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与对氧磷酶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迟东升 靳凤霞 +6 位作者 阮新民 吴焕林 陈秋雄 江巍 王侠 王云飞 陈可冀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25-528,共4页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PON)中PON155M/L和PON2148A/G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201例高血压组和94例对照组的PON155M/L和PON2148A/G基因多态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血浆PON、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PON)中PON155M/L和PON2148A/G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201例高血压组和94例对照组的PON155M/L和PON2148A/G基因多态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血浆PON、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明显降低,丙二醛(MDA)浓度显著升高;PON155LM基因型、M等位基因频率,PON2148GG/AG基因型、G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ON155LM基因型的PON和T-SOD活性较LL基因型明显降低,而收缩血压、舒张血压显著增高;PON2148AG和GG基因型的PON活性较AA基因型者明显降低,GG基因型的MDA、AG基因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则显著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ON155LM基因型、PON2148GG/AG基因型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PON155M等位基因、PON2148G等位基因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此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PON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对氧磷 多态现象(遗传学) 基因频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迟东升 《临床荟萃》 CAS 1997年第19期867-869,共3页
近年来,经血管造影、血管镜和尸检证实血栓形成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发病中起着主要作用,在冠状动脉(CA)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其间接证据为:①应用抗血小板(PLt)药物可明显减少发生AMI的... 近年来,经血管造影、血管镜和尸检证实血栓形成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发病中起着主要作用,在冠状动脉(CA)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其间接证据为:①应用抗血小板(PLt)药物可明显减少发生AMI的危险性;②已证实血浆纤维蛋白原(Fg)升高是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③溶栓治疗可减少AMI梗塞面积并有助于保存心肌功能。作为可反映凝血活动和纤溶活性的交联纤维蛋白(cross-linked fibrin,CLFb)的降解产物,D-二聚体(D-dimer,D-D)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将就D-D对冠心病(CHD)的诊断,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LFb D-二聚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声学造影诊断高血压心肌微血管功能损害的探讨
3
作者 迟东升 王鹏 +8 位作者 靳凤霞 刘俭 陈小林 谢志斌 李琦 吴平生 许顶立 查道刚 刘伊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28-331,共4页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诊断高血压心肌微血管病变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 :应用心肌声学造影测量 2 4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8例对照组注射潘生丁前后心肌的A值、β值和A·β值 ,并计算出A、β比值和冠脉微血管的血流储备(CMVFR)。结果 :...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诊断高血压心肌微血管病变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 :应用心肌声学造影测量 2 4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8例对照组注射潘生丁前后心肌的A值、β值和A·β值 ,并计算出A、β比值和冠脉微血管的血流储备(CMVFR)。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高血压病患者注射潘生丁后A、β和A·β值增加幅度明显降低 ,β比值以及CMVFR显著降低 ;A值与DBP、A·β值与SBP呈正相关 (r =0 .45 ,0 .3 9) ;RatioA、Ratioβ和CMVFR与SBP(r =-0 .44 ,-0 .48,-0 .5 7)、Ratioβ和CMVFR与DBP呈负相关 (r =-0 .45 ,-0 .47)。 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心肌微血管储备功能受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声学造影 诊断 高血压 心肌微血管功能损害 并发症 潘生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衰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单体含量变化以及苯那普利对其影响
4
作者 迟东升 吾柏铭 +1 位作者 洪小苏 余荣水 《临床荟萃》 CAS 1999年第21期1003-1003,共1页
纤维蛋白单体(Fibrin Monomer,FM)是反映血液凝血活动的指标,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观察了79例充血性心衰(CHF)患者的血浆FM浓度变化以及新一代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Benazepril)对其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对... 纤维蛋白单体(Fibrin Monomer,FM)是反映血液凝血活动的指标,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观察了79例充血性心衰(CHF)患者的血浆FM浓度变化以及新一代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Benazepril)对其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95年9月至1996年12月期间入院的79例CHF患者。其中NYHA心功能Ⅱ级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53~75岁,平均(66.5±8.6)岁;NYHA心功能直级24例,男12例,女12例,年龄33~80岁,平均(66.0±13.3)岁;NYHA心功能Ⅳ级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32~93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浆 纤维蛋白单体 苯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内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抑制HUVEC增殖和ER-α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余小平 刘驰 +2 位作者 王庆 迟东升 凌文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81-85,94,共6页
目的探讨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denosylhomocysteine,SAH)升高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基因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以分离的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 目的探讨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denosylhomocysteine,SAH)升高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基因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以分离的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为研究对象,经不同浓度的SAH水解酶强效抑制剂3-deazaadenosine(DZA)处理24~72h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胞内SAH浓度,利用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仪和TUNEL技术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ER-α蛋白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其mRNA表达,甲基化特异PCR法检测ER-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经DZA处理后,HUVEC胞内SAH浓度升高(P<0.05),生长增殖能力降低(主要受阻于G1/G0期),凋亡率增加(P<0.05),ER-α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但DZA处理前后ER-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不发生明显改变。结论SAH升高抑制HUVEC的增殖能力与ER-α的表达变化有关,但这种作用不是通过改变ER-α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雌激素受体-Α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