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饱和铵贮库施肥法对降低土壤氮素挥发和淋失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邢承华 章永松 +2 位作者 林咸永 都韶婷 于承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5-161,共7页
采用室内模拟氨挥发和模拟降雨土柱淋洗方法,研究了NDSA(饱和铵贮库)施肥法对降低氨挥发和氮素淋失的作用.结果表明,NDSA施肥法不但可延缓氨的挥发,还可明显降低氨挥发的高峰值.在小粉土中NDSA1(配方1)和NDSA2(配方2)施肥法分别比各自... 采用室内模拟氨挥发和模拟降雨土柱淋洗方法,研究了NDSA(饱和铵贮库)施肥法对降低氨挥发和氮素淋失的作用.结果表明,NDSA施肥法不但可延缓氨的挥发,还可明显降低氨挥发的高峰值.在小粉土中NDSA1(配方1)和NDSA2(配方2)施肥法分别比各自对照减少氨挥发14.7%和25.7%;青紫泥中均为25%.青紫泥的氨挥发损失总量明显少于小粉土,只相当于小粉土相应处理的1/4左右.土壤氮主要以NO3--N的形式淋失,NDSA施肥法,尤其是NDSA2处理可显著抑制肥料氮的硝化作用,从而明显降低氮的淋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SA施肥法 氨挥发 氮淋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毒胁迫对水稻幼苗中POD和CAT同工酶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邢承华 李方 +2 位作者 徐根娣 蔡妙珍 黄秀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457-460,共4页
采用水培法研究铁毒胁迫对水稻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营养液处理相比,处理7 d,随Fe2+浓度升高POD酶条带数有所增加,在50 mg/L时开始出现新的酶条带,而且峰值也随着增大;处理28 d,POD活性... 采用水培法研究铁毒胁迫对水稻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营养液处理相比,处理7 d,随Fe2+浓度升高POD酶条带数有所增加,在50 mg/L时开始出现新的酶条带,而且峰值也随着增大;处理28 d,POD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特点。CAT同工酶在铁毒处理的14 d时,酶峰值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Fe2+浓度到50 mg/L时达到最大值后逐渐降低。因此,短时间的铁毒胁迫,水稻叶片通过增加POD和CAT同工酶条带数和酶峰值来防御铁毒害,但其防御功能是有限的,长时间铁毒胁迫会抑制POD和CAT同工酶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铁毒 POD同工酶 CAT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施生物炭对盆栽草莓镉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叶勇标 洪庆红 +1 位作者 张镇武 邢承华 《南方农业》 2025年第4期1-3,共3页
为探究生物炭添加量对草莓镉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在镉污染土壤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生物炭进行草莓盆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镉污染土壤中添加生物炭后,土壤镉含量低于不添加生物炭的CK,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及... 为探究生物炭添加量对草莓镉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在镉污染土壤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生物炭进行草莓盆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镉污染土壤中添加生物炭后,土壤镉含量低于不添加生物炭的CK,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及速效钾含量均高于CK;相较CK,在镉污染土壤中添加生物炭的处理草莓叶片镉含量、根系镉含量、果实镉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CK相比,在镉污染土壤中添加生物炭的处理草莓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糖含量、硝酸盐含量下降,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上升。由此可见,在镉污染土壤中添加生物炭,可抑制草莓镉积累,且提升草莓果实品质,其中以按照土壤质量4%的比例添加生物炭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草莓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铵贮库施肥法对芹菜氮素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邢承华 章永松 +3 位作者 林咸永 都韶婷 于承艳 邵兴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8-393,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饱和铵贮库施肥法(NDSA—Nitrogen depot with saturated ammonium)对芹菜(ApiumgraveolensL.)氮素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法相比,NDSA施肥法或添加DCD(双氰胺)增加芹菜产量的效果并不明显,但...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饱和铵贮库施肥法(NDSA—Nitrogen depot with saturated ammonium)对芹菜(ApiumgraveolensL.)氮素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法相比,NDSA施肥法或添加DCD(双氰胺)增加芹菜产量的效果并不明显,但两者配施(NDSA2-S处理)则可显著提高芹菜产量。