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沧地体亲缘性及南段组物源——来自泥盆纪—石炭纪南段组碎屑锆石U-Pb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9
1
作者 曾文涛 刘桂春 +4 位作者 冯庆来 赵天宇 俞赛赢 邓仁宏 莫熊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75-1187,共13页
对临沧地体泥盆纪—石炭纪南段组的沉积岩开展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U-Pb年龄谱存在3个主要峰值:泛非期(530~680Ma)、晚格林威尔期(900~980Ma)和早格林威尔期(1100~1300Ma)。次要峰值年龄为1550~1730Ma和23... 对临沧地体泥盆纪—石炭纪南段组的沉积岩开展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U-Pb年龄谱存在3个主要峰值:泛非期(530~680Ma)、晚格林威尔期(900~980Ma)和早格林威尔期(1100~1300Ma)。次要峰值年龄为1550~1730Ma和2350~2630Ma,反映了物源区构造-岩浆事件的复杂性。南段组碎屑岩锆石年龄图谱明显区别于思茅地块泥盆纪—石炭纪碎屑锆石年龄图谱,临沧地块南段组碎屑锆石的年龄表明其物源来自东冈瓦纳超大陆,临沧地体应该是来自东冈瓦纳北缘的微地块,这也与其生物特征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LA-ICP-MSU-Pb年龄 物源分析 碎屑岩 南段组 临沧地体 滇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元江古元古代浊积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桂春 李静 +5 位作者 胡绍斌 邓仁宏 刘发刚 陈光艳 冯庆来 徐桂香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07-2014,共8页
对滇中元江地区调查研究发现一套以钙质浊积岩-碎屑浊积岩组合为特征的岩石序列。测制的剖面由2个钙质浊积岩-碎屑浊积岩旋回组成,发育大量不完整的鲍马序列组合及粒序层理、斜层理、包卷层理、槽模构造、透镜状构造等典型浊积沉积构造... 对滇中元江地区调查研究发现一套以钙质浊积岩-碎屑浊积岩组合为特征的岩石序列。测制的剖面由2个钙质浊积岩-碎屑浊积岩旋回组成,发育大量不完整的鲍马序列组合及粒序层理、斜层理、包卷层理、槽模构造、透镜状构造等典型浊积沉积构造,且岩石成熟度及分选度都较低。上部还发育一套凝灰质球粒石英岩,粒序层理发育,在其中获得了LA-ICP-MS锆石U-Pb年龄1102±76Ma和1713±48Ma(YJgzn-03),具有明显铅丢失现象;对侵入地层中的石英正长斑岩进行年代学研究,获得了LA-ICP-MS锆石U-Pb年龄349±13Ma和1732±13Ma(YJgzn-02),上部未发生明显铅丢失的平均年龄为1718±30Ma,应为成岩期年龄。两者的锆石都具环带结构,Th/U值都大于0.4,都明显发生了铅丢失,且形成时代相近,应为同期岩浆作用的结果。推测该套地层沉积或受到后期热蚀变年龄为1713±48~1718±30Ma,其沉积年龄应早于古元古代晚期。对比区域昆阳群及前人划分的古元古代地层,认为这套地层下伏于昆阳群之下,应属于早于古元古代晚期(1.7Ga)的碳酸盐前缘-陆棚斜坡浊积岩体系,建议依据地名定义为古元古代"曼林组"(Pt1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元古代 浊积岩 沉积特征 沉积时代 滇中元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勐库退变质榴辉岩的P-T-t轨迹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9
3
作者 李静 孙载波 +4 位作者 黄亮 徐桂香 田素梅 邓仁宏 周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85-2301,共17页
滇西双江县勐库地区的退变质榴辉岩经历了多期退变质作用的改造,早期的平衡共生矿物组合难觅踪迹。应用传统的石榴石-单斜辉石(GC)温度计、石榴石-单斜辉石-多硅白云母(GCP)压力计进行变质作用的PT条件估算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本文应用... 滇西双江县勐库地区的退变质榴辉岩经历了多期退变质作用的改造,早期的平衡共生矿物组合难觅踪迹。应用传统的石榴石-单斜辉石(GC)温度计、石榴石-单斜辉石-多硅白云母(GCP)压力计进行变质作用的PT条件估算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本文应用魏春景等(2009)依据MORB成分计算的PT视剖面图上多硅白云母、石榴石、绿辉石的成分随体系中PT条件的变化情况,估算了进变质的P=2.00~2.30GPa,T=420~460℃,相当于硬柱石蓝片岩相—硬柱石-蓝闪石榴辉岩相;峰期变质的P=3.35~4.46GPa,T=530~610℃,相当于硬柱石榴辉岩相;早期退变质的P=2.00~2.50GPa,T=470~540℃,相当于硬柱石-蓝闪石榴辉岩相;中期退变质的P=0.95~1.43GPa,T=700~750℃,相当于角闪石榴辉岩相-高压麻粒岩相。晚期退变质作用以出现大量的闪石类矿物为特征,可划分为3个阶段,并显示了持续的降温、降压过程。结合区域地壳演化进程,本文详细讨论了上述P-T-t轨迹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质榴辉岩 PT视剖面图 石榴石 绿辉石 多硅白云母 勐库地区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地区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静 刘桂春 +12 位作者 刘军平 胡绍斌 曾文涛 孙柏东 张虎 邓仁宏 张志斌 刘发刚 段向东 俞赛赢 王晓峰 赵云江 周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57-1969,共13页
