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酰丙氨酸镁(Ⅱ)、钙(Ⅱ)及锌(Ⅱ)配合物的溶解性及其聚集行为 被引量:3
1
作者 那仁格日乐 花儿 田晓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1-745,793,共6页
采用镁、钙和锌的氢氧化合物分别与辛酰丙氨酸配体[CH3(CH2)6CONHCH(CH3)COOH]反应,合成了辛酰丙氨酸镁、钙和锌表面活性剂配合物。通过配合物的纯溶媒及水/有机溶媒系的溶解性测试发现,镁和钙的配合物均在大部分有机纯溶媒和水/有机溶... 采用镁、钙和锌的氢氧化合物分别与辛酰丙氨酸配体[CH3(CH2)6CONHCH(CH3)COOH]反应,合成了辛酰丙氨酸镁、钙和锌表面活性剂配合物。通过配合物的纯溶媒及水/有机溶媒系的溶解性测试发现,镁和钙的配合物均在大部分有机纯溶媒和水/有机溶媒系里有极高的溶解性,而锌的配合物在大部分有机纯溶媒系里有很低的溶解性。此外,通过核磁共振(NMR)光谱、电导、蒸汽压降下(VPO)和FTIR方法研究了溶液中镁、钙和锌表面活性剂配合物的聚集行为。Mg(oct-ala)2、Ca(oct-ala)2和Zn(oct-ala)2配合物在有机溶媒系里吸附水易发生聚集行为,并有形成逆胶束体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配合物 胶束 聚集行为 溶解性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DBFC)阳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田晓 段如霞 +1 位作者 赵丽娟 那仁格日乐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33-1242,共10页
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DBFC)具有理论电池电压高和能量密度大等特点,而其阳极催化剂是决定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研究者们在提高阳极催化剂催化活性和降低催化剂成本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在简要介绍DBFC工作原理和阳... 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DBFC)具有理论电池电压高和能量密度大等特点,而其阳极催化剂是决定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研究者们在提高阳极催化剂催化活性和降低催化剂成本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在简要介绍DBFC工作原理和阳极反应机理的基础上,从催化剂种类和性能角度综述了近年来DBFC中贵金属、过渡金属以及储氢合金阳极催化剂的主要研究进展,指出了阳极催化剂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 阳极催化剂 催化活性 水解反应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医灸疗法抗衰老二三穴组穴配伍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斯钦图 阿古拉 +6 位作者 于天源 乌仁图雅 斯琴 乌云格日 陈英松 包伍叶 那仁格日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6期976-980,共5页
目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顶会穴、胃穴、火衰穴、肾穴为切入点,通过实验研究探讨蒙医灸疗法抗衰老组穴配伍规律。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二穴组和三穴组,采用D-半乳糖造模方法,观察和检测体重变化、SOD、CAT、MDA变化、脾脏(胸腺... 目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顶会穴、胃穴、火衰穴、肾穴为切入点,通过实验研究探讨蒙医灸疗法抗衰老组穴配伍规律。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二穴组和三穴组,采用D-半乳糖造模方法,观察和检测体重变化、SOD、CAT、MDA变化、脾脏(胸腺)指数以及学习能力、记忆力等指标。结果:从血清SOD、CAT、MDA变化、脾脏(胸腺)指数以及学习能力、记忆力等相关指标的观察发现,二穴组配伍中的顶会穴、火衰穴配伍组和三穴组配伍中的顶会穴、火衰穴、肾穴配伍组与模型组比较,SOD活性、MDA、CAT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配伍组SOD活性、CAT含量均明显提高(P<0.01)。从大鼠脾脏、胸腺指数变化上看,各配伍组大鼠脾脏、胸腺指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1或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顶会穴与火衰穴配伍组、肾穴与火衰穴配伍组以及顶会穴、火衰穴、肾穴配伍组学习能力、记忆力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①D-半乳糖衰老模型适用于蒙医灸疗法抗衰老有效穴位的筛选和配伍规律实验研究领域。②具有抗衰老作用的顶会穴、胃穴、火衰穴、肾穴在不同配伍组穴情况下显示出配伍禁忌。③该研究为灸疗法抗衰老临床提供了客观依据,能够促进蒙医灸疗法作用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医灸疗法 抗衰老 组穴配伍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地区植物区系及生态治理工程后植被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革命 那仁格日乐 +3 位作者 王培峰 王永鲜 杨慧琴 查干 《内蒙古草业》 2010年第3期8-22,共15页
河套地区天然植被以盐生植被为主,天然植被面积为36.2万hm^2.有4种植被型,14种亚型和34个群丛,4种植被型为盐生灌丛、盐生草甸、草本沼泽和荒漠。河套地区有野生种子植物287种。分属53科、161属。其中裸子植物l科、1属、1种;单子... 河套地区天然植被以盐生植被为主,天然植被面积为36.2万hm^2.有4种植被型,14种亚型和34个群丛,4种植被型为盐生灌丛、盐生草甸、草本沼泽和荒漠。河套地区有野生种子植物287种。分属53科、161属。其中裸子植物l科、1属、1种;单子叶植物12科、48属、90种;双子叶植物40科、112属、196种。属的地理分布类型有15个分布类型及9个变型;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2属,国家二类保护植物7种。植物区系属于亚洲荒漠植物亚区,中亚东部地区,阿拉善亚地区。2006-2007年巴彦淖尔市草原站对河套灌区植被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和90年代初相比植被盖度增加了6%~175%,产草量增加了2.9~5.3倍。地下水位下降了26cm,天然植被土壤含盐量下降了30%~50%,在草地生态环境全面好转的前提下,非盐渍化土地面积增加了26.1%,盐渍化土地面积减少了20.2%,耕地面积增加了14.08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地区 植物区系 植被特征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