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CARS移动测温技术
1
作者 车庆丰 刘重阳 +3 位作者 齐新华 杨文斌 母金河 陈爽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2,共5页
为满足航空发动机高温升燃烧室出口燃气温度分布测试需求,开展了在工程试验环境下的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移动测温技术研究。开发了可3维移动的CARS测温系统,在标准温度场装置中检验系统的测温准确性,在发动机燃烧室出口进行截... 为满足航空发动机高温升燃烧室出口燃气温度分布测试需求,开展了在工程试验环境下的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移动测温技术研究。开发了可3维移动的CARS测温系统,在标准温度场装置中检验系统的测温准确性,在发动机燃烧室出口进行截面内多点移动测温,并将CARS测温数据与热电偶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测温系统在高温管式炉及McKenna燃烧器中的测温精度较高,CARS测点的测量平均温度与参考温度相比误差均小于4%。在发动机燃烧室稳定工作过程中,CARS在瞬态测温条件下获取的数值波动较大,能较好地反映燃烧室出口温度场的高动态变化特性。在燃烧室出口压力为1.5MPa、热电偶测量值约为1030K条件下,通过CARS系统连续移动扫描测量,获得了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截面处40mm×40mm范围内“十”字形测点的平均温度数据,其数值与热电偶结果较为接近,验证了CARS测温系统的移动测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温度 移动测量 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 燃烧室出口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丙酮示踪技术的超燃冲压发动机高温流场可视化研究
2
作者 王林森 涂晓波 +3 位作者 周全 车庆丰 王宇航 陈爽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
为进一步研究超燃冲压发动机接近实际工作状态时,不同支板结构对燃料/空气掺混效果的影响,本文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改进了部分试验系统,进行了热态试验环境下的丙酮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测量和H2点火燃烧条件下的OH-PLIF测量,... 为进一步研究超燃冲压发动机接近实际工作状态时,不同支板结构对燃料/空气掺混效果的影响,本文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改进了部分试验系统,进行了热态试验环境下的丙酮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测量和H2点火燃烧条件下的OH-PLIF测量,得到了多种工况条件下,多个横截面位置的丙酮PLIF和OH-PLIF荧光图像。结果表明:在热态试验环境下,采用4种支板时的丙酮PLIF信号比冷态试验结果整体上弱了许多,但采用EL1支板时,燃料/空气的掺混效果与冷态试验结果保持一致(仍为最优);在H2点火燃烧条件下,从OH的生成数量和扩散区域可以看出,EL1支板对燃烧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好,这也从侧面证明了EL1支板在4种支板中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示踪 超燃冲压发动机 掺混效果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流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焙对生物质催化热解产物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车庆丰 梅艳阳 +3 位作者 杨晴 杨海平 邵敬爱 陈汉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27-2032,共6页
为了探究烘焙对生物质快速催化热解产物的影响,首先对棉秆在管式炉上进行不同温度(200、250、300℃)烘焙,然后在550℃下进行快速热解试验。随着烘焙温度的升高,气体产物中CO含量由51%逐渐减少到34%;烘焙后,热解油中酮类含量大幅减少,其... 为了探究烘焙对生物质快速催化热解产物的影响,首先对棉秆在管式炉上进行不同温度(200、250、300℃)烘焙,然后在550℃下进行快速热解试验。随着烘焙温度的升高,气体产物中CO含量由51%逐渐减少到34%;烘焙后,热解油中酮类含量大幅减少,其中主要产物为芳香烃,其含量随烘焙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少;烘焙可缓解催化热解过程中积碳的生成,300℃烘焙后的积碳量最少,仅为原样的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焙 催化热解 热解气 热解油 积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煤微波干燥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冯磊 张世红 +4 位作者 杨晴 车庆丰 闻明 梅艳阳 陈汉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458-2464,共7页
为探索焦煤微波干燥技术的基本理论,通过河南平煤八矿-焦煤微波干燥实验,研究焦煤颗粒粒径、微波功率和初始含水量对焦煤干燥特性的影响,利用薄层干燥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探讨适于描述焦煤微波干燥动力学的最佳模型。结果表明... 为探索焦煤微波干燥技术的基本理论,通过河南平煤八矿-焦煤微波干燥实验,研究焦煤颗粒粒径、微波功率和初始含水量对焦煤干燥特性的影响,利用薄层干燥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探讨适于描述焦煤微波干燥动力学的最佳模型。