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氧处理对蛋清粉脱腥效果及改善机制
1
作者 辛小娟 刘颖 +6 位作者 马璐璐 霍嘉颖 高英 董世建 刘丽娅 王凤忠 李述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78-186,共9页
本研究探究不同臭氧处理时间(0、10、20、30、40、50 min)对蛋清粉脱腥效果及其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组(0 min)相比,臭氧处理导致蛋清粉中的特征腥味物质(香叶基丙酮、1-辛烯-3-醇、辛醛和壬醛)含量下降40.94%以上,感官腥味在2... 本研究探究不同臭氧处理时间(0、10、20、30、40、50 min)对蛋清粉脱腥效果及其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组(0 min)相比,臭氧处理导致蛋清粉中的特征腥味物质(香叶基丙酮、1-辛烯-3-醇、辛醛和壬醛)含量下降40.94%以上,感官腥味在20 min时达到最低值(降低75%);此时,蛋清蛋白处于轻度氧化,蛋白结构展开趋于无序,羰基含量增加,内源荧光强度降低,粒径增大。此外,荧光猝灭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表明,蛋清蛋白与腥味物质结合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相互作用,主要结合在由Leu66、Lys69、Glu87E、Ala87F、Cys87H、Glu129、Tyr130、Cys133、Gly320等氨基酸组成的疏水空腔中。臭氧处理20 min时,蛋清蛋白-腥味物质作用力与未处理组相比降低45.98%,释放腥味物质,感官腥味降低,从而达到脱腥的目的。综上,臭氧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蛋清粉的腥味,处理20 min脱腥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清粉 腥味 臭氧处理 蛋白质结构 结合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及评估
2
作者 辛小娟 黄文祥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6期1139-1142,共4页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强烈要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家庭及本人的共同努力。本文综述了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其评估体系的现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并进行了内容及评价方法的探索。
关键词 大学生 综合素质 内容及评价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鼢鼠土丘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24
3
作者 杨莹博 辛小娟 +5 位作者 艾得协措 杨雪 王绍美 储诚进 任正炜 王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20,共7页
中华鼢鼠是亚高寒草甸的主要害鼠之一,其觅食掘洞的活动严重地破坏了草地原有的植被,同时也影响土丘植被恢复演替的过程。本研究调查分析了亚高寒草甸的鼢鼠土丘植被演替过程中群落种类组成,其结果表明,1)随着演替时间的推移,物种丰富... 中华鼢鼠是亚高寒草甸的主要害鼠之一,其觅食掘洞的活动严重地破坏了草地原有的植被,同时也影响土丘植被恢复演替的过程。本研究调查分析了亚高寒草甸的鼢鼠土丘植被演替过程中群落种类组成,其结果表明,1)随着演替时间的推移,物种丰富度呈单调递增;2)Shanon-Wiener指数在群落演替初期先迅速增加,至顶极又略微降低;3)用相异性指数公式计算群落物种组成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次生演替初期群落间物种组成的相异性程度较高;随着演替时间的推移,这种相异性逐渐减小。因而,鼠丘植被的演替过程是一个由分异至趋同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寒草甸 鼢鼠土丘 物种多样性 演替趋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水位的张掖盆地地下水合理开发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辛小娟 项国圣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3-45,48,共4页
针对黑河流域上下游水资源矛盾,中游张掖盆地地下水位持续上升的现象,设计增加地下水开采量的解决方案。首先对张掖盆地地下水生态水位进行了理论探讨,将张掖盆地分为山前倾斜平原区和中部细土平原区,在山前平原地带地下水位埋深应控制... 针对黑河流域上下游水资源矛盾,中游张掖盆地地下水位持续上升的现象,设计增加地下水开采量的解决方案。首先对张掖盆地地下水生态水位进行了理论探讨,将张掖盆地分为山前倾斜平原区和中部细土平原区,在山前平原地带地下水位埋深应控制在10 m之内,以便发挥地下水含水层的调蓄能力;中部平原生态水位的上限是防治地表土壤盐渍化的水位,埋深为3 m,下限是防止地表植被退化的水位,埋深为5 m。然后根据各灌区当前情况设计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3.6亿m3,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研究区的地下水位进行模拟和预测,并依据研究区合理生态水位证明了设计开采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生态水位 可持续开采量 数值模拟 张掖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测定试验中还原剂选择的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春一 辛小娟 赵双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9期260-261,共2页
目的对磷酸测定方法中不同使用还原剂的方法比较。方法采用不同还原剂进行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比色分析。结果三种还原剂体系在2.5~75ug测定范围内,所制备的标准曲线的相关性都达到了标准,r值在0.9998~0.9999之间,同一浓度标准溶液,以氯... 目的对磷酸测定方法中不同使用还原剂的方法比较。方法采用不同还原剂进行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比色分析。结果三种还原剂体系在2.5~75ug测定范围内,所制备的标准曲线的相关性都达到了标准,r值在0.9998~0.9999之间,同一浓度标准溶液,以氯化亚锡-甘油体系的灵敏度最高,抗坏血酸-EDTA-乙酸混合还原剂体系次之,亚硫酸钠-对苯二酚体系灵敏度较差。结论氯化亚锡-甘油还原体系,最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磷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还原剂 磷钼蓝 比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4
6
