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有效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识别标志 被引量:20
1
作者 邓南涛 张枝焕 +6 位作者 鲍志东 王付斌 梁全胜 李文浩 陆骋 赵双丰 罗梦姣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45,共11页
在烃源岩和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精细剖析、类型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确定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延长组有效烃源岩主要为长7油页岩和长7暗色泥岩,结合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测井响应特征,建立有效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参数、常规地球化学评价参... 在烃源岩和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精细剖析、类型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确定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延长组有效烃源岩主要为长7油页岩和长7暗色泥岩,结合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测井响应特征,建立有效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参数、常规地球化学评价参数、测井电性参数三级识别标志,即8β(H)-升补身烷/8β(H)-补身烷<2,w(TOC)>1.6%,S1+S2>4 mg/g,IH>170 mg/g,GR>120 API,Δt>260μs/m,RT>15Ω.m,CNL>25%,并根据地化参数与电性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w(TOC)及IH的测井计算公式,从而实现从有限岩心的地球化学信息到全区全井段测井信息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生物标志物 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对比 有效烃源岩 识别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27
2
作者 邓南涛 张枝焕 +6 位作者 任来义 王付斌 梁全胜 李宇翔 李文浩 赵双丰 罗梦姣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2-437,共6页
基于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彬长—旬宜—富县地区)延长组不同层段暗色泥岩、碳质泥岩及油页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和测井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了油页岩的识别标志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岩性样品的生物标志物、生烃潜力及测井电性特... 基于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彬长—旬宜—富县地区)延长组不同层段暗色泥岩、碳质泥岩及油页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和测井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了油页岩的识别标志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岩性样品的生物标志物、生烃潜力及测井电性特征差异明显,油页岩具有典型的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综合识别标志,分布受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显著,靠近湖盆中央的深湖—半深湖相带是油页岩的主要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油页岩 分布规律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泥浆侵入引起的低阻油气层实例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黄龙 鲍志东 +2 位作者 张文瑞 骆垠山 邓南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8,共5页
针对淡水泥浆侵入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分析了造成油气层高侵的成因。认为在淡水泥浆打井时,泥浆矿化度与地层水矿化度差异较大的情况下,由于泥浆大量侵入地层,造成冲洗带混合液淡化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大于含油饱和度降低对地层电阻率的... 针对淡水泥浆侵入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分析了造成油气层高侵的成因。认为在淡水泥浆打井时,泥浆矿化度与地层水矿化度差异较大的情况下,由于泥浆大量侵入地层,造成冲洗带混合液淡化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大于含油饱和度降低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越靠近井壁现象越明显,从而在油气层段表现出高侵特征。指出用淡水泥浆打井,在井况差、泥浆比重大的情况下,由于泥浆大量侵入地层,而在油气层段形成高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泥浆 低阻油气层 泥浆侵入 油气层段高侵 测井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延长组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及模拟结果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黄彩霞 张枝焕 +4 位作者 李宇翔 邓南涛 闫红星 白雪 罗梦娇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8期21-27,0+5,共7页
