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6个表型性状的青稞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1
作者 旺姆 卓嘎 +6 位作者 扎桑 西若曲宗 达瓦顿珠 郭刚刚 张京 卓嘎 伦珠朗杰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6-1537,共12页
通过青稞种质遗传多样性评估,能够深入了解资源的优势变异,为青稞育种中优异互补亲本的选择提供便利,有效提高优异基因的交流聚合和新品种选育的效率。本研究选用了来自青稞种植区域的不同生态类型的1112份供试材料,通过6个表型性状的... 通过青稞种质遗传多样性评估,能够深入了解资源的优势变异,为青稞育种中优异互补亲本的选择提供便利,有效提高优异基因的交流聚合和新品种选育的效率。本研究选用了来自青稞种植区域的不同生态类型的1112份供试材料,通过6个表型性状的综合鉴定,评估遗传多样性和鉴定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1)青稞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丰富,分蘖数、株高、穗长、茎粗、主穗粒数和主穗粒重均表现了丰富的变异;从农家品种到人工杂交选择的育成品种主要在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有较明显的变化,育种的遗传增益主要体现在增加穗粒数和穗粒重;(2)区内人工杂交选择的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相比区外人工杂交选择的育成品种低,但总体性状表现优于区外品种;(3)系统聚类分析,将青稞资源分成4类,第Ⅰ类6个性状表型平均值最高,第Ⅱ类分蘖数最多,其他性状表现中等,第Ⅲ类分蘖数最少,其他性状表现中等,第Ⅳ类各性状的表型平均值最低;(4)主成分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综合评判表明,除穗长对青稞综合表型影响较低以外,其他5个性状可作为青稞表型鉴定的主要指标,解释率R2高达0.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Hordeum vulgare L.)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综合评价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化和光周期调控大麦抽穗期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扎桑 达瓦顿珠 +6 位作者 卓嘎 旺姆 高利云 普布卓玛 焦国成 雄奴塔巴 伦珠朗杰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年第1期14-22,共9页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的主要农作物,其适应性决定品种的种植范围和产量。抽穗期是影响大麦品种适应性的重要农艺性状,适时抽穗开花是大麦高产广适的前提。春化通路中HvVRN1、HvVRN2和HvVRN3是决定大麦生长习性的主要基因,光周期通路中HvPP...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的主要农作物,其适应性决定品种的种植范围和产量。抽穗期是影响大麦品种适应性的重要农艺性状,适时抽穗开花是大麦高产广适的前提。春化通路中HvVRN1、HvVRN2和HvVRN3是决定大麦生长习性的主要基因,光周期通路中HvPPD-H1和HvPPD-H2是控制大麦抽穗期的重要基因。为探究春化和光周期调控抽穗期的机制,以冬青18号(D18)和城武芒大麦(K18)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的春化时间,观察春化对抽穗期的影响;同时,在长日照(LD)和短日照(SD)条件下,分别取苗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的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春化时间处理下,D18的抽穗开花时间晚于K18;LD条件下,D18拔节期中HvVRN1的表达低于K18,所以D18的抽穗开花时间晚于K18;SD条件下,虽然D18抽穗期中HvVRN1的表达低于K18,但D18抽穗期中HvPPD-H2的表达高于K18,导致D18抽穗期中HvVRN3的表达高于K18,所以SD条件下,D18的抽穗开花时间早于K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化 光周期 抽穗期 开花 转录组 大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冬青稞品种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生育期差异分析
3
作者 扎次 次旦卓嘎 +8 位作者 错色 贡桑 旦增曲宗 尼玛卓嘎 次仁旺堆 次仁央宗 拉珍 达瓦顿珠 卓嘎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5年第3期28-34,共7页
