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变形规律的堆石料弹、塑性湿化力学参数研究
1
作者 周雄雄 黄佳铄 +2 位作者 范志东 纪天瑞 迟世春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2-1088,共7页
湿化变形是土石坝的主要后期变形之一,对坝体的应力变形性状及初次蓄水坝体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前期湿化变形特性研究成果和提出的湿化变形模型,在进一步全面分析大量湿化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并完善了湿化应变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 湿化变形是土石坝的主要后期变形之一,对坝体的应力变形性状及初次蓄水坝体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前期湿化变形特性研究成果和提出的湿化变形模型,在进一步全面分析大量湿化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并完善了湿化应变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推导了代表此特性的弹性和塑性力学参数。在非线性弹性理论框架下,提出了新的湿化泊松比计算公式,确立了湿化泊松比、平均有效应力p和广义剪应力q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塑性理论框架下,提出了精确的湿化剪胀方程。通过多组试验数据论证,发现提出的湿化泊松比与剪胀比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因此,提出的湿化泊松比和湿化剪胀比的计算方法是普遍适用且精确可靠的,研究成果可为堆石料湿化变形特性和堆石坝湿化变形弹塑性模拟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湿化变形 湿化泊松比 剪胀方程 湿化剪胀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石料颗粒的延迟破碎时间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迟世春 王腾腾 贾宇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02-2609,共8页
堆石料颗粒的延迟破碎是指颗粒受力一定时间后发生的破碎。给出颗粒延迟破碎时间是采用离散元法模拟堆石料流变进行定量分析的前提。从断裂力学出发,将颗粒内部缺陷概化为一币形裂纹,给出了颗粒瞬时破碎强度与裂纹半长的关系。将颗粒瞬... 堆石料颗粒的延迟破碎是指颗粒受力一定时间后发生的破碎。给出颗粒延迟破碎时间是采用离散元法模拟堆石料流变进行定量分析的前提。从断裂力学出发,将颗粒内部缺陷概化为一币形裂纹,给出了颗粒瞬时破碎强度与裂纹半长的关系。将颗粒瞬时强度作为随机变量,采用Logistic函数描述其分布,并运用求解随机变量函数概率分布的方法,求出裂纹半长的概率分布。然后将颗粒岩石加工成板试样,通过双扭松弛试验,测量其亚临界裂纹扩展速度。在此基础上对颗粒裂纹扩展方程进行积分,得到裂纹贯通(即颗粒延迟破碎)的时间表达式。以裂纹半长为随机变量,求出颗粒延迟破碎时间的概率分布。云南红石岩堰塞坝工程白云岩颗粒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应力水平下,大颗粒延迟破碎时间长且离散性大,小颗粒延迟破碎时间短且离散性小。这与堆石料室内流变试验稳定快而现场堆石坝流变持续时间长的宏观现象相吻合。颗粒延迟破碎时间的给出为采用离散元模拟堆石料流变,提升堆石料流变本构模型,解决堆石料室内流变试验的时间尺寸效应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流变变形 颗粒延迟破碎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坝土石料填筑干密度数字特征的动态优化方法研究
3
作者 贾宇峰 冯文泉 迟世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21-2528,共8页
提出了一种现场填筑过程中坝料压实质量控制指标的调整优化方法。利用土石坝填筑现场取得的实测干密度,确定已填筑坝料干密度的随机场数字特征(均值、标准差和相关距离),根据坝料变形参数与干密度相关关系,构建坝体变形参数的随机场,进... 提出了一种现场填筑过程中坝料压实质量控制指标的调整优化方法。利用土石坝填筑现场取得的实测干密度,确定已填筑坝料干密度的随机场数字特征(均值、标准差和相关距离),根据坝料变形参数与干密度相关关系,构建坝体变形参数的随机场,进行坝体随机有限元计算,预测未来大坝的结构响应,从而预判大坝的安全性。并在此基础上,基于二次多项式,建立了各分区坝料干密度随机场数字特征与大坝变形响应的统计特征(均值、标准差)的响应面方程,进而推求大坝变形响应的超越概率表达式,为坝料碾压施工参数优化提供指导,提高大坝安全性。以一实际工程为例,根据不同填筑阶段各分区坝料现场干密度的数字特征,分析了坝料参数的不确定性与大坝结构响应之间的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填筑进度的变化,大坝不确定变形响应分析趋于稳定,心墙料干密度数字特征对坝体最大沉降和倾度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大坝变形响应的超越概率变化规律,可以得到优化后的各分区坝料现场干密度的随机场数字特征,从而指导下一填筑阶段大坝的现场碾压施工,以提高大坝变形的控制水平和安全评价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墙堆石坝 最大沉降 最大倾度 干密度 随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微裂纹随机分布的堆石颗粒准静态强度统计模型
4
