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蝴蝶兰北方设施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娟 苑晓菲 +2 位作者 闫颖 路雨翔 张爱敏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5期225-228,共4页
蝴蝶兰原产于热带雨林,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种至今,蝴蝶兰产业已进入跨越式发展,现年产值为40亿元。然而,自然条件下,我国北方地区气候不适合蝴蝶兰周年生长,为满足蝴蝶兰北方工厂化的生产需求及人们对蝴蝶兰日益增长的观赏要求,并根... 蝴蝶兰原产于热带雨林,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种至今,蝴蝶兰产业已进入跨越式发展,现年产值为40亿元。然而,自然条件下,我国北方地区气候不适合蝴蝶兰周年生长,为满足蝴蝶兰北方工厂化的生产需求及人们对蝴蝶兰日益增长的观赏要求,并根据近年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对蝴蝶兰在日光温室等设施内生产的环境要求及栽培管理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包括设施设备的选择、组培瓶苗管理、小中大苗期生长管理、花期调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旨在为蝴蝶兰北方设施栽培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设施 栽培技术 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季节香菇品种筛选及注水技术研究
2
作者 李娟 路雨翔 +6 位作者 梁晓生 陶月 柳凤玉 彭学文 刘海军 解文强 崔婧婧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5期120-124,共5页
从10个香菇菌株中筛选出3个不同菌龄适宜反季节栽培的菌株,分别为0912(短菌龄)、808(中长菌龄)和168(长菌龄),3个菌株可搭配使用,其中菌株0912的经济价值最高。以菌株0912为例,在出菇管理期进行半针注水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注水方式相比... 从10个香菇菌株中筛选出3个不同菌龄适宜反季节栽培的菌株,分别为0912(短菌龄)、808(中长菌龄)和168(长菌龄),3个菌株可搭配使用,其中菌株0912的经济价值最高。以菌株0912为例,在出菇管理期进行半针注水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注水方式相比,半针注水明显降低了烂袋率,提升了优质菇率及生物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季节香菇 品种筛选 半针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光采摘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技术
3
作者 张尚卿 韩晓清 +4 位作者 杨东旭 路雨翔 郭志刚 刘海英 宋瑞生 《长江蔬菜》 2021年第2期28-29,共2页
化肥越撒越多,农药越打越多,土地越种越瘦……这是我国设施蔬菜迅猛发展背后的尴尬现实。过量、不合理施肥用药,不仅增加生产成本,也严重威胁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从农业部制定《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 化肥越撒越多,农药越打越多,土地越种越瘦……这是我国设施蔬菜迅猛发展背后的尴尬现实。过量、不合理施肥用药,不仅增加生产成本,也严重威胁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从农业部制定《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到科技部启动“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专项,一时间,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双减”项目在全国遍地开花,试验田里的无数次探索,承载了人们“绿色农田、放心菜园”的殷殷期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光采摘 农产品质量安全 殷殷期盼 生态环境安全 设施蔬菜 化学肥料 行动方案 化肥使用量零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噻菌胺与不同杀菌剂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杨东旭 王晓光 +2 位作者 张尚卿 路雨翔 韩晓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0期173-174,177,共3页
为了提高吡噻菌胺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增效配方,降低抗性风险,为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常规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吡噻菌胺SC+10%多抗霉素WP对黄瓜白粉病防效突出,第1次药后7 d防效为84.39%,第2次药... 为了提高吡噻菌胺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增效配方,降低抗性风险,为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常规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吡噻菌胺SC+10%多抗霉素WP对黄瓜白粉病防效突出,第1次药后7 d防效为84.39%,第2次药后14 d防效高达97.48%。20%吡噻菌胺SC+10%多抗霉素WP增效作用明显,可以在黄瓜生产中推广应用。20%吡噻菌胺SC+30%苯甲·嘧菌酯SC对黄瓜白粉病也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可降低抗性风险,作为备选或轮换使用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噻菌胺 黄瓜白粉病 增效作用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地区秋季露地芫荽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闫红波 韩晓清 +4 位作者 杨东旭 路雨翔 王帅 刘会会 张尚卿 《长江蔬菜》 2022年第13期37-38,共2页
总结了冀东地区秋季露地芫荽生产中存在的苗期徒长、冻害红叶和重茬病害严重的问题。经过多年摸索试验,合理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方式,创新研发了株高控制、冻害预防和病虫害防控3项冀东地区秋季露地芫荽栽培... 总结了冀东地区秋季露地芫荽生产中存在的苗期徒长、冻害红叶和重茬病害严重的问题。经过多年摸索试验,合理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方式,创新研发了株高控制、冻害预防和病虫害防控3项冀东地区秋季露地芫荽栽培关键技术,并在本地区应用多年,效果显著,其他芫荽产区可以借鉴。芫荽,伞形科,又称香菜、香荽等,是做面煲汤常用的提味蔬菜之一[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栽培关键技术 芫荽 病虫害防控 冻害预防 冀东地区 低残留农药 重茬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