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醉驾入刑”之必要性再审视——基于实证分析的初步回应 被引量:7
1
作者 邓崇专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2-155,共4页
通过实证分析,"醉驾入刑"不能有效遏制醉驾,且存在查获不均、处罚不均、罪责刑不相适应、法律的公平价值受损等诸多弊端,并有造成司法资源浪费、滋生新的司法腐败、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风险。因此,对"醉驾入刑"... 通过实证分析,"醉驾入刑"不能有效遏制醉驾,且存在查获不均、处罚不均、罪责刑不相适应、法律的公平价值受损等诸多弊端,并有造成司法资源浪费、滋生新的司法腐败、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风险。因此,对"醉驾入刑"的合理性有必要进行重新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酒驾驶 犯罪化 必要性 实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责任论的地位守护与实践解危——以维持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6
2
作者 邓崇专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7-125,共9页
借鉴德日犯罪论体系对我国的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进行改造或者直接移植用以替代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实际上否定了刑事责任的独立性,从而推翻了现行的"罪—责—刑"中国刑法学体系。坚持刑事责任的独立性有利于刑事归责体系的构... 借鉴德日犯罪论体系对我国的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进行改造或者直接移植用以替代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实际上否定了刑事责任的独立性,从而推翻了现行的"罪—责—刑"中国刑法学体系。坚持刑事责任的独立性有利于刑事归责体系的构建和充分发挥刑事归责的功能,能实现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从而证成中国刑法学体系的合理性。提升刑事责任的地位,应在刑法典中单独规定"刑事责任",以彻底地明晰犯罪构成与刑事责任、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并在司法实践中充分展示刑事归责的动态过程,现实地体现刑事责任的"调节器"功能和立法与司法的互动,从而真正造就出"定罪—归责—量刑"的思维链条和实务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责任论 犯罪构成 刑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腐败”的治理与刑法跟进 被引量:6
3
作者 邓崇专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6-98,共3页
治理"隐性腐败"迫在眉睫,而现行刑法对治理"隐性腐败"出现失调,应及时修正予以跟进规制:调整我国对惩治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方式;将贿赂的内容由"财物"修改为"不正当好处";改变行贿行为的单一... 治理"隐性腐败"迫在眉睫,而现行刑法对治理"隐性腐败"出现失调,应及时修正予以跟进规制:调整我国对惩治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方式;将贿赂的内容由"财物"修改为"不正当好处";改变行贿行为的单一性规定,增加行贿行为的方式;调整我国刑法在贿赂犯罪侵害法益的保护方向和主次地位,提高行贿罪的法定刑,增设罚金刑、资格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腐败” 治理失调 刑法跟进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责任归责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4
作者 邓崇专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3-197,共5页
归责体系的构建必须要以归责要素为基础,而归责要素的整合必须要以刑事责任的刑法理论作支撑。由于丰富的归责要素,能够有更多的机会确定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有无和刑事责任的大小,从而为排除犯罪及公平、公正或正确地适用刑罚提供立法保... 归责体系的构建必须要以归责要素为基础,而归责要素的整合必须要以刑事责任的刑法理论作支撑。由于丰富的归责要素,能够有更多的机会确定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有无和刑事责任的大小,从而为排除犯罪及公平、公正或正确地适用刑罚提供立法保障。所以,构建一个科学先进、优越合理的归责体系,必须首先建立一个丰富的刑事责任理论体系,然后在其指导下丰富刑事责任的归责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责任论 归责要素 归责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刑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邓崇专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5-147,共3页
缓刑是刑法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之一。文章对缓刑考验期限的起算时间、缓刑的种类、罚金刑能否适用缓刑和数罪并罚中能否适用缓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缓刑制度 缓刑考验期限 罚金刑 数罪并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越反腐败刑事司法协助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以《北京反腐败宣言》为视角
6
作者 邓崇专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中越反腐败刑事司法协助与合作存在着形式单一及法律障碍等问题。以《北京反腐败宣言》为契机,中越双方应增加刑事诉讼转移管辖、移管被判刑人等新的协助形式;适时签订《引渡条约》;比对共同参加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完善各自的立法,... 中越反腐败刑事司法协助与合作存在着形式单一及法律障碍等问题。以《北京反腐败宣言》为契机,中越双方应增加刑事诉讼转移管辖、移管被判刑人等新的协助形式;适时签订《引渡条约》;比对共同参加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完善各自的立法,以协同双方惩治腐败犯罪的罪名体系与犯罪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越反腐败 司法协助 问题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惩治职务犯罪的立法完善——基于中央系列反腐新策的刑法回应
7
作者 邓崇专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4-137,共4页
对比新近中央反腐提出的系列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我国惩治职务犯罪的立法存在体系设置不合理、罪名体系设置出现纰漏与不合理、某些罪的罪状设置不合理及某些罪的刑罚设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应当及时改革与完善刑法立法:调整刑法分... 对比新近中央反腐提出的系列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我国惩治职务犯罪的立法存在体系设置不合理、罪名体系设置出现纰漏与不合理、某些罪的罪状设置不合理及某些罪的刑罚设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应当及时改革与完善刑法立法:调整刑法分则的章节设置,设"职务犯罪"专章;增设新罪,以弥补现有罪名调控范围之不足;调整受贿罪与行贿罪的立法模式,并提高行贿罪的法定刑达到与受贿罪相同;取消贪污罪、受贿罪、行贿罪等罪的数额定罪量刑标准;扩大或修善部分职务犯罪的对象范围和行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反腐新策 惩治职务犯罪 刑法回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依法治国的价值目标
8
作者 邓崇专 《学术论坛》 2000年第3期61-63,共3页
依法治国 ,实行法治 ,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不单指法律、依法办事和法律制度 ,而且还代表一种价值取向。在我国这样一个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依法治国 ,其法治的价值取向或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 ,与资... 依法治国 ,实行法治 ,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不单指法律、依法办事和法律制度 ,而且还代表一种价值取向。在我国这样一个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依法治国 ,其法治的价值取向或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 ,与资本主义的法治是有着本质区别的。那么 ,我国依法治国应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或目标 ,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法治 价值目标 法律至上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