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处理芳纶纤维在丁羟橡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路向辉 曹继平 +2 位作者 史爱娟 陈国 王吉贵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1-23,共3页
为改进芳纶纤维的表面光滑、化学惰性强、与橡胶黏结性能差等缺点,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用电子能谱仪(ESCA)和扫描电镜(SEM)对改性后的纤维和丁羟橡胶表面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C元素的含量明显下降,N和O元素的含量... 为改进芳纶纤维的表面光滑、化学惰性强、与橡胶黏结性能差等缺点,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用电子能谱仪(ESCA)和扫描电镜(SEM)对改性后的纤维和丁羟橡胶表面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C元素的含量明显下降,N和O元素的含量提高,纤维表面活性提高。制得芳纤/丁羟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由未处理的2.58 MPa提高到处理后的3.22 MPa。处理后,由SEM得到芳纶纤维丁羟橡胶复合材料表面的丁羟橡胶量增加。在KH-550的质量分数为5%、处理时间为5 h的条件下,芳纶纤维的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芳纶纤维 偶联剂 丁羟橡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对三元乙丙橡胶包覆层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路向辉 杨士山 +1 位作者 刘晨 田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1-132,共2页
研究了芳纶纤维、AL(OH)3对三元乙丙橡胶包覆层力学性能、耐高温和耐烧蚀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两种填料的作用机理。通过1#-4#配方可以发现随着芳纶纤维含量的增加三元乙丙橡胶包覆层的烧蚀率和拉伸强度呈现出增加趋势;从5#-7#配方中可... 研究了芳纶纤维、AL(OH)3对三元乙丙橡胶包覆层力学性能、耐高温和耐烧蚀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两种填料的作用机理。通过1#-4#配方可以发现随着芳纶纤维含量的增加三元乙丙橡胶包覆层的烧蚀率和拉伸强度呈现出增加趋势;从5#-7#配方中可发现随着AL(OH)3含量的增加三元乙丙橡胶包覆层的耐高温性能呈现出增强的趋势;在8#配方中将芳纶纤维和AL(OH)3同时使用发现包覆层的拉伸强度、耐烧蚀性能优于前7个配方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包覆层 芳纶纤维 耐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氧化法处理芳纶纤维及在硅橡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路向辉 吴淑新 +1 位作者 史爱娟 张富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3-235,238,共4页
针对芳纶纤维表面光滑、惰性强、与橡胶的黏接性能差,严重影响了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缺点。采用KMnO4(5%)+H2SO4(15%)以1∶1混合溶液和K2Cr2O7(10%)+H2SO4(25%)以1∶1混合溶液分别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处理后从电子能谱仪(ESCA)可... 针对芳纶纤维表面光滑、惰性强、与橡胶的黏接性能差,严重影响了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缺点。采用KMnO4(5%)+H2SO4(15%)以1∶1混合溶液和K2Cr2O7(10%)+H2SO4(25%)以1∶1混合溶液分别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处理后从电子能谱仪(ESCA)可以测到纤维表面的化学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C的含量明显下降,N、O的含量有所提高,含氧基团也有明显的提高;通过角接触仪测定纤维与水、乙二醇的接触角明显减小,从而使纤维表面的活性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制得芳纶纤维-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由未处理的3.281MPa,分别提高到3.943MPa和3.685MPa(分别提高了20.2%和12.3%)。通过SEM照片可以对纤维与橡胶的微观界面进行分析,讨论其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 液态氧化 硅橡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2,4,6-三溴苯氧基)环三磷腈对固体推进剂三元乙丙橡胶包覆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军强 肖啸 +3 位作者 刘庆 路向辉 刘建利 杨士山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9-294,I0005,共7页
