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与新型可降解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邱垂源 唐文洁 +5 位作者 戴云 吴岳恒 孙奋勇 陈琼玉 李凌松 洪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78-1383,共6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的增殖与分化潜能作为指标,对可降解偏磷酸钙(dCMP)材料和羟基磷灰石(HA)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体外研究。方法:通过扫描电镜观察MSC在dCMP表面粘附的情况,并利用ICP和IC分析dCMP和HA的降解产物元... 目的:本研究利用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的增殖与分化潜能作为指标,对可降解偏磷酸钙(dCMP)材料和羟基磷灰石(HA)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体外研究。方法:通过扫描电镜观察MSC在dCMP表面粘附的情况,并利用ICP和IC分析dCMP和HA的降解产物元素含量,同时采用FACS、ALP活性检测及ARS等方法对降解产物的毒性效应进行检测。结果:dCMP对MSC的增殖有促进作用,且不影响MSC的成骨分化进程及分化后的矿化功能;而HA对MSC的成骨分化进程无影响,但对MSC的增殖和成骨分化后的矿化功能均有抑制作用。结论:dCMP的生物相容性较HA为佳,更适合作为骨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偏磷酸钙 材料试验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和复性(英文) 被引量:9
2
作者 孙奋勇 汪炬 +3 位作者 孙晋华 戴云 邱垂源 洪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80-1485,共6页
目的:通过对大肠杆菌表达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的复性研究,得到高活性的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方法:在大肠杆菌中通过温度诱导表达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经过Triton X-100清洗之后,又通过DEAE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包涵体,包涵体在8 mol/L尿素变性... 目的:通过对大肠杆菌表达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的复性研究,得到高活性的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方法:在大肠杆菌中通过温度诱导表达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经过Triton X-100清洗之后,又通过DEAE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包涵体,包涵体在8 mol/L尿素变性溶解,在氧化-还原(还原型和氧化型谷胱甘肽)复性系统中,通过简单的稀释复性,通过肝素亲和层析一步纯化法纯化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最后通过诱导C2C12细胞产生碱性磷酸酶检测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活性。结果:温度诱导表达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是以包涵体单体的形式存在,经过几步纯化后,得到高纯度的包涵体。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在不同氧化-还原剂比例,和不同小分子化学辅助剂浓度中复性,得到复性的效率也不同。亲和层析纯化后,本实验得到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的生物学活性比商业化的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更高。结论: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属于转化因子-β家族,此复性方法可能应用于此家族的其他成员同时得到成本低、产量高的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可能为临床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大肠杆菌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钙磷玻璃陶瓷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岳恒 邱垂源 +3 位作者 毛萱 汤顺清 戴云 洪岸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4-368,共5页
 分别在500、680℃下烧结4h后制备二种多孔钙磷玻璃陶瓷,并评价了它们的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X射线衍射证实,500℃下烧结产物呈玻璃态;而680℃下烧结产物有晶体析出,其主晶相为β-Ca(PO3)2.扫描电镜观察了两者的形貌,发现后者比前者...  分别在500、680℃下烧结4h后制备二种多孔钙磷玻璃陶瓷,并评价了它们的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X射线衍射证实,500℃下烧结产物呈玻璃态;而680℃下烧结产物有晶体析出,其主晶相为β-Ca(PO3)2.扫描电镜观察了两者的形貌,发现后者比前者结构紧密,并测得两者孔径介于227~450μm.液体(水)静力称重法测定了两种多孔材料的吸水率(Wa)分别为31%和28%,显气孔率(Pa)为40%和37%,密度(ρb)为1 29和1 30g/cm3.分别将材料0 1000g浸泡于37℃50mL生理盐水中66h,发现浸泡液呈酸性,降解速度前者恒定,后者减少.血液相容性实验和细胞黏附实验表明前者生物相容性不佳,后者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降解 偏磷酸钙 多孔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