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氨酸对豹纹鳃棘鲈肠道发育和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的影响
1
作者 邓红进 梁伟兴 +2 位作者 张佳程 迟淑艳 谭北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90-96,共7页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精氨酸对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幼鱼[初始体重(9.30±0.02)g]生长性能、体成分、肠道和肝脏组织发育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制作精氨酸水平为2.4%(Arg2.4,对照组),2.9%(Arg2.9组),3.4%(Arg...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精氨酸对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幼鱼[初始体重(9.30±0.02)g]生长性能、体成分、肠道和肝脏组织发育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制作精氨酸水平为2.4%(Arg2.4,对照组),2.9%(Arg2.9组),3.4%(Arg3.4组),3.9%(Arg3.9组)和4.4%(Arg4.4组)5组等氮等脂(54%粗蛋白质,9%粗脂肪)饲料。投喂豹纹鳃棘鲈幼鱼试验饲料56 d后,Arg3.4、Arg3.9和Arg4.4组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分别较Arg2.4组提高9.88%、7.41%、5.56%和17.33%、12.68%、11.99%(P<0.05)。Arg3.4、Arg3.9和Arg4.4组增重率分别较Arg2.4组提高32.03%、20.26%、17.48%(P<0.05)。相较于Arg2.4组,Arg2.9和Arg3.4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1.62%、1.87%(P<0.05)。饲料精氨酸水平对各组鱼体水分含量、肌肉中风味氨基酸的总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相较于Arg2.4组,Arg3.4和Arg3.9组肥满度分别提高8.70%、8.21%(P<0.05)。精氨酸对各组间肝体比、脏体比、肝脏空泡化面积、肠道绒毛宽度和肠壁厚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Arg2.9、Arg3.4和Arg3.9组肠道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分别较Arg2.4组提高16.33%、20.13%、17.66%和124.36%、138.09%、110.43%(P<0.05)。基于蛋白质效率进行二元拟合后获得豹纹鳃棘鲈幼鱼饲料精氨酸适宜水平为3.52%。综上所述,精氨酸可以改善肠道组织发育,有效地促进鱼体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豹纹鳃棘鲈 蛋白质利用 肠道发育 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鱼粉饲料中添加微胶囊或晶体蛋氨酸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迟淑艳 林黑着 +3 位作者 谭北平 董晓慧 杨奇慧 刘泓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1期308-310,共3页
在低鱼粉饲料中分别添加晶体蛋氨酸(MET)、羟基蛋氨酸(MHA)和3种微胶囊蛋氨酸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包被蛋氨酸(CAP)、棕榈酸甘油酯包被蛋氨酸(TPA)、树脂包被蛋氨酸(RES),配制5种等氮等能饲料,以晶体蛋氨酸为对照组进行50 d的凡纳滨对虾... 在低鱼粉饲料中分别添加晶体蛋氨酸(MET)、羟基蛋氨酸(MHA)和3种微胶囊蛋氨酸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包被蛋氨酸(CAP)、棕榈酸甘油酯包被蛋氨酸(TPA)、树脂包被蛋氨酸(RES),配制5种等氮等能饲料,以晶体蛋氨酸为对照组进行50 d的凡纳滨对虾(初重(0.81±0.01)g)养殖试验,测定对虾消化酶活力的变化。分别在养殖14、28、50 d时,取肝胰腺测定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TPA组在养殖14、28、50 d时总蛋白酶活性呈现升高的趋势,50 d时TPA组显著高于RES组(P<0.05);50 d时,MET组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淀粉酶活力低于微胶囊组但未见显著差异(P>0.05)。表明低鱼粉饲料中添加TPA微胶囊蛋氨酸有助于提高凡纳滨对虾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微胶囊 蛋氨酸 消化酶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水产养殖专业课程建设探讨--以饲料分析与质量检测技术课程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迟淑艳 谭北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9期272-273,277,共3页
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入,“新农科”建设提上日程,指明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通过分析新农科为地方高等农业教育带来的挑战,对水产养殖专业饲料分析与质量检测技术课程从教师自我提升、人才培养、面向产业调整课程教学架构... 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入,“新农科”建设提上日程,指明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通过分析新农科为地方高等农业教育带来的挑战,对水产养殖专业饲料分析与质量检测技术课程从教师自我提升、人才培养、面向产业调整课程教学架构和融合协同育人战略4个维度探讨“新农科”背景下该门课程建设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饲料分析与质量检测技术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甲酸铬对吉富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奇慧 谭北平 +3 位作者 董晓慧 迟淑艳 刘泓宇 张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32,共7页