通过岩石热解评价仪(Rock-Eval)模拟试验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延长组烃源岩样品进行了生烃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烃源岩裂解温度区间与样品的有机质类型有关。用平行一级模型求取了动力学参数,频率因子介于7.1×1014~1.6×10... 通过岩石热解评价仪(Rock-Eval)模拟试验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延长组烃源岩样品进行了生烃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烃源岩裂解温度区间与样品的有机质类型有关。用平行一级模型求取了动力学参数,频率因子介于7.1×1014~1.6×1019s-1之间,活化能在190~300kJ/mol的范围内。将所求得的动力学参数外推到地质时期的升温速率下,长4+5油层组烃源岩转化率最高,为99.16%,累计生烃量为31.21mg/g;长6油层组烃源岩的转化率可达73.54%,累计生烃量为56.50mg/g;长7油层组4个油页岩的转化率较低,分别为53.17%、84.62%、28.13%和30.95%,但其累计生烃量较高,分别为36.19、73.54、22.18和29.67mg/g;长7油层组2个暗色泥岩的转化率分别为93.88%和85.08%,累计生烃量分别为13.29、10.41mg/g;长8油层组烃源岩的转化率为85.70%,累计生烃量为6.92mg/g;长9油层组烃源岩的转化率为27.87%,累计生烃量仅为0.8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延长组 烃源岩 生烃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油页岩矿有利勘探区预测 被引量:4
5
作者 骆垠山 张哨楠 +3 位作者 张枝焕 邓南涛 贺永红 梁全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3-86,108,共5页
基于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油页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和测井资料的分析,研究了研究区延长组油页岩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油页岩具有典型的识别标志,它的厚度10~40m,分布受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明显,靠近盆地中央的深湖... 基于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油页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和测井资料的分析,研究了研究区延长组油页岩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油页岩具有典型的识别标志,它的厚度10~40m,分布受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明显,靠近盆地中央的深湖~半深湖相沉积区是油页岩的主要发育地带,彬长地区,旬宜地区北部及富县地区西南部的油页岩相对发育,是油页岩矿勘探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延长组 油页岩 地球化学特征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的定义 被引量:63
6
作者 王香增 任来义 +4 位作者 贺永红 席天德 葛云锦 米乃哲 邓南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致密油是继页岩气之后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又一新热点,被中国石油界广泛关注,但目前对致密油的定义还存在诸多分歧。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特征分析,从致密储层物性、可动流体等方面对致密油定义进行深入研究,综合勘探开发... 致密油是继页岩气之后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又一新热点,被中国石油界广泛关注,但目前对致密油的定义还存在诸多分歧。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特征分析,从致密储层物性、可动流体等方面对致密油定义进行深入研究,综合勘探开发成果确定延长组致密油渗透率界限,进而探讨致密油的定义标准。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良好,主力层系为长6、长7、长8及长9油层组,盆地中部及南部深湖相沉积发育区是最有利的致密油勘探区。综合分析测井、物性、可动流体、主流喉道半径、启动压力梯度、原油粘度、压力系数以及试油试采等资料,提出利用致密油储层六参数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分类标准进行调整,将延长组致密油渗透率界定为小于0.5×10^(-3)μm^2,主要包括致密砂岩油和页岩油。其他盆地或油田应结合实际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实践对致密油进行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定义 渗透率 储层分类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县槐农地区长6油层组碎屑岩成岩作用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全 张庆 +3 位作者 段昕婷 邓南涛 李晓路 陈西泮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8年第3期41-44,共4页
富县槐农地区长6油层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胶结、溶解及交代作用四种,具有良好的期次性,成岩顺序为:机械压实→早期黏土膜形成→少量方解石沉淀→长石颗粒溶解→石英次生加大→石油侵位→晚期铁方解石充填→晚期白云石充填或交代碎... 富县槐农地区长6油层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胶结、溶解及交代作用四种,具有良好的期次性,成岩顺序为:机械压实→早期黏土膜形成→少量方解石沉淀→长石颗粒溶解→石英次生加大→石油侵位→晚期铁方解石充填→晚期白云石充填或交代碎屑颗粒,进入晚成岩阶段A期;压实和胶结作用破坏储层的孔渗性,溶解作用改善储层孔渗性,交代作用基本不改变储集空间。综合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相关资料,将富县槐农地区长6油层组成岩相划为4类:紧密压实相、方解石胶结相、长石溶蚀相和早期绿泥石薄膜相;其中以早期绿泥石薄膜成岩相为主导的区域为有利成岩相,是下步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县槐农地区 成岩作用 成岩序列 有利成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有效烃源岩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邓南涛 任来义 +6 位作者 贺永红 张枝焕 梁全胜 段昕婷 杨超 葛云锦 苗小龙 《非常规油气》 2015年第1期28-34,共7页