作者 闫世豪 迟世春 +2 位作者 王晋伟 郭宇 周新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8-1387,共10页
材料内部裂纹尺寸、形状、转向和空间位置的随机分布对其强度有直接的影响。为了研究地震准静态荷载作用下堆石颗粒强度与尺寸和应变率的统计关系,在最弱链理论的框架下假设颗粒内部裂纹的尺寸和空间位置均服从幂律分布,建立了由颗粒累... 材料内部裂纹尺寸、形状、转向和空间位置的随机分布对其强度有直接的影响。为了研究地震准静态荷载作用下堆石颗粒强度与尺寸和应变率的统计关系,在最弱链理论的框架下假设颗粒内部裂纹的尺寸和空间位置均服从幂律分布,建立了由颗粒累积破坏概率和体积构成的复合参数与强度的关系。从微观角度应变率效应提高了内部裂纹的强度,降低了单位体积的失效概率,同时使裂纹的空间位置分布更稀疏,减弱了颗粒强度的尺寸效应。不同加载速率的颗粒破碎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存在逐渐减小的空间分布幂指数使颗粒复合参数汇集在由最弱链统计模型决定的主曲线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强度 尺寸效应 应变率效应 统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细观单粒强度的堆石料破碎特性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迟世春 王峰 +1 位作者 贾宇峰 李士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80-1785,共6页
颗粒破碎是影响堆石料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由于测试手段的限制,荷载作用过程中堆石的颗粒破碎难以实时度量,因而影响堆石料力学特性的深入研究。通过单粒强度试验,发现同一粒组的堆石料单粒强度较好地服从Weibull分布,而破碎后颗... 颗粒破碎是影响堆石料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由于测试手段的限制,荷载作用过程中堆石的颗粒破碎难以实时度量,因而影响堆石料力学特性的深入研究。通过单粒强度试验,发现同一粒组的堆石料单粒强度较好地服从Weibull分布,而破碎后颗粒的粒径级配曲线基本服从分形分布。在此基础上,推求了堆石料三轴试验过程中级配的演化过程,给出了颗粒破碎的实时预测方法,与三轴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WEIBULL分布 分形破碎 单粒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折减的拉格朗日差分方法分析土坡稳定性 被引量:149
6
作者 迟世春 关立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6,共5页
运用连续介质显式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方法,通过逐步折减土体的抗剪强度,来分析土坡稳定的安全系数。实例计算表明,强度折减系数达到某一数值时,土坡顶点的水平位移会快速增加。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界定土坡破坏的坡顶位移增量标准。即坡... 运用连续介质显式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方法,通过逐步折减土体的抗剪强度,来分析土坡稳定的安全系数。实例计算表明,强度折减系数达到某一数值时,土坡顶点的水平位移会快速增加。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界定土坡破坏的坡顶位移增量标准。即坡顶位移增量与折减系数增量之比大于系数sc为土坡破坏,并建议了sc的取值。这样可避免强度采用折减方法分析土坡稳定时,以不收敛等"模糊"概念作为土坡破坏状态的判别标准,具有物理意义明确、客观具体、便于数值计算等特点。与瑞典圆弧法、简化Bishop法及Spencer法比较可见,这些方法的潜在滑动面形状相似、位置十分接近,说明本文方法及"破坏"状态的判别标准是合适的。文中对剪胀角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得到"不考虑"剪胀性的关联流动法则会高估土坡稳定安全系数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坡 稳定性 拉格朗日差分法 强度折减 剪胀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相似理论及其验证 被引量:73
7
作者 迟世春 林少书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4期11-20,共10页
通过几何比尺为2的两个有机玻璃模型的结构动力试验,验证了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的弹性相似律和弹性力—重力相似律。得到了以下结论:(1)大小模型频率符合相似律,一阶频率误差为2.7%、4.1%,二阶频率误差为0、6.05%。弹性相似律比弹性力—重... 通过几何比尺为2的两个有机玻璃模型的结构动力试验,验证了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的弹性相似律和弹性力—重力相似律。得到了以下结论:(1)大小模型频率符合相似律,一阶频率误差为2.7%、4.1%,二阶频率误差为0、6.05%。弹性相似律比弹性力—重力相似律更适合于频率预测的试验。(2)大小模型的加速度、应变符合相似律,弹性相似律的加速度误差为-1.55%~8.75%,应变误差为0.377%~7.297%。弹性力—重力相似律的加速度误差为3.07%~4.158%,应变误差为6.849%~12.959%。(3)不同相似律大小模型的时间比尺吻合很好。加速度与应变时程曲线的波形一致,既无漏峰也无错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模型 二阶 相似律 重力 加速度 误差 频率预测 应变 时程曲线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的动力Hardin-Drnevich模型小应变特性及其阈值应变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迟世春 郭晓霞 +1 位作者 杨峻 林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3-249,共7页
