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耳涎腺迷芽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
1
作者 邢宇轩 高松 +2 位作者 钱晓云 高下 黎奥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9-1323,共5页
目的探究中耳涎腺迷芽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诊的中耳涎腺迷芽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及预后疗效,总结其诊疗经验。结果宽频声导抗在1000~2000 Hz频率... 目的探究中耳涎腺迷芽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诊的中耳涎腺迷芽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及预后疗效,总结其诊疗经验。结果宽频声导抗在1000~2000 Hz频率段能量吸收率较正常值低,纯音听阈示传导性聋;颞骨薄层CT及术中探查示听骨链听骨链及面神经的解剖异常,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暂时性面瘫,1周后面瘫较前好转,术后1年随访患者自觉听力较术前明显改善,无眩晕、面瘫等不适症状。结论颞骨薄层CT、宽频声导抗等辅助检查手段对中耳涎腺迷芽瘤具有较好提示意义,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案,建议有条件情况下均应进行术中面神经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芽瘤 中耳 涎腺 宽频声导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鼻中隔黏膜瓣在T1、T2期复发性鼻咽癌术后修复中的应用
2
作者 卫亚楠 邢宇轩 +1 位作者 俞晨杰 程诚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6-1189,共4页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鼻中隔黏膜瓣(HBF)在T1、T2期复发性鼻咽癌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于南京鼓楼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鼻内镜下鼻咽部肿瘤切除术的10例T1、T2期复发性鼻咽癌患者。其中8例行...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鼻中隔黏膜瓣(HBF)在T1、T2期复发性鼻咽癌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于南京鼓楼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鼻内镜下鼻咽部肿瘤切除术的10例T1、T2期复发性鼻咽癌患者。其中8例行HBF修复,1例行阔筋膜修复,1例未行修复。所有患者均经鼻内镜下手术,切除肿瘤后运用HBF或阔筋膜瓣修复创面。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鼻内镜完成手术并实现肿瘤完整切除。8例行HBF修复者黏膜瓣成活,鼻咽部愈合理想,无创面感染坏死,无干痂,无嗅觉减退,发生鼻中隔小穿孔1例。所有患者无瘤生存。8例HBF患者术后NRS、SNOT-22评分较术前下降。结论 HBF可有效修复鼻咽部肿瘤术后创面,保护颅底重要结构并减少了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鼻咽癌 带血管蒂鼻中隔黏膜瓣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压浸渗法制备ZrC-W-Cu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邢宇轩 郭英奎 +2 位作者 陈磊 赵壮志 王玉金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4-132,共9页
为提高钨渗铜材料的性能以适应先进推进技术发展的需求,以ZrC粉和W粉为原料,采用无压烧结工艺制备ZrC-W多孔骨架,进而采用气压浸渗工艺对开气孔在20%左右的ZrC-W骨架压力渗铜,制备出ZrC-W-Cu复合材料。研究ZrC含量对ZrC-W骨架开气孔率... 为提高钨渗铜材料的性能以适应先进推进技术发展的需求,以ZrC粉和W粉为原料,采用无压烧结工艺制备ZrC-W多孔骨架,进而采用气压浸渗工艺对开气孔在20%左右的ZrC-W骨架压力渗铜,制备出ZrC-W-Cu复合材料。研究ZrC含量对ZrC-W骨架开气孔率、压缩强度及ZrC-W-Cu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ZrC含量(体积分数,下同)的增加,ZrC-W骨架的开气孔率先升高后降低,在ZrC含量为10%时开气孔率最大,为29.77%;ZrC-W骨架的压缩强度随ZrC含量的增加而下降,且整体低于W骨架;ZrC-W-Cu复合材料维氏硬度随ZrC含量的增加逐步增大,在ZrC含量为15%时达到3.26 GPa;弹性模量基本不变;断裂韧度随着ZrC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抗弯强度在ZrC含量为4%时达到最大值,为124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C-W复合材料 钨铜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颈部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邢宇轩 高松 +1 位作者 刘稳 张旭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4期268-269,共2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部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46例颈部脓肿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超声组(25例)与传统组(2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的疼痛程...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部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46例颈部脓肿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超声组(25例)与传统组(2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的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超声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拔管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术后VAS评分均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2.90、9.98、13.84、13.42、5.37、5.27,P均<0.05)。超声组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术后无并发症,传统组3例(14.29%)术后创面感染,1例(4.76%)术后创面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颈部穿刺置管引流术具有创伤小、疼痛感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Neck) 脓肿(Abscess) 超声检查(Ultrasonography) 引流术(Drain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柱塞泵腔体轴系结构力学特性分析
5
作者 张顺琦 邢宇轩 +2 位作者 林绿高 汪进超 宋蓓 《煤矿机械》 2021年第12期66-68,共3页
以径向柱塞泵的轴系结构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仿真等方面入手,对其腔体进行力学特性分析。在35 MPa的额定工况下,首先对配流轴进行受力分析,用Solid Works进行建模,并做一定的简化处理,再用ANSYS对轴系部分进行强度和刚度的校核。结果表... 以径向柱塞泵的轴系结构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仿真等方面入手,对其腔体进行力学特性分析。在35 MPa的额定工况下,首先对配流轴进行受力分析,用Solid Works进行建模,并做一定的简化处理,再用ANSYS对轴系部分进行强度和刚度的校核。结果表明,在安全系数n=3的情况下配流轴和转子的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并对轴系部分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出了前6阶模态的固有频率、振型和最大振幅。为设计人员提供了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柱塞泵 配流轴 转子 强度 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