充分利用大量的测井资料对研究区延长组烃源岩的有效性进行全井段整体研究,克服了可能会由地球化学资料不系统、单井地球化学数值不连续等方面的局限性而造成的对有效烃源岩空间分布特征难以把握的困难,提出了用优质烃源岩体积与有效烃... 充分利用大量的测井资料对研究区延长组烃源岩的有效性进行全井段整体研究,克服了可能会由地球化学资料不系统、单井地球化学数值不连续等方面的局限性而造成的对有效烃源岩空间分布特征难以把握的困难,提出了用优质烃源岩体积与有效烃源岩体积的比值作为有效烃源岩分布质量评价参数,运用该参数可以较好地评价研究区延长组不同油层组烃源岩的有效性及品质,比较客观地揭示了研究区有效烃源岩分布明显受沉积环境的控制,靠近湖盆中央的深湖—半深湖相带是优质烃源岩的主要发育区,同时预测了研究区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延长组 有效烃源岩 评价参数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东侏罗系含煤层地层岩相古地理特征研究
9
作者 骆垠山 张哨楠 +2 位作者 邓南涛 苟迎春 赵为永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6-128,共3页
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侏罗系主要含煤地层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钻井岩心观察,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含煤地层岩性组合特征及岩相古地理特征,认为八道湾组中期为最大湖泛期,八道湾组晚期和西山窑组早期为最主要的成煤时... 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侏罗系主要含煤地层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钻井岩心观察,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含煤地层岩性组合特征及岩相古地理特征,认为八道湾组中期为最大湖泛期,八道湾组晚期和西山窑组早期为最主要的成煤时期,识别了深湖、半深湖-浅湖、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曲流河、沼泽和扇三角洲等沉积环境,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为最有利的成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道湾组 西山窑组 岩相古地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甘泉地区长6~长9油层组致密油成藏研究
10
作者 陈立军 王彩霞 +3 位作者 冷丹凤 邓南涛 黄峰 王冬冬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8-12,共5页
通过对富县–甘泉地区延长组长6~长9油层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认为,区内长7和长9油层组的烃源岩相对较好;长7、长8油层组砂体整体上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为低孔–特低渗储层;长7油层组烃源岩与长7、长8油层组储层直接接触,源储大面积相邻分... 通过对富县–甘泉地区延长组长6~长9油层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认为,区内长7和长9油层组的烃源岩相对较好;长7、长8油层组砂体整体上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为低孔–特低渗储层;长7油层组烃源岩与长7、长8油层组储层直接接触,源储大面积相邻分布,整体上形成了紧密接触的“三明治”式结构,离烃源岩越近的层位,含油饱和度相对越高。运移阻力主要为毛细管阻力,主要动力为过剩压力。研究区长7~长9油层组过剩压力的平面分布特征表明,研究区西北部,过剩压力较大,向东部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烃源岩 包裹体 过剩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7油层组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21
11
作者 卢杰河 王香增 +2 位作者 贺永红 杨超 邓南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20,共12页
致密砂岩油是非常规油气勘探的热点领域。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富县地区长7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物性、X线衍射和稳定同位素等方法,分析致密砂岩的成岩作用,并对孔隙度演化进行半定量恢复。结果表明:长7油层... 致密砂岩油是非常规油气勘探的热点领域。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富县地区长7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物性、X线衍射和稳定同位素等方法,分析致密砂岩的成岩作用,并对孔隙度演化进行半定量恢复。结果表明:长7油层组致密砂岩储层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经历机械压实、绿泥石包膜、泥微晶方解石和亮晶方解石胶结、有机酸溶蚀、高岭石及蒙皂石向伊/蒙混层转化、少量微晶石英和石英次生加大等成岩作用。物性演化主要受机械压实、亮晶方解石胶结和有机酸溶蚀等成岩作用影响,但不同成岩作用在不同成岩时期所起作用存在差异。砂岩储层大致经历早成岩阶段A期(T_3—J_1末)、早成岩阶段B期(J_1末—K_1早)、中成岩阶段A期快速埋藏(K_1早—K_2早期)和中成岩阶段A期缓慢抬升等4个孔隙演化阶段,孔隙度从35.0%的原始孔隙度一直演化至现今6.6%。该研究结果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富县地区油气勘探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致密油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长7油层组 富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南涛 段昕婷 +2 位作者 杨超 张庆 陈义国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71-74,147,共4页