以Hardin-Drnevich模型的双曲骨架曲线为基础,采用Masing准则构造其滞回圈,形成小应变土体动力耗散函数。然后从热力学基本定律出发,分析其对应的屈服面及能量耗散特性。发现筑坝堆石类无黏性材料的动力特性存在2个阈值应变,定义为第一... 以Hardin-Drnevich模型的双曲骨架曲线为基础,采用Masing准则构造其滞回圈,形成小应变土体动力耗散函数。然后从热力学基本定律出发,分析其对应的屈服面及能量耗散特性。发现筑坝堆石类无黏性材料的动力特性存在2个阈值应变,定义为第一和第二阈值应变。两个阈值应变将土体动力特性分成3段。当土体的动应变小于第一阈值应变时,土体屈服为常摩擦系数的摩擦耗散控制;当土体动应变介于第一、第二阈值应变之间时,土体屈服为变摩擦系数的摩擦耗散控制;当土体动应变大于第二阈值应变时,土体屈服除摩擦机制外还存在剪胀等土体结构改变的效应。土体的2个阈值应变主要受最大动剪切模量系数及指数控制,无黏性土的摩擦角对其也有一定影响。两个阈值应变均随最大动剪切模量系数及指数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耗散 动力特性 阈值应变 环境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颗粒破碎耗能对罗维剪胀模型的修正 被引量:35
9
作者 迟世春 贾宇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66-1269,共4页
采用Hardin建议的公式来度量颗粒破碎及其耗能。根据罗维最小能比原理,推导得到破碎修正的屈服函数微分方程。对围压300kPa时,进行了微分方程的数值积分,得到了屈服面图形。与原始罗维剪胀模型相比,经过颗粒破碎修正的罗维剪胀模型具有... 采用Hardin建议的公式来度量颗粒破碎及其耗能。根据罗维最小能比原理,推导得到破碎修正的屈服函数微分方程。对围压300kPa时,进行了微分方程的数值积分,得到了屈服面图形。与原始罗维剪胀模型相比,经过颗粒破碎修正的罗维剪胀模型具有低剪胀性等明显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破碎 破碎耗能 剪胀 屈服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土坡稳定的适应性 被引量:17
10
作者 迟世春 关立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98-1302,共5页
为深入研究土体采用的本构模型以及安全系数的控制标准.讨论了土体采用邓肯E-B模型和理想弹塑性的广义米塞斯模型时,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土坡稳定的适应性.发现邓肯E-B模型的适应性较差,土坡内应变发展不均匀,不能形成明显的剪切带.而... 为深入研究土体采用的本构模型以及安全系数的控制标准.讨论了土体采用邓肯E-B模型和理想弹塑性的广义米塞斯模型时,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土坡稳定的适应性.发现邓肯E-B模型的适应性较差,土坡内应变发展不均匀,不能形成明显的剪切带.而弹塑性的广义米塞斯模型则形成剪切带,剪切带两侧土体具有明显的相对滑移趋势.因此,弹塑性模型更适合于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土坡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坡稳定分析 有限单元法 强度折减 平面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满大坝静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迟世春 胡志强 林皋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1年第3期91-97,共7页
采用非线性接触面单元模型,分析了带缝丰满大坝的静、动力特性.实践了一种有效的接触面静、动力迭代算法.研究表明,丰满坝在AB缝端插入钢筋棒和下游面采用钢筋网加固处理,是很强的并缝措施,可使坝的静、动力特性与整体坝接近.... 采用非线性接触面单元模型,分析了带缝丰满大坝的静、动力特性.实践了一种有效的接触面静、动力迭代算法.研究表明,丰满坝在AB缝端插入钢筋棒和下游面采用钢筋网加固处理,是很强的并缝措施,可使坝的静、动力特性与整体坝接近.只是等应力缝跨缝不连续.地震时大坝坝头、缝顶端的结合部及坝镭部位产生了瞬时拉应力集中.且超过规范标准。但这种高应力集中区范围很小,且衰减很快.考虑到经过处理,认为这种局部应力集中,不至于对坝的抗震安全构成威胁,但须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满坝 动力持性 并缝 应用集中 非线性接触面单元模型 局部应力集中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石料的动力残余应变模型 被引量:7
12
作者 迟世春 吕小龙 贾宇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0-376,共7页
