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苹果酒酿酒酵母的选育及性能对比研究
1
作者 何劭英 林巧 +3 位作者 杨群娜 柏苑苑 邓友胜 郑婷婷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35期136-140,共5页
本文采用镜检法、TTC染色法、杜氏小管发酵法对自然发酵的盐源苹果果酒中纯化的15株野生型酵母菌进行筛选,得到两株性能较好的酵母菌P-6、P-9,对其二者及商用安琪果酒酵母进行发酵性能以及果酒感官分析对比。结果发现,P-9酵母起酵能力最... 本文采用镜检法、TTC染色法、杜氏小管发酵法对自然发酵的盐源苹果果酒中纯化的15株野生型酵母菌进行筛选,得到两株性能较好的酵母菌P-6、P-9,对其二者及商用安琪果酒酵母进行发酵性能以及果酒感官分析对比。结果发现,P-9酵母起酵能力最强,发酵的苹果酒味道佳,适合用于盐源苹果果酒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果酒 酵母 发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白酒固态酿造中酵母的种群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2
作者 任妍菱 林巧 +6 位作者 吴兵 刘军华 李家怡 陈瑶 邓友胜 陈亦然 祝艺嘉 《现代食品》 2021年第23期207-213,共7页
为研究马铃薯酒糟中酵母的种群结构和多样性,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法,得到马铃薯白酒酿造酒醅。分别对发酵第一次和第二次的1 d、3 d、5 d、7 d、9 d和11 d的酒醅采样并测序,在12个不同样品中获得有效序列数1015352,并聚成27... 为研究马铃薯酒糟中酵母的种群结构和多样性,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法,得到马铃薯白酒酿造酒醅。分别对发酵第一次和第二次的1 d、3 d、5 d、7 d、9 d和11 d的酒醅采样并测序,在12个不同样品中获得有效序列数1015352,并聚成27~50个可操作分类单元,12个样品中真菌的Shannon、Simpson和Chao1指数分别在0.1282~1.2096、0.0241~0.3248和28.0~47.0,说明其中含有丰富的真菌种类。不同分类阶元的结果表明,样品中真菌的多样性均较为丰富且酒醅中真菌菌落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时期的样品在门、纲、目、科、属水平上的主要真菌类型相似,但具体占比不同。从种水平上看,Wickerhamomyces、Pichia myanmarensis最为丰富,为进一步揭示马铃薯白酒与酵母之间的互作关系提供参考,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醅 ITS测序 酵母 种群结构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对建昌板鸭保藏过程中的细菌群落动态变化的研究
3
作者 李家怡 林巧 +8 位作者 刁尚鹏 吴兵 刘军华 杨雨欣 任妍菱 陈瑶 陈亦然 邓友胜 祝艺嘉 《现代食品》 2022年第11期211-217,共7页
为研究建昌板鸭在贮藏过程中细菌的多样性,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建昌板鸭11个样品在不同贮藏时间的细菌区系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建昌板鸭在贮藏过程中细菌区系的组成及其优势菌群随贮藏时间的变化。结... 为研究建昌板鸭在贮藏过程中细菌的多样性,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建昌板鸭11个样品在不同贮藏时间的细菌区系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建昌板鸭在贮藏过程中细菌区系的组成及其优势菌群随贮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11个样品的有效数据为477760个,OTUs为138个,说明建昌板鸭在贮藏过程中微生物区系具有多样性,不同贮藏时期板鸭的细菌的丰富度不同。在整个储藏过程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都为最主要的类群,随着储存时间延长,在第62 d时,板鸭样品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占比达到最高。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板鸭贮藏中主要腐败菌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其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是造成建昌板鸭腐败变质的主要优势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昌板鸭 高通量测序技术 16S测序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