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年生油杉人工林生长规律 被引量:12
1
作者 高楠 肖祥希 +6 位作者 何文广 郭福泰 陈金章 王丽琴 连细春 黄声集 黄学敏 《广西林业科学》 2015年第3期219-224,共6页
对位于福建省永春县50年生油杉(Keteleeria fortune)人工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杉树高有2个快速生长期,分别在第5~16年和第20~24年,连年生长量在第22年时出现生长最大峰值;油杉前26年均为胸径的快速生长期,连年生长量在... 对位于福建省永春县50年生油杉(Keteleeria fortune)人工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杉树高有2个快速生长期,分别在第5~16年和第20~24年,连年生长量在第22年时出现生长最大峰值;油杉前26年均为胸径的快速生长期,连年生长量在第12年和第22年时出现2次生长高峰;油杉前50年均是材积快速生长期。采用不同模型对油杉生长过程进行拟合,对油杉树高生长过程拟合效果最好是Weibull模型,其相关系数和残差平方和分别为0.997 5和2.767 0;对油杉胸径生长过程拟合效果最好是Richards模型,其相关系数和残差平方和分别为0.998 8和1.482 7;对油杉材积生长过程拟合效果最好是Korf模型,其相关系数和残差平方和分别为0.999 1和0.000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杉 树干解析 生长规律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杉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分配格局 被引量:9
2
作者 高楠 肖祥希 +5 位作者 王丽琴 何文广 陈金章 连细春 黄声集 黄学敏 《广西林业科学》 2015年第4期352-357,共6页
对位于福建省永春县50年生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人工林的养分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2 m区分段为单位,随着树高的升高,每个区分段树干、树皮各养分积累量总体上呈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树枝和树叶各养分积累量则总体上呈现... 对位于福建省永春县50年生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人工林的养分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2 m区分段为单位,随着树高的升高,每个区分段树干、树皮各养分积累量总体上呈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树枝和树叶各养分积累量则总体上呈现出先变大后变小的变化规律。油杉单株N、P、K、Ca、Mg元素积累量分别为1 758.20、103.14、963.70、572.66、288.24 g。在林分养分的现存量中,乔木层的各养分现存量最大,为6 332.80 kg/hm2;林下植被层其次,为86.58 kg/hm2;凋落物层最小,仅为74.06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杉 人工林 生态系统 养分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山地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连细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4期8211-8212,共2页
为进一步掌握闽南山地马尾松人工林的生长规律,采用马尾松集约中径材人工培育经营类型的43 a生林分,选取有代表性(立地条件)的林分进行调查、测试、研究,对43 a生马尾松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研究马尾松在43 a中的生长过程。从解析木材料... 为进一步掌握闽南山地马尾松人工林的生长规律,采用马尾松集约中径材人工培育经营类型的43 a生林分,选取有代表性(立地条件)的林分进行调查、测试、研究,对43 a生马尾松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研究马尾松在43 a中的生长过程。从解析木材料,归类综合,对马尾松中径材人工林林分的胸径、树高与材积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为马尾松近自然森林经营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生长规律 培育措施 近自然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树与杉木次生林混交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连细春 《福建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77-79,共3页
在福建省永春碧卿国有林场杉木采伐迹地进行红豆树与杉木萌芽条4种混交比例(4豆∶1杉、3豆∶1杉、2豆∶1杉、1豆∶1杉)造林试验。结果表明:6年生红豆树平均胸径、树高生长量在不同混交比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6年生杉木平均胸径、树高... 在福建省永春碧卿国有林场杉木采伐迹地进行红豆树与杉木萌芽条4种混交比例(4豆∶1杉、3豆∶1杉、2豆∶1杉、1豆∶1杉)造林试验。结果表明:6年生红豆树平均胸径、树高生长量在不同混交比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6年生杉木平均胸径、树高生长量在不同混交比例间差异不显著,6年生杉木萌芽林与红豆树已经产生较为明显的生长环境空间的竞争;不同混交比例对红豆树主干分枝数、高径比、枝下高与全高比等干形生长指标的影响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杉木次生林 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树人工幼龄林施肥效应 被引量:3
5
作者 连细春 《福建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81-83,共3页
在福建省永春碧卿国有林场,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幼龄期红豆树人工林开展氮、磷、钾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福建山地土壤磷元素欠缺较突出的情况下,磷肥的及时补充供给对幼龄期红豆树林木胸径、树高生长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氮、磷、... 在福建省永春碧卿国有林场,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幼龄期红豆树人工林开展氮、磷、钾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福建山地土壤磷元素欠缺较突出的情况下,磷肥的及时补充供给对幼龄期红豆树林木胸径、树高生长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氮、磷、钾三元素对幼龄期红豆树林木胸径、树高生长的重要性依主次关系为磷〉氮〉钾;氮、磷、钾施肥组合中,以N1P1K3(尿素150 g·株-1+钙镁磷肥120 g·株-1+氯酸钾30 g·株-1)对红豆树胸径生长影响最大;以N2P1K1(尿素100 g·株-1+钙镁磷肥120 g·株-1+氯化钾90 g·株-1)对树高生长促进作用最大。由此可见,在福建山地红豆树幼林施肥以磷肥为主,单株施钙镁磷肥120 g,配合施100~150 g尿素和少量氯化钾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人工幼林 施肥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