本试验研究饲料不同水平吡啶甲酸铬对其生长、饲料利用,体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600尾吉富罗非鱼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各设4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每个处理铬添加量分别为0、0.4、0.8、1.2 mg/kg和10.0 mg/kg,... 本试验研究饲料不同水平吡啶甲酸铬对其生长、饲料利用,体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600尾吉富罗非鱼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各设4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每个处理铬添加量分别为0、0.4、0.8、1.2 mg/kg和10.0 mg/kg,在0.38 m3玻璃纤维钢桶中用开放式流水养殖,饲养8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吡啶甲酸铬对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异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效率及蛋白质沉积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当铬添加量为0~0.8 mg/kg时,随着添加量增加,可显著提高吉富罗非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P<0.05),显著降低饲料系数(P<0.05),但对成活率和肝体比无显著影响(P>0.05);当饲料中添加为1.2 mg/kg~10.0 mg/kg时并未能进一步提高罗非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同时,铬添加水平为0~0.8 mg/kg,随着添加水平增加,显著提高吉富罗非鱼全鱼的蛋白质和磷含量(P<0.05),显著降低全鱼水分、脂肪和灰分含量(P<0.05),并显著提高吉富罗非鱼血清总蛋白含量以及肝胰脏AKP、ACP和LZM的活性(P<0.05),显著降低血清葡萄糖含量(P<0.05),但对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及肝胰脏T-SOD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当饲料中添加铬1.2 mg/kg和10.0 mg/kg,除了显著降低肝胰脏AKP活性外(P<0.05),对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胰脏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生长、饲料利用、体组成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胰脏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0.91~4.93 g吉富罗非鱼,饲料中以吡啶甲酸铬的形式添加0.8~1.2 mg/kg铬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吡啶甲酸铬 生长 饲料利用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麻黄淘汰种公鸡饲料配方对其屠宰性能及肉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郑桂红 迟淑艳 张伟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6期856-857,共2页
选择 42日龄淮南麻黄淘汰种公鸡 2 0 0只 ,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5 0只 ,单笼饲养 ,测定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其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淮南麻黄种公鸡的胸肌率和脾脏相对重量有显著影响 (P <0 .0 5... 选择 42日龄淮南麻黄淘汰种公鸡 2 0 0只 ,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5 0只 ,单笼饲养 ,测定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其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淮南麻黄种公鸡的胸肌率和脾脏相对重量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但对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内脏器管相对重量和肉质参数未产生显著影响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淘汰种公鸡 饲料配方 屠宰性能 肉质参数 淮南麻黄鸡 饲粮能量 蛋白质含量 铜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食不同水平饲料蛋白质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肠道组织形态和菌群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麦浩彬 郭鑫伟 +5 位作者 王金港 迟淑艳 董晓慧 杨奇慧 刘泓宇 章双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70,共8页
