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节约集约用地政策演进分析 被引量:42
1
作者 吕晓 牛善栋 +3 位作者 黄贤金 赵雲泰 小风 钟太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18,26,共9页
研究目的:概括总结中国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的演进趋势。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和概括总结方法。研究结果:(1)政策数量由1978—1998年间合计4项演变为1999—2014年间的年均4项,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相关部委颁布的政策分别占9.84%、3.... 研究目的:概括总结中国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的演进趋势。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和概括总结方法。研究结果:(1)政策数量由1978—1998年间合计4项演变为1999—2014年间的年均4项,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相关部委颁布的政策分别占9.84%、3.28%、31.15%和55.73%;(2)政策形式多为通知、意见等,效力层级较低;(3)政策内容经历了由萌芽探索、基本确立到不断完善再到成熟发展的演进过程,涉及规模引导、布局优化、标准控制、市场配置、监督考评及法律责任等方面。研究结论: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体系基本完备,但仍需加强批后监管,细化节约集约利用的过程与机制,探索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实现城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一体化,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政策 土地集约利用 节约用地 内容分析法 政策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土地督察制度建设进展评价 被引量:23
2
作者 何为 黄贤金 +3 位作者 钟太洋 赵雲泰 吕晓 谭梦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0,共7页
研究目的:运用政策分析框架剖析国家土地督察制度体系合理性,并借此为土地督察制度的优化和完善提供有效的指引和技术手段。研究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家土地督察制度进行计量和分析。研究结果:现行土地督察制度存在内部结构失衡,与... 研究目的:运用政策分析框架剖析国家土地督察制度体系合理性,并借此为土地督察制度的优化和完善提供有效的指引和技术手段。研究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家土地督察制度进行计量和分析。研究结果:现行土地督察制度存在内部结构失衡,与核心业务和工作机制相关的制度条款不足,土地督察在配合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和土地管理中的作用有待加强。研究结论:适度降低内部管理制度工具使用频率,加大相关政策实施力度,健全和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体系,对已有业务加以适度整合并考虑与其他制度的连续性与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督察 内容分析 制度文本 量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 被引量:43
3
作者 吕晓 徐慧 +1 位作者 李丽 赵雲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3-207,共5页
改良治理盐碱地、促进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是基于生态适宜性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目标,通过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获取盐碱地农业生产力的持续维持与提高。通过... 改良治理盐碱地、促进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是基于生态适宜性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目标,通过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获取盐碱地农业生产力的持续维持与提高。通过回顾盐碱地农业利用的研究进展发现,尽管相关技术模式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系统的盐碱地资源调查监测缺乏、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在对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评价内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技术可持续性、改良模式可持续性以及管理决策可持续性分别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路。开展科学的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评价,构建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的技术与管理支撑体系对促进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农业利用 可持续利用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督察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4
作者 彭佳雯 钟太洋 +4 位作者 张晓玲 黄贤金 赵雲泰 肖莉 贾宏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1,共8页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督察制度的实施对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是否有效及效果大小,为进一步完善土地督察的维护国有土地收益效果提供建议。研究方法: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最小二乘法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督察的确...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督察制度的实施对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是否有效及效果大小,为进一步完善土地督察的维护国有土地收益效果提供建议。研究方法: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最小二乘法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督察的确对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有显著影响,土地例行督察覆盖度每提高1%,每省每年约能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为1604亿元;土地专项督察效果尚不明显,但对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具有正向效应。(2)由于实行了土地例行督察,2008和2009年分别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710.14亿元和2202.82亿元,约占当年全国实际土地收益的7%和13%;两年合计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2912.96亿元,约占期间全国实际土地收益的11%。(3)土地例行督察的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效果要显著好于土地专项督察的效果,这可能与两项督察的业务目标和特点不同有关。研究结论:土地督察制度的实施有效减少了国有土地收益流失,今后应继续强化土地督察对土地出让收支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开展针对违规减免和欠征土地出让收入问题的专项督察,以进一步维护国有土地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督察 政策效果评价 国有土地收益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督察对土地市场化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谭梦 钟太洋 +3 位作者 张晓玲 黄贤金 赵雲泰 章波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6,31,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督察对土地出让市场市场化的作用效果,为充分发挥土地督察制度效应,促进土地市场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OLS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督察对土地市场化具有显著作用,例行督察比专项督察...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督察对土地出让市场市场化的作用效果,为充分发挥土地督察制度效应,促进土地市场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OLS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督察对土地市场化具有显著作用,例行督察比专项督察的效果更优。(2)由于实行专项督察,2007年和2008年被督察区域土地出让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提高了5.71%;2008年由于实行了土地例行督察,被督察区域比未实行督察时期提高了17.39%。(3)土地督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土地市场的发展,但是在强度和广度上还存在差别。今后还需结合土地市场的建设,借提高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同时完善健全土地督察制度,使土地督察制度更充分地发挥制度效用,进一步促进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督察 土地市场 市场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土地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3 位作者 赵雲泰 张晓玲 吕晓 彭佳雯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27,共7页
