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燥对褐煤爆炸危险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吕太 王志强 +1 位作者 车晟 田跃宗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共4页
为探究干燥前后褐煤的爆炸危险性,基于粉尘爆炸机理,通过粒度分析和爆炸性测定实验,分析了干燥前后褐煤粒径分布变化、扬尘特性及爆炸危险性变化.结果表明,干燥褐煤大粒径颗粒频数减小,小粒径颗粒频数增加,粒径变小,扬尘量增加;干燥褐... 为探究干燥前后褐煤的爆炸危险性,基于粉尘爆炸机理,通过粒度分析和爆炸性测定实验,分析了干燥前后褐煤粒径分布变化、扬尘特性及爆炸危险性变化.结果表明,干燥褐煤大粒径颗粒频数减小,小粒径颗粒频数增加,粒径变小,扬尘量增加;干燥褐煤最小点燃能量、粉尘云/层最低着火温度较干燥前褐煤都有所降低.干燥褐煤较原煤更易扬尘达到爆炸极限浓度,且更易发生着火燃烧爆炸,干燥褐煤爆炸敏感性和危险性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干燥 粉尘爆炸 爆炸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煤皮带转载点吸尘方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吕太 车晟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4-58,99,共6页
采用Simple算法对输煤皮带转载点密闭罩内的煤尘浓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吸尘方式下密闭罩内吸尘罩的吸尘效果。采用单吸尘罩正向或侧向吸尘方式时,不同吸尘罩位置下密闭罩内溜槽转折处和密闭罩出口区域均出现煤尘积聚。相对正向... 采用Simple算法对输煤皮带转载点密闭罩内的煤尘浓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吸尘方式下密闭罩内吸尘罩的吸尘效果。采用单吸尘罩正向或侧向吸尘方式时,不同吸尘罩位置下密闭罩内溜槽转折处和密闭罩出口区域均出现煤尘积聚。相对正向吸尘方式,在溜槽转折处附近采用侧向吸尘,局部吸尘效果较好,同时下层密闭罩煤尘浓度相对较低。在密闭罩两端各设置1个吸尘罩,布置在溜槽转折处附近的吸尘罩采用侧向吸尘,布置在密闭罩出口区域的吸尘罩分别采用正向和侧向吸尘2种方式的组合吸尘方案时,上述区域煤尘积聚均得到缓解,密闭罩内吸尘效果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煤皮带 转载点 煤尘积聚 吸尘方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槽式太阳能集热管弯曲测量及溢出损失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魏秀东 付饶 +2 位作者 汤建方 车晟 许英朝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3-279,共7页
槽式太阳能集热管的弯曲变形会造成聚光能量的溢出损失,需要进行测量和分析。提出基于无人机摄影的槽式太阳能集热管弯曲测量方法:采用无人机搭载高分辨可见光相机,实现对槽式太阳能集热管的图像采集;基于边缘检测算法对集热管图像进行... 槽式太阳能集热管的弯曲变形会造成聚光能量的溢出损失,需要进行测量和分析。提出基于无人机摄影的槽式太阳能集热管弯曲测量方法:采用无人机搭载高分辨可见光相机,实现对槽式太阳能集热管的图像采集;基于边缘检测算法对集热管图像进行处理,最终获得集热管的弯曲变形量。基于光线追迹理论建立槽式聚光器聚光过程数学模型,推导弯曲集热管的溢出损失计算公式。选取3种不同弯曲量的集热管进行测量实验,测得的最大弯曲量分别为1.23、7.75、18.79 mm,平均测量误差为±0.75 mm,计算对应的溢出损失分别为0.02%、0.57%、3.72%,结果表明:集热管弯曲量较大时,会造成较大的溢出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 槽式太阳能集热管 光学效率 光线追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