统计与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84口井具有代表性的139块样品的典型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探讨其与物性及驱油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孔隙结构参数中的排驱压力、中值压力与物性呈负相关性,中值半径、喉道直径均值... 统计与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84口井具有代表性的139块样品的典型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探讨其与物性及驱油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孔隙结构参数中的排驱压力、中值压力与物性呈负相关性,中值半径、喉道直径均值、分选系数与物性呈正相关性,孔隙结构系数、均质系数与物性基本不具有相关性;驱油效率与孔隙结构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总体而言,孔隙结构对驱油效率影响的机理较复杂,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孔隙结构参数 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探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凤 田飞 +2 位作者 段昕婷 邓南涛 李广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50-53,146,共4页
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探区的岩心、测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压汞分析等资料,对研究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8油层组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 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探区的岩心、测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压汞分析等资料,对研究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8油层组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储层孔隙类型多样,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要的储集空间,喉道类型以小孔微喉型为主;物性特点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储层明显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最有利的沉积微相为沉积厚度大、粒度较粗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同时,建设性及破坏性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改造具有双重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由于溶蚀作用使得物性变好,而破坏性成岩作用由于胶结及压实致使物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探区 长8油层组 储层特征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畛子长6四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孟旺才 胡春桥 邓南涛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68-75,共8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黄陵上畛子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层岩性、物性、电性与含油性特征及其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进一步将该区长6储层分为产油层(油水同层)、产水层、混合区(产油、产水层混合区)以及干层四类,基于测井标准化,建立了... 对鄂尔多斯盆地黄陵上畛子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层岩性、物性、电性与含油性特征及其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进一步将该区长6储层分为产油层(油水同层)、产水层、混合区(产油、产水层混合区)以及干层四类,基于测井标准化,建立了目标区长6储层流体识别标准,经实例验证有效,为该地区快速准确识别产油层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陵上畛子 长6油层组 四性关系 流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曾岔地区延安组和延长组储层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璟 时晓章 +3 位作者 贺永红 马芳侠 董丽红 邓南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7-705,共9页
厘清储层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物性特征对油藏勘探开发意义重大。针对近年来不断有新油藏发现但研究程度较低的曾岔地区,利用大量岩石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物性分析等资料,结合沉积砂体展布特征,对延安组和延长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 厘清储层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物性特征对油藏勘探开发意义重大。针对近年来不断有新油藏发现但研究程度较低的曾岔地区,利用大量岩石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物性分析等资料,结合沉积砂体展布特征,对延安组和延长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延安组和延长组分别以中-细粒石英砂岩和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延长组胶结物含量总体大于延安组,其中以方解石和绿泥石最为发育;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其次为长石溶孔、岩屑溶孔和晶间溶孔,其中延安组储层孔隙结构好,物性明显优于延长组,在延长组中,长6好于长4+5,长7和长9油层组。曾岔地区储层的发育受宏观沉积作用和微观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辫状河中边滩和心滩砂体物性一般好于主河道,三角洲前缘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一般好于水下天然堤;压实和胶结作用对延长组储层物性的破坏程度较延安组大,但溶蚀作用延长组较延安组发育,溶蚀产生的次生溶孔是延长组储层物性改善的主要途径;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含量普遍较高,由于其后期溶蚀作用较弱,因此碳酸盐对储层物性的破坏性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延安组 延长组 曾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