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1
1
作者 邢攸红 李晓霞 +1 位作者 许秀丽 王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3期30-31,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患者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 5 4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2 8例AMI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结果  82例AMI患者中发生急性感染病例 2 2例 ,感染发生比例为 2 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患者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 5 4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2 8例AMI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结果  82例AMI患者中发生急性感染病例 2 2例 ,感染发生比例为 2 6.83 %。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 :年龄、心脏左室射血分数 (LVEF)、卧床天数、合并高血压病史等因素与AMI患者发生感染有显著的关系 (P<0 0 1)。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 ,占总感染数的 81.82 % ,其次为泌尿系感染 ( 2 7.2 7% )。感染致病菌类型 (以细菌培养结果为准 ) :以革兰阳性球菌多见 ,其中草绿色链球菌最常见 ,其次为白色念珠菌 ;泌尿系感染尿培养为大肠埃希菌。结论 年龄大、心脏射血分数低、卧床天数长、合并高血压病史是AMI患者容易合并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AMI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高血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护理
2
作者 邢攸红 李晓霞 朱秀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护理措施 临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黄莉 陈曦 +1 位作者 邢攸红 宋学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不同梗死次数的患者对心肌梗死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 ,为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 ,对 6 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5 0岁以下组对病理及体力活动知识的需求...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不同梗死次数的患者对心肌梗死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 ,为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 ,对 6 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5 0岁以下组对病理及体力活动知识的需求程度高于 5 0岁以上组 ;大专以上组对病理生理及自我保健知识的需求程度均高于中专组。结论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 ,应针对其具体需要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健康教育 MI 保健知识 教育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排便过程中心脏自律性的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冰 王建荣 +2 位作者 马燕兰 卢喜烈 邢攸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09B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患者排便过程不同时段心脏自律性的变化特点,为临床对AMI早期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排便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仪连续记录23例AMI早期患者25例次排...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患者排便过程不同时段心脏自律性的变化特点,为临床对AMI早期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排便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仪连续记录23例AMI早期患者25例次排便过程中的十二导联心电图,观察并比较AMI早期患者排便过程中不同时段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QT离散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AMI早期患者排便过程的不同时段中,HRV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但校正后QT离散度在排便过程中升高明显(P<0.05)。结论排便对AMI早期患者心脏自律性负性影响较大,尤以便中前期和便后整理时最为明显;护理人员应加强排便过程中的心脏功能监护,缩短患者排便时间,积极协助患者做好便后整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排便 QT离散度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谵妄的发作特点及其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春雪 章洁 +2 位作者 邢攸红 杨玉 韩宝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6期1241-1242,124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并发谵妄的临床特点,增强护理干预的预见性,提高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11月在心内科监护室住院且并发谵妄的AMI患者43例,统计患者入院后每2 h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并发谵妄的临床特点,增强护理干预的预见性,提高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11月在心内科监护室住院且并发谵妄的AMI患者43例,统计患者入院后每2 h时间间隔内谵妄首次发作的比例,以及在全天的不同时间段内谵妄首次发作的比例。结果 AMI患者入院后2 h内,谵妄首次发作的比例最高(占34.88%);症状发作高峰在18:00-22:00(占32.56%)。结论 AMI并发谵妄多发生于入院后早期,夜间高发。护士应在入院后立即评估患者有无发生谵妄的高危因素,加强患者意识状态的评估,尤其加强18:00-22:00时段内的护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谵妄 发作特点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休克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郝婧 杨红梅 +2 位作者 刘春雪 邢攸红 杨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3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治疗的术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9年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治疗的术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9年67例行PCI及IABP治疗的AMI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抢救护理的经验。结果67例患者中,44例痊愈出院,23例死亡,病死率为34.33%。结论经PCI及IABP治疗AMI心源性休克的护理重点是加强观察,选择合适的体位,及时制止反搏泵停搏,根据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输液管理,积极预防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h活动方法及其对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晓泉 宁清秀 邢攸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6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h床上活动及床旁排尿的方法及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50例冠脉造影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患者术侧肢体保持伸直并严格制动6h,去除沙袋后术侧下肢可平移,12h可半卧位,24h床旁活动。实验组50例,在... 目的探讨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h床上活动及床旁排尿的方法及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50例冠脉造影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患者术侧肢体保持伸直并严格制动6h,去除沙袋后术侧下肢可平移,12h可半卧位,24h床旁活动。实验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2h开始,根据患者需要在按压穿刺点的同时协助患者侧卧10~15min;对要求床旁排尿患者可在按压穿刺点同时协助患者坐或立于床旁排尿,12h可半卧位,24h床旁活动。结果两组术后24h均无穿刺点出血、血肿发生,但实验组无1例发生排尿困难或导尿,舒适度差、焦虑、失眠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护理人员协助下,单纯冠脉造影术后2h床上适当活动及在床旁排尿是安全、可行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排尿困难及舒适度差、焦虑、失眠等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排尿困难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许秀丽 朱秀勤 +1 位作者 邢攸红 林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4期23-23,共1页
对57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RF)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其中合并ARF者68例。应用成组对照研究方法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严重左心衰竭、误吸史、Ⅱ型糖尿病(NIDDM)等因素与发生 ARF有显著... 对57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RF)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其中合并ARF者68例。应用成组对照研究方法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严重左心衰竭、误吸史、Ⅱ型糖尿病(NIDDM)等因素与发生 ARF有显著关系,且 AMI合并ARF与AMI非合并ARF者病死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故临床上要对AMI特别是合并上列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前瞻性治疗护理,可以大大降低AMI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呼吸衰竭 危险因素 AMI ARF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首次与非首次排便过程中心脏自律性及心肌缺血程度的变化
9
作者 李冰 王建荣 +2 位作者 马燕兰 邢攸红 林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029-2031,共3页
目的明确不同排便次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患者排便过程不同时段心脏自律性及心肌缺血情况的影响,为临床对AMI早期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排便时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仪,连续记录23例AMI早期患者25例次排... 目的明确不同排便次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患者排便过程不同时段心脏自律性及心肌缺血情况的影响,为临床对AMI早期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排便时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仪,连续记录23例AMI早期患者25例次排便过程中的十二导联心电图,观察并比较AMI早期患者排便过程中不同时段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及ST段压低之和等指标变化的异同。结果首次排便与上次排便的间隔时间及排便持续时间较非首次排便者延长,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但除便后30 min时非首次排便者的SDNN显著高于首次排便者外,两组排便过程中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及ST段压低之和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虽然非首次排便者的排便时间较首次排便者显著减少,但排便活动对非首次排便者心脏自律性及心肌缺血情况的影响并未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排便 QT离散度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可调节输液器的准确输入速度及相关滴速测定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迎 邢攸红 刘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2期19-21,共3页
目的在液体性质、液面高度、头皮针型号固定的状态下,观察一次性可调节输液器的输液速度与实际输入量的差距及调整规律。方法取上述一项因素为变量,固定其他因素,依次测试某一输液速度的实际输入量及调整速度量,以此速度量调整一定范围... 目的在液体性质、液面高度、头皮针型号固定的状态下,观察一次性可调节输液器的输液速度与实际输入量的差距及调整规律。方法取上述一项因素为变量,固定其他因素,依次测试某一输液速度的实际输入量及调整速度量,以此速度量调整一定范围内的输液速度,测定调整速度后的输入量与输液速度实际要求量的差距,并观察对应的莫菲滴管内滴速。结果液体性质对滴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面高度对滴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液量对滴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皮针型号对滴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液刻度15-60ml的范围内,各调整7ml后,其输出量与输液速度要求量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可调节输液器 滴速 输入速度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