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酮Ⅱ_A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车环宇 刘明 +2 位作者 朱冰雅 刘丽薇 承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6-649,共4页
目的采用离子胶凝法制备丹参酮ⅡA壳聚糖纳米粒,考察其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和抗肿瘤活性。方法以壳聚糖为材料,采用离子胶凝法制备丹参酮ⅡA壳聚糖纳米粒,考察其形态、大小及分散度,测定纳米粒药物包封率及对纳米粒进行体外释放研究。以... 目的采用离子胶凝法制备丹参酮ⅡA壳聚糖纳米粒,考察其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和抗肿瘤活性。方法以壳聚糖为材料,采用离子胶凝法制备丹参酮ⅡA壳聚糖纳米粒,考察其形态、大小及分散度,测定纳米粒药物包封率及对纳米粒进行体外释放研究。以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为肿瘤细胞模型,通过MTT法考察纳米粒的细胞毒性,利用荧光显微镜考察纳米粒的细胞摄取情况。结果通过实验得到的纳米粒球形度好,分散均匀,平均水合粒径为(100±11)nm,多分散指数为0.09,电位为(12.3±0.56)m V。药物包封率为(82.1±5.1)%,丹参酮ⅡA壳聚糖靶向纳米粒体外释放缓慢,48 h累计释放率达到90%以上。空白纳米粒在72 h内几乎不产生细胞毒性,丹参酮ⅡA壳聚糖纳米粒相比于游离药物在72 h内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性。结论相比于游离药物,丹参酮ⅡA壳聚糖靶向纳米粒显示出明显的药物缓释特征,通过药物纳米化,大大提高了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摄取,增加了药物对细胞的敏感性,提高了治疗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纳米粒 壳聚糖 释放 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pha-synuclein自身抗体用作帕金森病抗体治疗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车环宇 赵凌志 +2 位作者 倪雪 滕国生 车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911-2915,共5页
目的:通过从外周血中分离B细胞并进行培养,对外周血中存在的alpha-synuclein(α-syn)自身抗体进行分析,以探索用α-syn自身抗体开发治疗帕金森病(PD)抗体药物的可行性。方法:采集健康捐赠人的外周血并分离外周血B细胞进行培养,对B细胞... 目的:通过从外周血中分离B细胞并进行培养,对外周血中存在的alpha-synuclein(α-syn)自身抗体进行分析,以探索用α-syn自身抗体开发治疗帕金森病(PD)抗体药物的可行性。方法:采集健康捐赠人的外周血并分离外周血B细胞进行培养,对B细胞培养上清进行ELISA结合活性分析,并用硫黄素T(ThT)法检测B细胞培养上清中α-syn自身抗体的生物学活性。结果:细胞培养13 d后,镜检发现B细胞扩增孔数可以达到90%以上,表明B细胞在实验条件下生长良好并能维持抗体分泌能力。ELISA结果表明检测的10530个样品中有48个可以和α-syn单体结合(OD 450>0.5),其中36个可以同时结合α-syn单体和聚合体(OD 450>0.5),并且该36个样品和α-syn家族蛋白β-synuclein以及γ-synuclein无交叉反应,具有α-syn结合特异性。用硫黄素T(ThT)法对该组样品进行的抑制聚合活性检测,结果表明36个样品中有9个样品能够显著性地抑制α-syn单体聚合,并且其中两个样品25G07和55F02的抑制率可以达到50%。结论:可以通过分离培养外周血B细胞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α-syn自身抗体,用作治疗帕金森病的抗体药物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ha-synuclein(α-syn) B细胞 自身抗体 帕金森病(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根茎活性成分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车环宇 赵凌志 +2 位作者 孙连双 董洪坤 滕国生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8-444,共7页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C-18反相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多种层析方法分离、纯化刺五加根茎乙酸乙酯层中的降糖活性成分,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 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无畸变极化转换技术(DEPT)、质...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C-18反相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多种层析方法分离、纯化刺五加根茎乙酸乙酯层中的降糖活性成分,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 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无畸变极化转换技术(DEPT)、质谱(MS)等方法分析各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并与相关文献比较,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对其进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5为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化合物6~8为松脂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化合物9,10为木脂素类化合物;化合物1,5,7,8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具有明显的特异性抑制活性,化合物2,4,9对蛋白磷酸酶(PP1)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化合物9,10对牛痘H1相关磷酸酶(VHR)的抑制活性作用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活性成分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