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韩城煤层气田11号煤层水化学场特征及其对煤层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剑 车延前 +4 位作者 熊先钺 王伟 李涛 王成旺 胡唤雨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4-80,共7页
通过研究韩城煤层气田11号煤层水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确定了该煤层水主要包括淡水淋滤作用为主的矿化度小于1000mg/L的NaHCO_3型水,混合作用为主的矿化度为1000~3000mg/L的NaHCO_3型水,溶滤作用为主的矿化度为3000~10000mg/L的Na2SO4型... 通过研究韩城煤层气田11号煤层水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确定了该煤层水主要包括淡水淋滤作用为主的矿化度小于1000mg/L的NaHCO_3型水,混合作用为主的矿化度为1000~3000mg/L的NaHCO_3型水,溶滤作用为主的矿化度为3000~10000mg/L的Na2SO4型水和浓缩作用为主的矿化度大于10000mg/L的CaCl_2型水,并结合构造特征将水化学场划分为HCO_3—Na带、HCO_3—Cl—Na带、SO4—Cl—Ca—Na带和Cl—Na带。对11号煤层水化学场与煤层含气量及煤层气井产能关系进行研究,发现Cl—Na带有利于煤层气富集,煤层气井产能效果好;HCO_3—Na带不利于煤层气富集,煤层气井产能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场 煤层水 水型 煤层气 韩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低阶煤煤层气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14
2
作者 涂志民 王兴刚 +3 位作者 车延前 张士钊 李鹏 曹志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3-689,共7页
在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获得了低阶煤煤层气工业气流,但该区煤层气成藏研究程度整体偏低,为进一步加深对该区煤层气富集成藏的认识,指导下一步勘探实践,根据钻探及化验分析资料,对煤层气地质特征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层厚度大,... 在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获得了低阶煤煤层气工业气流,但该区煤层气成藏研究程度整体偏低,为进一步加深对该区煤层气富集成藏的认识,指导下一步勘探实践,根据钻探及化验分析资料,对煤层气地质特征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层厚度大,煤体结构好,含气量较高,物性较好,具有较好的煤层气富集条件。综合水文地质特征及煤层气保存等条件,该区低阶煤煤层气为混合成因,雪水融化和大气降水沿盆缘斜坡进行补给,为生物气生成提供了条件,并起到对煤层气的侧向封堵作用,加之不断生成的热成因气随着构造沉降在斜坡有利位置富集成藏,确定了盆缘低阶煤煤层气混合成因模式。总之,水文地质条件、构造地质条件及顶底板封堵条件的耦合,是低阶煤煤层气富集成藏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马朗凹陷 低阶煤煤层气 地质特征 煤层气成因 保存条件 成藏模式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可溶桥塞在煤层气井分层压裂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武彬宁 彭少涛 +1 位作者 孙斌 车延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18-122,共5页
我国勘探开发的煤层气井在进行多层压裂时,常采用填砂分层、桥塞分层以及封隔器分层,施工作业中易出现层间封隔不严且压裂作业周期长、钻塞污染储层并有损套管以及液体黏度要求高并对煤层伤害大等问题。为此,在调研总结全可溶桥塞作业... 我国勘探开发的煤层气井在进行多层压裂时,常采用填砂分层、桥塞分层以及封隔器分层,施工作业中易出现层间封隔不严且压裂作业周期长、钻塞污染储层并有损套管以及液体黏度要求高并对煤层伤害大等问题。为此,在调研总结全可溶桥塞作业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全可溶桥塞在煤层气井压裂改造中的适用性对比分析,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后峡盆地后峡区块1口煤层气井进行了分层压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在X1井以全可溶桥塞射孔联作的方式成功完成4套煤层的分层压裂改造;(2)全可溶桥塞适用于多煤层常规压裂的活性水盐溶液环境,层间封隔效果好,压裂周期短,施工风险低;(3)全可溶桥塞的溶解时间受温度影响较大,建议在埋藏深、地层温度高的煤储层环境中进一步开展分层压裂试验,以期获得更好的工艺应用效果。结论认为,全可溶桥塞首次成功应用于煤层气井分层压裂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助于促进该项技术在煤层气井储层改造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全可溶桥塞 分层压裂改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天山后峡盆地 后峡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井压裂波及邻井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成旺 季亮 +4 位作者 车延前 王伟 熊先钺 耿昊 杨宏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7-202,共6页
为避免煤层气老井区压裂改造时波及邻井,而导致邻井产量下降,影响开发效果,运用地质、压裂及排采动态等资料研究了压裂波及邻井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断层及天然裂隙、煤储层顶底板封盖能力、地应力大小及方向等是影响压裂... 为避免煤层气老井区压裂改造时波及邻井,而导致邻井产量下降,影响开发效果,运用地质、压裂及排采动态等资料研究了压裂波及邻井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断层及天然裂隙、煤储层顶底板封盖能力、地应力大小及方向等是影响压裂波及邻井的地质主控因素;射孔方式、射孔位置、压裂规模、压裂液、压裂施工排量、压力控制、净压力与隔层应力差等是影响压裂波及邻井的工程主控因素;通过优化地质选井选层、优化压裂施工规模、优化射孔方式、优化压裂液、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等措施,有效减少压裂波及邻井情况发生,工艺成功率100%。对该区块及其他类似地质条件的区块煤层气压裂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城区块 压裂波及邻井 地应力 压裂工艺 压裂液 净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