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法隧道球状风化体处理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
作者 路耀邦 路耀平 +1 位作者 刘洪震 李治国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9-142,147,共5页
随着城市地铁盾构隧道的日益兴建,球状风化体作为影响盾构顺利掘进的重难点愈发凸显,盾构区间球状风化体的预处理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述已有文献,在对球状风化体形成机理、原因及处理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其形状、大小、... 随着城市地铁盾构隧道的日益兴建,球状风化体作为影响盾构顺利掘进的重难点愈发凸显,盾构区间球状风化体的预处理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述已有文献,在对球状风化体形成机理、原因及处理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其形状、大小、所处地理位置,结合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且综合考虑技术、成本、工期、安全等因素,将盾构区间球状风化体预处理分为:直接掘进通过、地表预处理、洞内处理三大类,并详细论述了九种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最后,提出现场处理的合理化建议,为盾构区间风化体的预处理技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法 地铁 隧道 球状风化体 预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入盾构隧道基岩地面钻孔地下爆破预处理及效果检验技术 被引量:10
2
作者 丁锐 路耀邦 +1 位作者 党如姣 李洋 《隧道建设》 2013年第3期224-230,共7页
基岩侵入隧道是盾构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解决盾构区间基岩突起并保证预处理效果达到盾构机顺利通过的要求,在前期物探及钻孔验证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地表钻孔地下爆破的方法对不同的岩层厚度选择不同的炮孔间距及装药... 基岩侵入隧道是盾构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解决盾构区间基岩突起并保证预处理效果达到盾构机顺利通过的要求,在前期物探及钻孔验证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地表钻孔地下爆破的方法对不同的岩层厚度选择不同的炮孔间距及装药量。爆破后,采用高密度电法和钻孔取芯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基岩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基岩破碎效果良好,实测芯样最大长度为42 cm,97.4%的芯样长度均在30 cm以内,说明采用地面钻孔地下爆破处理基岩突起的方法是可行的,能够满足盾构顺利通过的要求;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破碎效果进行连续监测,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期为今后类似城市地铁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基岩侵入 地面钻孔爆破 高密度电法 钻孔取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海泥水盾构提前到达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洪开荣 路耀邦 +1 位作者 梁奎生 刘洪震 《隧道建设》 2012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由于竖井施工进度滞后,为解决盾构提前到达并保证顺利出洞这一技术难题,以台山核电站1#取水隧洞盾构提前到达施工为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盾构到达前的掘进控制措施进行分析,阐述了预留段隧洞爆破参数设计,并对提前到达的关键技术及... 由于竖井施工进度滞后,为解决盾构提前到达并保证顺利出洞这一技术难题,以台山核电站1#取水隧洞盾构提前到达施工为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盾构到达前的掘进控制措施进行分析,阐述了预留段隧洞爆破参数设计,并对提前到达的关键技术及控制要点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盾构提前到达盾构井预留5 m的安全距离,并将刀盘后退掌子面0.7 m的方案是可行的,既能加快施工进度,又能有效地保护盾构设备;2)盾构到达预留段前采用"小推力、低转速"的掘进原则,预留5 m段采用"爆破开挖+锚喷支护+管片二次衬砌"相结合的施工方法,保证了盾构安全顺利出洞,有效地控制了管片上浮、错台和接缝处漏水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水盾构 提前到达 越海取水隧洞 爆破开挖 空推 盾构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断裂破碎隧道爆破开挖振动效应 被引量:10
4
作者 余永强 路耀邦 +1 位作者 杨小林 高富强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51,共4页
为确定关角隧道高地应力断裂破碎带地层的爆破地震波传播规律及其对邻近围岩(混凝土衬砌)的影响,对隧道开挖中的爆破振动进行了监测。通过现场测试数据回归分析,得到了该地层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断裂破碎带地层爆... 为确定关角隧道高地应力断裂破碎带地层的爆破地震波传播规律及其对邻近围岩(混凝土衬砌)的影响,对隧道开挖中的爆破振动进行了监测。通过现场测试数据回归分析,得到了该地层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断裂破碎带地层爆破振动速度的安全控制标准及减少振动危害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爆破 地震波 振动测试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翔安海底隧道爆破开挖围岩松动圈数值模拟及测试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余永强 路耀邦 +1 位作者 杨小林 梁为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3-55,59,共4页
结合翔安海底隧道的工程实践,运用FLAC3D软件对爆破后松动圈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超声测井探测方法,对隧道中极具代表性的A1标F4风化槽段围岩松动圈进行了测试分析,将其结果与数值模拟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 结合翔安海底隧道的工程实践,运用FLAC3D软件对爆破后松动圈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超声测井探测方法,对隧道中极具代表性的A1标F4风化槽段围岩松动圈进行了测试分析,将其结果与数值模拟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规律具有一致性。研究结果为围岩松动圈支护参数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爆破 松动圈 数值模拟 测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角隧道开挖围岩变形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余永强 路耀邦 +1 位作者 仲玮年 凌文昌 《公路工程》 2011年第4期1-3,11,共4页