结果表明,当焦煤粒径小于1 mm时,随着焦煤粒径、微波功率或初始含水量的增加,相同时间内煤样失水量增加,干燥速率增大;而随着粒径或微波功率的增大,干燥达到平衡的时间减少,但初始水分对干燥达到平衡的时间没有显著影响;焦煤微波干燥过程有一个非常短暂的预热升速阶段和恒速干燥阶段和一个长时间的降速干燥阶段,粒径、微波功率和初始水分越大,恒速干燥阶段越短暂;在常用薄层干燥动力学模型中,Diffusion approach模型是适于描述河南平煤八矿-焦煤微波干燥动力学的最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煤 微波 干燥特性 干燥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0 kHz高频OH-PLIF的标模发动机燃烧室测量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车庆丰 齐新华 +4 位作者 涂晓波 郝夫跃 陈国柱 张顺平 陈爽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112,共1页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在国内首次搭建了基于标模发动机的10 kHz高频OH-PLIF试验系统,并于2021年5月在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的脉冲燃烧风洞上开展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测量试验研究。
关键词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10 kHz 燃烧 冲压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介孔Ni/ZSM-5分子筛对甲苯催化重整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粤 车庆丰 +4 位作者 易为 王贤华 陈应泉 杨海平 陈汉平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7-433,共7页
文章通过水热法结合使用淀粉模板剂和碱处理合成了3种微介孔ZSM-5分子筛,并以Ni为活性组分制备了一系列Ni/ZSM-5催化剂用于甲苯(生物质气化焦油模型化合物)水蒸气催化重整实验。采用N2吸附-脱附、NH3-TPD和XRD对分子筛和催化剂进行表征... 文章通过水热法结合使用淀粉模板剂和碱处理合成了3种微介孔ZSM-5分子筛,并以Ni为活性组分制备了一系列Ni/ZSM-5催化剂用于甲苯(生物质气化焦油模型化合物)水蒸气催化重整实验。采用N2吸附-脱附、NH3-TPD和XRD对分子筛和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催化剂酸性和孔结构对甲苯催化重整效果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介孔体积以及孔径分布与碳转化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ZSM-5分子筛具有较大的介孔体积,主要分布在2~4,4~8 nm和16~45 nm,其中2~4 nm的介孔体积与甲苯碳转化率有很好的相关性(R^(2)>0.99);模板法合成的ZSM-5(ST)具有最大的2~4 nm介孔体积,相应的碳转化率接近100%;碱处理制得的ZSM-5(AT)的酸性增强,4~8 nm孔容大幅增加,但碳转化率仅有约70%;模板法改性可提升镍基催化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生物模板 镍基催化剂 介孔体积 碳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H-PLIF技术贫燃预混旋流火焰的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林森 涂晓波 +3 位作者 车庆丰 张俊 陈国柱 陈爽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3-199,共7页
针对当前喷气式涡轮航空发动机的主流稳焰方式-旋流火焰的燃烧机理、火焰构型等热点问题,设计加工了一套受限空间下的旋流燃烧器,利用了一种能够实现非侵入式、精细化、可视化复杂燃烧流场的OHPLIF(OH-planarlaser-inducedfluorescence... 针对当前喷气式涡轮航空发动机的主流稳焰方式-旋流火焰的燃烧机理、火焰构型等热点问题,设计加工了一套受限空间下的旋流燃烧器,利用了一种能够实现非侵入式、精细化、可视化复杂燃烧流场的OHPLIF(OH-planarlaser-inducedfluorescence)测量系统,研究了该燃烧器在空气流量40 L/min时不同当量比的燃烧工况,并重点分析了旋流火焰的极限熄火工况.结果表明:在受限燃烧室内,由于壁面的作用旋流火焰从“V”型火焰发展成“M”型火焰,在主焰中心两侧会形成两个主漩涡,主漩涡的边界区域有较高浓度的OH分布;距离主纵截面的偏移量D越大,两个主漩涡的形状逐渐不稳直至完全消失,OH也逐渐向靠近壁面的区域聚集;旋流火焰的横向截面测量结果与纵向截面存在较强的对应关系,在H=5 mm横截面处,OH高度集中在“中心圆”区域,随着测量高度的上升,OH逐渐向燃烧室X轴方向两侧的壁面区域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火焰 OH-PLIF 火焰结构 OH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H-PLIF技术的全氟己酮抑制航空煤油燃烧试验研究
8
作者 王林森 车庆丰 +1 位作者 陈国柱 周全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44-1349,1355,共7页
为研究航空煤油全氟己酮燃烧抑制过程中OH自由基的变化规律,设计带有光学开窗的杯式燃烧器,以OH-PLIF技术为测量手段,利用2种不同波长的“差分法”测量方法克服了航空煤油燃烧场中碳烟、煤油及燃烧裂解大分子化合物对OH自由基荧光信号... 为研究航空煤油全氟己酮燃烧抑制过程中OH自由基的变化规律,设计带有光学开窗的杯式燃烧器,以OH-PLIF技术为测量手段,利用2种不同波长的“差分法”测量方法克服了航空煤油燃烧场中碳烟、煤油及燃烧裂解大分子化合物对OH自由基荧光信号的干扰问题,获得了12组不同全氟己酮体积分数条件下的OH基分布特征图,对研究全氟己酮的抑制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为理论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对于OH基分布的垂直高度值H,在全氟己酮处于较低体积分数时(<3.91%),H值缓慢增长,但随着体积分数的持续增加,H值会快速下降,随后逐渐趋于平缓;而对于OH基分布带的厚度值D和OH分布区域的占比S,随着全氟己酮体积分数的增加,两者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煤油 全氟己酮 OH-PLIF 燃烧抑制 荧光信号 差分法 OH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