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逆转基因旱稻转化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青 李朝炜 +3 位作者 朱昀 苗苗 邢文岳 魏景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2-45,共4页
以粳糯型常规旱稻品种"冀旱糯3号"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bar基因和lea-1基因转入旱稻细胞,建立了适用于旱稻的高效转化体系,最终获得转基因植株,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当农杆菌浓度(以D_(600 nm)表示)... 以粳糯型常规旱稻品种"冀旱糯3号"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bar基因和lea-1基因转入旱稻细胞,建立了适用于旱稻的高效转化体系,最终获得转基因植株,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当农杆菌浓度(以D_(600 nm)表示)为0.2时,转化效果最好。在筛选抗性愈伤时,除草剂的最佳浓度为40 mg/L,对抗性愈伤组织进行预分化能提高其分化率,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检测,优化后的转化率提高到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除草剂 农杆菌 PCR LE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朝炜 姚彬 +2 位作者 苗苗 邢文岳 潘家祥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3期3279-3282,共4页
以4种不同基因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成熟胚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分化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小麦品种对培养条件的反应各不相同。各品种小麦成熟胚的最高愈伤诱导率所需的2,4-D浓度不同,... 以4种不同基因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成熟胚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分化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小麦品种对培养条件的反应各不相同。各品种小麦成熟胚的最高愈伤诱导率所需的2,4-D浓度不同,石4185和科麦一号的最适浓度为2.0 mg/L;扬麦12和Bobwhite的最适浓度为4.0 mg/L。4种小麦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再分化的最适条件也有所差别,在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 KT和0.1 mg/L NAA利于石4185和Bobwhite成熟胚的愈伤组织分化;科麦一号成熟胚的分化最适条件为1.0 mg/L KT和0.5 mg/L NAA;扬麦12成熟胚的分化则采用1.0 mg/L KT和0.1 mg/L NAA效果最佳。此外,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小麦成熟胚愈伤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成熟胚 愈伤组织 诱导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高辛标记对旱稻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化和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邢文岳 苏乐乐 +2 位作者 李朝炜 魏景芳 朱昀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1-43,共3页
以转基因旱稻和野生型旱稻为材料,对通过地高辛随机引物标记法进行的旱稻基因组Southern杂交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包括探针制备效率、DNA样品量、酶切体系及转膜时间等。结果表明:影响探针制备效率的首要因素是温度而不是时间;DNA上样量... 以转基因旱稻和野生型旱稻为材料,对通过地高辛随机引物标记法进行的旱稻基因组Southern杂交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包括探针制备效率、DNA样品量、酶切体系及转膜时间等。结果表明:影响探针制备效率的首要因素是温度而不是时间;DNA上样量在10~30μg均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杂交图;60μL体系15 h即可酶切彻底并获得良好的杂交效果;转膜时间6 h即可。本研究所优化的地高辛标记的旱稻杂交分析结果稳定重复性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地高辛 Southern杂交方法 优化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