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产融结合:演进路径、宏观效应与产融政策 被引量:13
1
作者 邢天添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1-100,共10页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和增长动能新旧转换的结构换挡期。受"三期叠加"效应影响,银行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激励正在减退,货币资金的"脱实向虚"正在酝酿资产泡沫。金融是实体经济的命脉,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源...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和增长动能新旧转换的结构换挡期。受"三期叠加"效应影响,银行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激励正在减退,货币资金的"脱实向虚"正在酝酿资产泡沫。金融是实体经济的命脉,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枢纽,是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产融实践将货币资金引回实体经济,提高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顺应了中国经济分化的大趋势,已成为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中国的产融实践在现有金融制度下形成了以银企合作为基础的产融合作和以金融控股为基础的产融结合两种不同路径。两种路径相互交织、相互影响,逐步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波动、国家经济治理结构、金融自由化改革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融监管部门应从明晰产融结合发展的战略方向,加强产融结合政策顶层设计和紧密结合管理会计改革三个方面更好地促进产融结合健康有序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融结合 演进路径 宏观效应 产融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绩效预算改革的现状及其方向 被引量:8
2
作者 邢天添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13,共4页
本文介绍了我国目前预算改革的现状,以及在预算改革中引入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和目前我国绩效预算的实施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绩效预算未来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 绩效预算 效率 控制 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经济增长悖论的反思 被引量:7
3
作者 邢天添 裘豪翔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76,112,共7页
日本经济增长的悖论存在制度性根源。日本经济政策在国际经济秩序发生重大变革后,没有做出很好的适应性调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和国际贸易摩擦升级后,日本国内经济开始投机行为盛行,"炼金术"大行其道。高增长的日本经济... 日本经济增长的悖论存在制度性根源。日本经济政策在国际经济秩序发生重大变革后,没有做出很好的适应性调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和国际贸易摩擦升级后,日本国内经济开始投机行为盛行,"炼金术"大行其道。高增长的日本经济逐渐演变成泡沫经济。日本经济最终触发"明斯基"时刻,跌入通货紧缩的泥沼。借鉴日本经验,持续发挥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优势,有效激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避免日本经济泡沫之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系到亿万中国人的福祉,意义重大。中日经济模式比较分析表明,尽管中日经济在增长绩效、管理方式和增长路径上存在高度的相似性,但中国经济不会重蹈日本的覆辙。中国尚存在改革的"时间窗口",有效遏制经济泡沫的蔓延,妥善处理产能过剩、转型升级、房地产泡沫、信贷资产时间错配等核心问题,中国经济增长将进入更加健康的"新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投融资 房地产泡沫 金融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优化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邢天添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0,共5页
本文认为有效的西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点。目前资源开发补偿无法改变西部地区"富饶的贫困"的现状,只有通过优化资源开发补偿机制,通过明确西部地区矿产的集体产权,建立矿租的"矿区优先分享&qu... 本文认为有效的西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点。目前资源开发补偿无法改变西部地区"富饶的贫困"的现状,只有通过优化资源开发补偿机制,通过明确西部地区矿产的集体产权,建立矿租的"矿区优先分享"机制,实现环境资源的多元补偿,让矿区居民直接分享资源开发收益,才能实现西部地区"富饶的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资源开发 价值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日本泡沫经济--从国际金融协调视角看中国的选择 被引量:6
5
作者 邢天添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8-95,共8页
在文前相关文章中,笔者着重分析了诱发日本泡沫经济的制度根源。然而,从国际金融协调视角来看,日美货币关系才是主导日本金融政策的幕后推手。二战后,美国依靠其"华尔街循环",依托对日贸易将美元供给融入日本货币发行体系之中... 在文前相关文章中,笔者着重分析了诱发日本泡沫经济的制度根源。然而,从国际金融协调视角来看,日美货币关系才是主导日本金融政策的幕后推手。二战后,美国依靠其"华尔街循环",依托对日贸易将美元供给融入日本货币发行体系之中,取得了通过影响日元供给量左右日本经济的金融主动权。当美元贬值、日元升值引发日本国内货币供给收缩时,缺少货币供给缓冲机制的日本只能启动积极财政政策弥补缺口,然而大量资金却被引入房地产和股市,引发资产泡沫,最终日本陷入通货紧缩漩涡,落下严重依赖国债维持经济增长的后遗症。对比来看,美国再次依托对中贸易将美元内生于人民币供给体系,取得了通过外汇占款影响中国经济走势的金融强权,中国处于金融守势。此时,未雨绸缪中美货币之变,构筑中美金融关系"新常态",避免日本教训,意义重大。中国应确立"抽身美元世界,立身人民币世界"的国际金融协调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熊猫债"市场建设,构建人民币经济圈;切断积极财政政策与资产泡沫间的传导机制,避免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风险触发泡沫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泡沫经济 货币循环 国际金融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点
6
作者 邢天添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33-33,共1页
西部大开发作为中国区域总体发展部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非均衡发展思维和非均衡经济发展惯性的双重影响,长期以来,国家对东西部实行的是产业垂直分工政策,即西部开发输出资源,东部加工资源获取高附加值收益。
关键词 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关键点 西部大开发 西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