为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石斑鱼肠道微生态群落的影响,以红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高筋面粉和玉米淀粉为碳水化合物源,配制6组不同蛋白质水平(35%、40%、45%、50%、55%和60%的等脂等能饲料,分别记为P35、P40、P45、P50... 为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石斑鱼肠道微生态群落的影响,以红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高筋面粉和玉米淀粉为碳水化合物源,配制6组不同蛋白质水平(35%、40%、45%、50%、55%和60%的等脂等能饲料,分别记为P35、P40、P45、P50、P55、P60组),投喂初始质量为(6.50±0.00)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幼鱼8周,试验结束时取其肠道组织观察肠道组织形态,并分析肠道菌群组成。结果表明:P50组前肠和后肠皱襞高度显著高于P40、P45和P60组(P<0.05),而皱襞宽度则显著低于P35和P40组(P<0.05);P50组中肠和后肠隐窝深度均取到最小值,P50组各肠段肌层厚度均取到最大值;Illumina MiSeq测序显示,多样性指数(Shannon、Simpson、Coverage指数)和Ace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55和P60组的Chao指数显著高于P40、P45和P50组(P<0.05);从门水平上看,各组优势菌落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P50组变形菌门含量最低且厚壁菌门含量最高;从属水平上看,红球菌属Rhodococcus、罗尔斯通氏菌属Ralstonia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为各组优势菌落,P50组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含量最高,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互营杆菌属Syntrophobacter含量均有所下降。研究表明,摄食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显著性影响,但显著影响肠道菌群丰富度和肠道组织形态,饲料蛋白质水平为50%时不仅能有效改善肠道组织形态,优化肠道升级,还有助于乳酸菌等有益菌属定植并减少致病菌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蛋白质水平 肠道组织形态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源和锰水平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功能和矿物元素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聂家全 董晓慧 +4 位作者 谭北平 迟淑艳 杨奇慧 刘泓宇 章双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6-202,共7页
为研究甘氨酸锰(GMn)和羟基蛋氨酸锰(HMn)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生长、抗氧化功能和矿物元素沉积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4、8、16、32 mg/kg(以锰计)的甘氨酸锰或羟基蛋氨酸锰分别制成11种试验饲料,在水温为(28&#... 为研究甘氨酸锰(GMn)和羟基蛋氨酸锰(HMn)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生长、抗氧化功能和矿物元素沉积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4、8、16、32 mg/kg(以锰计)的甘氨酸锰或羟基蛋氨酸锰分别制成11种试验饲料,在水温为(28±2)℃条件下,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2.26 g的斜带石斑鱼幼鱼8周。结果表明:(1)对照组(不添加锰)的增重率(WGR)显著低于锰添加组(P<0.05),两个锰添加组的WGR均随锰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升高后趋于稳定;以WGR为判据,通过折线模型分析表明,以GMn和HMn为锰源时,石斑鱼对饲料中锰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9.04、12.87 mg/kg,GMn的生物利用率相当于HMn的1.78倍。(2)石斑鱼肝脏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随着锰添加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丙二醛(MDA)含量随着锰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减少;以肝脏Mn-SOD活性为判据,通过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分析得出,以GMn和HMn为锰源时,石斑鱼对饲料中锰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21.15、20.61 mg/kg。(3)石斑鱼脊椎骨和全鱼的锰含量随饲料中锰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脊椎骨的铁含量显著高于锰添加组(P<0.05),脊椎骨和全鱼的铁含量随饲料中锰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减少(P<0.05)。研究表明,当饲料中锰含量满足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需要时,进一步补充有机锰源对其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甘氨酸锰的生物利用率高于羟基蛋氨酸锰,而两种锰源的抗氧化能力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矿物元素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储存时间和抗氧化剂添加量对鱼油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迪 谭北平 +4 位作者 迟淑艳 董晓慧 杨奇慧 刘泓宇 章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0-84,115,共6页
通过设定不同的储存时间和抗氧化剂添加量监测鱼油氧化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评估不同储存时间和抗氧化剂添加量对鱼油质量的影响,同时筛选反映鱼油氧化程度的敏感指标,为建立并完善鱼油质量检测体系提供重要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储存时间... 通过设定不同的储存时间和抗氧化剂添加量监测鱼油氧化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评估不同储存时间和抗氧化剂添加量对鱼油质量的影响,同时筛选反映鱼油氧化程度的敏感指标,为建立并完善鱼油质量检测体系提供重要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储存时间和抗氧化剂添加量对鱼油的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碘值、脂肪酸组成均有显著影响(P<0.05),并且储存时间和抗氧化剂添加量的交互影响显著(P<0.05);综合来看,鱼油的储存时间在90 d以内添加30mg/kg乙氧基喹啉即可;若长期保存(90~135 d),添加300 mg/kg乙氧基喹啉最佳。建议将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和碘值作为鱼油品质检测的必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储存时间 抗氧化剂 氧化酸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饲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思安 迟淑艳 +4 位作者 梁才强 谢丽莉 郭淑珍 何艳婕 王文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4-339,共6页
