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
12
1
作者
赵飞行
汪春年
+6 位作者
石群立
吴晋蓉
周航波
马恒辉
吴波
李南云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9-402,406,共5页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提高对脊索样胶质瘤的认识。方法对3例脊索样胶质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观察,并复习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中2例为女性,1例男性,发病年龄32-46岁...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提高对脊索样胶质瘤的认识。方法对3例脊索样胶质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观察,并复习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中2例为女性,1例男性,发病年龄32-46岁,主要症状为记忆力下降、头痛、呕吐、昏睡、短期失去知觉等,女性常有月经不调。肿瘤均位于第三脑室附近,直径3-4cm。光镜下瘤细胞呈团簇状或条索状分布于空泡状黏液样基质中。瘤细胞圆形到多边形,胞质红染,未见核分裂,无坏死及血管内皮增殖。肿瘤周边间质内散在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表型示所有瘤细胞表达GFAP和vimen-tin,少数瘤细胞表达S-100及EMA,2例中有灶性瘤细胞表达CKpan及CD34。结论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是一种独特的、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特点、组织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电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第三脑室
免疫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600E)蛋白表达与基因突变的一致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6
2
作者
吕艳婷
张海勇
+3 位作者
赵飞行
卢徐涟
郦秀芳
胡孟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600E)蛋白表达与基因突变的一致性及其临床病理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RAF^(V600E)蛋白表达与基因突变情况,分析两种检测方法间的一致性;采用χ~2检验分析BRAF^(V60...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600E)蛋白表达与基因突变的一致性及其临床病理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RAF^(V600E)蛋白表达与基因突变情况,分析两种检测方法间的一致性;采用χ~2检验分析BRAF^(V600E)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相关性。结果 BRAF^(V600E)基因突变率为89.3%,蛋白阳性率为8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7.0%,Kappa值为0.847,一致性较强。患者年龄<45岁与≥45岁组的BRAF^(V600E)基因突变率分别为96.8%、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检测方法在有被膜侵犯组的阳性率均高于无被膜侵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存在较强的一致性,免疫组化法可以作为检测基因突变的初筛工具。BRAF^(V600E)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被膜侵犯相关,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BRAFV600E
一致性
临床病理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
12
1
作者
赵飞行
汪春年
石群立
吴晋蓉
周航波
马恒辉
吴波
李南云
周晓军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9-402,406,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提高对脊索样胶质瘤的认识。方法对3例脊索样胶质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观察,并复习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中2例为女性,1例男性,发病年龄32-46岁,主要症状为记忆力下降、头痛、呕吐、昏睡、短期失去知觉等,女性常有月经不调。肿瘤均位于第三脑室附近,直径3-4cm。光镜下瘤细胞呈团簇状或条索状分布于空泡状黏液样基质中。瘤细胞圆形到多边形,胞质红染,未见核分裂,无坏死及血管内皮增殖。肿瘤周边间质内散在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表型示所有瘤细胞表达GFAP和vimen-tin,少数瘤细胞表达S-100及EMA,2例中有灶性瘤细胞表达CKpan及CD34。结论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是一种独特的、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特点、组织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电镜检查。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第三脑室
免疫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Keywords
brain neoplasms
glioma
the third ventricle
immunohistochemistry
uhrustractural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600E)蛋白表达与基因突变的一致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6
2
作者
吕艳婷
张海勇
赵飞行
卢徐涟
郦秀芳
胡孟钧
机构
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45,共4页
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平台计划(2015ZDA031)
文摘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600E)蛋白表达与基因突变的一致性及其临床病理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RAF^(V600E)蛋白表达与基因突变情况,分析两种检测方法间的一致性;采用χ~2检验分析BRAF^(V600E)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相关性。结果 BRAF^(V600E)基因突变率为89.3%,蛋白阳性率为8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7.0%,Kappa值为0.847,一致性较强。患者年龄<45岁与≥45岁组的BRAF^(V600E)基因突变率分别为96.8%、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检测方法在有被膜侵犯组的阳性率均高于无被膜侵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存在较强的一致性,免疫组化法可以作为检测基因突变的初筛工具。BRAF^(V600E)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被膜侵犯相关,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BRAFV600E
一致性
临床病理相关性
Keywords
papillary neoplasm
thyroid carcinoma
BRAF V600E
consistency
clinicopathologic correlation
分类号
R736.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赵飞行
汪春年
石群立
吴晋蓉
周航波
马恒辉
吴波
李南云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600E)蛋白表达与基因突变的一致性及其临床意义
吕艳婷
张海勇
赵飞行
卢徐涟
郦秀芳
胡孟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