为了提高自由装填固体推进剂包覆层的综合性能,制备了不同六(2,4,6-三溴苯氧基)环三磷腈(BPCPZ)含量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包覆层,分析了BPCPZ含量对包覆层理化性能、硫化特性参数、耐高温和耐烧蚀性能、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为了提高自由装填固体推进剂包覆层的综合性能,制备了不同六(2,4,6-三溴苯氧基)环三磷腈(BPCPZ)含量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包覆层,分析了BPCPZ含量对包覆层理化性能、硫化特性参数、耐高温和耐烧蚀性能、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包覆层配方中BPCPZ的质量分数由0增至13.55%,EPDM包覆层胶料的焦烧时间(ts1)未发生明显变化,而正硫化时间(t90)则出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包覆层在20℃时的拉伸强度由3.52MPa增至6.09MPa,而延伸率则由750.0%降至328.4%;EPDM包覆层的耐高温和耐烧蚀性能也随着BPCPZ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线烧蚀率由0.18mm/s降至(0.065~0.143)mm/s,800℃时的质量残留率由5.24%最大升至17.5%;当包覆层配方中BPCPZ的质量分数达到3.37%以上时,极限氧指数大于27,包覆层表现出难燃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六(2 4 6-三溴苯氧基)环三磷腈 BPCPZ 包覆层 三元乙丙橡胶 EPDM 线烧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包覆层的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马晓东 强伟 +1 位作者 路向辉 王吉贵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48-50,共3页
针对U PR包覆层存在着固化物脆性大、低温延伸率低、与推进剂力学性能匹配差的缺点,提出将纳米T iO2均匀地分散在U PR基体中的共混改性方法,对U PR包覆层进行改性研究。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T iO2对U PR包覆层的改性效果明显,其低... 针对U PR包覆层存在着固化物脆性大、低温延伸率低、与推进剂力学性能匹配差的缺点,提出将纳米T iO2均匀地分散在U PR基体中的共混改性方法,对U PR包覆层进行改性研究。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T iO2对U PR包覆层的改性效果明显,其低温延伸率由2%提高到4%左右,同时降低了玻璃化转变温度,说明纳米T iO2可改善机体的力学性能,对U PR具有一定程度的增塑作用。通过SEM和TEM测试,对复合材料的微观性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 iO2均匀分散于树脂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不饱和聚酯 包覆层 纳米TIO2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态纳米粒子对PET纳米复合物熔融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晨 李鹏 +1 位作者 路向辉 薛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5-117,共3页
通过step-scan DSC(SDSC)来研究PET纳米复合物等温结晶的熔融重结晶行为,研究了结晶时间,纳米粒子含量以及纳米粒子形态对PET纳米复合物熔融重结晶行为的影响。PET纳米复合物在熔融过程中出现双峰,这主要是由于熔融重结晶引起的。随着... 通过step-scan DSC(SDSC)来研究PET纳米复合物等温结晶的熔融重结晶行为,研究了结晶时间,纳米粒子含量以及纳米粒子形态对PET纳米复合物熔融重结晶行为的影响。PET纳米复合物在熔融过程中出现双峰,这主要是由于熔融重结晶引起的。随着结晶时间的增加PET复合物低温峰强度逐渐增大而高温峰则逐渐减小;而纳米粒子含量增加,低温峰强度减小,高温峰强度增大;当纳米粒子含量相同时,PET/Attapulgite(PET/At)双峰的强度以及峰位都要高于PET/SiO2,SiO2含量从0.5%增加到2%,PET/SiO2双峰强度有一个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P-SCAN DSC PET纳米复合物 重结晶 缠结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绝热层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艳 舒慧明 路向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2-174,共3页
从配方放大、粘接性能和成型工艺等方面对高性能有机硅绝热层配方进行了应用研究,确定了在绝热层性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由实验配方转化为工程配方后各组份的百分含量;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出了保证绝热层与推进剂及发动机壳体可靠粘接的过渡... 从配方放大、粘接性能和成型工艺等方面对高性能有机硅绝热层配方进行了应用研究,确定了在绝热层性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由实验配方转化为工程配方后各组份的百分含量;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出了保证绝热层与推进剂及发动机壳体可靠粘接的过渡层配方组成及刷涂工艺、晾置时间和刷涂厚度;探索出了适合于高固含量液体绝热层胶料可靠成型的复合成型工艺,经过多个实体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制做确定了合适的成型工艺参数。最后对硅橡胶绝热层的成功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绝热层 冲压发动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对丁羟橡胶衬层材料补强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旸 陈国 +4 位作者 刘晨 田军 李冬 路向辉 李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30-231,共2页
