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咸宁市生态旅游气候适宜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邢丽田 吴栋桥 +1 位作者 朱云柏 魏华兵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9期74-80,共7页
基于1960—2013年咸宁市6个国家气象站资料,分析了咸宁市人体舒适度指数和度假气候指数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咸宁市人体舒适度以咸宁为中心,依次向西北、西南、东南逐渐增大,即整体趋于最舒适;人体感觉春、秋季为清凉到最舒适,... 基于1960—2013年咸宁市6个国家气象站资料,分析了咸宁市人体舒适度指数和度假气候指数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咸宁市人体舒适度以咸宁为中心,依次向西北、西南、东南逐渐增大,即整体趋于最舒适;人体感觉春、秋季为清凉到最舒适,夏季为温暖到偏热,冬季为微冷;4月、5月、9月、10月人体感觉最舒适,7、8月感觉偏热,1月感觉很冷。除6月、7月外,大部分时间适宜度假,尤以春、秋季最适宜,其中10月特别适宜,4月、5月、9月、11月很适宜;在度假气候指数各项影响因子中,有效温度在1月、5月、6月、11月贡献最大,日降水量在2月、3月、10月、11月、12月贡献最大,云覆盖率评分差异不大,风速全市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人体舒适度指数 度假气候指数 影响因子 咸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宁市山地避暑旅游气候资源分布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魏华兵 李磊 +4 位作者 罗昱 邢丽田 吴栋桥 王芬芬 唐子珺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50-55,共6页
利用咸宁市境内的区域自动气象站和金沙镇、通山县、通城县国家气象观测站夏季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得到咸宁市南部山地夏季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随海拔高度的分布情况。根据山岳型避暑旅游气候资源评价的相关研究,提出适宜于咸... 利用咸宁市境内的区域自动气象站和金沙镇、通山县、通城县国家气象观测站夏季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得到咸宁市南部山地夏季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随海拔高度的分布情况。根据山岳型避暑旅游气候资源评价的相关研究,提出适宜于咸宁市山地避暑旅游气候资源的两个基本气候评价指标,通过气象要素值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研究得出,咸宁市避暑旅游气候资源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海拔高度在800 m以上的山地区域,南部海拔1000 m以上的山地避暑旅游气候资源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暑旅游 气候资源 分布特征 咸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南一次斜压锋生型强对流天气分析
3
作者 邢丽田 王能根 +2 位作者 周小涵 罗昱 彭习灿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1期106-114,共9页
主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的1°×1°逐6 h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从天气形势、影响系统、中尺度分析、物理量条件、天气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对鄂东南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是一次斜... 主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的1°×1°逐6 h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从天气形势、影响系统、中尺度分析、物理量条件、天气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对鄂东南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是一次斜压锋生型强对流天气过程,具有深厚的锋面大尺度的动力强迫抬升条件,并且具有微湿下击暴流的特征,易造成雷暴和地面大风;具有先"干侵入",后"湿增长"的水汽特征,极不稳定层结、中等到强的垂直风切变,强的动力触发条件,有利于风雹发生;影响本次强天气的主要回波为弓形回波,由3个强对流单体组成,都具有明显的后侧"V"型缺口和较明显的前侧"V"型缺口回波,使对流加强并易造成地面破坏性大风,此外,ET与VIL特征显示,本次过程具有产生小到中等强度冰雹的潜势,但并不利于产生大冰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 斜压锋生 微湿下击暴流 弓形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