常规施肥法(NDSA1-M)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只有35.5%,NDSA施肥法和添加DCD均可显著增加芹菜对氮素的吸收,提高氮肥表观利用率;两者配施氮肥表观利用率可高达63%。NDSA施肥法可大幅降低芹菜的硝酸盐含量,而添加DCD的效果并不明显。施氮可明显增加芹菜的Vc含量,其中以NDSA施肥法配施DCD效果最好。芹菜叶片Vc含量很高,相当于茎中的10倍。施氮和NDSA施肥法对芹菜可溶性糖影响不大,但添加DCD可明显增加芹菜的可溶性糖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铵贮库施肥法 常规施肥法 芹菜 产量与品质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豆边缘细胞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和对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邢承华 吴韶辉 +2 位作者 梅忠 陈雪 罗小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2-337,共6页
以黑豆Glycine max(L.)Merrill为材料,采用静置培养(保持边缘细胞和黏液附着在根尖)和振荡培养(移除边缘细胞及根尖黏液)的方法,比较研究干旱胁迫下黑豆根尖边缘细胞(root border cells,RBCs)产生和黏液分泌以及对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以黑豆Glycine max(L.)Merrill为材料,采用静置培养(保持边缘细胞和黏液附着在根尖)和振荡培养(移除边缘细胞及根尖黏液)的方法,比较研究干旱胁迫下黑豆根尖边缘细胞(root border cells,RBCs)产生和黏液分泌以及对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1%和22%的聚乙二醇(PEG)处理使RBCs数目分别降低了18.1%~21.6%和28.8%~30.4%,胞外黏液分泌量分别增加了62.8%~140.7%和133.8%~172.7%,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RBCs的发育,增加了RBCs黏液分泌量。移除边缘细胞的根伸长抑制率、根系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高于保留边缘细胞的根,而根系脯氨酸含量则是前者显著低于后者。说明干旱胁迫下,黑豆根尖附着的RBCs及黏液分泌量的增加,减缓了根尖细胞损伤,有利于根系生长,从而提高了黑豆的抗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 边缘细胞 干旱胁迫 黏液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对大豆根边缘细胞释放与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邢承华 蔡妙珍 +3 位作者 刘鹏 徐根娣 蔡慧姝 章月琴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7-601,共5页
以两个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耐铝性大豆浙春2号和铝敏感性大豆华春18)的边缘细胞为材料,比较研究了Al^(3+)对根尖原位边缘细胞释放以及对离体边缘细胞的毒害作用。结果显示,0、100、200μmol/L Al^(3+)处理后,浙春2号和华春1... 以两个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耐铝性大豆浙春2号和铝敏感性大豆华春18)的边缘细胞为材料,比较研究了Al^(3+)对根尖原位边缘细胞释放以及对离体边缘细胞的毒害作用。结果显示,0、100、200μmol/L Al^(3+)处理后,浙春2号和华春18的根尖边缘细胞在水中均易分散,华春18的边缘细胞在300μmol/L的Al^(3+)处理时已聚集成团不易分散,而浙春2号的边缘细胞在400μmol/L Al^(3+)处理时才不易分散。Al^(3+)对离体边缘细胞有明显的毒害作用,100μmol/L Al^(3+)处理1~6h就表现出细胞死亡症状,毒害作用最大时出现在6h之后,其中Al^(3+)对华春18的毒害作用略高于浙春2号。系列浓度Al^(3+)(0、100、200、300、400μmoL/L Al^(3+))处理,100μmol/L Al^(3+)处理的离体边缘细胞存活率已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至400μmol/L Al^(3+)处理时,浙春2号和华春18的相对存活率分别只有对照的45.9%和39.0%。说明外界Al^(3+)浓度升高不仅影响边缘细胞的释放,而且显著降低离体边缘细胞的存活率,毒害作用最大时出现在6h之后。大豆品种间细胞对Al^(3+)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随时间变化,差异最大时在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边缘细胞 Al3^+毒害 释放 细胞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作物品种耐铝毒基因型筛选试验 被引量:5
7
作者 邢承华 刘仲书 蒋红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7期34-38,40,共6页
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对水稻23个品种、大豆14个品种和苜蓿12个品种进行了耐铝性筛选试验,并对各品种的耐铝性进行了评价和对各个品种根部和株高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得出耐铝性和铝敏感性品种。结果表明,耐铝基因型具有植株相对生物量... 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对水稻23个品种、大豆14个品种和苜蓿12个品种进行了耐铝性筛选试验,并对各品种的耐铝性进行了评价和对各个品种根部和株高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得出耐铝性和铝敏感性品种。结果表明,耐铝基因型具有植株相对生物量较高、种子根相对伸长率、苏木精着色程度较低的共同特点。种子根相对伸长率、苏木精染色指数与植株的耐铝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铝胁迫下耐铝性不同的典型植物的根系形态具有明显差异,耐铝基因型明显优于铝敏感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苜蓿 大豆 品种 耐铝性评价 根系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毒胁迫下水稻根冠黏液中铝形态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邢承华 张淑娜 +1 位作者 卢建挺 蒋红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6期5-7,共3页
