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疲劳干预对膝关节主被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孔祥飞 王洪丹 +2 位作者 连子瞻 姚杰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7-462,468,共7页
目的 探究连续疲劳干预对膝关节主被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招募27位健康大学生在等速力量测试系统上进行疲劳实验。疲劳实验包括3个疲劳周期,每个疲劳周期至少30次股四头肌连续等长收缩。对比不同疲劳周期的最大被动力矩、平均最... 目的 探究连续疲劳干预对膝关节主被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招募27位健康大学生在等速力量测试系统上进行疲劳实验。疲劳实验包括3个疲劳周期,每个疲劳周期至少30次股四头肌连续等长收缩。对比不同疲劳周期的最大被动力矩、平均最大自主收缩(maximum voluntary contraction, MVC)力矩、股外侧肌和股二头肌肌电积分值以及协同收缩指数(co-contraction index, CI)。结果 疲劳周期3后,最大被动力矩显著下降(P<0.05)。疲劳周期1、2、3过程内平均MVC力矩、股外侧肌和股二头肌肌电积分值都显著下降(P<0.05),然而二者CI全程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剂量为90次的连续疲劳干预会显著影响膝关节主被动生物力学特性。疲劳干预后,膝关节抵抗被动屈伸能力下降。并且随着疲劳干预进程,股四头肌主动收缩能力下降,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肉激活也下降,但二者肌群协同收缩水平不变。这种温和的肌群协同收缩模式有益于保持良性膝关节力学加载环境。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疲劳后膝关节主被动生物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疲劳 膝关节 协同收缩 等长收缩 生物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短期内移植体黏性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连子瞻 孙彬 +4 位作者 于善江 孔祥飞 严奕辰 杨滨 姚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5-541,共7页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重建(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术后短时间内移植体黏性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6只雄性新西兰兔,以跟腱为移植体制作单侧膝关节ACLR动物模型。ACLR术后15 d将实验兔安乐死,取出移植体、健康的...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重建(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术后短时间内移植体黏性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6只雄性新西兰兔,以跟腱为移植体制作单侧膝关节ACLR动物模型。ACLR术后15 d将实验兔安乐死,取出移植体、健康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和跟腱。测量移植体的截面积,分别进行0.1、1 MPa平衡条件的蠕变实验,并计算黏性系数,总结移植体的黏性变化规律,与健康ACL进行对比。结果移植体的截面积在手术后15 d内缓慢上升。ACL与移植体的黏性呈非线性变化。在不同应力下,黏性系数有较大差异。移植体黏性系数随ACLR术后时间呈下降趋势,但在低应力下更明显。结论本文建议,ACLR术后早期康复过程中,应使用助行器,降低步频,并避免踢、踹等对关节冲击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移植体 动物模型 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肢对线对大腿截肢者健侧膝关节内部接触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腾宇 姚―杰 +3 位作者 莫中军 郭俊超 连子瞻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6-303,共8页
目的研究假肢对线对大腿截肢者健侧膝关节内部接触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步态实验分析健全人及大腿截肢者在不同对线条件下行走时下肢运动及地面反作用力(ground reaction force,GRF)差异,并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接受腔内收和外展... 目的研究假肢对线对大腿截肢者健侧膝关节内部接触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步态实验分析健全人及大腿截肢者在不同对线条件下行走时下肢运动及地面反作用力(ground reaction force,GRF)差异,并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接受腔内收和外展的异常对线情况对膝关节内部股骨软骨、胫骨软骨与半月板之间接触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健全人在GRF第1峰值时刻膝关节接触力主要集中在内侧,在GRF第2峰值时刻接触力主要集中在外侧,而截肢者接触力在GRF的两个峰值时刻都集中在内侧。接受腔对线内收6°会导致膝关节内侧应力、接触力、接触面积均明显增大。结论截肢者膝骨关节炎发病率高于健全人与其膝关节内侧长期过载有关,接受腔对线内收会增加大腿截肢者健侧膝关节骨关节疾病的风险,临床对线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过度内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肢对线 大腿截肢者 膝关节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对线情况下大腿截肢者健侧膝关节的接触特性分析
4
作者 张腾宇 姚杰 +3 位作者 莫中军 连子瞻 郭俊超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63-64,共2页
目的下肢截肢者骨关节疾病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健全人,而假肢对线对截肢者的下肢生物力学具有重要影响,不合适的对线容易引发下肢关节疾病。本文以单侧大腿截肢者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不同假肢对线情况下截肢者健侧膝关节内部接触特性的... 目的下肢截肢者骨关节疾病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健全人,而假肢对线对截肢者的下肢生物力学具有重要影响,不合适的对线容易引发下肢关节疾病。本文以单侧大腿截肢者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不同假肢对线情况下截肢者健侧膝关节内部接触特性的分析研究,解释截肢及不当对线引发膝骨关节炎的机理,并提出假肢对线的合理建议。方法通过15例健全人及10例大腿截肢者的步态实验,分析了截肢者在不同对线条件下行走时的下肢运动及地面反力,并与健全人的数据进行比较。选取几种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对线情况下的地面反力作为载荷,以下肢胫骨和股骨角度作为边界条件,加载到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选取地面反力的两个峰值时刻进行不同对线情况下关节内部接触特性的分析。结果截肢者膝关节内侧的最大应力、接触力及接触面积均大于健全人。健全人在地面反力第一峰值时刻内侧接触力、接触面积均大于外侧,第二峰值时刻内侧接触力、接触面积均小于外侧,而截肢者在两个峰值时刻内侧接触力、接触面积均大于外侧。接受腔对线内收导致截肢者膝关节内侧应力、接触力、接触面积均明显增大,而接受腔对线外展会相应的减小膝关节内侧应力、接触力及接触面积。结论膝关节内侧的长期过载可能是导致截肢者健侧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率显著高于健全人的一个重要原因。接受腔内收的对线条件可能会大大增加膝骨关节炎的风险。在临床假肢装配中,应注意避免接受腔过度内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肢者 健全人 发病率 接触特性 骨关节炎 接触面积 大腿截肢 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