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缩醛型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被引量:2
1
作者 边建红 李奋强 +1 位作者 翟文杰 张昭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7-330,共4页
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下,庚醛、癸醛分别与3-氯-1,2-丙二醇通过缩合反应制备了氯代缩醛2-烷基-4-氯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再分别与亚硫酸钠进行磺化反应,合成了缩醛型可分解表面活性剂(2-烷基-1,3-二氧杂环-4)甲烷-1-磺酸钠盐,磺化产率... 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下,庚醛、癸醛分别与3-氯-1,2-丙二醇通过缩合反应制备了氯代缩醛2-烷基-4-氯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再分别与亚硫酸钠进行磺化反应,合成了缩醛型可分解表面活性剂(2-烷基-1,3-二氧杂环-4)甲烷-1-磺酸钠盐,磺化产率分别为87.9%和87.3%;所得中间体和产物的结构经IR、1HNMR表征。对缩合反应的物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n(庚醛)∶n(3-氯-1,2-丙二醇)=1∶1.2,对甲苯磺酸0.4g,反应时间20h为较佳合成条件,产率达66.51%~68.70%。测试了可分解表面活性剂Ⅱa、Ⅱb在盐酸溶液中的分解率,结果显示:分别在1.5、3h,分解率就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分解 缩醛 表面活性剂 有机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二溴-9-亚(β-萘胺)基芴的合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奋强 边建红 +2 位作者 张鑫 郭建平 张昭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8-520,共3页
以芴为原料,通过空气氧化、水中溴代再与β-萘胺缩合,合成了2,7-二溴-9-亚(β-萘胺)基芴,较佳合成反应条件是:以四氢呋喃为溶剂,空气为氧化剂,n(芴):n(氢氧化钾)=1:2,室温反应6h,得芴酮,产率95.6%,再以芴酮为原料,水为溶剂,n(芴酮):n(溴... 以芴为原料,通过空气氧化、水中溴代再与β-萘胺缩合,合成了2,7-二溴-9-亚(β-萘胺)基芴,较佳合成反应条件是:以四氢呋喃为溶剂,空气为氧化剂,n(芴):n(氢氧化钾)=1:2,室温反应6h,得芴酮,产率95.6%,再以芴酮为原料,水为溶剂,n(芴酮):n(溴)=1:2.5,回流反应10h,得2,7-二溴芴酮,然后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冰乙酸为催化剂,n(2,7-二溴芴酮):n(β-萘胺)=1:1.3,回流反应12h,得2,7-二溴-9-亚(β-萘胺)基芴,产率为87.2%,所得产物的结构经IR、1HNMR、UV-Vis、MS和X射线单晶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芴类化合物 亚胺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亚胺基芴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光物理过程(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奋强 梁欣苗 +3 位作者 张鑫 边建红 王煜 张昭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75-680,共6页
通过2,7-二溴芴酮与相应的苯胺衍生物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含有亚胺基的芴类衍生物:2,7-二溴-9-亚苯胺基芴(NBFA),2,7-二溴-9-亚(4-氯-苯胺)基芴(CNBFA),2,7-二溴-9-亚(4-甲基-苯胺)基芴(MN-BFA),其结构经氢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 通过2,7-二溴芴酮与相应的苯胺衍生物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含有亚胺基的芴类衍生物:2,7-二溴-9-亚苯胺基芴(NBFA),2,7-二溴-9-亚(4-氯-苯胺)基芴(CNBFA),2,7-二溴-9-亚(4-甲基-苯胺)基芴(MN-BFA),其结构经氢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质谱表征,并且采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光物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 2 7-二溴芴酮 苯胺衍生物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价金属镍磁性配合物的合成、单晶结构及磁性研究
4
作者 安燕燕 郭婷婷 +2 位作者 边建红 赵丹 闫娟枝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84-1790,共7页
本文以5-((4-羧基苯氧基)-甲基)间苯二甲酸(H_(3)L)为含氧主配体,通过含N辅配体1,4-二(1H-咪唑-1-基)苯(1,4-bib)的配位,与Ni(II)离子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一例具有三维框架结构的配合物[Ni_(3)(L^(3-))2(1,4-bib)_(4)(H_(2)O)_(2)]&#... 本文以5-((4-羧基苯氧基)-甲基)间苯二甲酸(H_(3)L)为含氧主配体,通过含N辅配体1,4-二(1H-咪唑-1-基)苯(1,4-bib)的配位,与Ni(II)离子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一例具有三维框架结构的配合物[Ni_(3)(L^(3-))2(1,4-bib)_(4)(H_(2)O)_(2)]·5H_(2)O(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和元素分析对配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结晶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晶体学参数:a=1.2605(7)nm,b=1.3491(7)nm,c=1.3648(7)nm,α=111.913(8)°,β=117.251(7)°,γ=90.732(8)°,V=1.8662(18)nm^(3),Z=1,M_(r)=1769.66,F(000)=916,μ=0.84 mm^(-1),D_(c)=1.575 mg·m^(-3),S=1.06,R_(1)=0.056,wR_(2)=0.159。半刚性三羧酸配体L^(3-)和刚性1,4-bib的共同贡献构筑了可预测的高维结构,Ni离子通过N、O原子的配位及配体的结构延伸促使配合物1形成三维网络。此外,研究了含单d电子中心Ni(II)配合物的磁性能:配合物1中羧基仅与一个阳离子结合,导致固体中的磁性由金属单离子行为决定。配合物1的变温磁化率χ_(m)T可以通过零场分裂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II)离子 配合物 晶体结构 三维框架结构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