采用不同混杂工艺、不同插层剂改性、不同产地的蒙脱土对丁羟橡胶的补强效果进行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粘土的层间距变化,结果发现改性后的蒙脱土层间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采用十八烷基季铵盐改性的蒙脱土在添加量为3%时,丁羟橡胶表... 采用不同混杂工艺、不同插层剂改性、不同产地的蒙脱土对丁羟橡胶的补强效果进行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粘土的层间距变化,结果发现改性后的蒙脱土层间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采用十八烷基季铵盐改性的蒙脱土在添加量为3%时,丁羟橡胶表现出较高的拉伸强度,从基胶的2.3MPa,提高到4.4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丁羟橡胶 衬层 补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玻璃微球增强硅橡胶涂层的高应变率响应实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史爱娟 路向辉 +1 位作者 刘晨 杨士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4-146,151,共4页
为研究空心玻璃微球(HGMs)对硅橡胶涂层动态性能的影响,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装置,对添加不同含量HGMs的硅橡胶进行了应变率范围为3000~5000s^(-1)的动态加载,获得了屈服应力及其对应的应变、形变功密度和绝热压缩过程的材料温... 为研究空心玻璃微球(HGMs)对硅橡胶涂层动态性能的影响,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装置,对添加不同含量HGMs的硅橡胶进行了应变率范围为3000~5000s^(-1)的动态加载,获得了屈服应力及其对应的应变、形变功密度和绝热压缩过程的材料温升。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含量HGMs的硅橡胶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且随着HGMs含量的增加,形变功密度及其绝热温升均增加,但温升不超过10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响应 霍普金森压杆 空心玻璃微球 硅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推进剂装药自动化套包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鹏 刘晨 +3 位作者 路向辉 刘建利 刘剑侠 杨士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3-236,共4页
设计了一种固体火箭推进剂装药自动化套包装置,实现了固体推进剂装药套包工艺的自动化人机隔离操作。通过工艺参数研究表明,推进剂涂胶最佳工艺参数为涂胶时间6s,刮胶次数2次,包覆层涂胶最佳工艺参数为涂胶时间5s,刮胶次数2次,球头驱胶... 设计了一种固体火箭推进剂装药自动化套包装置,实现了固体推进剂装药套包工艺的自动化人机隔离操作。通过工艺参数研究表明,推进剂涂胶最佳工艺参数为涂胶时间6s,刮胶次数2次,包覆层涂胶最佳工艺参数为涂胶时间5s,刮胶次数2次,球头驱胶最佳工艺参数为驱胶时间9s,驱胶压力0.3bar,装药柱面驱胶最佳工艺参数为驱胶速率10mm/s,驱胶次数3次,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装药的推进剂/包覆层表面粘接强度为32.9N/cm(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包工艺 自动化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不饱和聚酯树脂流变特性研究
11
作者 刘晨 陈国 +2 位作者 李旸 李鹏 路向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86-389,共4页
研究的不饱和树脂主要用于注射充填包覆制品。在充填过程中,树脂黏度的变化起到决定性作用,影响最终制品的生产和效率。其中黏度主要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因此建立了黏度—温度—时间三位一体的预测模型,根据黏度低于2000mPa·s的工... 研究的不饱和树脂主要用于注射充填包覆制品。在充填过程中,树脂黏度的变化起到决定性作用,影响最终制品的生产和效率。其中黏度主要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因此建立了黏度—温度—时间三位一体的预测模型,根据黏度低于2000mPa·s的工艺要求,找到符合实际情况的黏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工程黏度模型比双Arrhenius黏度模型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更为准确,而且在20~50℃范围内,其保持低黏度的时间从63.11min缩短至11.3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树脂 流变特性 黏度模型 工程黏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