以耐铝性有明显差异的2个水稻品种Ⅱ优3027(耐铝基因型)和红良优166(铝敏感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铝浓度下根冠黏液、根尖(悬空培养、振荡培养)中总铝、单核铝含量以及铝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在铝胁迫下,振荡培养组中2个品种总铝、单... 以耐铝性有明显差异的2个水稻品种Ⅱ优3027(耐铝基因型)和红良优166(铝敏感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铝浓度下根冠黏液、根尖(悬空培养、振荡培养)中总铝、单核铝含量以及铝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在铝胁迫下,振荡培养组中2个品种总铝、单核铝含量随着铝浓度的上升而上升;悬空培养组根尖和黏液中,Ⅱ优3027总铝、单核铝含量在0~200μmol/L铝浓度范围时随着铝浓度的上升而上升,在200~400μmol/L铝浓度范围时,呈下降趋势,而红良优166变化规律与振荡培养组基本一致。耐铝品种和敏感品种在0~200μmol/L铝浓度范围时铝含量相近,但在400μmol/L铝处理浓度时差异显著。振荡培养和悬空培养条件下铝形态变化规律也大致同上,并发现对水稻起毒害作用的铝形态主要是交换态铝和吸附态铝,有机态铝毒性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铝毒 黏液 铝形态 根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浓度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于承艳 都韶婷 +2 位作者 邢承华 林咸永 章永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7-312,共6页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CO2浓度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升高,番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根/冠比增大,说明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比促进地上部生长更为明显;发达的根系大幅增加了氮、磷、钾的总吸收量,但对体内氮...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CO2浓度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升高,番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根/冠比增大,说明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比促进地上部生长更为明显;发达的根系大幅增加了氮、磷、钾的总吸收量,但对体内氮、磷、钾含量的影响表现不一,对氮含量影响不大,钾含量反而有所降低,高浓度CO2处理明显增加磷含量.增施CO2极显著地降低番茄体内尤其是叶片中的硝酸盐含量.因此,增施CO2不但可大幅增加作物产量,还可显著改善农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CO2 硝酸盐 根系生长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表铁膜、锰膜对水稻铝吸收和运输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方 邢承华 +2 位作者 蔡妙珍 张淑娜 吴韶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5-340,共6页
以耐铝水稻品种菲优多系1号和铝敏感水稻品种红良优166为材料,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根表铁膜、锰膜和铁-锰膜对铝吸收和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铁膜、锰膜和铁-锰膜诱导形成后,水稻根表的铁膜厚度大于锰膜厚度,铁-锰膜中铁占主要部分,锰... 以耐铝水稻品种菲优多系1号和铝敏感水稻品种红良优166为材料,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根表铁膜、锰膜和铁-锰膜对铝吸收和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铁膜、锰膜和铁-锰膜诱导形成后,水稻根表的铁膜厚度大于锰膜厚度,铁-锰膜中铁占主要部分,锰含量极少,仅占胶膜总量的0.12%~0.20%;铝胁迫下根相对伸长率在不同处理间表现为锰膜>铁-锰膜>铁膜>无膜,铝含量和积累量在植株各部分表现为根表>根系>地上部;耐铝品种菲优多系1号和铝敏感品种红良优166分别有91%和85%以上的铝分布在根表胶膜中,表明耐铝品种根表铁-锰膜能更有效地将铝阻挡在根外,减少根系对铝的吸收并向地上部运输,其中锰膜的斥铝效果好于铁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铁膜 锰膜 铝毒 铝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和Cd胁迫对紫花苜蓿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徐苏凌 方勇 邢承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7-472,共6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酸雨和Cd复合胁迫对紫花苜蓿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模拟酸雨喷洒下,施Cd量为5 mg?kg-1时,苜蓿地上部和根系的干物质积累量,总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均高于无Cd处理;当Cd浓度进一步增加时,苜...