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指肠憩室与胆结石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2
1
作者 邢国璋 张增海 潘秀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9-20,共2页
该文回顾分析1996年9月~1997年11月106例ERCP资料中共检出的胆结石48例,非结石58例,其中检出十二指肠憩室21例。该文对十二指肠憩室在胆结石发病中的作用进行探讨。结果48例胆结石中14例合并十二指肠憩... 该文回顾分析1996年9月~1997年11月106例ERCP资料中共检出的胆结石48例,非结石58例,其中检出十二指肠憩室21例。该文对十二指肠憩室在胆结石发病中的作用进行探讨。结果48例胆结石中14例合并十二指肠憩室(29.17%),非结石组58例中,7例合并十二指肠憩室(12.07%)。胆结石合并憩室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乳头旁憩室胆结石发生率(92.9%)显著高于周围型憩室(14.3%)(P<0.025)。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和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者合并憩室的发生率均高于胆囊结石。结果提示:胆结石者与十二指肠憩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憩室 胆结石 ECP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邢国璋 张建生 +4 位作者 张月寒 焦洋 张增海 王鼎鑫 尹淑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66-68,共3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对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 :根据十二指肠乳头与憩室的解剖关系 ,胆总管末端的开口与憩室的解剖关系 ,判断胆总管末端走向 ,另外术中还利用胆总管内注水法 ,球囊或切开...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对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 :根据十二指肠乳头与憩室的解剖关系 ,胆总管末端的开口与憩室的解剖关系 ,判断胆总管末端走向 ,另外术中还利用胆总管内注水法 ,球囊或切开刀退拉法进一步确定EST的切口方向和大小 ,对 8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的患者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碎石器机械碎石取石术。结果 :80例患者术后结石取净 ,结石取净率 97.56 % ,2例分别因结石直径大于 3cm及胆总管结石充满 ,转外科手术治疗。 1例术后 6年结石复发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无 1例死亡。结论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碎石器机械碎石取石术对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脂肠憩室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ODDI括约肌切开术 治疗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憩室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四爪钳碎石法治疗胃石症 被引量:17
3
作者 邢国璋 张增海 高五堂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64-64,66,共2页
关键词 胃结石 四爪钳碎石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热活检钳高频电灼治疗大肠扁平腺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邢国璋 张建生 +1 位作者 张增海 韩延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热活钳高频电灼治疗技术在临床中应用价值和开创内镜下治疗大肠扁平腺瘤的新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8年 7月~ 2 0 0 0年 2月 5 6例大肠扁平腺瘤内镜下热活检钳高频电灼治疗的临床及随访资料。 5 6例 (177颗 )... 目的 :探讨内镜下热活钳高频电灼治疗技术在临床中应用价值和开创内镜下治疗大肠扁平腺瘤的新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8年 7月~ 2 0 0 0年 2月 5 6例大肠扁平腺瘤内镜下热活检钳高频电灼治疗的临床及随访资料。 5 6例 (177颗 )大肠扁平腺瘤分别采用 1~ 2次内镜下热活检钳高频电灼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均治愈 ,未发生并发症 ,其中 48例得到随访 ,随访 4周~ 18周 ,无 1例原位复发。结论 :内镜下热活检钳高频电灼治疗大肠扁平腺瘤的方法切实可行、安全可靠 ,在治疗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扁平腺瘤 热活检钳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镜下经导管导入碎石器治疗胆管巨大残余结石的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邢国璋 张增海 +2 位作者 张月寒 高五堂 张建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31-32,共2页
该文报告19例胆管巨大结石借助塑料导管导入碎石器施行碎石术,将不同部位胆管内22颗巨大结石全部粉碎取出、排出。结果表明这一机械碎石求简易、安全,并可提高纤维胆道镜下取出残余结石的成功率。
关键词 巨大结石 胆管结石 胆道镜 碎石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胆管癌组织活检方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素丽 王鼎鑫 +2 位作者 邢国璋 张月寒 张建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6-457,461,共3页
目的探讨胆管癌行病理诊断的内镜下组织活检的有效方法。方法82例胆管癌患者,采用十二指肠镜行ERCP检查,X线下显示胆管呈狭窄或闭塞型影像学改变,确定病变部位,对不同病变部位采用不同方法咬取活组织数块,同时收集狭窄胆管扩张后组织碎... 目的探讨胆管癌行病理诊断的内镜下组织活检的有效方法。方法82例胆管癌患者,采用十二指肠镜行ERCP检查,X线下显示胆管呈狭窄或闭塞型影像学改变,确定病变部位,对不同病变部位采用不同方法咬取活组织数块,同时收集狭窄胆管扩张后组织碎块行病理学检查。结果8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病变部位活组织咬检及留取,胆管癌的病理诊断阳性率达到92.18%,假阴性7.82%,操作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胆管癌行病理诊断的内镜下组织活检操作方法安全,可靠,是胆管癌定性诊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ERCP 组织活检 病理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形取石网篮在胆总管困难结石所致胆道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素丽 高昆 +3 位作者 杜美林 王鼎鑫 邢国璋 弓小玲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23期2047-204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加工塑形的取石网篮在胆总管困难结石所致胆道梗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4例胆总管困难结石所致胆道梗阻患者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进行内镜下取石术,经插管造影明确诊断后,应用经加工塑形的取石网篮治疗10... 