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鲁木齐9、10号泉F^-映震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高小其 迪里夏提 +3 位作者 许秋龙 李艳萍 冯晓晖 崔勇 《地震学刊》 CSCD 2002年第1期5-11,共7页
从监测泉点的水文地质概况入手,结合近18年来的观测资料,分析并总结了9、 10号泉水中F-的映震特征: F-的地震前兆异常基本上都是正异常,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即基本上遵循: 背景值-脉冲式突升-最高值-突降-恢复至背景值的规律。 ... 从监测泉点的水文地质概况入手,结合近18年来的观测资料,分析并总结了9、 10号泉水中F-的映震特征: F-的地震前兆异常基本上都是正异常,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即基本上遵循: 背景值-脉冲式突升-最高值-突降-恢复至背景值的规律。 而地震常常发生在F-含量恢复背景值后数天或数十天,仅有个别地震发生在F-含量达最高值时。 最后,初步认定了泉点较好的地震构造环境是造成该9、 10号泉F-具有映震灵敏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地震前兆 异常特征 氟离子 地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制度在农田土壤培肥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西和 刘骅 +5 位作者 马兴旺 孟凤轩 许咏梅 肖克来提 哈姆 迪里夏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B10期134-137,共4页
通过阐述国内外对种植制度在农田土壤培肥中的作用及进展,得出种植制度是丰富多样的,并且正在不断的得到丰富和发展,合理的种植制度才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关种植制度对土壤有机质、氮和磷的研究的内容较多,而对土壤钾、p... 通过阐述国内外对种植制度在农田土壤培肥中的作用及进展,得出种植制度是丰富多样的,并且正在不断的得到丰富和发展,合理的种植制度才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关种植制度对土壤有机质、氮和磷的研究的内容较多,而对土壤钾、pH、水分及结合耕作制度对土壤培肥的影响研究内容较少。今后应加强种植制度对土壤培肥的障碍因素及积极因素方面研究力度,建议合理利用种植制度对培肥土壤的积极作用,将种植制度与农业措施相结合,增产增收、培肥地力和农业可持续利用相结合,制定出适合社会需求、满足当地生产发展需要的种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 间套作 轮作 连作 培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地区土壤培肥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骅 王西和 +5 位作者 马兴旺 许咏梅 孟凤轩 肖克来提 哈姆 迪里夏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B10期33-40,共8页
土地资源质量的高低,最终体现在土壤的生产能力上,而生产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即土壤肥力。国内外对新垦贫瘠土壤的培肥熟化研究已较为全面,取得很多有特色的研究成果。针对伊犁河流域新... 土地资源质量的高低,最终体现在土壤的生产能力上,而生产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即土壤肥力。国内外对新垦贫瘠土壤的培肥熟化研究已较为全面,取得很多有特色的研究成果。针对伊犁河流域新垦贫瘠土壤的快速培肥,应以当地农业生产结构为指导,发展农区畜牧业,搞好农区内部农、林、牧之间的结构调整,实行农牧结合;增施有机肥料,推广秸秆还田技术,节能增效,实现粮多(草多)-畜多-肥多-粮多(草多)的良性循环;推广草田轮作、麦棉轮作和间套作栽培技术,增加黄豆、绿肥等作物茬口,满足作物吸收利用营养元素即不同而又具有互补的作用,使作物能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充分发挥土壤的生产潜力;重视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在采取平衡施肥、作物推荐施肥的基础上,兼顾"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的种植模式,达到既能快速培肥土壤,同时又能快速增产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垦区 贫瘠土壤 培肥 地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肥耦合研究与伊犁农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许咏梅 马兴旺 +5 位作者 刘骅 孟凤轩 刘福旺 迪里夏提 哈姆 罗新湖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B10期41-43,共3页
伊犁河流域是国家"十一"期间重点开发的农业区域,具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气候和水资源等自然条件,但同时土层薄,水肥协调控制差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要实现伊犁河流域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水肥耦... 伊犁河流域是国家"十一"期间重点开发的农业区域,具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气候和水资源等自然条件,但同时土层薄,水肥协调控制差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要实现伊犁河流域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水肥耦合效应研究。讨论了伊犁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肥水关系、水肥耦合的研究现状以及水肥耦合研究对伊犁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耦合效应 伊犁农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