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冠层光谱数据的甘草产地识别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谢彩香 张学文 +6 位作者 黄长平 张立福 周应群 曹海禄 贾光林 邓庭伟 黄照强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1年第10期7-9,共3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甘草的近红外光谱识别方法。方法:利用甘草冠层的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数据,运用Wilks’lambda逐步法选择甘草的特征波长,采用Fisher线性判别方法对不同产地的甘草进行识别。结果:利用17个特征波段,不同产地甘草的总正确...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甘草的近红外光谱识别方法。方法:利用甘草冠层的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数据,运用Wilks’lambda逐步法选择甘草的特征波长,采用Fisher线性判别方法对不同产地的甘草进行识别。结果:利用17个特征波段,不同产地甘草的总正确识别率达到98.3%。结论: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可作为鉴别不同产地甘草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冠层 可见光近红外 产地识别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种子与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文斌 尚兴朴 +5 位作者 陈彩霞 罗琳 闫滨滨 邓庭伟 侯俊玲 王文全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2期243-249,共7页
目的:研究甘草种子、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甘草药材规范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全国主产区所流通的甘草种子、种苗为样本,通过收集种子的发芽率、净度、含水量、千粒质量,种苗的根长、芦头直径和百株质量等指标信息,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 目的:研究甘草种子、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甘草药材规范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全国主产区所流通的甘草种子、种苗为样本,通过收集种子的发芽率、净度、含水量、千粒质量,种苗的根长、芦头直径和百株质量等指标信息,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标准差法、平均值法并结合生产实践对甘草种子、种苗进行分级,并开展田间栽培比较试验,对等级划分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甘草种子质量等级划分为3个等级,各级甘草种子的千粒质量不低于8 g,含水量不低于10%,一级种子:发芽率≥90%,净度≥90%;二级种子:90%>发芽率≥85%,90%>净度≥85%;三级种子:85%>发芽率≥80%,85%>净度≥80%。甘草种苗质量等级划分为3个等级,一级种苗:根长≥45 cm,芦头直径≥0.8 cm,1.3 kg≤百株质量<0.8 kg;二级种苗:45 cm>根长≥35 cm,0.8 cm>芦头直径≥0.6 cm,0.8 kg≤百株质量<0.4 kg;三级种苗:35 cm>根长≥25 cm,0.6 cm>芦头直径≥0.4 cm,0.4 kg≤百株质量≤0.2 kg。结论:经验证,甘草种子、种苗质量等级划分合理,便于生产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种子 种苗 分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不同来源黄芩药材味觉信息分析及味觉信息与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曾燕 郭兰萍 +4 位作者 王继永 黄璐琦 田壮 焦连魁 邓庭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11期1139-1147,共9页
目的:采用电子舌技术考察不同来源黄芩药材味觉信息和主要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集不同栽培区域和不同生长年限的黄芩,采用TS-5000Z电子舌系统分析不同来源黄芩味觉信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黄芩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考察不... 目的:采用电子舌技术考察不同来源黄芩药材味觉信息和主要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集不同栽培区域和不同生长年限的黄芩,采用TS-5000Z电子舌系统分析不同来源黄芩味觉信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黄芩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考察不同来源黄芩的味觉信息差异性,同时分析味觉信息和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来源黄芩的口味主要是苦味,其次是涩味、鲜味及其相应的回味和咸味;味觉分析信息可以对不同来源黄芩进行分类;黄芩的苦味、涩味、苦回味、涩回味、酸味与黄芩苷含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基于电子舌技术的味觉分析方法可以量化不同来源黄芩的特征,从而对黄芩药材进行分类,其聚类结果与化学成分的聚类结果并不完全一致,电子舌在反应药材的总体特征上有一定优势;同时,可通过电子舌味觉分析信息推测出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电子舌 感官分析 品质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甘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包芳 白海英 +6 位作者 彭静文 魏冠华 王丽瑶 邓庭伟 王继永 刘映前 杨志刚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5期577-582,共6页