作者 辛小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7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方法对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因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来我院就诊行机械通气的14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47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经过护理之后,观察VA...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方法对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因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来我院就诊行机械通气的14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47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经过护理之后,观察VAP的发生率及治愈率。结果实验组的VAP的发生率为33.78%,治愈率为84.00%,远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VAP患者积极全面的基础护理和对症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VAP发生,利于其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性肝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肖娟 辛小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4期128-131,共4页
目的分析细菌性肝脓肿(PLA)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以期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PLA患者225例,按是否患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109例)和非糖尿病组(116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细菌性肝脓肿(PLA)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以期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PLA患者225例,按是否患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109例)和非糖尿病组(116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情况、并发症、治疗及预后。结果糖尿病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合并高血压、脑梗死的概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出现发热、乏力概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前白蛋白水平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余腹胀、腹痛、呕吐、寒战、腹部压痛、肝区叩痛、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尿素氮、血肌酐、降钙素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组总阴性菌及肺炎克雷伯菌(KP)感染率高于非糖尿病组,米勒链球菌群感染率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合并肺炎、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占比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抗生素使用情况及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A合并糖尿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合并KP感染,更容易出现肺炎、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肝脓肿 糖尿病 临床特征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诱发淋巴增殖性疾病的原因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肖梦瑶 辛小娟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5期98-102,共5页
EB病毒(EBV)感染人体淋巴细胞后,其特殊的双相生命周期使得病毒可逃避免疫清除,在宿主淋巴组织内建立起终身潜伏感染,从而诱发EB病毒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EBV-LPD)的发生。EBV可通过影响NK细胞和EB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功能引发机... EB病毒(EBV)感染人体淋巴细胞后,其特殊的双相生命周期使得病毒可逃避免疫清除,在宿主淋巴组织内建立起终身潜伏感染,从而诱发EB病毒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EBV-LPD)的发生。EBV可通过影响NK细胞和EB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功能引发机体免疫紊乱,并通过潜伏期病毒蛋白激活PI3K-Akt-mTOR、NF-κB、JAK-STAT等多条肿瘤相关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宿主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异常增殖转化,导致EBV-LP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淋巴增殖性疾病 免疫逃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蛋清溶菌酶抑菌特性与活性提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9
作者 霍嘉颖 潘丽 +2 位作者 辛小娟 董世建 李述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9-38,共10页
溶菌酶作为鸡蛋清中重要蛋白质之一,因其含量丰富且具有优异的抑菌活性,在食品、医药、养殖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溶菌酶虽能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敏感性较低,限制其工业化持续发展。此外,复杂的应用环境及其作用时间... 溶菌酶作为鸡蛋清中重要蛋白质之一,因其含量丰富且具有优异的抑菌活性,在食品、医药、养殖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溶菌酶虽能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敏感性较低,限制其工业化持续发展。此外,复杂的应用环境及其作用时间也会影响鸡蛋清溶菌酶的抑菌活性。目前,常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改性以增强其抑菌特性。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鸡蛋清溶菌酶的抑菌特性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从提取纯化、抑菌机理、修饰改性及应用4个方面详细总结其研究进展,为明确溶菌酶抑菌特性的分子机制提供新见解,旨在最大程度地发挥鸡蛋清溶菌酶的应用价值,为实现其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溶菌酶 抑菌特性 修饰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