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淤背区土壤生态改良技术研究与实践
1
作者 孔祥磊 路红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6期61-66,共6页
黄河淤背区是通过吹填技术将黄河泥沙抽至临黄堤背河侧形成的带状土方区域,其土壤结构特殊,上层为厚0.3~0.5 m的黏土,下层为黄河沙土,存在保水保肥性能差、土壤板结硬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作物生长。为此,利用腐殖质土壤改良剂与绿肥植物... 黄河淤背区是通过吹填技术将黄河泥沙抽至临黄堤背河侧形成的带状土方区域,其土壤结构特殊,上层为厚0.3~0.5 m的黏土,下层为黄河沙土,存在保水保肥性能差、土壤板结硬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作物生长。为此,利用腐殖质土壤改良剂与绿肥植物紫云英,开展了实地对比试验,分析其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施用腐殖质土壤改良剂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大,改良效果更明显;施用腐殖质土壤改良剂并种植紫云英后,土壤有机质、腐殖酸、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呈现前期快速增加后期缓慢增加的变化趋势,其中有机质含量增加速率在播种后30 d出现拐点,其他4个指标在播种后45 d出现拐点。采用施用腐殖质土壤改良剂与种植绿肥的综合改良措施后,土壤有机质含量、EC值、腐殖酸含量显著提高,pH值向适宜方向转变,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及土壤酶活性显著提高,土壤细菌数量显著增加,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说明该综合改良措施可作为黄河淤背区土壤改良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生态改良 腐殖质土壤改良剂 绿肥植物 黄河淤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