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透平流动损失分解及损失特性研究
1
作者
刘如一
刁安娜
+4 位作者
迟志男
张帅钊
邓清华
李军
丰镇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0期96-105,共10页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向心透平流动损失耦合机制不清晰以及优化方向不明确的问题,以循环输出功率为150 kW的SCO_(2)向心透平为对象,基于熵产理论,采用不同边界条件设置、多次数值模拟和涡量分析方法,开展了流动损失分解、损失来...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向心透平流动损失耦合机制不清晰以及优化方向不明确的问题,以循环输出功率为150 kW的SCO_(2)向心透平为对象,基于熵产理论,采用不同边界条件设置、多次数值模拟和涡量分析方法,开展了流动损失分解、损失来源定位以及损失特性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该向心透平的流动损失由大到小依次为泄漏损失、静叶损失、混合损失、动叶损失,分别占总损失的44.43%、31.82%、11.98%和11.77%;当偏离设计工况时,泄漏损失和静叶损失占比减小,混合损失占比增大,动叶损失占比变化不大;泄漏损失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动叶进口叶顶间隙相对较高,透平泄漏量较大,减小动叶叶顶间隙尺寸可显著减小透平的熵产和泄漏损失;静叶损失主要产生于通道中后区域,动叶损失在动叶中段位置处急剧增大。研究结果可为百千瓦级SCO_(2)动力循环向心透平的气动设计和型线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向心透平
流动损失分解
熵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透平流动损失分解及损失特性研究
1
作者
刘如一
刁安娜
迟志男
张帅钊
邓清华
李军
丰镇平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0期96-105,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3YFB4102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资助项目(U20A20303)。
文摘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向心透平流动损失耦合机制不清晰以及优化方向不明确的问题,以循环输出功率为150 kW的SCO_(2)向心透平为对象,基于熵产理论,采用不同边界条件设置、多次数值模拟和涡量分析方法,开展了流动损失分解、损失来源定位以及损失特性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该向心透平的流动损失由大到小依次为泄漏损失、静叶损失、混合损失、动叶损失,分别占总损失的44.43%、31.82%、11.98%和11.77%;当偏离设计工况时,泄漏损失和静叶损失占比减小,混合损失占比增大,动叶损失占比变化不大;泄漏损失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动叶进口叶顶间隙相对较高,透平泄漏量较大,减小动叶叶顶间隙尺寸可显著减小透平的熵产和泄漏损失;静叶损失主要产生于通道中后区域,动叶损失在动叶中段位置处急剧增大。研究结果可为百千瓦级SCO_(2)动力循环向心透平的气动设计和型线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向心透平
流动损失分解
熵产理论
Keywords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radial inflow turbine
decomposition of flow losses
entropy generation theory
分类号
TK4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透平流动损失分解及损失特性研究
刘如一
刁安娜
迟志男
张帅钊
邓清华
李军
丰镇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