滇中地区中元古界"昆阳群"的地层层序是长期争议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质调查工作的部署及勘查效果,也制约着滇中地区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云南省地质调查院在进行《云南省区域地质志》(第... 滇中地区中元古界"昆阳群"的地层层序是长期争议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质调查工作的部署及勘查效果,也制约着滇中地区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云南省地质调查院在进行《云南省区域地质志》(第二版、修编)、1:5万二街等4幅区域调查子项目工作中,在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及锆石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在滇中地区早前寒武纪地层层序及时代、重大地质事件记录、早期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新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阳群 早前寒武纪 重大地质事件 早期生命 协同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易门地区古元古界易门群亮山组多细胞生物的年代学约束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静 刘军平 +6 位作者 孙柏东 刘桂春 胡绍斌 曾文涛 张虎 邓仁宏 俞赛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87-2098,共12页
滇中易门地区古元古界易门群亮山组中赋存有保存较好的多细胞生物化石,是大氧化事件,或广义的Lomagundi事件中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产物。由于亮山组中普遍缺乏火山岩夹层及多期构造热事件的扰动,给精确测定这些多细胞生物的时代带来一... 滇中易门地区古元古界易门群亮山组中赋存有保存较好的多细胞生物化石,是大氧化事件,或广义的Lomagundi事件中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产物。由于亮山组中普遍缺乏火山岩夹层及多期构造热事件的扰动,给精确测定这些多细胞生物的时代带来一定困难。以易门县铜厂地区罗洼垤组顶部灰白色凝灰岩1件、亮山组灰白色凝灰岩1件、粉砂质凝灰岩1件、灰黄色钙质粉砂质凝灰岩2件共5件样品260个锆石同位素测试结果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构造热事件的分析,较准确地厘定了易门地区古元古界易门群亮山组中多细胞生物发育的时代为2.18~2.05Ga,与非洲加蓬Franceville地区发现的群居多细胞生物的时代一致,表明地球早期重大地质事件的同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元古界易门群 亮山组 多细胞生物 锆石U-PB年龄 同位素时钟重置 协同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陆块西缘安益南华纪火山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兵 李静 +9 位作者 邓仁宏 熊波 关奇 李小军 刘军平 陈光艳 胡绍斌 张虎 李维科 曾文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80-1990,共11页
扬子陆块西缘安益大湾山地区出露一套由变质玄武岩等组成的变质基性火山岩,前人将其归为中元古界,并作为寻找磁铁矿的主要对象。调查发现,安益大湾山变质基性火山岩与下伏浅变质岩系间发育一套稳定沉积的砾岩。应用LA-ICP-MS技术对其底... 扬子陆块西缘安益大湾山地区出露一套由变质玄武岩等组成的变质基性火山岩,前人将其归为中元古界,并作为寻找磁铁矿的主要对象。调查发现,安益大湾山变质基性火山岩与下伏浅变质岩系间发育一套稳定沉积的砾岩。应用LA-ICP-MS技术对其底砾岩之上最底部的变质玄武岩进行了锆石U-Pb年龄测定,获得了781.3±1.9Ma的岩浆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和1008±14Ma、1142±15Ma、2714±10Ma的继承性岩浆锆石^(207)Pb/^(206)Pb年龄,指示该套变质基性火山岩形成于南华纪,并将其从浅变质岩系中解离出来,对比为澄江组。继承性锆石年龄数据指示,扬子地块西缘安益地区存在新太古界和中元古界物质记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近来获得的年龄数据,将滇中澄江组的时代界定于820~740Ma,并将南华系的底界界定于820Ma。