目的:为进一步利用甘草资源,为开发安全、绿色和无污染的植物源杀菌剂提供依据,对栽培甘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葡聚糖凝胶LH-20(Sephadex LH-20)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对甘草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 目的:为进一步利用甘草资源,为开发安全、绿色和无污染的植物源杀菌剂提供依据,对栽培甘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葡聚糖凝胶LH-20(Sephadex LH-20)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对甘草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甘草素(10)、半甘草异黄酮B(11)、isoangustone A(12)和粗毛甘草素C(13)4个酚类化合物进行了4种常见农业植物病原菌(油菜菌核菌、立枯丝核菌、番茄灰霉菌和小麦赤霉菌)的抗菌活性筛选。结果:从甘草中分离鉴定出14个化合物,半甘草异黄酮B和粗毛甘草素C对农业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较高。结论:本次实验报道了化合物10~13对常见农业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其中半甘草异黄酮B抗菌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酚类化合物 半甘草异黄酮B 粗毛甘草素C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药材种衣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尚兴朴 邓庭伟 +3 位作者 曾燕 王浩 郑司浩 王继永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11期1587-1591,共5页
本文介绍了种衣剂的基本概况,综述了我国中药材种衣剂的研究现状,包括中药材种衣剂的登记现状,中药材种子带菌检测及药剂消毒处理的研究现状,种衣剂对种子发芽和出苗、病虫害防治、植株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并对中药材种衣剂的研发与登记... 本文介绍了种衣剂的基本概况,综述了我国中药材种衣剂的研究现状,包括中药材种衣剂的登记现状,中药材种子带菌检测及药剂消毒处理的研究现状,种衣剂对种子发芽和出苗、病虫害防治、植株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并对中药材种衣剂的研发与登记、产业化道路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种衣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条形码的甘草属植物的分子鉴别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珍珍 郑司浩 +3 位作者 尚兴朴 邓庭伟 王继永 赵润怀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2期207-212,218,共7页
目的:评价不同DNA条形码序列对甘草属的鉴定能力。方法:应用5条常用DNA条形码序列ITS、ITS2、psbA-trnH、matK与rbcL对甘草属进行PCR扩增与序列测序,结合在GenBank数据库下载的序列数据,通过分析各序列种内与种间变异与遗传距离,构建系... 目的:评价不同DNA条形码序列对甘草属的鉴定能力。方法:应用5条常用DNA条形码序列ITS、ITS2、psbA-trnH、matK与rbcL对甘草属进行PCR扩增与序列测序,结合在GenBank数据库下载的序列数据,通过分析各序列种内与种间变异与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育树,并基于相似性搜索算法和最近距离法计算各序列鉴定成功率,以分析比较各序列对甘草属的鉴定效率。结果:matk序列因扩增与测序成功率均较低,没有加入后续的数据分析。各个序列的鉴定成功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psbA-trnH、ITS、ITS2、rbcL。ITS和ITS2序列种间最小变异均大于种内最大变异,且种内变异最小。Barcoding gap检验结果显示,ITS、ITS2的重叠区较小。NJ树结果显示,只有psbA-trnH序列能把甘草属不同物种分开。结论:利用DNA条形码序列可准确鉴别甘草属植物,psbA-trnH和ITS组合序列可作为鉴定甘草属植物的较优序列组合。本研究为甘草属植物的分子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属 DNA条形码 分子鉴别 内转录间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分子标记的甘草产地鉴别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郑司浩 尚兴朴 +2 位作者 邓庭伟 曾燕 王继永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2期236-242,共7页
目的: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子标记技术鉴别甘草产地。方法:参考甘草全基因组序列,对不同产地甘草的重测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可鉴别不同产地甘草的SNP位点信息。结果:不同产地甘草的重测序数据存在差异,找到可鉴别新疆、内蒙古... 目的: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子标记技术鉴别甘草产地。方法:参考甘草全基因组序列,对不同产地甘草的重测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可鉴别不同产地甘草的SNP位点信息。结果:不同产地甘草的重测序数据存在差异,找到可鉴别新疆、内蒙古及甘肃产甘草的SNP位点信息及方法。结论:基于甘草基因组的SNP分子标记技术可鉴别不同产地甘草,为甘草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产地 鉴别 单核苷酸多态性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药材种子丸粒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尚兴朴 朱勇 +2 位作者 邓庭伟 曾燕 王继永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7期1299-1303,共5页