基于国内多座土石坝筑坝材料的动力试验成果,研究了堆石料的动力残余变形特性。分析了沈珠江及其改进模型、朱晟模型和水科院模型的差异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围压和动应力为自变量,并考虑应力水平影响的堆石料残余应变模... 基于国内多座土石坝筑坝材料的动力试验成果,研究了堆石料的动力残余变形特性。分析了沈珠江及其改进模型、朱晟模型和水科院模型的差异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围压和动应力为自变量,并考虑应力水平影响的堆石料残余应变模型。分析比较发现,提出的新模型能够较好地吻合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堆石料 残余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与库水动力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迟世春 林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18-723,共6页
推导了时域内求解压缩性库水与面板堆石坝相互作用的计算公式.研究了不同动水压力模型对坝水系统自振频率及实测地震作用下坝体动力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水压力模型对系统频率的影响不大;坝体动力反应,威氏公式与不可压缩库水模... 推导了时域内求解压缩性库水与面板堆石坝相互作用的计算公式.研究了不同动水压力模型对坝水系统自振频率及实测地震作用下坝体动力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水压力模型对系统频率的影响不大;坝体动力反应,威氏公式与不可压缩库水模型接近,可压缩库水模型与不考虑动水压力情况接近.地震所激起的动水压力不同模型虽有差别,但数值较小.面板堆石坝的动力分析建议采用可压缩水体动水压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坝 坝水相互作用 混凝土坝 库水 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坝的动力控制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迟世春 林皋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1期1-8,共8页
在拱坝坝缝中布置钢筋和阻尼器,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控制坝体的动力反应。总体来说,拱向钢筋对坝体动力反应有控制作用,径向钢筋的作用不大;拱向阻尼器的控制效果较好,而径向阻尼器的效果不大。对动力反应的调整方面,对设置有3条... 在拱坝坝缝中布置钢筋和阻尼器,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控制坝体的动力反应。总体来说,拱向钢筋对坝体动力反应有控制作用,径向钢筋的作用不大;拱向阻尼器的控制效果较好,而径向阻尼器的效果不大。对动力反应的调整方面,对设置有3条缝的坝体的幅度比设置有1条缝的坝体的幅度要大。1条缝坝体同时设置拱向钢筋和阻尼器对梁向动拉应力的调整幅度为-2.846—-4.273MPa,而3条缝的为 -2.482—-4.69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动力控制 拱梁应力 钢筋 阻尼器 坝体 动力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幅频反应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迟世春 顾淦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5-79,共5页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幅频反应研究迟世春顾淦臣(河海大学水电系,南京,210098)1前言结构的动力设计应尽量避免自振频率接近干扰频率。因此,结构自振特性的研究十分重要。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属动力非线性结构,坝体的频率在振动...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幅频反应研究迟世春顾淦臣(河海大学水电系,南京,210098)1前言结构的动力设计应尽量避免自振频率接近干扰频率。因此,结构自振特性的研究十分重要。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属动力非线性结构,坝体的频率在振动过程中是变化的,其自振特性无法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面板堆石坝 幅频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否压缩库水模型面板堆石坝动力反应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迟世春 顾淦臣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11-115,共5页
可、否压缩库水模型面板堆石坝动力反应分析迟世春(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0098)顾淦臣(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南京210098)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动力反应分析,前人已做过很多工作.不可压缩库水模型下,动水压力对... 可、否压缩库水模型面板堆石坝动力反应分析迟世春(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0098)顾淦臣(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南京210098)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动力反应分析,前人已做过很多工作.不可压缩库水模型下,动水压力对坝体动力反应的影响,通过附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面板 堆石坝 动力反应 模型 水体 压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石料的湿化变形模型 被引量:27
