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层定向水力压裂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路洁心 李贺 《山西焦煤科技》 2011年第5期39-41,50,共4页
以中平能化集团公司平煤股份十二矿的煤层地质条件为原型,对已实施的水力压裂防突措施的原理、具体实施方案及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对煤矿深部煤巷掘进过程中防突课题的研究,将为平煤及全国高瓦斯、高应力、高突出危险性和低透气性的"... 以中平能化集团公司平煤股份十二矿的煤层地质条件为原型,对已实施的水力压裂防突措施的原理、具体实施方案及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对煤矿深部煤巷掘进过程中防突课题的研究,将为平煤及全国高瓦斯、高应力、高突出危险性和低透气性的"三高一低"特困条件煤层的增透卸压提供一种新的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所形成较系统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将在深部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低透气性煤层和煤层气资源高效开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工业性试验 实施方案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桥矿煤层气地面井稳定性分析及结构优化
2
作者 路洁心 施式亮 +3 位作者 罗新荣 李贺 鲁义 徐超平 《矿业工程研究》 2022年第3期31-38,共8页
针对淮南顾桥矿煤层埋深大、地应力高、煤层气地面井易错断、瓦斯抽采效率低等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地面井失稳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平地应力均一性越差,套管挤压破坏程度越高;顶板水平速度越快,套管剪切破坏越严重,适当减小... 针对淮南顾桥矿煤层埋深大、地应力高、煤层气地面井易错断、瓦斯抽采效率低等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地面井失稳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平地应力均一性越差,套管挤压破坏程度越高;顶板水平速度越快,套管剪切破坏越严重,适当减小管径并增大壁厚有利于防止地面井剪切破坏;将地面井布置在采空区内侧10~20 m处,有利于井身维持稳定及瓦斯抽采.提出在围岩与护壁套管之间、护壁套管与技术套管之间、技术套管与产气套管之间注入G级油井水泥固井方案,该矿采用此方案后,地面井钻井成功率显著提高,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井 挤压破坏 剪切破坏 井身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强化酸蚀作用下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特征演化机制
3
作者 李贺 刘佳祥 +5 位作者 林柏泉 施式亮 杨威 鲁义 路洁心 刘猛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104-1115,共12页
页岩储层低孔渗特征是制约页岩气高效率抽采的主要因素,现多采用强化致裂增透技术来改造页岩储层孔隙结构,旨在提高页岩体渗透率。微波加热具备致裂页岩和气体解吸的能力,但存在穿透深度低、局部过热、裂缝闭合等缺陷;酸化具有高效疏通... 页岩储层低孔渗特征是制约页岩气高效率抽采的主要因素,现多采用强化致裂增透技术来改造页岩储层孔隙结构,旨在提高页岩体渗透率。微波加热具备致裂页岩和气体解吸的能力,但存在穿透深度低、局部过热、裂缝闭合等缺陷;酸化具有高效疏通页岩孔隙和大幅提高渗透率的优点,但酸液难以进入微裂隙,过于依赖页岩孔隙初始发育程度。微波强化酸蚀能有效结合2者的优点,通过热应力、溶蚀致裂的耦合效应协同致裂页岩体,达到更好的增透效果。采用微波、酸化和微波强化酸蚀3种方法对页岩进行处理,使用^(1)H-NMR检测,对比同种方法不同强度和不同方法之间孔隙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法下页岩微孔和小孔(即吸附孔)对应T2谱面积增减不一,酸化条件下减小,微波和微波强化酸蚀条件下增大,且微波增大幅度高于微波强化酸蚀;中孔和大孔(即渗流孔)对应T_(2)谱面积持续增大,增大幅度按从大到小依次为酸化、微波强化酸蚀、微波。综合观察T_(1)-T_(2)谱的变化,得出增透过程就是“开孔”、“扩孔”的过程的结论。微波主要作用为“开孔”,酸化主要作用为“扩孔”,微波强化酸蚀使“开孔”“扩孔”协同效应显著,表现出更好的增透效果。不同处理方法下孔隙度和孔喉与渗透率变化趋势一致,整体呈现增长趋势,证明3种处理方法对页岩增透均有效果,且渗透率大小与孔隙度和孔喉发育情况强相关。微波强化酸蚀页岩的分形维数减少幅度最大,为4.203%,是酸化处理的2倍,是微波处理的10倍。分形维数的减小表明孔隙内部更为光滑,降低甲烷吸附可能性,为页岩气的采收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开采 微波强化酸蚀 核磁共振 孔隙结构 渗透率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压爆破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晓亮 路洁心 李贺 《山西焦煤科技》 2011年第6期38-39,53,共3页
以中平能化集团公司平煤股份十二矿的煤层地质条件为例,分析了水压爆破防突措施的原理、具体实施方案及有效性,为煤矿深部煤巷掘进过程中防突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所形成较系统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将在深部矿... 以中平能化集团公司平煤股份十二矿的煤层地质条件为例,分析了水压爆破防突措施的原理、具体实施方案及有效性,为煤矿深部煤巷掘进过程中防突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所形成较系统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将在深部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低透气性煤层和煤层气资源高效开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爆破 深部矿井 瓦斯治理 工作面概况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煤瓦斯抽采钻孔失稳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6