在新奥法的隧道设计理念中,施工中的变形监测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实时掌握青藏铁路关角隧道的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的受力特点,通过采用JSS30A型数显收敛计对围岩进行周边位移量和拱顶下沉量的监测,研究其围岩动态变化,预测和确认其... 在新奥法的隧道设计理念中,施工中的变形监测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实时掌握青藏铁路关角隧道的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的受力特点,通过采用JSS30A型数显收敛计对围岩进行周边位移量和拱顶下沉量的监测,研究其围岩动态变化,预测和确认其最终稳定时间。对隧道安全施工和二次衬砌的施工时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奥法 隧道 围岩变形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地铁暗挖车站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7
作者 路耀邦 高军伟 刘东亮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679-682,共4页
为探索BIM技术在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施工中的应用,以大石坝暗挖车站为依托,就BIM技术在车站施工中的三维可视化、碰撞检查、施工进度、工程量计算、设备台班及监控量测等典型应用进行研究。实践表明:BIM技术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成... 为探索BIM技术在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施工中的应用,以大石坝暗挖车站为依托,就BIM技术在车站施工中的三维可视化、碰撞检查、施工进度、工程量计算、设备台班及监控量测等典型应用进行研究。实践表明:BIM技术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动态管控,提升项目的施工管理水平,并总结出其在施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建议。最后,对BIM技术在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中的施工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建筑信息模型 暗挖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结构表观病害快速检测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路耀邦 刘永胜 樊晓东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655-663,共9页
为有效解决地铁隧道表观病害检测车的适用性和病害识别的精准性问题,以A市轨道交通B线为例,采用隧道表观病害检测车开展表观病害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健康评估,并从检测效率、检测精度和病害识别率3个方面,将设备检测结果与人工检测... 为有效解决地铁隧道表观病害检测车的适用性和病害识别的精准性问题,以A市轨道交通B线为例,采用隧道表观病害检测车开展表观病害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健康评估,并从检测效率、检测精度和病害识别率3个方面,将设备检测结果与人工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该隧道表观病害以裂缝为主,约占65%,渗漏水和剥落掉块占比相对较小;2)裂缝最大宽度主要集中在0.2~0.5 mm,裂缝最长达3.7 m,剥落掉块面积基本在0.04 m^(2)内,二者健康度以2级为主;渗漏水面积集中在0~0.5 m^(2),健康度评定为1级;3)与人工检测相比,设备检测优势明显,大幅提高检测速度,节约人工71%,病害总体识别率达到92.8%,可检测出0.2 mm以上宽度的裂缝,以及1 cm^(2)以上面积的渗漏水和剥落掉块,大幅提高表观病害检测质量和效率,节约隧道养护成本。并根据表观病害检测结果提出地铁隧道合理化维修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表观病害检测 检测车 裂缝 渗漏水 剥落掉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BIM施工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路耀邦 卓越 +1 位作者 司景钊 张建设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16-1524,共9页
针对铁路隧道BIM技术施工应用现状,为深入研究铁路隧道在施工进度、安全、质量等方面的BIM应用,以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为例,综合运用BIM、物联网等技术手段,研发项目BIM施工管理平台。基于此平台深入开展进度动态管控、多维算量、风险... 针对铁路隧道BIM技术施工应用现状,为深入研究铁路隧道在施工进度、安全、质量等方面的BIM应用,以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为例,综合运用BIM、物联网等技术手段,研发项目BIM施工管理平台。基于此平台深入开展进度动态管控、多维算量、风险管控、质量监控等BIM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进度管理及工程量多算对比的BIM应用实现了隧道进度信息的查看、分析及预警,解决了传统算量不精准的难题;2)风险管控BIM应用形象生动展示了隧道围岩稳定状态、不良地质风险点及特征、隧道内人员数量及分布情况,确保了人员安全,降低了隧道施工风险;3)采用BIM+三维激光扫描、TBM掘进参数控制等方法,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控制施工质量,并标识问题标签,最后形成高黎贡山隧道安全质量问题库,实现了安全质量问题可追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BIM 多维算量 风险管控 质量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大石坝暗挖车站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路耀邦 卓越 宋妍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1-24,32,共5页