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酸雨和Cd复合胁迫对紫花苜蓿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模拟酸雨喷洒下,施Cd量为5 mg?kg-1时,苜蓿地上部和根系的干物质积累量,总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均高于无Cd处理;当Cd浓度进一步增加时,苜蓿的生长受到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随施Cd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则与SOD活性变化呈相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随施Cd量的增加有一个先逐渐升高,在达到一个最大值后下降的过程;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则随施Cd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酸雨胁迫下,pH 3.5的酸雨对苜蓿伤害最严重.模拟酸雨与Cd复合污染对紫花苜蓿地上部干重、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模拟酸雨 Cd 生长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盐胁迫下番茄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华 任晴雯 +5 位作者 王熙予 李珍妮 唐秀梅 蒋丽慧 刘鹏 邢承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75-2084,共10页
为探索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盐胁迫下番茄生长的影响,建立最优番茄-AMF共生耦合体系,改良设施番茄次生盐渍化土壤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广泛种植的中蔬4号番茄为试验材料,以4种AMF中初筛出的地表多样孢囊霉(D.v)和幼套近明球囊霉(C... 为探索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盐胁迫下番茄生长的影响,建立最优番茄-AMF共生耦合体系,改良设施番茄次生盐渍化土壤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广泛种植的中蔬4号番茄为试验材料,以4种AMF中初筛出的地表多样孢囊霉(D.v)和幼套近明球囊霉(C.e)为接种菌剂进行土培试验,测定不同浓度盐胁迫下两种AMF对番茄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参数及氮磷吸收等的影响,探究两种菌剂对番茄盐害效应的缓解作用,筛选出缓解效果最佳的菌剂。结果发现,D.v和C.e两种优势菌剂均具有较高的侵染率和侵染密度,明显减轻了盐逆境对番茄的伤害。盐害指数表明,未接菌组植株的盐害指数显著高于接菌组,D.v组最低,仅为35.63%。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AMF定殖可使MDA含量增幅减缓,叶片Pro含量显著下降,最大降幅可达60.66%。接菌处理能显著提高植物光合能力,盐处理下接种D.v、C.e后,番茄F_(o)降幅分别高达18.29%、8.94%,F_(v)/F_(m)最高增长率为7.48%、5.58%,P_(n)、G_(s)增幅最大可达49.12%、35.44%。接种AMF显著增强了宿主抗盐性,D.v处理后植物的SOD、POD和CAT活性达到最大增长率,分别为37.09%、95.60%、32.71%。对番茄植株各部分氮、磷营养状况的分析结果显示,D.v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全氮、全磷含量比未接菌组分别增加了18.79%、14.81%,而C.e分别为5.49%、8.11%,地下部趋势与地上部相同。据此,从4种AMF中初筛得到的D.v和C.e均能提高番茄对盐逆境的适应性,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害效应,其中D.v为最佳促生菌种,可适用于番茄的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番茄 盐胁迫 抗氧化保护酶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方勇 邢承华 +2 位作者 胡繁荣 贾春蕾 张树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5-138,共4页
以设施栽培丰香草莓(Fragaria ananassa cv.Toyonoka)为材料,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对草莓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专用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显著,产量比对照提高达到了55.5%-63%,差异显著,其中施用... 以设施栽培丰香草莓(Fragaria ananassa cv.Toyonoka)为材料,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对草莓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专用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显著,产量比对照提高达到了55.5%-63%,差异显著,其中施用专用肥I型的产量最高达37.43t/hm^2;显著改善了草莓果实风味和品质,糖酸比比对照提高幅度达31%-34%;Vc含量差异极显著,比对照提高29%,其中施用专用肥I型效果最显著,糖酸比达8.75:1;Vc含量达88.32mg/100g。该专用肥还具有作物全生育期肥料一次性基施的优点,在南方草莓设施生产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 草莓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芋艿高产优质栽培及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初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勇 邢承华 +1 位作者 赵华 张树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7-169,共3页