大湾山中-大型磁铁矿产于扬子地块西缘澄江组的变质基性火山岩中,其主成矿期为南华纪,可能属于热液氧化物-铜-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陆块西缘 变质基性火山岩 锆石U-PB年龄 南华纪 澄江组 安益大湾山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umbia超大陆汇聚在扬子陆块西南缘的响应--来自热液石英脉锆石U-Pb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军平 王小虎 +4 位作者 关学卿 邓仁宏 殷伟 罗光明 田素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53-1654,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滇中地区是研究前寒武纪地层时代、层序、构造格架的重要场所。本次研究的剖面位于易门县至绿汁镇公路上(图1b),主体为古元古界易门群西山村组及杉木箐组,共30层;西山村组岩性总体为碎屑岩夹碳酸盐岩,顺板理或穿板... 1研究目的(Objective)滇中地区是研究前寒武纪地层时代、层序、构造格架的重要场所。本次研究的剖面位于易门县至绿汁镇公路上(图1b),主体为古元古界易门群西山村组及杉木箐组,共30层;西山村组岩性总体为碎屑岩夹碳酸盐岩,顺板理或穿板理发育热液石英脉(图1e),沉积时代2.05~2.15 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纪地层 热液石英 扬子陆块 沉积时代 碳酸盐岩 古元古界 滇中地区 碎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易门地区古元古界易门群罗洼垤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热事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军平 宛胜 +4 位作者 李静 邓仁宏 赵江泰 陈棵 吴嘉林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24-1032,共9页
易门群是综合了元江撮科、易门铜厂、东川因民等地区的最新野外地质资料、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后厘定的古元古界浅变质地层。其记录了地球发展演化早期的一系列重大地质事件,如古元古代早期的休伦冰期事件及紧随其后的地幔柱事件、简单多... 易门群是综合了元江撮科、易门铜厂、东川因民等地区的最新野外地质资料、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后厘定的古元古界浅变质地层。其记录了地球发展演化早期的一系列重大地质事件,如古元古代早期的休伦冰期事件及紧随其后的地幔柱事件、简单多细胞生物的首现、狭义的Lomagundi碳同位素正漂移事件、富氧大气崩溃后的缺氧富硒沉积等。采用锆石激光剥蚀法(LA-ICP-MS)对易门地区的易门群罗洼垤组微晶凝灰岩、英安质凝灰岩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锆石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241±16 Ma、2252±14 Ma,2件样品的锆石Th/U值为0.2~1.0,均具清晰的振荡环带结构,为岩浆成因的锆石。结果表明,滇中易门地区罗洼垤组沉积时代为古元古代中期,可与元江撮科的地幔柱岩石构造组合及东川因民的罗洼垤组凝灰岩的时代对比。罗洼垤组沉积时代可能是Kenorland超大陆裂解作用在扬子陆块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元古界易门群 锆石U-PB年龄 滇中易门地区 Kenorland超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元江地区中太古界元江群球粒状石英砂岩特征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光艳 刘桂春 +3 位作者 李静 刘兵 邓仁宏 何兆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06-1116,共11页
元江群是中国首次确定的中太古代浅变质地层,其记录了地球发展演化早期的一系列重大地质事件。在元江群下部的曼林组、岔河组中发育一类与火山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化学沉积的块状石英岩共生的特殊砂岩——球粒状石英砂岩。宏观上,球粒... 元江群是中国首次确定的中太古代浅变质地层,其记录了地球发展演化早期的一系列重大地质事件。在元江群下部的曼林组、岔河组中发育一类与火山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化学沉积的块状石英岩共生的特殊砂岩——球粒状石英砂岩。宏观上,球粒状石英砂岩既可与凝灰质泥质板岩、泥质板岩组成递变粒序层理,也可单独呈中-厚层状与凝灰岩、火山岩、石英岩相伴产出,表明这类球粒状石英砂岩形成于活动性较强的大地构造背景。多数石英颗粒在镜下呈近等轴的球状,部分颗粒在成岩过程中显示明显的塑性变形;球粒状石英颗粒在阴极发光照片中不发光或发微弱的蓝光。对其中的热液包裹体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这些石英颗粒形成于温度为60~100℃的热水沉积环境,是在弱水动力条件下,SiO_(2)含量过饱和的水体中沉淀形成的,属盆地内的自生矿物。对石英颗粒表面进行扫描,发现石英颗粒表面光滑,无擦痕,表明这些石英颗粒并未经历过长距离搬运,应属盆地内的原地-半原地沉积物。元江群下部曼林组中含有大量的凝灰质碎屑,与曼林组同期异相的迤纳厂组中普遍可见磁铁矿板岩、凝灰岩、块状含铜白云岩夹层等,指示了相似的沉积环境,表明当时火山活动较频繁,盆地水体温度总体较高,且变化较快。这类水体环境为最早的微生物提供了生存所需的能量,为中太古代末期蓝绿藻的大爆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粒状石英砂岩 自生矿物 热水沉积物 中太古代晚期 滇中元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