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及其高危因素46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邰海服 都鹏飞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327-1328,共2页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综合征 冠状动脉疾病 体征和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高劲 邰海服 +2 位作者 张晓娟 李志厂 徐国成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56-558,共3页
目的:了解并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CRP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病例组(MPP组)为2014年12月~2015年5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MPP患儿60例,对照组为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回顾分析两组儿... 目的:了解并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CRP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病例组(MPP组)为2014年12月~2015年5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MPP患儿60例,对照组为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回顾分析两组儿童外周静脉血中CRP及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P组的Ig 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CRP、Ig E、Ig M及Ig G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和免疫球蛋白可能有助于MPP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体液免疫在MPP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肺炎 CRP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士发 邰海服 +2 位作者 胡芳 陈爱斌 茅双根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联合气管内滴注凝血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3例肺出血新生儿随机分为SIMV组(30例)和BIPAP组(33例),两组均同时采用气管内滴注注射血凝酶治疗,每种模式通气1...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联合气管内滴注凝血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3例肺出血新生儿随机分为SIMV组(30例)和BIPAP组(33例),两组均同时采用气管内滴注注射血凝酶治疗,每种模式通气12 h,稳定后分别记录两组的呼吸力学指标RR、Vte、PIP(PEEPH)、Pmean、Crs、氧动力学指标Pa CO2、Pa O2、Sa O2、Pa O2/Fi O2;并比较两组患儿最终的病死率、肺出血停止平均时间、撤离呼吸机时间、镇静剂(咪达唑仑)使用总剂量(mg)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的呼吸力学指标:RR、PIP(PEEPH)和PmeanBIPAP组低于Sl MV组(P<0.05),而Crs BIPAP组高于SIMV组(P<0.05);氧动力学指标:Pa O2和Pa O2/Fi O2BIPAP组高于SIMV组(P<0.05);病死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出血停止平均时间、撤离呼吸机时间、镇静剂(咪达唑仑)使用总剂量BIPAP组均低于Sl MV组(P<0.05),BIPAP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Sl MV组(4.00%vs 31.82%,P<0.05)。结论:BIPAP通气模式人机协同性好;通过改善氧合及呼吸力学效应,有效防治肺出血,缩短病程,减少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新生儿肺出血优于SI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血凝酶 肺出血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高劲 邰海服 +2 位作者 薛妹 严颜 徐国成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99-500,503,共3页
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患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为MPP免疫学治疗提供进一步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于本院确诊为MPP的患儿60例,对照组为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60例,分别检测两组儿童外周静脉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 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患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为MPP免疫学治疗提供进一步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于本院确诊为MPP的患儿60例,对照组为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60例,分别检测两组儿童外周静脉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结果:MPP组患儿的CD3^+、CD4^+、CD8^+、CD4^+/CD8^+表达水平( x±s,%)分别为69.12±8.07、37.76±8.22、27.96±9.28、1.53±0.56。与健康对照组儿童相比,MPP组患儿的CD3^+、CD4^+、CD4^+/CD8^+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CD8^+表达水平则显著升高( P<0.01)。结论:MPP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失调,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在MPP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