优化芋艿栽培技术和配方施肥技术可以影响芋艿的产量和商品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技术和配方施肥技术对芋艿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芋艿种植采用定期分3次培土比培土1次技术,1~2级芋增加29.42%,3~4级芋下降49.46%;采... 优化芋艿栽培技术和配方施肥技术可以影响芋艿的产量和商品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技术和配方施肥技术对芋艿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芋艿种植采用定期分3次培土比培土1次技术,1~2级芋增加29.42%,3~4级芋下降49.46%;采用除侧芽技术比不除侧芋的每10kg芋艿中1~2级芋艿个数比的增加23.52%,3~4级个数下降25.34%。实施地膜覆盖的可比露地栽培提早1个月上市,产量增加21.18%。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芋艿有增产效果显著,增产幅度在13.8%~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芋艿 试验 栽培技术 商品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建设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华 邢承华 +1 位作者 梅淑芳 张树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9-12,共4页
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新时期高职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明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植物组织培养、食用菌生产技术和发酵酿造技术三个方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功能,把实践教学基地建... 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新时期高职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明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植物组织培养、食用菌生产技术和发酵酿造技术三个方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功能,把实践教学基地建在企业,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机制,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 职业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贮平菇废菌棒对波杂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英俊 邢承华 王友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19,22,共3页
为研究混贮平菇废菌棒对波杂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50只断奶波杂山羊,随机分成A(废菌棒组)、B(混贮废菌棒)、C(优选废菌棒)、D(混贮优选废菌棒)、E(对照)5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进行45 d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D组的日... 为研究混贮平菇废菌棒对波杂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50只断奶波杂山羊,随机分成A(废菌棒组)、B(混贮废菌棒)、C(优选废菌棒)、D(混贮优选废菌棒)、E(对照)5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进行45 d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D组的日增重最大,分别比A、C、E组高210.82%、37.63%、54.32%(P<0.05),比B组高22.59%(P>0.05);D组平均日采食量除了与E组差异不显著外,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只均利润也以D组最高,比其他各组分别提高514.34%、28.91%、38.42%和80.34%。由此说明,优质的平菇废菌棒特别是经微贮发酵后,可以有效提高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对波杂山羊具有较好的饲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废菌棒 混贮发酵饲料 山羊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菌糠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丽影 邢承华 +2 位作者 潘婷 汪寒寒 蔡妙珍 《食药用菌》 2015年第2期72-75,共4页
菌糠又叫菌渣,是指以棉籽壳、锯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及多种农作物秸秆、工业废料(如酒糟、醋糟、造纸厂废液及制药厂黄浆废液等)为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后的废弃培养基[1]。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菌糠的利用... 菌糠又叫菌渣,是指以棉籽壳、锯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及多种农作物秸秆、工业废料(如酒糟、醋糟、造纸厂废液及制药厂黄浆废液等)为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后的废弃培养基[1]。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菌糠的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据报道,我国食用菌生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年产量在400万吨以上,年产菌糠量不少于300万吨[2]。菌糠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丢弃或燃烧,不仅不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糠 食用菌 营养成分 综合开发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磷抑制拟南芥对镉的吸收
18
作者 朱森林 梅忠 邢承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4-809,共6页