为探究西藏冬青稞不同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整体表现,以西藏10个冬青稞品种为研究材料,对生育期、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得出,所有统计性状中单株穗数的变异系数最大,... 为探究西藏冬青稞不同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整体表现,以西藏10个冬青稞品种为研究材料,对生育期、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得出,所有统计性状中单株穗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8.14%;生育期最小,为2.16%;变异系数>20%的性状依次为单株穗数、穗粒质量、产量、有效穗数、穗长。相关性分析表明,生育期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产量除了与单株穗数和穗粒质量呈负相关外,与其他性状均呈正相关,且与有效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产量构成三要素中有效穗数与千粒质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穗粒数呈不显著的负相关;穗粒数与株高、穗长、穗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质量与穗粒质量、穗粒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参试品种的主要变异来源为单株穗数、穗粒质量、产量、有效穗数、穗长等方面。产量主要受有效穗数的影响,有效穗数对千粒质量和穗粒数具有制约作用,而穗粒数与千粒质量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并共同受穗粒质量的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冬青稞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衍生于“矮孟牛Ⅴ”与92R137的小麦新品系南农1258的系统鉴定 被引量:4
4
作者 庄丽芳 亓增军 +6 位作者 孙玲 李爱霞 陈华锋 王从磊 达瓦顿珠 冯祎高 裴自友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7-392,共6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小麦-簇毛麦T6VS.6AL易位系的含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抗条锈病基因Yr26,通过小麦种质"矮孟牛Ⅴ"与T6VS.6AL易位系92R137杂交,从杂种F6中选育出兼抗白粉和条锈病、矮秆、白皮的小麦新品系南农1258。染色体分带、... 为了更好地利用小麦-簇毛麦T6VS.6AL易位系的含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抗条锈病基因Yr26,通过小麦种质"矮孟牛Ⅴ"与T6VS.6AL易位系92R137杂交,从杂种F6中选育出兼抗白粉和条锈病、矮秆、白皮的小麦新品系南农1258。染色体分带、双色基因组原位杂交结合染色体构型分析表明,该品系染色体组成为20″+1″T6VS.6AL,除涉及1对T6VS.6AL外,其余染色体未见明显变化;SDS-PAGE分析揭示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为0/7+8/5+10;抗病、矮秆和硬度等基因的分子标记分析表明,该品系同时携有来自92R137的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抗条锈病基因Yr26,矮秆基因为Rht2,硬度基因为Pinb-D1a。多年多点鉴定表明,该品系为春性,株高75 cm左右,抗性稳定,分蘖成穗率高,千粒重37 g,是小麦抗病优质育种的新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T6VS·6AL PM21 Yr26 分子标记 C-分带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方法对冬青稞复种箭筈豌豆鲜草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雄奴塔巴 伦珠朗杰 +4 位作者 达瓦顿珠 高利云 焦国成 普布卓玛 其美旺姆 《西藏农业科技》 2021年第1期38-41,共4页
本试验以箭筈豌豆品种“甘孜333”为试验材料,在林芝和山南两个不同生态区域进行机播、撒播、套种、混播,用4种不同播种方法对冬青稞复种箭筈豌豆“甘孜333”鲜草产量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山南,林芝在复种饲草具有一定的产量... 本试验以箭筈豌豆品种“甘孜333”为试验材料,在林芝和山南两个不同生态区域进行机播、撒播、套种、混播,用4种不同播种方法对冬青稞复种箭筈豌豆“甘孜333”鲜草产量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山南,林芝在复种饲草具有一定的产量优势。从播种方式来看,油菜和豌豆混播的产量最高,在林芝和山南均有相同的结果。由于目前机播技术尚未成熟,且缺乏相关配套设备等因素,鲜草产量效益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 播种方法 箭筈豌豆 鲜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新品种冬青1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其美旺姆 普布卓玛 +4 位作者 高利云 达瓦顿珠 雄奴塔巴 焦国成 伦珠朗杰 《西藏农业科技》 2020年第3期51-53,共3页
冬青19号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以冬青2号为母本、Torig作父母本通过品种间杂交选育而成。在连续几年的单珠选择,于2004年稳定出圃,并经过品观、品比试验,2011年升入全区区域试验,2013年开始示范。2008-2010年的品比试验中... 冬青19号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以冬青2号为母本、Torig作父母本通过品种间杂交选育而成。在连续几年的单珠选择,于2004年稳定出圃,并经过品观、品比试验,2011年升入全区区域试验,2013年开始示范。2008-2010年的品比试验中产量分别451.6、425.0、440.0 kg/667m^2,2年居第一,一年居第三。该品种在2011、2012连续两年的全区区域试验种产量370 kg/667m^2,比对照增产16.5%以上,通过全区区域试验定位全区示范品种。2013年开始在山南、林芝、拉萨等地的6个点进行示范,2013和2014年,2年共示范2.67 hm^2,在连续两年的全区生产示范中产量350.3 kg/667m^2,比对照增产12.8%,2014年通过全区示范,该品种2016年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茎秆弹性强。属于粮草兼顾型品种,而且抗细菌性条斑病和锈病。栽培技术要点为合理密植,适时播种,施足基肥,加强越冬和返青期的管理,适量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青稞 新品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冬青19号”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雄奴塔巴 伦珠朗杰 +5 位作者 达瓦顿珠 扎桑 高利云 焦国成 普布卓玛 卓嘎 《西藏农业科技》 2022年第3期21-23,共3页