介绍了种子丸粒化的定义、发展过程、丸粒化的类型及材料,概述了种子丸粒化机械设备、加工方式、质量标准等的研究现状,综述了我国中药材种子丸粒化的技术研究进展、市场应用及技术实践现状,同时,对中药材种子丸粒化材料的研制、机械设... 介绍了种子丸粒化的定义、发展过程、丸粒化的类型及材料,概述了种子丸粒化机械设备、加工方式、质量标准等的研究现状,综述了我国中药材种子丸粒化的技术研究进展、市场应用及技术实践现状,同时,对中药材种子丸粒化材料的研制、机械设备的研发,丸粒化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及产业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种子丸粒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草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珍珍 郑司浩 +3 位作者 尚兴朴 邓庭伟 王继永 赵润怀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5期684-688,共5页
甘草为我国传统常用大宗中药材,分布区域广泛,形态变异幅度大,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甘草的种源混乱及基原鉴定困难一直是困扰甘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概述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甘草为我国传统常用大宗中药材,分布区域广泛,形态变异幅度大,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甘草的种源混乱及基原鉴定困难一直是困扰甘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概述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基于PCR的分子标记如RAPD(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随机扩增多态性DNA)、AFLP(amplifica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单重复序列)、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内部简单序列重复)等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草基原鉴定和遗传多样性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不同分子标记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甘草中的应用方向,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草中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种子贮藏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对仓储中心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3
10
作者 包芳 邓庭伟 +7 位作者 曾燕 尚兴朴 樊良帅 朱勇 杨连兵 卢祯林 李进瞳 王继永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7期1155-1162,共8页
中药材种子的贮藏技术对于延长种子寿命、提高种子品质、增加药农收入至关重要。从种子在储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影响因子、贮藏方法等方面综述了中药材种子贮藏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中药材种子的安全贮藏方法提供技术支撑,为建设现代... 中药材种子的贮藏技术对于延长种子寿命、提高种子品质、增加药农收入至关重要。从种子在储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影响因子、贮藏方法等方面综述了中药材种子贮藏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中药材种子的安全贮藏方法提供技术支撑,为建设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仓储中心提供参考。众多研究结果显示,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其内部的蛋白质、可溶性糖、脂肪等代谢产物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会发生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种子的种类和含水量等生理因素及贮藏温度、湿度、时间、通气情况等外界因素均会对种子的寿命及活力产生影响。选择良种、改善贮藏环境可以延长种子寿命,也是中药材种子仓储中心建设的重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种子 生理生化变化 影响因子 贮藏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甘草种子伪品的鉴别 被引量:1
11
作者 尚兴朴 邓庭伟 +6 位作者 曾燕 郑司浩 王继永 史玉宝 杨连兵 卢祯林 王凯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2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鉴别甘草种子伪品的可行性方法,为甘草种子真假鉴别提供技术参考。方法:研究采用种子质量检验与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甘草种子真假鉴别中的应用。结果:甘草种子伪品与甘草种子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该方法可成为甘草种子经... 目的:探讨鉴别甘草种子伪品的可行性方法,为甘草种子真假鉴别提供技术参考。方法:研究采用种子质量检验与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甘草种子真假鉴别中的应用。结果:甘草种子伪品与甘草种子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该方法可成为甘草种子经营者及种植户鉴别市售甘草种子伪品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售甘草种子 甘草种子伪品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县酸枣直播建园矮密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希玉 邓庭伟 +3 位作者 陈珍新 盛强文 赵致文 卢桢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1期87-88,共2页
介绍了民勤县酸枣直播建园矮密栽培管理技术,包括整地覆膜、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嫁接、肥水管理等,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酸枣 直播 矮密栽培 管理 甘肃民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