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商务英语口语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5
1
作者 姚建华 邱凤秀 +2 位作者 李文春 朱晓琴 王真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95-99,共5页
商务英语口语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变。从商务英语口语的课程性质和授课内容来看,对该课程进行项目化课程模式的构建,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与序化,能使商务英语口语课程的课堂教学达到最... 商务英语口语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变。从商务英语口语的课程性质和授课内容来看,对该课程进行项目化课程模式的构建,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与序化,能使商务英语口语课程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优的的效果,使学生真正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顺利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口语 教学改革 项目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调查分析——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朱晓琴 邱凤秀 +1 位作者 李文春 林峰艳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分析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与能力、商务知识与能力和跨专业能力。结果显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与能力、商务知识与能力较弱,而跨专业能力... 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分析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与能力、商务知识与能力和跨专业能力。结果显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与能力、商务知识与能力较弱,而跨专业能力较强。在专业建设和教学中,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更新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和强化校内外实训等来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商务英语专业 职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综合日语教学模式改革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敏 邱凤秀 +1 位作者 王金玉 刘婧蔚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07-110,共4页
传统综合日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着师生互动性不强、忽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较缺乏等问题。高职院校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鼓励学生利用... 传统综合日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着师生互动性不强、忽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较缺乏等问题。高职院校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综合日语 教学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五年制模式下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路径探析——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赖秋香 邱凤秀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93-96,共4页
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良好衔接,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中,课程体系衔接是其核心与关键。中高职英语课程的衔接,要遵循整体性、层次性和贯通性原则,统筹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构建一体化的英语课程体系。
关键词 五年制模式 中高职教育 英语课程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英语类专业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邱凤秀 姚建华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5-48,共4页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已开设了英语类专业,从专业建设和发展情况来看,高职英语类课程占国家精品课程的比例极小,但是进出口与外贸人才需求仍紧缺,高职英语类专业前景乐观,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可喜。高职英语类专业的发展要消除认识上的分歧,要...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已开设了英语类专业,从专业建设和发展情况来看,高职英语类课程占国家精品课程的比例极小,但是进出口与外贸人才需求仍紧缺,高职英语类专业前景乐观,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可喜。高职英语类专业的发展要消除认识上的分歧,要缩短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差距,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英语类专业 人才需求 实训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汉语数字式略语在英译中的“镶补” 被引量:1
6
作者 邱凤秀 姚建华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95-97,共3页
数字式略语是指把相同的结构成分或语义成分提取出来,冠以数字而构成的一种表达方式。在翻译这些汉语数字式略语时,往往需要进行“镶补”,即在翻译时补充一些读者不懂的文化背景,或做一些解释性的翻译,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原文。在英译... 数字式略语是指把相同的结构成分或语义成分提取出来,冠以数字而构成的一种表达方式。在翻译这些汉语数字式略语时,往往需要进行“镶补”,即在翻译时补充一些读者不懂的文化背景,或做一些解释性的翻译,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原文。在英译过程中进行“镶补”显得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式略语 镶补 语义成分 文化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施用隆科复合肥试验初报 被引量:1
7
作者 邱凤秀 杨德标 黄志军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3期55-56,共2页
在水稻上进行隆科复合肥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水稻生育期提早2 d,穗粒数增加,结实率提高,后期转色好,增产达显著水平,每667 m2净收入增加97.5元。
关键词 隆科复合肥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英汉翻译的文化差异
8
作者 邱凤秀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化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化的过程,因为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特定的语言、思维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人情、社会制度、生活方式,这就构成了他们在文化上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注重中西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 英汉翻译 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中的悖反及其修辞功能
9
作者 邱凤秀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65-85,共2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悖反的修辞方式,着重分析了措辞悖反、情况悖反、戏剧性悖反三种悖反形式及其修辞功能。
关键词 英语 悖反 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教师课堂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10
作者 邱凤秀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44-44,47,共2页
教师课堂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对课堂教学改革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增强教师的课堂意识,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教师 课堂意识 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主宾可互易句比较
11
作者 邱凤秀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77-78,共2页
英汉都是比较典型的SV和SVO型语言。有一定的固定性 ,但是也有其灵活性的一面 ;英汉语言中出现的主宾可互易句便是其中一例。
关键词 汉语 英语 宾语 主语 句子结构 主宾可互易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农3优3号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2
作者 邱凤秀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8-9,共2页
金农3优3号糙米红褐色,具有产量高、米质好、营养价值高的特点,适合在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总结金农3优3号在上杭县引种表现,以及作烟后晚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新组合 金农3优3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差异看英汉习语
13
作者 邱凤秀 黄利静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115-117,121,共4页
不同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饮食习惯、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构建成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而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形成的英汉习语往往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它们之间往往存在对应(corresponding)、半对应(semi-cor-responding)和非对应(n... 不同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饮食习惯、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构建成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而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形成的英汉习语往往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它们之间往往存在对应(corresponding)、半对应(semi-cor-responding)和非对应(non-corresponding)的关系,在英汉习语互译过程中,大部分都不能直接翻译,而需要对它们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行理解、分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通过直译、意译、增译的方法,进行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环境 英汉习语 文化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试验简报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志军 薛德乾 +1 位作者 杨德标 邱凤秀 《福建农业科技》 2006年第1期7-8,共2页
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是水稻栽培上一种新的的理念。2005年应用试验表明,三围立体强化栽培的水稻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增产、省种、节约用水,比习惯栽培667 m2增产稻谷21.60 kg(增加产值23.92元);阐述了适时播种,小苗移栽、定量控苗、... 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是水稻栽培上一种新的的理念。2005年应用试验表明,三围立体强化栽培的水稻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增产、省种、节约用水,比习惯栽培667 m2增产稻谷21.60 kg(增加产值23.92元);阐述了适时播种,小苗移栽、定量控苗、精确施肥、浅湿灌溉、病虫草鼠综合防治等强化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三围立体 强化栽培 效果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优明118示范效果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德标 邱凤秀 +2 位作者 薛德乾 黄志军 肖来英 《福建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3-4,共2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示范效果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三明市农科所 三系杂交稻 广抗13A 晚稻种植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言所指意义的文化内涵
16
作者 姚建华 邱凤秀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40-41,共2页
语言是文化行为的最重要形式,它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英汉两种语言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产生了所指意义的不同,对一种语言的所指意义的理解,需非本族语的人从该种语言具体语境及文化内涵因素上考虑,否则将造成交际的... 语言是文化行为的最重要形式,它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英汉两种语言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产生了所指意义的不同,对一种语言的所指意义的理解,需非本族语的人从该种语言具体语境及文化内涵因素上考虑,否则将造成交际的困难或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语言 文化 所指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