为探索林芝气候条件下“冬青19号”种植适宜的播期以及不同播期对“冬青19号”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于2020年在林芝巴宜区进行了“冬青19号”不同播期(10月19日、10月26日、11月2日、11月9日、11月16日、11月23日)的试验。结果表明,“冬... 为探索林芝气候条件下“冬青19号”种植适宜的播期以及不同播期对“冬青19号”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于2020年在林芝巴宜区进行了“冬青19号”不同播期(10月19日、10月26日、11月2日、11月9日、11月16日、11月23日)的试验。结果表明,“冬青19号”在林芝巴宜区10月19日播种,测产最高,产量达到482 kg/667 m^(2)“,冬青19号”随播期推迟,产量逐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冬青19号” 生育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青稞地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7
8
作者 卓嘎 伦珠朗杰 +6 位作者 张旭辉 旺姆 扎桑 普布卓玛 高利云 达瓦顿珠 汪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57,65,共11页
【目的】解析西藏青稞地方品种的表型变异和遗传多样性,为提高西藏青稞育种组合选配的针对性和育种效果提供参考。【方法】从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提供的1700份青稞地方品种中选取覆盖西藏青稞种植区域的代表性品种310份,2020-2021年在西... 【目的】解析西藏青稞地方品种的表型变异和遗传多样性,为提高西藏青稞育种组合选配的针对性和育种效果提供参考。【方法】从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提供的1700份青稞地方品种中选取覆盖西藏青稞种植区域的代表性品种310份,2020-2021年在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试验地种植供试的310份青稞种质,调查抽穗期、成熟期、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质量,采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分析其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遗传力、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结果】参试310份青稞品种6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力为0.43~0.95,其中抽穗期的遗传力最高,而株高的遗传力最低;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为1.30~1.42,均值为1.38,其中千粒质量和抽穗期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穗长和穗粒数的变异系数最大。西部地区(日喀则、阿里)的青稞品种表现为早熟、矮秆、穗粒数少、千粒质量高;东部地区(昌都、林芝)的青稞品种表现为晚熟、高秆、穗粒数多和千粒质量低。前4个主成分成熟期、穗长、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代表青稞种质资源表型性状88.67%的遗传信息量。按表型性状的综合得分(F值)大小,筛选出排名前10位的青稞种质分别为ZDM06930、ZDM06926、ZDM06859、ZDM06732、ZDM06631、ZDM06590、ZDM05468、ZDM05131、ZDM04747和ZDM04727,其中来自西藏林芝的ZDM06930品种F值最高(66.49),综合表现最好。聚类分析将农艺性状采集齐全的291份参试材料分为4个类群,聚类结果与材料地理来源较吻合。【结论】西藏青稞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且地区间遗传差异明显,以其为亲本或拟改良亲本育成的后代对西藏地区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地方品种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西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西藏青稞育种的新思路
9
作者 达瓦顿珠 尼玛扎西 +7 位作者 其美旺姆 唐亚伟 增兴权 雄奴塔巴 刘仁健 冬梅 范春困 普布卓玛 《西藏农业科技》 2010年第C00期1-3,共3页