研究目的:探讨地方政府土地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地方政府土地管理绩效评价方法,建立了一套地方政府土地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等权法和基于内容分析法的评价指标赋权方法,并根... 研究目的:探讨地方政府土地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地方政府土地管理绩效评价方法,建立了一套地方政府土地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等权法和基于内容分析法的评价指标赋权方法,并根据公开途径数据可得性,评价了2008年省级政府土地管理绩效。研究结论:所建立土地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合理和可行,评价方法科学,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土地管理水平还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绩效评价 土地管理绩效 内容分析法 省级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历程与思考 被引量:32
7
作者 张晓玲 赵雲泰 贾克敬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18,共5页
合理地开发利用国土空间,建设美好家园,是每个国家空间战略与政策的最高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广袤的国土空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急速变化,在支撑经济总量迈入世界第二的同时,因长期以来国土空间开发缺乏... 合理地开发利用国土空间,建设美好家园,是每个国家空间战略与政策的最高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广袤的国土空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急速变化,在支撑经济总量迈入世界第二的同时,因长期以来国土空间开发缺乏顶层设计而带来的空间矛盾与冲突也日益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 国土 开发利用 空间战略 改革开放 经济社会 经济总量 顶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乡村空间规划的发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邓红蒂 赵雲泰 王晓莉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22,共4页
中国乡村空间规划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规划建设,乡村空间规划长期处于自发生长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以及乡村地理相关学科的研究推进等大背景下,乡村空间规划... 中国乡村空间规划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规划建设,乡村空间规划长期处于自发生长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以及乡村地理相关学科的研究推进等大背景下,乡村空间规划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成长。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次全国农村房屋建设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形成了村庄建设要规划先行的共识,标志着乡村空间规划的起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空间 乡村地理 国土开发 相关学科 服务设施 农民土地权益 国土空间 土地整治 建设用地使用权 建设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璧山县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小强 程希 +2 位作者 张涛 廖和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9219-9222,共4页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建立科学合理的城乡体系,既是"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内容,也是璧山县发展的需要。针对璧山县城乡建设用地现状,在分析其空间布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璧山县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的思...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建立科学合理的城乡体系,既是"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内容,也是璧山县发展的需要。针对璧山县城乡建设用地现状,在分析其空间布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璧山县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的思路和方法,为统筹城乡改革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技术支持和战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 统筹城乡改革 璧山县 布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区建设中的土地利用问题——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晓玲 杜官印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26,共3页
城市新区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立足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城镇建设经验。城市新区建设理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但现实中.各地新区规划和建设中经常出现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现象,并引发一系列土地利用和管... 城市新区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立足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城镇建设经验。城市新区建设理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但现实中.各地新区规划和建设中经常出现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现象,并引发一系列土地利用和管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问题 新区建设 河南省 城市新区 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 城镇建设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如何优化土地开发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宇 赵雲泰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4,共3页
京津冀地区处于我国3个“增长极”所在区域之一,在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它对于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京津冀地区处于我国3个“增长极”所在区域之一,在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它对于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协同发展 调整优化 土地开发 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资源环境 “增长极” 城镇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变化——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雲泰 廖和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96-1698,共3页
结合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通过综合分析法、空间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分析重庆市渝北区农村居民点的时空变化特点,研究农村居民点数量与位置的变化,并针对渝北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完善土地制度,发挥... 结合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通过综合分析法、空间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分析重庆市渝北区农村居民点的时空变化特点,研究农村居民点数量与位置的变化,并针对渝北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完善土地制度,发挥土地整理资料的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居民点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青木河水化学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庞巧 李廷勇 +3 位作者 王建力 林玉石 王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65-66,共2页