研究了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较低盐度(20)下养殖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平均体质量为0.35 g)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讨了该盐度下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试验设置25%、30%、35%、40%和45%(均为质... 研究了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较低盐度(20)下养殖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平均体质量为0.35 g)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讨了该盐度下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试验设置25%、30%、35%、40%和45%(均为质量分数)5个饲料蛋白质水平,分别记为CP25、CP30、CP35、CP40、CP4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40尾虾。试验在300 L玻璃钢桶中进行,试验共进行56 d。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CP40组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最高,且CP35、CP40、CP4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CP25组(P<0.05);凡纳滨对虾血清总蛋白(TP)、总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酯(TG)含量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CP35组对虾的血清TP、CHOL和TG含量均最高,CP35组对虾的血清TP和CHOL含量均显著高于CP25组(P<0.05);凡纳滨对虾鳃丝的Na+/K+-ATP酶活性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CP30、CP35组对虾鳃丝的Na+/K+-ATP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将饲料蛋白质水平与对虾增重率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得出,在盐度为20的水体中养殖凡纳滨对虾获得最大增重率时,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39.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蛋白质水平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低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 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世微 Vivian Hlordzi +3 位作者 邹岷 植心妍 崔志英 迟淑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7,共9页
为研究水解鱼蛋白粉与棉籽蛋白复合使用替代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设计7组等氮(粗蛋白质50%)等脂(粗脂肪9%)饲料,分别使用复合蛋白源替代0.0%(40%基础鱼粉)、5.0%、10.0%、15.0%、20.0%、2... 为研究水解鱼蛋白粉与棉籽蛋白复合使用替代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设计7组等氮(粗蛋白质50%)等脂(粗脂肪9%)饲料,分别使用复合蛋白源替代0.0%(40%基础鱼粉)、5.0%、10.0%、15.0%、20.0%、25.0%和35.0%的鱼粉,分别记为F0、F5、F10、F15、F20、F25和F35,投喂7组珍珠龙胆石斑鱼[初始体重为(31.56±0.04)g]幼鱼,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进行为期8周的投喂试验。结果表明:各组鱼体增重率、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存活率、鱼体水分和粗脂肪均无显著差异(P>0.05),F20和F35组的肥满度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14.46%、15.69%,F25和F35组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9.58%、10.14%,各试验组的粗灰分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显著增加30.45%、30.25%、86.93%、36.68%、33.97%、22.41%(P<0.05)。对F0、F5和F35三个处理组的肠道菌群结构进行测序分析,发现F5和F35两个处理组的α-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门水平上,F0、F5和F35组石斑鱼肠道菌群优势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无显著差异(P>0.05)。同样地,各组优势菌属均为Muribaculaceae、毛螺旋菌属(Lachnospiraceae)、Akkermansia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与对照组相比,F5和F35组的这些菌属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F35组的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和Cuti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30.47%、77.30%(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复合蛋白源能够替代35%鱼粉不会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体成分产生负面影响,且没有改变肠道菌群的优势门和优势属的相对丰度,这为降低石斑鱼饲料中鱼粉的添加比例提供了一种蛋白源的使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水解鱼蛋白粉 棉籽蛋白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幼鱼肌醇需要量的研究