青稞(裸大麦)是西藏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在西藏已经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50年代后,在西藏开始进行了青稞的育种工作,经历了农家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对农家品种进行系统选育和杂交选育等过程。经过老前辈的努力和艰辛工作,目前,我区有70多... 青稞(裸大麦)是西藏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在西藏已经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50年代后,在西藏开始进行了青稞的育种工作,经历了农家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对农家品种进行系统选育和杂交选育等过程。经过老前辈的努力和艰辛工作,目前,我区有70多个青稞品种,为西藏的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以往的青稞育种工作基于传统的选育方法,主要是对表型形状的利用和初步研究,即便做了大量的田间工作也很难选育出优良品种,效率极低。本文结合分子标记技术在近几年植物研究中的广泛应用,试图谈论西藏青稞育种的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分子育种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青稞冬春性鉴定及抽穗期多样性与稳定性分析
10
作者 伦珠朗杰 李慧慧 +6 位作者 郭刚刚 其美旺姆 高丽云 唐亚伟 尼玛扎西 达瓦顿珠 卓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96-1805,共10页
为提高青稞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并筛选优异杂交亲本,分别在西藏林芝和拉萨两地的春播和秋播环境下对1605份青稞种质资源进行冬春性鉴定和抽穗期多样性分析。设拉萨春播2个播期,即正常春播I和晚10 d春播II,以2个播期的抽穗期变化作为冬春... 为提高青稞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并筛选优异杂交亲本,分别在西藏林芝和拉萨两地的春播和秋播环境下对1605份青稞种质资源进行冬春性鉴定和抽穗期多样性分析。设拉萨春播2个播期,即正常春播I和晚10 d春播II,以2个播期的抽穗期变化作为冬春性区别依据。结果表明,96.2%的西藏青稞地方品种为春性,在西藏3个生态区均有分布,冬性品种仅有3.8%,且主要分布在以林芝为主的藏东南生态区;抽穗期的Shannon-Wiener’s多样性分析表明,春播条件下抽穗期多样性高于秋播,拉萨春播条件下抽穗期多样性最高,林芝春播次之,林芝秋播最低;在相同环境下,地方品种的多样性高于育成品种;在环境稳定性分析中,368份春性地方品种和21份育成品种在不同环境中抽穗期较为稳定,其中康青3号在两地所有参试品种中抽穗期稳定性最高。本研究为全面理解西藏青稞资源的冬春性、抽穗期多样性和环境稳定性提供了参考,为广适应性青稞品种培育筛选出环境稳定性佳的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生长习性 抽穗期 多样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青稞品种喜玛拉雅10号干旱胁迫的SSH文库构建及干旱诱导表达基因分析
11
作者 曾兴权 尼玛扎西 +8 位作者 于静娟 唐亚伟 韦泽秀 其美旺姆 达瓦顿珠 刘仁建 雄奴塔巴 扎西罗布 高丽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0-647,共8页
为了研究西藏青稞抗旱的分子机制,以西藏耐旱青稞(Hordeum vulgare L.var.nudum HK.f.)品种喜玛拉雅10号为材料,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SSH)构建青稞苗期叶片干旱胁迫诱导基因表达的正向差减文库。挑取600个阳性克隆进行PCR验证,并对... 为了研究西藏青稞抗旱的分子机制,以西藏耐旱青稞(Hordeum vulgare L.var.nudum HK.f.)品种喜玛拉雅10号为材料,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SSH)构建青稞苗期叶片干旱胁迫诱导基因表达的正向差减文库。挑取600个阳性克隆进行PCR验证,并对验证后的单克隆进行测序分析,共获得420个有效序列。去除冗余序列和嵌合序列后,获得220条高质量EST序列,其中183条singlets,37条contigs。BlastN分析表明,其中189个EST序列可以在GenBank的unigene中找到同源序列,31个未能找到unigene同源序列;BlastX分析表明,62个EST序列unigene与未知功能蛋白或假定蛋白有较高的相似性;158条EST序列与已知功能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获得的EST序列多数不仅与植物的非生物胁迫相关,也与植物的生物胁迫反应相关,说明植物在胁迫反应中有明显的共同机制。其中与大麦表达序列高度同源的EST占58%;这些基因涉及参与信号转导和转录调节的基因(11.96%),编码保护、防御和胁迫耐受蛋白的基因(9.78%),跨膜转运相关基因(5.43%),光合作用基因(6.52%),参与结构和功能代谢合成途径中的一些酶(30.43%)等代谢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青稞在干旱复水条件下可诱导一系列特异基因的表达,如参与抗旱反应相关酶和蛋白基因锌指蛋白、衰老相关蛋白、CAS、细胞色素P450、热激蛋白、胁迫诱导蛋白,以及LEA蛋白、脱水蛋白、P5CS等保护蛋白基因。用KOBAS系统将56个EST定位到32个Pathways中,初步分析发现,谷氨酸盐代谢途径(Glutamate metabolism)、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途径(Arginine and proline metabolism)、泛素蛋白介导的蛋白质水解代谢(Ubiquitin mediated proteolysis)途径可能与青稞抗旱相关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干旱胁迫 SSH 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干旱应答的转录组分析
12