目的探讨经加工塑形的取石网篮在胆总管困难结石所致胆道梗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4例胆总管困难结石所致胆道梗阻患者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进行内镜下取石术,经插管造影明确诊断后,应用经加工塑形的取石网篮治疗102例,采用普通取石网篮治疗92例。结果 176例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其中97例应用塑形后的取石网篮,其成功率为95.1%,80例应用普通取石网篮,成功率为8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取石成功所需时间(65.8±40.2)min vs(85.7±65.4)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塑形取石网篮在困难胆总管结石所致胆道梗阻治疗中既省时,又提高成功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胆总管结石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塑形 取石网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外胆管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素丽 王利娜 +3 位作者 樊建平 王鼎鑫 邢国璋 张建生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24期2138-2140,F0003,共4页
目的分析肝外胆管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影像学特点,评估ERCP对胆管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90例肝外胆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以104例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作对比,行十二指肠镜ERCP检查时仔细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及周围组织结构情况,并在... 目的分析肝外胆管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影像学特点,评估ERCP对胆管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90例肝外胆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以104例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作对比,行十二指肠镜ERCP检查时仔细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及周围组织结构情况,并在注入造影剂同时观察肝内外胆管显影的过程和胆管充盈情况,对病变部位的影像学特征加以分析。结果80例肝外胆管癌患者插管成功率为88.9%,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病变部位内镜下表现及X线影像学均有不同特征,明显不同于对照组。结论通过ERCP检查及影像学特点的分析,可对肝外胆管癌做出明确诊断,协助临床进一步行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胆管 肝外 十二指肠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胆管炎伴血小板减少的急诊内镜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鼎鑫 董胜肖 +1 位作者 宋海林 邢国璋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及急诊内镜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2014年1月3所医院联合收治的123例ACST患者。其中,30例ACST合并血小板减少并对其施行急诊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内镜下胆管...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及急诊内镜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2014年1月3所医院联合收治的123例ACST患者。其中,30例ACST合并血小板减少并对其施行急诊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内镜下胆管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及抗菌素等治疗。结果30例ACST患者中28例治愈,其治愈率92.3%(28/30),死亡2例,病死率6.7%(2/30),2例死亡者均因就诊时间〉24 h,病情危重,均死于多脏器衰竭(MOF)。28例治愈者均经内镜下胆管引流及抗感染治疗,5~12 d内血小板计数(PLT)随感染控制渐渐恢复正常范围。结论于ACST合并血小板计数减少的患者中,血小板数量的下降对ACST病情的判断、治疗及预后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内镜下ENBD及ERBD微创治疗对ACST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的优势,是ACST伴血小板减少症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胆管炎 血小板减少 急诊内镜 鼻胆管引流 胆管塑料支架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导向乳头切开刀在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月寒 尹淑新 +3 位作者 王鼎鑫 刘素丽 邢国璋 张建生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636-1637,共2页
关键词 胆道疾病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自制导向乳头切开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结构红外光谱研究
11
作者 王鼎鑫 张月寒 +4 位作者 阎晟玺 邢国璋 王晓萱 戎媛 于宏伟 《煤炭与化工》 CAS 2021年第4期142-146,156,共6页
分别采用四种中红外(MIR)光谱方法(包括一维MIR光谱、二阶导数MIR光谱、四阶导数MIR光谱和去卷积MIR光谱)开展了胆囊结石的结构研究。实验发现,胆囊结石结构包括胆固醇、胆红素钙、硬脂酸钙、羟基碳酸磷灰石和碳酸钙(包括方解石和霰石)... 分别采用四种中红外(MIR)光谱方法(包括一维MIR光谱、二阶导数MIR光谱、四阶导数MIR光谱和去卷积MIR光谱)开展了胆囊结石的结构研究。实验发现,胆囊结石结构包括胆固醇、胆红素钙、硬脂酸钙、羟基碳酸磷灰石和碳酸钙(包括方解石和霰石)。胆囊结石的去卷积MIR光谱的谱图分辨能力要优于相应的一维MIR光谱、二阶导数MIR光谱和四阶导数MIR光谱。为研究胆囊结石的结构建立了一个新的方法学,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一维MIR光谱 二阶导数MIR光谱 四阶导数MIR光谱 去卷积MIR光谱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食管异物存留五年1例
12
作者 苗英章 荣宏 +3 位作者 梁恒仁 霍俊英 张月寒 邢国璋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2年第3期163-163,共1页
关键词 食管异物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