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硝化微生物菌剂提升A^(2)/O工艺TN去除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车林 金文标 +2 位作者 陈洪一 迟惠中 梁云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67-474,共8页
反硝化是污水脱氮的关键步骤。投加反硝化微生物菌剂是提升总氮去除效率的有效方法。本实验从城市污水处理厂A^(2)/O工艺厌氧池和缺氧池获取活性污泥并筛选出Pseudomonas aeruginosa F5(以下简称F5)。构建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基础的培养基... 反硝化是污水脱氮的关键步骤。投加反硝化微生物菌剂是提升总氮去除效率的有效方法。本实验从城市污水处理厂A^(2)/O工艺厌氧池和缺氧池获取活性污泥并筛选出Pseudomonas aeruginosa F5(以下简称F5)。构建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基础的培养基培养F5,通过正交试验的方式确定关键营养物质的最适投加量。研究发现,牛肉膏、K_(2)SO_(4)和MgSO_(4)·7H2O的最适投加量分别为5.0 g/L、6.7 mg/L和5.0 mg/L。为验证F5作为反硝化微生物菌剂的可行性,在50 m^(3)A^(2)/O中试反应器中以1∶10000(V菌剂/V日处理污水)比例连续投加F5,总氮去除率提升了19.6%~24.0%。为进一步提高反硝化微生物菌剂的效能,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育种法诱变F5后获得两株诱变菌株A75和A82。结果表明,A75和A82的总氮去除率较F5分别提高了14.5%~16.2%和16.8%~18.0%。该研究为污水处理厂提升氮排放标准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 总氮 A^(2)/O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育种法 微生物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小麦花后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车林 林之栋 +4 位作者 赵乐 周煜博 万雪洁 师长海 刘义国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59-165,共7页
秸秆还田搭配土壤耕作对作物生长特性及产量有实质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设置旋耕+秸秆还田(RS)、免耕+秸秆还田(NS)、深松+秸秆还田(SS)、深耕+秸秆还田(DS)以及旋耕+秸秆不还田(CK)5个处理来探究秸秆还田搭配土壤耕作方式对小麦旗叶衰... 秸秆还田搭配土壤耕作对作物生长特性及产量有实质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设置旋耕+秸秆还田(RS)、免耕+秸秆还田(NS)、深松+秸秆还田(SS)、深耕+秸秆还田(DS)以及旋耕+秸秆不还田(CK)5个处理来探究秸秆还田搭配土壤耕作方式对小麦旗叶衰老、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秸秆还田与不同的耕作方式缓解了叶绿素与可溶性蛋白的降解,SOD、CAT与POD活性均保持较高的水平,SS处理酶活性持续时间最长,活性最高,其次为NS;旗叶MDA含量表现为CK>RS>DS>NS>SS,秸秆还田与不同的耕作方式显著延缓了小麦花后旗叶衰老。在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的耕作方式降低了旱地小麦出苗率与公顷穗数,但提高了分蘖成穗率,SS处理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比CK提高27.62%、10.91%、25.17%。综上所述,在旱地秸秆还田条件下,深松处理有利于缓解小麦旗叶的衰老,提高小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耕作方式 小麦 旗叶衰老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解偶联剂在污水处理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冯骁驰 雒海潮 +3 位作者 车林 郑禾山 郭婉茜 任南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11,共6页
代谢解偶联剂是一类能抑制细胞体内能量偶联磷酸化的化合物,其存在可打破细胞内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之间的能量偶联,呼吸链中电子传递所产生的能量不能完全用于二磷酸腺苷(ADP)的磷酸化,抑制细菌体内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在污水处理... 代谢解偶联剂是一类能抑制细胞体内能量偶联磷酸化的化合物,其存在可打破细胞内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之间的能量偶联,呼吸链中电子传递所产生的能量不能完全用于二磷酸腺苷(ADP)的磷酸化,抑制细菌体内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在污水处理领域中,代谢解偶联剂最早被用于污泥过程减量方向的研究,而近些年发现其可以控制膜生物反应器(MBR)内信号分子的浓度并抑制膜污染的形成。概述了代谢解偶联剂的研究历程,阐述了代谢解偶联剂抑制细菌体内ATP合成的作用机制,综述了代谢解偶联剂在污泥减量,膜污染控制及其对污染物去除和活性污泥性质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代谢解偶联剂在污水处理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解偶联剂 污泥减量 生物膜污染控制 能量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