为探索BIM技术在轨道交通行业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在对轨道交通三维设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大石坝暗挖车站为依托,基于DASSAULT平台的三维设计软件CATIA,采用参数化设计构建大石坝暗挖车站三维模型,并将其推广应用到协同设计、碰撞检查... 为探索BIM技术在轨道交通行业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在对轨道交通三维设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大石坝暗挖车站为依托,基于DASSAULT平台的三维设计软件CATIA,采用参数化设计构建大石坝暗挖车站三维模型,并将其推广应用到协同设计、碰撞检查、输出工程量清单、3D漫游等方面,不仅能优化设计、减少设计冲突,还降低了返工频率、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建筑信息模型 暗挖车站 轨道交通 三维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在车站设计施工一体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路耀邦 卓越 李治国 《低温建筑技术》 2016年第6期143-145,共3页
针对传统建筑行业设计施工相分离,存在信息交流障碍的问题,对BIM技术在设计施工一体化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以大石坝暗挖车站为例,在其设计施工过程中引入BIM技术,就BIM技术在设计、施工阶段中的碰撞检查、生成工程量清单、3D漫游、施工方... 针对传统建筑行业设计施工相分离,存在信息交流障碍的问题,对BIM技术在设计施工一体化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以大石坝暗挖车站为例,在其设计施工过程中引入BIM技术,就BIM技术在设计、施工阶段中的碰撞检查、生成工程量清单、3D漫游、施工方案模拟、进度管理、设备台班管理、监控量测集成等应用进行研究,探讨了BIM技术在地铁车站设计施工一体化中的应用情况,提高了项目沟通效率、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减少返工,实现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暗挖车站 设计施工一体化 信息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仿真模拟在地铁暗挖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尹龙 王启光 路耀邦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5年第6期73-79,共7页
针对城市地铁暗挖隧道施工的重难点,文章采用仿真模拟技术,详细介绍了地质、隧道、机械设备等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探讨了仿真模拟技术在施工组织、施工培训及现场实施等阶段中的应用,实践表明:仿真模拟技术可提前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城市地铁暗挖隧道施工的重难点,文章采用仿真模拟技术,详细介绍了地质、隧道、机械设备等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探讨了仿真模拟技术在施工组织、施工培训及现场实施等阶段中的应用,实践表明:仿真模拟技术可提前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降低施工风险、优化施工方案,并得到一种最佳的施工组织方式,为项目管理层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最后,对其在后期运维中的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可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仿真模拟 暗挖隧道 施工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结构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华 路耀邦 +3 位作者 冯国峰 王百泉 林春刚 闫贺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25-1437,共13页
为有效提高隧道管养效率,在总结提炼隧道内部与表观病害类型的基础上,采用Spring Boot+MyBatis Plus架构,应用分布式的Redis和MySQL部署开发技术研发隧道结构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并从设备管理、病害管理、大数据智能分析处理等方面进行... 为有效提高隧道管养效率,在总结提炼隧道内部与表观病害类型的基础上,采用Spring Boot+MyBatis Plus架构,应用分布式的Redis和MySQL部署开发技术研发隧道结构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并从设备管理、病害管理、大数据智能分析处理等方面进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1)研发出的隧道结构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能够满足对常见病害数据进行管理展示的功能要求,且界面简洁友好、使用简单方便,实现了隧道病害由传统的依据经验判断到依托数据进行科学决策的转变;2)该平台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隧道表观病害的智能识别,减小了病害识别方面对人工的依赖;3)该平台支持通过PC端或移动端对病害信息进行多维度查询,解决了以前隧道病害信息获取滞后且查阅不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病害检测 大数据平台 病害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光辉 路耀邦 杨朝帅 《低温建筑技术》 2018年第9期137-140,共4页
为提高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及运维的信息化、智能化,在对管廊各阶段BIM应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将BIM技术引入至管廊建设全生命周期中。采用BIM+物联网+GIS技术的方法,对管廊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的BIM应用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在设... 为提高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及运维的信息化、智能化,在对管廊各阶段BIM应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将BIM技术引入至管廊建设全生命周期中。采用BIM+物联网+GIS技术的方法,对管廊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的BIM应用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在设计方面可提高管廊设计效率,优化管线排布,避免管廊主体结构的二次开槽,并能自动生成相应的工程量清单;其次在施工方面可实现管廊机器人自动放样,物料生产、运输、安装等信息的动态查询与管理,达到以三维可视化方式检查和控制管廊施工质量;最后在运维方面通过预警条件的设置,快速准确地解决故障问题,提高管廊运维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地下综合管廊 全生命周期 物联网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