11
作者 林华杏 沈汉杰 +3 位作者 杨奇慧 谭北平 杨杰 迟淑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85-91,共7页
为研究肌醇(MI)对斜带石斑鱼幼鱼[初重:(16.94±0.06)g]生长、饲料利用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配方中分别添加MI 0(M 0组)、100(M 100组)、200(M 200组)、400(M 400组)、800(M 800组)、1600(M 1600组)mg/kg,制成6组饲料,投喂... 为研究肌醇(MI)对斜带石斑鱼幼鱼[初重:(16.94±0.06)g]生长、饲料利用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配方中分别添加MI 0(M 0组)、100(M 100组)、200(M 200组)、400(M 400组)、800(M 800组)、1600(M 1600组)mg/kg,制成6组饲料,投喂6组试验鱼(3个重复/组,30尾/组)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M 200、M400、M 800、M 1600组增重率、饲料转化率、蛋白转化率、蛋白质沉积率和脂肪沉积率显著提高(P<0.05),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3.34%(M200),21.00%(M400),26.48%(M800),23.38%(M1600),饲料转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2.73%(M200),19.64%(M400),24.20%(M800),22.13%(M160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甘油三酯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58.02%(M100),66.55%(M200),71.33%(M400),75.77%(M800),72.01%(M1600)。各试验组总胆固醇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0.83%(M100),9.17%(M200),11.67%(M400),14.17%(M800),7.5%(M1600)。添加MI可显著降低谷草转氨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而显著提高低密度脂蛋白(P<0.05)。由此得出,适量肌醇有助于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饲料利用率、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代谢;通过折线回归模型,以增重率为判定标识,饲料中添加482.6 mg/kg MI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的提高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肌醇 需要量 生长 饲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龙胆石斑鱼紧密连接蛋白基因Claudin-3与Claudin-12的克隆及精氨酸干预下的肠道表达
12
作者 李广 崔晓 +6 位作者 姚春凤 陈东鸿 何凯 陈冠霖 韩煜轩 杨奇慧 迟淑艳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70,共10页
为评价Claudin-3与Claudin-12基因在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生长和肠道黏膜屏障中的作用,通过同源克隆及RACE PCR技术克隆珍珠龙胆石斑鱼Claudin-3和Claudin-12基因的全长,采用qRT-PCR技术分析... 为评价Claudin-3与Claudin-12基因在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生长和肠道黏膜屏障中的作用,通过同源克隆及RACE PCR技术克隆珍珠龙胆石斑鱼Claudin-3和Claudin-12基因的全长,采用qRT-PCR技术分析Claudin-3和Claudin-12基因在珍珠龙胆石斑鱼脑、鳃、皮肤、肌肉、肝脏、胃、前肠、中肠、后肠、头肾、体肾、脾和心脏13种组织的表达情况,并通过饲料精氨酸干预评估上述两个基因在肠道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laudin-3 cDNA全长序列为1544 bp,包括一个153 bp的5′末端非翻译区(UTR)和743 bp的3′UTR,Claudin-3的开放阅读框(ORF)为648 bp,可编码215个氨基酸的蛋白,预测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3100;Claudin-12 cDNA全长序列为1236 bp,包括一个118 bp的5′UTR和92 bp的3′UTR,Claudin-12的ORF为1026 bp,可编码341个氨基酸的蛋白,预测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7400;系统进化树和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珍珠龙胆石斑鱼Claudin-3与斜带石斑鱼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最高,一致性高达98.14%,珍珠龙胆石斑鱼Claudin-12与䲟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最高,一致性高达91.75%;Claudin-3和Claudin-12基因在被检测的13种组织中均有表达,Claudin-3 mRNA在鳃和体肾中表达量最高(P<0.05),其次是中肠和肝脏,Claudin-12在脑中表达量最高(P<0.05),其次是中肠和后肠;饲料中精氨酸含量为3.06%时,珍珠龙胆石斑鱼增重率及肠道Claudin-3和Claudin-1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1.96%和3.74%精氨酸组(P<0.05)。研究表明,Claudin-3和Claudin-12基因表达在适宜精氨酸水平的影响下上调,可维护石斑鱼肠道黏膜屏障完整,并促进鱼体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紧密连接蛋白 基因克隆 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对奶牛红细胞膜流动性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陈维多 周建平 +5 位作者 石发庆 王燕 徐世文邹凤驰 迟淑艳 王泽荣 孙秀英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6年第3期81-85,共5页