作者 陈帅豪 牛莉萍 +4 位作者 博拉 覃钟梦怡 达瓦顿珠 伦珠朗杰 侯昕 《生物学杂志》 2025年第1期9-15,23,共8页
青稞是重要的禾本科作物,具有较强抗旱性,在青藏高原等地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为研究其抗旱机制,对两个抗旱性不同的青稞品种进行模拟干旱及转录组分析。从敏感品种YC85和抗旱品种ZY1100中分别筛选出85和186个差异表达基因。GO分... 青稞是重要的禾本科作物,具有较强抗旱性,在青藏高原等地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为研究其抗旱机制,对两个抗旱性不同的青稞品种进行模拟干旱及转录组分析。从敏感品种YC85和抗旱品种ZY1100中分别筛选出85和186个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显示,YC85主要集中在水应答和离子转运,ZY1100富集在酸代谢和氨基酸合成;KEGG分析发现,YC85主要富集在MAPK信号和氨基酸代谢通路,ZY1100富集在激素信号转导和氨基酸合成。并从中挖掘到59个干旱应答基因。研究丰富了青稞抗旱基因信息,为解析青稞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及抗旱基因挖掘提供了宝贵资源,为基因功能研究和育种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干旱 转录组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胁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青稞抽穗期多样性与稳定性分析
13
作者 卓嘎 达瓦顿珠 +3 位作者 扎桑 普布卓玛 旺姆 伦珠朗杰 《西藏农业科技》 2022年第3期12-17,共6页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种植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为探究青稞种质中极端抽穗期材料在林芝和拉萨的生长情况,选取来自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40份材料,在不同年份种植于林芝和拉萨地区鉴定抽穗期,为青稞种质引种和育种提供参考。结果...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种植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为探究青稞种质中极端抽穗期材料在林芝和拉萨的生长情况,选取来自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40份材料,在不同年份种植于林芝和拉萨地区鉴定抽穗期,为青稞种质引种和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极端抽穗期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稳定性较差,多数材料抽穗期受外界环境影响显著。在极早抽穗和极晚抽穗材料中,稳定材料多来自于日喀则地区,而山南和那曲地区材料稳定性较差。极早抽穗品种中的ZDM5168,ZDM7548,ZDM7546和ZDM7347抽穗期早且稳定性较好,可用于广适性早熟品种培育;ZDM6611,ZDM4805和ZDM4409抽穗期较晚且稳定,可适用于晚熟广适性品种培育。该研究对于后续青藏地区的种质资源引进和种植情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抽穗期 多样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冬青稞主要育成品种及近两年来育种工作进展情况和育种方向
14
作者 其美旺姆 尼玛扎西 +3 位作者 雄奴塔巴 唐亚伟 达瓦顿珠 刘仁建 《西藏农业科技》 2010年第C00期14-18,共5页
本文主要回顾了西藏冬青稞育种的历程,育种研究的是基本成果以及品种性状演替过程,总结了冬青稞育种的成就和基本经验,以及近两年来育种工作进展情况,提出青稞育种必须根据实际正确制定育种目标,合理选用亲本材料,改进育种方法等。为西... 本文主要回顾了西藏冬青稞育种的历程,育种研究的是基本成果以及品种性状演替过程,总结了冬青稞育种的成就和基本经验,以及近两年来育种工作进展情况,提出青稞育种必须根据实际正确制定育种目标,合理选用亲本材料,改进育种方法等。为西藏冬青稞生产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的多元化市场经济对西藏冬青稞育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谈一些本人粗浅的看法与同行专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冬青稞育成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15
作者 其美旺姆 达瓦顿珠 +7 位作者 曾兴权 雄努塔巴 唐亚伟 刘任建 次珍 梁春芳 扎西罗布 高利云 《西藏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40-41,共2页
近几年随着的走俏,青稞种植面积也逐年的扩大,同时青稞品种在使用推广过程中混杂和退化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混杂退化后的种子纯度明显下降,性状变劣,品质变差,抗逆性下降,产量明显降低,给种植户造成经济损失。如何防止青稞混杂具有重... 近几年随着的走俏,青稞种植面积也逐年的扩大,同时青稞品种在使用推广过程中混杂和退化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混杂退化后的种子纯度明显下降,性状变劣,品质变差,抗逆性下降,产量明显降低,给种植户造成经济损失。如何防止青稞混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混杂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