中蓝藻优势种最多,有5种。Margalef指数为2.617,Shannon指数为4.197,均匀度指数为2.554。宝湖浮游动物中轮虫占70%,桡足类20%,枝角类10%,其中轮虫优势种5种。Margalef指数为1.512,优势度指数为0.529,均匀度指数为0.426。综合评价得出,宝湖水体处在中度富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湖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海湖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及鱼产力评估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睿智 王晓奕 +1 位作者 赵红雪 邱小琮 《渔业现代化》 2018年第3期34-40,共7页
为探明星海湖水生生物种群结构和水体鱼产力,于2016年4月—2017年1月调查分析星海湖水生生物密度、生物量季节变化,并依此估算水体鱼产力。结果显示:星海湖浮游植物73种,隶属于7门58属,秋季种类数最多,冬季最少,夏季浮游植物密度最高,... 为探明星海湖水生生物种群结构和水体鱼产力,于2016年4月—2017年1月调查分析星海湖水生生物密度、生物量季节变化,并依此估算水体鱼产力。结果显示:星海湖浮游植物73种,隶属于7门58属,秋季种类数最多,冬季最少,夏季浮游植物密度最高,蓝藻占绝对优势,冬季密度最低,绿藻占优势;浮游动物31种,其中轮虫18种,枝角类10种,桡足类3种,春季出现的种类最多,冬季最少,夏季密度和生物量最高,冬季较低;底栖动物共25种,隶属3门4纲16科,昆虫纲种类最多共9种,夏季密度最高,冬季最低,生物量秋季最高,冬季最低;水生维管束植物33种,分别隶属于23科,夏季密度最高,冬季最低,生物量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研究表明:星海湖每年浮游生物及外源性食物可提供的理论鲢、鳙鱼产力为194.48 kg/hm^2,底栖及甲壳动物可提供的杂食性鱼产力为32.29 kg/hm^2,水生植物提供草食性鱼产力为291.5 g/hm^2;星海湖鲢、鳙、杂食性鱼类和草食性鱼类的合理放养量分别为149、131、32.2和0.8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海湖 水生生物 群落结构生物量 鱼产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饵料对鲎虫生长·寿命·生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红雪 邱小琮 吴旭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5064-15066,共3页
[目的]探索不同饵料对鲎虫生长、寿命、生殖的影响。[方法]用7类饵料投喂鲎虫幼体进行饲养试验,研究鲎虫背甲长、相对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寿命、产卵量。[结果]不同饵料饲养条件下,雌性个体背甲长为6.1~9.8mm、相对增长率为113.9%~30... [目的]探索不同饵料对鲎虫生长、寿命、生殖的影响。[方法]用7类饵料投喂鲎虫幼体进行饲养试验,研究鲎虫背甲长、相对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寿命、产卵量。[结果]不同饵料饲养条件下,雌性个体背甲长为6.1~9.8mm、相对增长率为113.9%~302.9%、特定生长率为0.043%/d~0.067%/d、寿命为15.5~33.8d、产卵量为51.7~457.5;雄性个体背甲长为5.3~8.9mm、相对增长率为141.6%~267.5%、特定生长率为0.038%/d~0.055%/d、寿命为18.8~34.7d。3种饵料混合组背甲长、相对增长率、寿命、产卵量最高,其次为2种饵料混合组、单一饵料组。[结论]投喂不同饵料对鲎虫幼体的生长、寿命、产卵量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鲎虫 饵料 生长 寿命 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沙湖后生浮游动物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红雪 邱小琮 +1 位作者 李力 王远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251-16253,16307,共4页
[目的]探索沙湖后生浮游动物与主要水质因子间的关系。[方法]调查沙湖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主要水质因子的季节动态,对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与水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共检出后生浮游动物34种,其中轮虫23种,枝角类8种,桡足类3种... [目的]探索沙湖后生浮游动物与主要水质因子间的关系。[方法]调查沙湖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主要水质因子的季节动态,对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与水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共检出后生浮游动物34种,其中轮虫23种,枝角类8种,桡足类3种;密度为175~924个/L,轮虫占优势;生物量为0.28~1.80mg/L,桡足类和轮虫占优势,趋向小型化。沙湖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大于50,水体营养水平达到富营养化。相关分析表明,浮游动物、轮虫、桡足类生物量与桡足类密度同叶绿素a、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TLI在0.05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水体透明度在0.05水平显著负相关。[结论]后生浮游动物的时空分布与水体水质因子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浮游动物 密度 生物量 水质 沙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动物的营养与免疫、抗病能力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洪琪 邱小琮 华雪铭 《内陆水产》 2000年第5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水产动物 营养 免疫 抗病能力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