5
作者 徐超平 李贺 +2 位作者 鲁义 路洁心 施式亮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1-135,共5页
系统总结了软煤钻孔失稳机理及规律,提出钻孔失稳主要受煤体基本力学性质、孔周应力环境、孔隙压力及钻进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指出增大围岩力学强度,减小塑性区范围与钻孔径向位移是提高钻孔稳定性及成孔率的关键。分析了现有钻孔失稳控... 系统总结了软煤钻孔失稳机理及规律,提出钻孔失稳主要受煤体基本力学性质、孔周应力环境、孔隙压力及钻进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指出增大围岩力学强度,减小塑性区范围与钻孔径向位移是提高钻孔稳定性及成孔率的关键。分析了现有钻孔失稳控制技术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认为研发随钻护孔防喷与可视化修复一体化技术是瓦斯抽采钻孔失稳防治的发展方向。系统梳理了传统注浆加固材料的研究现状,认为研制并使用兼具固孔抑喷与释放瓦斯潜能的纳米浆泡材料,能延长钻孔服务周期,提高瓦斯抽采效率,应用前景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软煤层 瓦斯抽采钻孔 钻孔失稳 喷孔 注浆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透煤层化学改性增透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五车 李贺 +3 位作者 鲁义 路洁心 施式亮 李敏 《能源与环保》 2022年第1期207-214,共8页
我国煤储层的赋存特征概括为微孔隙、强吸附、低渗透,这些赋存特征严重抑制了煤层气的开采,在此基础上,储层改造技术被广泛提出。针对低透气性煤层,国内外学者提出水力压裂、水力割缝、预裂爆破等储层增透技术,这些技术均存在增透范围... 我国煤储层的赋存特征概括为微孔隙、强吸附、低渗透,这些赋存特征严重抑制了煤层气的开采,在此基础上,储层改造技术被广泛提出。针对低透气性煤层,国内外学者提出水力压裂、水力割缝、预裂爆破等储层增透技术,这些技术均存在增透范围小、裂隙闭合快、水锁效应等问题。有学者提出采用化学方法改造煤层,利用化学试剂改变煤层理化性质继而达到促进煤层气解吸、渗流的目的。化学储层改造方法主要包括煤层酸化、氧化、萃取、电化学处理,酸化增透即通过酸液溶蚀煤中矿物质,从而疏通孔裂隙、增大渗透率;氧化增透则是利用氧化剂腐蚀煤层割理表面或溶解部分煤基质来增加煤层割理孔径;萃取增透则使用有机溶剂提取煤体中的有机小分子,疏通孔隙;电化学处理就是通过电化学反应使得煤结构发生变化、产生气体和煤体温度升高,瓦斯运移通道增大。回顾国内外低透气性煤层化学改性增透技术的研究进展,从酸化、氧化、萃取、电化学处理4个层面深入分析了煤层化学改性的增透机理,阐释了目前化学储层改造技术所面临问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透煤层 化学增透 渗透率 孔隙 瓦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模拟的煤中甲烷吸附扩散行为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小龙 李贺 +2 位作者 鲁义 路洁心 施式亮 《能源与环保》 2022年第1期189-195,共7页
煤层中甲烷既是一种优质清洁能源,又是一种矿井灾害源。由于煤分子结构复杂,实验方法难以表征煤中分子微小尺度的吸附扩散行为。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科学和统计力学理论的发展,分子模拟方法突破了传统实验宏观的理论研究路线,使得从分子... 煤层中甲烷既是一种优质清洁能源,又是一种矿井灾害源。由于煤分子结构复杂,实验方法难以表征煤中分子微小尺度的吸附扩散行为。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科学和统计力学理论的发展,分子模拟方法突破了传统实验宏观的理论研究路线,使得从分子尺度研究煤中甲烷吸附扩散行为成为可能。目前更多科研学者从煤结构特征、孔径分布特性和气体吸附扩散特性等方面,以微观角度来揭示煤层中甲烷运移和积聚规律,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实验室的一些难题,为甲烷抽采提供了更多理论与方法上的指导。通过调研煤中甲烷吸附扩散分子模拟的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煤对甲烷等气体的吸附扩散微观机理及规律,并探讨了该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结构 甲烷 吸附扩散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南煤矿火成岩侵蚀对煤层瓦斯赋存及突出灾害的影响
8
作者 沈先华 李贺 +2 位作者 鲁义 路洁心 施式亮 《矿业工程研究》 2023年第1期29-35,共7页
通过在祁南煤矿火成岩侵蚀区域附近的巷道布置采样或测压钻孔,对火成岩侵蚀区的煤层进行现场取样和实验室参数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火成岩侵蚀后煤层灰分显著降低,胶质层平均厚度与黏结指数增加,煤的变质程度升高,发热量增大,煤层变为易... 通过在祁南煤矿火成岩侵蚀区域附近的巷道布置采样或测压钻孔,对火成岩侵蚀区的煤层进行现场取样和实验室参数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火成岩侵蚀后煤层灰分显著降低,胶质层平均厚度与黏结指数增加,煤的变质程度升高,发热量增大,煤层变为易选煤层.研究火成岩侵蚀对煤质、煤层厚度及瓦斯赋存规律等方面的影响,发现火成岩侵蚀不仅破坏了煤层的原生状态,使煤层焦化,采区储量降低,火成岩侵蚀产生的强大推挤力还使煤层层位发生相对位移,煤层变薄或完全被吞蚀,继而导致煤层的厚度变异程度和突出危险性增大,煤层结构趋于复杂,稳定性降低,不可采区增大.最后根据火成岩侵蚀区的煤岩瓦斯动力灾变机制,提出针对性的瓦斯防治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侵蚀区 瓦斯赋存 煤质 瓦斯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