17
作者 迟世春 周雄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5,共8页
堆石料的湿化变形严重影响心墙堆石坝初蓄水时的安全。通过分析堆石料单线法湿化试验数据发现,堆石料的湿化应力水平与湿化轴向应变成双曲线关系,但也有学者认为是指数函数关系,通过比较发现双曲线关系表述更佳。分析大量单线法试验数... 堆石料的湿化变形严重影响心墙堆石坝初蓄水时的安全。通过分析堆石料单线法湿化试验数据发现,堆石料的湿化应力水平与湿化轴向应变成双曲线关系,但也有学者认为是指数函数关系,通过比较发现双曲线关系表述更佳。分析大量单线法试验数据发现,湿化过程中体积应变增量与轴向应变增量的比值保持不变。由此并根据非线性弹性理论,提出了一个堆石料的湿化本构模型,给出了湿化割线模量与湿化泊松比的表达式。与改进的沈珠江湿化模型比较,该湿化模型与试验数据拟合的更好。研究显示,采用传统Prandtl-Reuss流动法则计算得到的湿化应变在高湿化应力水平下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湿化变形模型 湿化应力水平 Prandtl-Reuss流动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裂缝重力坝并缝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迟世春 林皋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1年第2期104-109,共6页
运用有限元混合法,研究了带缝重力坝的应力和变形性态.详细讨论了带缝重力坝的并缝问题,发现并缝对改善带缝坝体的受力状态效果明显。特别是自缝顶沿缝深度实施多点并缝,其水平位移基本接近于整体呗.并缝后坝体的控制应力由缝底转... 运用有限元混合法,研究了带缝重力坝的应力和变形性态.详细讨论了带缝重力坝的并缝问题,发现并缝对改善带缝坝体的受力状态效果明显。特别是自缝顶沿缝深度实施多点并缝,其水平位移基本接近于整体呗.并缝后坝体的控制应力由缝底转移到缝顶,控制应力特别是拉应力明显减小.但并缝导致缝顶应力集中,需要在缝顶周围采用高强混凝土。同时并缝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作为带缝坝补救措施,而不能取代灌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混合法 并缝 重力坝 裂缝 应力 变形性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坝土石料的变参数Ramberg-Osgood模型及其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迟世春 陈崇茂 贾宇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被广泛采用的等价线性黏弹性模型不寻求土体动应力-应变的具体表达式,无法给出能量耗散函数,为深入研究筑坝土石料动力变形机制带来不便。变参数Ramberg-Osgood模型(简称R-O模型)通过变动两个参数以适应土体动模量衰减和阻尼增长,并给... 被广泛采用的等价线性黏弹性模型不寻求土体动应力-应变的具体表达式,无法给出能量耗散函数,为深入研究筑坝土石料动力变形机制带来不便。变参数Ramberg-Osgood模型(简称R-O模型)通过变动两个参数以适应土体动模量衰减和阻尼增长,并给出滞回圈的数学表达式。研究中讨论了变参数R-O模型的适应范围,发现该模型不适合描述土体的小应变动力特性,给出了筑坝土石料变参数表达式,绘制了与试验曲线相协调的应力应变滞回圈。可以看出变参数R-O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筑坝土石料的动力特性,为进一步研究筑坝土石料的动力耗散与变形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料 变参数Ramberg-Osgood模型 滞回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扰动的土体本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迟世春 相彪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9-144,共6页
邓肯E-B模型无法描述软化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土体的剪胀效应;采用抛物线型体应变曲线的南水模型破坏时的剪胀率趋于定值,与实际土体不符。但南水模型适合描述应力应变峰值点前或最大剪胀率前土体的本构关系,邓肯模型适合描述的应变... 邓肯E-B模型无法描述软化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土体的剪胀效应;采用抛物线型体应变曲线的南水模型破坏时的剪胀率趋于定值,与实际土体不符。但南水模型适合描述应力应变峰值点前或最大剪胀率前土体的本构关系,邓肯模型适合描述的应变范围更小。因此,若要进行土工结构渐进破坏的分析计算,则需要建立一个适合于描述直至破坏的更大应变范围的土体本构关系。采用损伤扰动概念,将变形过程中的土体视为“相对完整”的未损伤土体和“完全调整”扰动土体的混合体,其应力应变关系可根据损伤扰动程度,由各自的应力应变关系组合确定。并根据试验提出了确定损伤扰动函数的计算公式。对体应变曲线,则采用抛物线加双曲线的形式加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本构关系 损伤扰动 软化 剪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