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舌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王传尊 崔友祥 +4 位作者 赵龙娜 单永琳 田雯艳 马培峰 刘国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S1期31-32,共2页
目的观察头舌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头舌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 目的观察头舌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头舌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疗程30天,两组治疗前后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ABC)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0%,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舌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舌针 语言康复训练 脑梗死 运动性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舌针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崔友祥 王传尊 +3 位作者 赵龙娜 刘国华 段洪波 田雯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S2期77-78,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头舌针治疗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语言功能的影响,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意义,旨在为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寻求一种疗效确切的临床治疗模式。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及对照组,采用《... 目的通过观察头舌针治疗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语言功能的影响,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意义,旨在为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寻求一种疗效确切的临床治疗模式。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及对照组,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ABC法)作为诊断和疗效判定依据,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分。结果针刺组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有效率为75%,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舌针是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舌针 脑梗死 运动性失语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