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当代先锋电影的“泛自传”策略——扁平时空中的“个体生命经验”和纪录片风格
1
作者 辛铁钢 樊文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0-10,共1页
中国当代先锋电影导演用"纪录片风格"来展现扁平时空中的"个体生命经验"。这也是这些具有探索精神的电影人在多元化电影工业中的普遍处境,可以说这些影片是先锋导演的一种"泛自传策略"。作一个简单的归纳... 中国当代先锋电影导演用"纪录片风格"来展现扁平时空中的"个体生命经验"。这也是这些具有探索精神的电影人在多元化电影工业中的普遍处境,可以说这些影片是先锋导演的一种"泛自传策略"。作一个简单的归纳,这种纪录片风格的确立,采用了还原生活状态与心理状态来建构纪实叙事、凸显摄影机的存在来谋求纪实风格、贴近现实生活的时空来渐近纪实情境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自传策略 个体生命经验 纪录片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电影修辞的“凝缩”与“移置”——兼论麦茨电影符号学的精神分析语义学基础 被引量:13
2
作者 程波 辛铁钢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57,共9页
"凝缩"与"移置"这一对概念最早出现于弗洛伊德的《释梦》中,后来经由拉康,进入了麦茨的电影符号学体系中,从无意识的工作机制、无意识的语言运作机制,转变为一种和精神分析语义学中的"隐喻"和"换喻&... "凝缩"与"移置"这一对概念最早出现于弗洛伊德的《释梦》中,后来经由拉康,进入了麦茨的电影符号学体系中,从无意识的工作机制、无意识的语言运作机制,转变为一种和精神分析语义学中的"隐喻"和"换喻"联系对照的电影修辞。通过讨论"凝缩/移置"这对经过弗洛伊德提出、拉康引申和改造的概念,如何在麦茨的理论体系中成为电影修辞格这一问题,用一种类似"概念史"的方法,从一个较新的具体角度对麦茨的研究思路和理论价值取得更多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理论 麦茨 凝缩 移置 隐喻 换喻 电影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层”、“同性恋”、“泛自传”——19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先锋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程波 辛铁钢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0-89,共10页
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电影中的探索部分,在题材、观念、叙事、形式、风格等方面的特征,可以一同纳入"先锋策略"研究的整体视角中,最突出地表现为底层视角策略、以同性恋为代表的边缘文化策略、泛自传策略三个方面。底层视角... 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电影中的探索部分,在题材、观念、叙事、形式、风格等方面的特征,可以一同纳入"先锋策略"研究的整体视角中,最突出地表现为底层视角策略、以同性恋为代表的边缘文化策略、泛自传策略三个方面。底层视角策略是在用从回归平稳叙事状态的方式,带有创作主体的意识形态焦虑地关注和展现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中的现实问题,从一种精英式的自恋视角或俯视视角的窠臼中跳脱出来,对边缘和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生活的加倍关注,力图采用平视的视角,对生活的原生态不加粉饰地、具体而非概念性地展示出来;同性恋电影通过同性恋亚文化或其他带有边缘性的亚文化在伦理接受和审美接受上的特殊性,营造了一个独立的带有黑匣子意味的社会群落,这个群落整体上具有自为的合法性以及"独立个体"的文化意味;而"泛自传策略"则是通过破除宏大叙事,用"纪录片风格"来展现"我"那些被压缩在扁平时空中的"个体生命经验",以微观的个体的境遇和感受来折射那个和"我"相关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电影 先锋策略 底层视角 边缘文化 同性恋 个体生命经验 泛自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角度看《春娇与志明》的空间叙事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颖 辛铁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9-131,共3页
彭浩翔执导的《春娇与志明》通过表现"北上潮"对春娇与志明爱情的冲击以及各自的"水土不服",从侧面反映了回归后的香港人集体"北上"寻求发展的生活境况和精神世界。从香港到北京,地理位置的迁移形成两个... 彭浩翔执导的《春娇与志明》通过表现"北上潮"对春娇与志明爱情的冲击以及各自的"水土不服",从侧面反映了回归后的香港人集体"北上"寻求发展的生活境况和精神世界。从香港到北京,地理位置的迁移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叙事空间,二人的爱情遭遇着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双重影响,这种愈加明显的、似乎不可调和的差异性最终实现了影片的空间叙事,以小见大地隐喻式探讨了"回归"与"北上潮"背景下香港人焦灼而复杂的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娇与志明》 彭浩翔 文化视野 空间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