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聚酯树脂固化过程的FTIR跟踪
1
作者 路宝田 贺楚华 盛芬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07-409,共3页
用FTIR内标法跟踪氨基聚酯树脂的固化过程,选取815cm^(-1)的三嗪环面外振动峰作内标峰,913cm^(-1)处的甲氧基变形振动峰和3500cm^(-1)左右的羟基伸缩振动峰为特征吸收峰。结果表明,随着固化的进行,涂膜的羟基、甲氧基和羧基递减,醚键和... 用FTIR内标法跟踪氨基聚酯树脂的固化过程,选取815cm^(-1)的三嗪环面外振动峰作内标峰,913cm^(-1)处的甲氧基变形振动峰和3500cm^(-1)左右的羟基伸缩振动峰为特征吸收峰。结果表明,随着固化的进行,涂膜的羟基、甲氧基和羧基递减,醚键和羰基递增,说明固化过程是以交联反应为主,伴有自缩合反应和酯化反应的复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聚酯树脂 固化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醇酸树脂固化过程的红外光谱研究
2
作者 路宝田 盛芬玲 +1 位作者 王成领 苏中兴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4-48,共5页
以HMMM和醇酸聚酯为模型物,用红外光谱法研究氨基醇酸树脂的固化过程。比较了固化过程中的交联反应和自缩合反应行为。考察了聚酯树脂中伯、仲羟基的反应活性、初步探讨了固化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
关键词 氨基醇酸树脂 固化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色度C_9石油树脂的研究Ⅰ.树脂合成与生色机制 被引量:13
3
作者 彭高聪 路宝田 +1 位作者 向绍基 谢国煌 《涂料工业》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5-17,共3页
在较温和条件下合成了浅色度C_9石油树脂,用裂解气相色谱(PGC)、红外光谱(IR)及核磁共振(NM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9石油树脂是以苯乙烯、甲基苯乙烯、环戊二烯、甲基环戊二烯、茚等为骨架构成的线型热塑性树脂,其色... 在较温和条件下合成了浅色度C_9石油树脂,用裂解气相色谱(PGC)、红外光谱(IR)及核磁共振(NM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9石油树脂是以苯乙烯、甲基苯乙烯、环戊二烯、甲基环戊二烯、茚等为骨架构成的线型热塑性树脂,其色度的不同是环戊二烯、甲基环戊二烯、茚、甲基茚、萘等生色因素含量不同及共轭程度不同所致。树脂链中超共轭结构是主要生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9 石油树脂 树脂合成 生色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色度C_9石油树脂的研究 Ⅲ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表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彭高聪 路宝田 +1 位作者 向绍基 谢国煌 《涂料工业》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9-42,共4页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NMR)等手段对不同色度的C9石油树脂进行表征,以期获得有关树脂骨架结构的信息。结果表明:C9树脂是以苯乙烯、(邻,间,对)-甲基苯乙烯、茚、甲基茚等结构单元为主体的热塑性...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NMR)等手段对不同色度的C9石油树脂进行表征,以期获得有关树脂骨架结构的信息。结果表明:C9树脂是以苯乙烯、(邻,间,对)-甲基苯乙烯、茚、甲基茚等结构单元为主体的热塑性芳烃石油树脂。各结构单元的相对含量不同导致树脂性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谱 石油树脂 结构 碳9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化亚麻油固化过程的FTIR监测
5
作者 路宝田 彭高聪 +1 位作者 向绍基 杨声 《涂料工业》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2-44,共3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监测异构化亚麻油的固化过程,结果表明:随固化的进行,异构化亚麻油的弧立双键、三共轭双键向二共轭双键转化,同时羟基、羧基等含氧基因递增,并有过氧化物生成;未异构亚麻油的固化基本相似,但只...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监测异构化亚麻油的固化过程,结果表明:随固化的进行,异构化亚麻油的弧立双键、三共轭双键向二共轭双键转化,同时羟基、羧基等含氧基因递增,并有过氧化物生成;未异构亚麻油的固化基本相似,但只有弧立双键向二共轭双键的转化,且初始氧化的“诱导期”显著增长。初达“实干”的亚麻油涂膜是一种含有足量未聚合油分子的不同聚合度大分子纠结而成的凝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亚麻油 红外光谱 固化监测 FTIR 涂料 涂膜
全文增补中
AuCl_3-KBH_4-H_2O体系对乙炔的选择性催化加氢活性及反应机理
6
作者 刘生忠 路宝田 +1 位作者 张世华 孟益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4-64,共1页
本文介绍了在温和条件下,AuCl_3-KBH_4-H_2O 催化体系对乙炔的选择性加氢活性及其动力学规律的考察。同位素探针实验表明:加氢过程的氢源由 KBH_4和 H_2O 共同提供;还原反应系顺式加成;乙烯从乙炔直接生成。通过原子发射光谱、X 光衍射... 本文介绍了在温和条件下,AuCl_3-KBH_4-H_2O 催化体系对乙炔的选择性加氢活性及其动力学规律的考察。同位素探针实验表明:加氢过程的氢源由 KBH_4和 H_2O 共同提供;还原反应系顺式加成;乙烯从乙炔直接生成。通过原子发射光谱、X 光衍射、光电子能谱分析以及分子轨道理论计算证实:催化活性中心为金原子,乙炔分子在金原子上的侧基络合是其活化状态.在17°~30℃范围内求出乙炔加氢为乙烯和乙烷的表现活化能分别是23.5与42.6KJ·mol^(-1).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一个初步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 固液催化体系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