疾病状态下血浆磷含量降低导致钙磷比例失调.进而使碱性磷酸酶含量升高及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本文采用DPH(1.6-二苯基-13.5-己三烯)做为荧光探针,测得病理条件下红细胞膜微粘度较健康牛降低(P<0.001).这一... 疾病状态下血浆磷含量降低导致钙磷比例失调.进而使碱性磷酸酶含量升高及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本文采用DPH(1.6-二苯基-13.5-己三烯)做为荧光探针,测得病理条件下红细胞膜微粘度较健康牛降低(P<0.001).这一结果表明红细胞膜流动性改变与疾病显著相关。对进一步阐明低磷引起的奶牛血红蛋白尿症发病机理有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膜 流动性 乳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代码证书IC卡与CA数字证书的共同发展
14
作者 迟淑艳 史林 《信息技术》 2009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组织机构代码是国家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CA数字证书是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基础工具,二者的共同发展可以互相促进,并最大限度发挥二者的作用,应用的主要方法是在组织机构代码证书IC卡中植入数字证书。使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的电子副... 组织机构代码是国家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CA数字证书是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基础工具,二者的共同发展可以互相促进,并最大限度发挥二者的作用,应用的主要方法是在组织机构代码证书IC卡中植入数字证书。使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的电子副本IC卡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CA数字证书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醇对不同盐度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桂伦 易远名 +3 位作者 杨奇慧 谭北平 迟淑艳 刘泓宇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为研究肌醇对不同盐度(4和28)条件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选取初始体质量为(0.75±0.03)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以添加0、100、200、400、800和1600 mg∙kg^(−1)肌醇的6... 为研究肌醇对不同盐度(4和28)条件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选取初始体质量为(0.75±0.03)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以添加0、100、200、400、800和1600 mg∙kg^(−1)肌醇的6种等氮等脂饲料持续投喂10周。结果表明,高盐度对虾终末体质量、增重率、成活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净利用率、总胆固醇含量、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一氧化氮合酶显著高于低盐度(P<0.05),饲料系数和水分则相反。饲料系数和总胆固醇含量随饲料中肌醇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终末体质量、增重率、成活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净利用率则相反,肌醇添加组的肝体比、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饲料中添加肌醇可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发育,提高其成活率和非特异性免疫力;低盐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受抑制,肌醇水平不低于100 mg∙kg^(−1)能使其生长发育恢复至高盐水平,不低于200 mg∙kg^(−1)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肌醇 盐度 生长 血清生化指标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绥化地区马属动物流行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的调查报告
16
作者 赵锡荣 闵友贵 +4 位作者 赵悦 迟淑艳 于井顺 王淑贤 马秀霞 《动物检疫》 1990年第2期25-26,共2页
本次绥化地区马属动物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播很快,发病率很高,发热和咳嗽为其主要征状。黑龙江省绥化地区以前从没发生过。1989年3月中旬,我省西部大庆、安达等十几个市县首先发生,然后便自西向东迅速传播开来。到5月下旬为止... 本次绥化地区马属动物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播很快,发病率很高,发热和咳嗽为其主要征状。黑龙江省绥化地区以前从没发生过。1989年3月中旬,我省西部大庆、安达等十几个市县首先发生,然后便自西向东迅速传播开来。到5月下旬为止,仅绥化地区12个市县中就有10个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属动物 流行病 呼吸道 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