以野生型拟南芥Col-0和铁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irt1为试验材料,设置缺磷无镉处理(-P-Cd)、缺磷加镉处理(-P+Cd)、正常供磷无镉处理(+P-Cd)和正常供磷加镉处理(+P+Cd),研究缺磷对拟南芥镉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40μmol·L^-1镉处理条件... 以野生型拟南芥Col-0和铁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irt1为试验材料,设置缺磷无镉处理(-P-Cd)、缺磷加镉处理(-P+Cd)、正常供磷无镉处理(+P-Cd)和正常供磷加镉处理(+P+Cd),研究缺磷对拟南芥镉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40μmol·L^-1镉处理条件下,与正常供磷相比,缺磷处理显著提高了Col-0拟南芥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植株干质量,缓解了镉对拟南芥Col-0的毒害;缺磷处理降低了Col-0植株体内的镉含量,并抑制了根中铁转运蛋白基因IRT1的表达;在irt1突变体中,缺磷处理虽然也降低了植株体内的镉含量,但降低幅度显著低于Col-0植株。因此,推测IRT1基因在缺磷抑制拟南芥对镉的吸收、缓解镉毒害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毒害 缺磷 拟南芥 铁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膜和磷作用对水稻根尖细胞壁耐铝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智怡 李文静 +4 位作者 邢承华 李方 王亚超 陈超发 蔡妙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81-2688,共8页
试验以铝耐性有显著差异的2个水稻基因型(菲优多系1号与红良优166)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铝毒胁迫下铁膜(IP)和3个水平的磷(0、15、30 mg·L^-1)对水稻生长、根尖细胞壁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50μmol·L-1铝(Al... 试验以铝耐性有显著差异的2个水稻基因型(菲优多系1号与红良优166)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铝毒胁迫下铁膜(IP)和3个水平的磷(0、15、30 mg·L^-1)对水稻生长、根尖细胞壁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50μmol·L-1铝(Al)处理显著降低水稻根系和地上部干质量,增加根尖Al含量和细胞壁果胶、半纤维素1以及半纤维素2含量,且红良优166的变化幅度大于菲优多系1号。IP+Al处理下菲优多系1号与红良优166的根系干质量分别比Al处理增加27.7%和12.3%,根尖Al的含量分别降低15.6%和33.3%,果胶含量减少了22.6%和29.9%,半纤维素1和半纤维素2的含量也显著降低,而根表Fe含量增加434.5%和265.5%。表明根表铁膜形成降低了根尖细胞壁的果胶、半纤维素1和半纤维素2的含量,减轻铝毒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与IP+Al处理相比,加磷处理进一步降低根尖细胞壁的果胶、半纤维素1和半纤维素2的含量,当浓度达30 mg·L^-1时根伸长受抑程度明显减轻,菲优多系1号的根尖Al含量显著降低。说明磷作用于覆铁膜水稻时,磷诱导水稻根系果胶和半纤维素1、半纤维素2含量降低,进而减少了Al在根尖的积累,缓解铝毒带来的损伤。研究表明外源磷能够强化覆铁膜水稻对铝毒的缓解效应,为提高细胞壁的耐铝作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铝毒 铁膜 细胞壁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废弃物混菌堆腐方法及其产物对泥炭的替代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可 邵烨瑶 +9 位作者 张培云 杜妍纯 徐强龙 王燕燕 阮文斌 徐思捷 葛杰克 叶铎 刘鹏 邢承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80-1689,共10页
为探究接种混合菌株对园林废弃物堆腐的影响,及其产物对植物栽培基质中泥炭的替代效果,选取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和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作为供试菌株开展试验。首先,进行两种菌的共生兼容性测试和混... 为探究接种混合菌株对园林废弃物堆腐的影响,及其产物对植物栽培基质中泥炭的替代效果,选取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和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作为供试菌株开展试验。首先,进行两种菌的共生兼容性测试和混菌接种时序优化;然后,针对堆腐中的含水率、接菌量、菌种比例,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堆腐,测定堆体温度,以及营养成分和种子发芽指数的变化;最后,将堆腐产物与泥炭按不同比例混合,用于绿萝栽培,培养30 d后,测定其对植株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先接种黄孢原毛平革菌3 d后再接种康氏木霉能提升纤维素降解率和木质素降解率。经过优化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含水率60%,接菌量15%,康氏木霉与黄孢原毛平革菌的菌种比例1.1∶2。在此条件下,木质素降解率和纤维素降解率分别达到28.37%、31.56%。堆腐过程中,添加混菌的试验组较不加菌的对照先完成堆腐,且其堆体中的总腐殖酸、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更高,种子发芽指数也更早达到标准要求。与其他处理相比,将泥炭、蛭石与加菌堆腐产物以5∶3∶2的比例混合的基质,更适于种植绿萝,植物的株高、根长、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更高。综上,向园林废弃物中添加康氏木霉和黄孢原毛平革菌进行发酵,可以更快地实现腐熟,提高堆腐效率和产物质量。将泥炭、蛭石、加菌堆腐产物以5∶3∶2的比例混合,可用于绿萝栽培,并减少泥炭消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废弃物 堆腐 黄孢原毛平革菌 康氏木霉 栽培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