青木河水源源头为三叠系灰岩岩溶地下水;同时有温泉水汇入,途经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镇时,水质受到农业生产用水、居民生活污水和工厂废水影响显著。选取自青木河上游到下游受不同人类活动影响的11个水样点,通过对青木河水化学特征的初... 青木河水源源头为三叠系灰岩岩溶地下水;同时有温泉水汇入,途经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镇时,水质受到农业生产用水、居民生活污水和工厂废水影响显著。选取自青木河上游到下游受不同人类活动影响的11个水样点,通过对青木河水化学特征的初步分析后发现:①河源岩溶地下水中K+、Zn、Fe、Mn、Cr的含量从上游往下游(至工农水库)增加;在有温泉水汇入的河流段,Ca2+、Mg2+、SO42-等离子含量以及EC(电导)都明显增加;HCO3-和H+浓度却降低。青木河的河水水化学特征受到当地温泉水的强烈影响,Ca2+和SO42-两个指标最为明显。②青木河受到9号温泉游泳池水汇入的影响,在8号骝公桥有Fe污染,还有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引起的Mn污染。③可以初步认为青木河没有Cu、Pb、As、Cr、Zn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人类活动 温泉水 青木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治理视域下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逻辑重塑、体系解构与策略构想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晓 薛萍 赵雲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2,72,共9页
研究目的:基于空间治理视域,系统检视乡村地区空间规划实践困境,厘清新时期规划转型逻辑与理性、效率、公平协同的治理思路,进而提出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策略构想,为丰富国土空间管控底层逻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 研究目的:基于空间治理视域,系统检视乡村地区空间规划实践困境,厘清新时期规划转型逻辑与理性、效率、公平协同的治理思路,进而提出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策略构想,为丰富国土空间管控底层逻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服务于新时期空间治理需求,是重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时代要求,也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2)多规并行背景下乡村地区各类规划存在治理逻辑混沌、规划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不利于乡村空间的全域全要素统筹;(3)“多规合一”要求下,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在角色定位、价值目标、规划思路和管控视域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需要促进空间治理理性化、资源配置高效化与主体权益公平化。研究结论: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应注重实现规划理性与实践理性的互动融合、全域综合管控与单元精细化治理相结合、完善多规合一与双向结合的规划传导体系、实现规划体系与土地产权关系相衔接、构建多元主体公平参与机制,助力乡村空间精细化治理和乡村格局优化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详细规划 空间治理 乡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退耕还林看生态保护激励机制构建
15
作者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4-25,共2页
近期,根据中央有关文件和国务院领导批示要求,有关部委制定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旨在通过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对生态脆弱地区开展退耕还林工作,以促进生态环境修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近期,根据中央有关文件和国务院领导批示要求,有关部委制定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旨在通过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对生态脆弱地区开展退耕还林工作,以促进生态环境修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退耕还林的基本原则、退耕规模、任务安排、政策支持、监测考核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构建 耕地保护 生态环境修复 生态保护 生态脆弱地区 任务安排 土地整治 领导批示 生态文明 林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空间统筹治理的村庄规划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43
16
作者 郭杰 陈鑫 +5 位作者 赵雲泰 欧名豪 欧维新 陈杰 朱醒 张毓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85,共10页
研究目的:基于乡村发展的问题诊断,结合村庄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定位,明晰乡村空间治理对村庄规划的需求,从村域“人—地—产”耦合互动机理、村域土地承载力提升的村庄规划标准、基于分区分类的村域差别化治理等方面,梳理村庄... 研究目的:基于乡村发展的问题诊断,结合村庄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定位,明晰乡村空间治理对村庄规划的需求,从村域“人—地—产”耦合互动机理、村域土地承载力提升的村庄规划标准、基于分区分类的村域差别化治理等方面,梳理村庄规划编制需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与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人—地—产”耦合机理的研究,有助于识别促进村域发展的要素协同的内在机制,能通过村庄规划促进乡村空间重构和土地利用转型;(2)村域承载力通过识别耕地与建设用地承载力的关键限制性因素及其阈值,为村庄规划编制提供科学的规划标准,是村域土地利用规模控制和用地调整的关键依据;(3)不同类型村庄功能定位存在差异,其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也各不相同,从村镇体系、村庄定位、人口规划、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居民点布局、公共设施配套、人居环境整治和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探索差异化的村庄治理路径是村庄规划治理的核心。研究结论:村庄规划编制应该立足于村域资源禀赋和发展转型的特征,系统研究乡村发展定位、过程格局、驱动机制、规划标准等,提出符合村域特征的差异化的乡村空间治理模式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规划 人地产耦合 承载力 差异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挂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耕地保护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敏 赵雲泰 钟太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4-92,共9页
研究目的:揭示“倒挂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耕地保护效果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倾向值匹配法。研究结果:(1)耕地“倒挂型”规划对耕地面积净变化的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2006—2008年,耕保指标“倒挂... 研究目的:揭示“倒挂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耕地保护效果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倾向值匹配法。研究结果:(1)耕地“倒挂型”规划对耕地面积净变化的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2006—2008年,耕保指标“倒挂型”规划使耕地面积净变化量平均减少2.270万hm2;(2)2010—2016年,耕保指标“倒挂型”规划使耕地面积净变化量平均减少0.496万hm2;(3)建设用地“倒挂型”规划对耕地面积净变化量并无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在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制度环境下,耕地“倒挂型”规划对地方政府形成一定压力,促使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从而使得“倒挂型”规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耕地净减少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实施评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耕地保护 倾向值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地审批的制度变迁与治理逻辑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雲泰 《中国土地》 2020年第4期4-6,共3页
国务院印发《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后,以优化调整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权限、赋予省级政府更多自主权为核心的用地审批权限调整如何影响未来土地管理走势?本文通过梳理用地审批制度变迁历程,分析政策变化的时代背景和... 国务院印发《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后,以优化调整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权限、赋予省级政府更多自主权为核心的用地审批权限调整如何影响未来土地管理走势?本文通过梳理用地审批制度变迁历程,分析政策变化的时代背景和驱动因素,结合新形势土地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放权"之后需要关注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审批 国务院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审批权限 制度变迁 治理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