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表覆盖方式对广西红壤橘园土壤性质和柑橘叶片矿质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太庆 黄雁飞 +2 位作者 路丹 刘要鑫 邓婉珍 《土壤与作物》 2022年第4期406-416,共11页
广西拥有全国最大的柑橘种植面积,橘园是广西最具代表性的果园生态系统,杂草管理是橘园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因杂草管理措施差异导致的不同地表覆盖方式对土壤养分供给、果树营养状况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的研究报道还较少。本研究以广... 广西拥有全国最大的柑橘种植面积,橘园是广西最具代表性的果园生态系统,杂草管理是橘园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因杂草管理措施差异导致的不同地表覆盖方式对土壤养分供给、果树营养状况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的研究报道还较少。本研究以广西典型红壤区橘园地表防草布覆盖(GPC)、自然生草割刈(NGM)为研究对象,以常规喷施除草剂(地表裸露)为对照(CK),分析不同地表覆盖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柑橘叶片营养及柑橘品质等指标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GPC处理虽然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pH,但使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14.2%(P<0.05);NGM处理表层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土壤pH显著提高9.8%(P<0.05)。GPC处理在提高土壤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锌含量、在提升柑橘叶片氮、钾、镁、锌营养等方面有促进作用;NGM处理在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和有效锌供应,提升秋冬季节柑橘叶片氮、磷、钾、钙、镁、锌及硼营养等方面有明显优势。GPC处理显著降低柑橘的可滴定酸含量,NGM则显著提高柑橘总糖含量;两种覆盖方式均显著提高柑橘的糖酸比,分别比对照提高12.8%和20.1%(P<0.05);GPC处理使维生素C(Vc)含量降低28.8%,NGM处理的Vc含量则比CK提高5.82%。与传统杂草管理方式相比,尽管防草布覆盖表现出一些优势,但综合分析认为自然生草割刈是广西橘园更好的杂草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橘园 防草布覆盖 果园生草 土壤养分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喀斯特地区耕作对土壤水分及降雨响应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帅 邓婉珍 +2 位作者 李健 陶涣壮 甘磊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36,共6页
为揭示耕作方式对土壤特性及土壤水分的降雨响应过程的影响,以广西喀斯特地区粉垄耕作和免耕甘蔗种植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田间定位监测系统对0~10、10~30、30~50 cm土壤含水量及降雨量进行连续观测,并对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 为揭示耕作方式对土壤特性及土壤水分的降雨响应过程的影响,以广西喀斯特地区粉垄耕作和免耕甘蔗种植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田间定位监测系统对0~10、10~30、30~50 cm土壤含水量及降雨量进行连续观测,并对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粉垄耕作的土壤总孔隙度增加,容重降低。在0~10、10~30、30~5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35.4%、69.7%、46.2%,差异显著(P<0.05)。②两种处理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程度均呈现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在中雨事件下,免耕仅在0~10 cm层土壤水分对降雨有较为明显的响应。在大雨和暴雨下,免耕10~30 cm层对降雨的响应时间分别滞后于粉垄耕作9 h和3 h,30~50 cm层分别为2 h和5 h。粉垄耕作的土壤含水量与降雨表现出明显的同步性,对降雨有着极为显著的响应过程。③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整体上呈现随土壤深度先变大,后减小的趋势。在中雨、大雨和暴雨事件发生前,粉垄耕作30~50 cm的土壤平均含水量均低于免耕,而降雨发生后30~50 cm层土壤含水量及变异系数均大于免耕,表明在降雨发生后粉垄耕作的深层土壤水分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充。综上,粉垄耕作改善了土壤环境,显著提升表层土壤的含水量及各层次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程度,从而使各层次土壤水分在降雨发生时得以快速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粉垄耕作 免耕 土壤特性 土壤水分 降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