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羧甲基纤维素钠/蒙脱土悬浮体系的流变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连英惠 李丽芳 +1 位作者 赵凡 赵文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08-1214,共7页
考察了蒙脱土(MT)质量分数(w)、羧甲基纤维素钠(CMC)/MT质量比(R)、电解质(NaCl、MgCl2和AlCl3)、pH值和温度对MT或CMC/MT悬浮体系流变性能和触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w增加,纯MT悬浮体系的流体类型由近牛顿流体向塑型流体变化,触变类... 考察了蒙脱土(MT)质量分数(w)、羧甲基纤维素钠(CMC)/MT质量比(R)、电解质(NaCl、MgCl2和AlCl3)、pH值和温度对MT或CMC/MT悬浮体系流变性能和触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w增加,纯MT悬浮体系的流体类型由近牛顿流体向塑型流体变化,触变类型则由无触变、正触变向复合触变性转变;而CMC/MT悬浮体系仍保持MT体系的正触变塑型流体特征,但屈服值τ0和稠度指数K增加,滞后环面积S和电动电势|ζ|先增加后减小,表现出同步变化。电解质和实验温度均不改变CMC/MT悬浮体系的正触变性塑型流体特征,但电解质使τ0和K增加,而温度增加使τ0和K减小。随介质pH值的增加,CMC/MT体系由负触变性变为正触变性,|ζ|增大,S先增加后减小,且在pH=8.46时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羧甲基纤维素钠 流变性 触变性 滞后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滑石负载的钯纳米粒子对水合肼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4
2
作者 金荣荣 李丽芳 +2 位作者 徐雪峰 连英惠 赵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29-1935,共7页
利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载体水滑石(LDH), 通过离子交换法将PdCl2-4插入水滑石层间, 再用水合肼将其还原, 制备得到了水滑石负载的分散状钯纳米粒子(LDH-Pd0). 利用 X 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 X 射线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所得样... 利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载体水滑石(LDH), 通过离子交换法将PdCl2-4插入水滑石层间, 再用水合肼将其还原, 制备得到了水滑石负载的分散状钯纳米粒子(LDH-Pd0). 利用 X 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 X 射线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钯纳米粒子能很好地分散在水滑石上. 将该纳米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GCE)用于水合肼的电催化氧化, 该修饰电极表现出很好的电化学催化活性. 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库仑法(CC)和计时安培法(i-t)对修饰电极的催化活性、有效表面积和水合肼的催化氧化机理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水合肼在-0.1 V附近有明显的氧化峰, 在1.0×10-5-2.0×10-4mol·L-1范围内, 阳极峰电流与水合肼浓度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其检测限为9.5×10-7mol·L-1. 计算得到 GCE, LDH-Pd0/GCE 和 LDH/GCE电极活化面积分别为0.02089, 0.02762和0.02496 cm2. 推知水合肼的氧化过程有4电子和4质子参与, 并且其在电极上的反应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钯纳米粒子:循环伏安:水合肼 修饰电极: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水滑石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金荣荣 李丽芳 +1 位作者 赵凡 连英惠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6-400,共5页
用循环伏安法(CV)对聚苯胺(PANI)与不同类水滑石(HTlc)逐层滴涂修饰的玻碳电极(GCE)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HTlc中n(Mg2+)/n(Al3+)变化,修饰电极PANI/HTlc/GCE上Fe(CN)3-6氧化还原峰电流先增加后降低,说明此修饰电极的促电子转移... 用循环伏安法(CV)对聚苯胺(PANI)与不同类水滑石(HTlc)逐层滴涂修饰的玻碳电极(GCE)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HTlc中n(Mg2+)/n(Al3+)变化,修饰电极PANI/HTlc/GCE上Fe(CN)3-6氧化还原峰电流先增加后降低,说明此修饰电极的促电子转移作用受HTlc层板电荷密度的影响。当MgAl-HTlc片层中部分Mg2+、Al3+金属离子被Co2+、Ni2+和Fe3+分别替代后,得到的掺杂HTlc修饰电极均使Fe(CN)3-6的氧化还原电流减小,表明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与类水滑石的片层组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物质 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法 聚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